人教版九年级高中招生及毕业会考模拟历史试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5226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高中招生及毕业会考模拟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高中招生及毕业会考模拟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九年级高中招生及毕业会考模拟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高中招生及毕业会考模拟历史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这是哪一生产关系的体现A封建主义B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D重商主义2 . 2015年4月,亚非领导人峰会纪念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会议在印尼首都举行。关于万隆会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各国毫无分歧B美国在会议中居于主导地位C会议在中国召开D周恩来在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方针3 . 在开辟新航路过程中,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最先到达美洲,却误认为到达了印度的航海家是A麦哲伦B哥伦布C达伽马D迪亚士4 .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具有重要的意义。B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C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D14-17世纪,欧洲思想文化的巨人们向教会的陈腐说教发起了挑战。5 .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有关十月革命前的俄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但很落后B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C俄国人民反对战争和要求社会变革D1917年2月,发生“二月革命”6 . 我国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的特点的是( )A封建国家分裂,大融合B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C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继续发展D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7 . 对下图历史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A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B洋务派兴办新式学校C洋务派筹建近代海军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8 . 下图是战国时期秦国设立的二十等爵制,它是以首级计算军功的制度,每个首级进爵一级,赏田宅一处。这一制度( )A开创于商鞅变法时期B加速了秦国的灭亡C有利于贵族世袭制度的维持D违背了当时秦国的政治目标9 . 这个计划“不是针对哪个国家,也不是针对哪一派信仰原则,而是针对饥饿、贫穷、绝望和混乱”。为了凸显这个计划的非政治性特点,美国向所有的欧洲国家,包括苏联和东欧都发出了邀请。下列有关该计划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实施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B体现出美苏之间没有国家利益上的冲突C它是一个纯粹的经济援助计划D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10 . “当革命派效法孟德斯鸠、卢梭、华盛顿的理想被军阀统治的现实撕成碎片后,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人们开始由器物和制度层面楔入到文化心理层面。”这句话揭示了( )A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原因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C国共两党开展合作的历史背景D百日维新的历史影响11 . 右图是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变化的柱状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革命B殖民战争C工业化进程D第一次世界大战12 . “他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这位诗人是A但丁B达芬奇C莎士比亚D哥白尼13 . “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有( )。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赋税 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重视“以德化民” 实行推恩令ABCD14 . 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而刘绪贻先生更是一语中的地指出新政“延长了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生命”。这主要是因为罗斯福新政A根本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C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D使美国经济进入新的繁荣阶段15 . 下列帝国中不属于地跨三大洲的封建帝国的是A亚历山大帝国B拜占庭帝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6 . 广西壮族自治区在“三月三(歌圩节)”期间,全区放假3天。这是一项只在广西境内实行的国家政策,主要得益于( )A社会主义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一国两制”D科教兴国战略二、综合题1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材料二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材料三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多万人丧生。(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奔赴抗日前线,写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名称。(3)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针对当今某些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抹杀这一人间惨剧真相的事实,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18 . 中古亚非欧文明是古代最早发祥地之一,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42条:自由民佃田以耕,而田不生谷,则彼应以未尽耕耘论,应依邻人之例,以谷物交付田主。第196条: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则应毁其眼。第200条: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第205条: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1)材料一内容出自于哪一部法典?其实质是为了维护那个阶级的利益?其地位如何?材料二: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宣扬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各种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到达极乐世界。(2)材料二内容是出自哪一文明古国宗教?根据材料概括出佛教的教义。材料三 下图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雅典民主在很多方面不同于民主的现代形式。除十将军外所有官吏均通过抽签选出,所有公职的任期均限定一年既然雅典人对被少数声名显赫的人统治不感兴趣,由所有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就差不多每周都开会对所有重大决定进行投票表决。(3)根据材料三,说明古代雅典民主制度与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材料四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十二铜表法(4)根据材料四中概括出罗马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十二铜表法有何意义?材料五从罗马艺术发展的历程看,由于起步远逊于希腊艺术文化,所以,罗马的建筑艺术深受希腊文化的影响。罗马建筑艺术承袭了希腊建筑艺术,无论是建筑艺术的取材、题材、风格和哲学思想等,又发扬光大、丰富充实了希腊文化形式,并形成自己的特点。历史材料与解析 (5)你如何看待材料五中的观点?并根据所学知识证实你的看法。19 .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以果断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使得英国人出乎意料,(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林则徐会以果断、活力和对中国利益的献身精神来付诸行动。”安德葛香港史(1)材料一中,林则徐“付诸行动”是指什么?这一行动与“中国利益”存在怎样的关联?材料二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2)据材料二,义和团运动抗争的对象是谁?义和团运动的积极影响是什么?材料三 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五四运动时期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宣言反映的斗争目标是什么?反映了青年学生的什么精神?(4)以上材料反映的史实,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什么优良传统?20 .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精湛技艺)材料一(1)材料一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这件青铜器名称是什么?通过对这件青铜器的研究,我们能得到什么历史信息?(领先科技)材料二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他改进了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大大便利了典籍的流传。(2)材料二中提到的“他”指的是谁?他是从哪些方面改进这项技术的?这项技艺的发明、改进和逐渐普及有什么积极意义?(光辉思想)材料三他是春秋后期鲁国人,曾率众弟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惶惶如丧家之犬。但他始终心怀理想,从未放弃过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晚年,整理编订文化典籍,终成万世师表。(3)材料三中所述是一位历史文化名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请列出一条对你的学习有帮助的言论(学史感悟)材料四(4)综合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材料四汉字“马”的演变历程,谈谈你对中华文明的认识?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二、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