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52209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第三次大联考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如图是希腊某神庙,该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它是A大竞技场B雅典帕特农神庙C凯旋门D万神庙2 . 下图中的材料说明了( )A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B电力已经进入生产领域C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D英国在电力技术方面领先其他国家3 . 历史人与历史事件匹配不正确的是A罗斯福新政B张学良、杨虎城西安事变C华盛顿美国内战D拿破仑雾月政变4 . 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B恒河古埃及金字塔C尼罗河古印度佛教D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5 . 一部英雄交响曲把一个曾经叱咤欧洲政坛几十年的风云人物和一个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连在了一起。这个音乐家是A达芬奇B莎士比亚C贝多芬D梵高6 . 根据下列知识提纲可以判断其主题是 A意大利文艺复兴B罗斯福新政C俄国农奴制改革D日本明治维新7 . 初三某班的黑板报以名人格言的形式介绍历史人物及成就,其中对应错误的是( )A“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国画愚公移山的作者徐悲鸿B“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电灯的发明者爱迪生C“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D“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牛顿8 . “劳动者要获得法律上的自由,必然要付出巨额的代价,当他们刚刚跳出牢笼,面临的将是无形的枷锁。”下列事件符合这一评价的是A美国南北战争B俄国十月革命C日本明治维新D俄国l861年改革9 .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是1871年鲍狄埃满怀悲愤创作的国际歌。鲍狄埃创作的背景是( )A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血腥镇压巴黎公社C拿破仑帝国的成立D拿破仑帝国的垮台10 . 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阶级矛盾尖锐B印度经济恶化C英国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殖民统治D印度统治者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11 . 美国内战前和俄国1861年改革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障碍是A资金不足B企业设备陈旧C缺乏劳动力D人才匮乏12 . 由于不可磨灭的功绩,一直被许多南美国家共尊为“解放者”的是 ( )A哈利B玻利瓦尔C伊达尔哥D华盛顿13 . 土地政策直接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是关于民生的大事。明治维新的重要土地政策是A农民交手续费可在西部获得一大块土地B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C农民可“高价”赎买一块份地D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14 .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新的变化。其表现有( )A家庭电话普遍使用B人们乘坐火车外出旅游C电力成为主要动力D使用汽车运载货物15 . 马克思说,“这个斗争(美国内战)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美国南北“这两种制度”矛盾的焦点是:( )A奴隶制存废问题B关税问题C生产原料问题D国内市场问题16 . 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国家是( )A葡萄牙B英国C西班牙D法国17 . 有人认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有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这一评价:( )立足于文明史观正确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是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ABCD18 . 小海同学将某一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及贡献概括为:“军队统帅、战功显赫;拒戴王冠、甘为布衣;宪法立国、美国奠基;道德操守、百世流芳”。据此可知,该历史人物是( )A克伦威尔B华盛顿C拿破仑D玻利瓦尔19 . 下列哪一宗教,在开始时多次遭到镇压,但在4世纪末被罗马皇帝定为国教( )A基督教B佛教CD道教20 . “18世纪下半叶,殖民地的经济发展了。但是西、葡宗主国却贪得无厌地从这里榨取财富宗主国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还多方限制殖民地的商业、制造业发展。”材料论述的是A宪章运动兴起的原因B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结果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D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二、综合题21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争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察,这奠定了美国在二十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国崛起材料二:“虚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初中历史材料三: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初中历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战争一是哪一重大事件?“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2)材料二、三各反应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们的历史影响有哪些共同之处?(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灯它的崛起给我们哪些启示?2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齐世荣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岳麓版历史必修材料三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摘编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主要原因。(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什么思潮? (3)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请举一例。(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怎样的运动?23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马克思美国内战材料二:1856年3月,沙皇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变,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当时美国政府的最高目标是什么(2)材料二中沙皇开展的这场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性质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图片反映了这一改革中最具有远见的措施是什么?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4 . 科技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先制成字模,然后挑选字模并排列在字盘内,最后拆版,将字模归类,留待下次使用。意大利印书家帕菲洛卡斯塔尔迪采用了来自中国这一方法,并将其发扬光大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为欧洲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准备了条件。(1)材料一中“来自中国的这一方法”叫什么?“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事件?材料二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这场革命有着深刻的政治前提、经济前提和技术前提,同样它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英国从此成为第一个世界工业中心。(2)为材料二中“优越的政治制度”奠定法律基础的文献是什么?“这场革命”的核心是什么?材料三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美国抛弃了英国模式,转向重工业发展凭借其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以及生产技术和生产能力上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了新的“世界工厂”。(3)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的“世界工厂”与英国相比有何不同?请用一例史实证明美国“在科学技术上的领先”。(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说明科技发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三、辨析题2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天时、地利、人和催发了第一届世博会在英国诞生。与此同时,在遥远的东方,被西方的“坚船利炮”从“天朝大国”的美梦中惊醒的中国人,正揉着惺松的眼睛,茫然地看着习惯了几千年的的社会经济生活被一点点地无情改变。(1)英国之所以能够承办第一届世博会,是因为当时的英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请你任选其中两个方面,用史实说明。(2)材料一中,中国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惊醒是指什么事件?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许多国家争相举办世博会。1893年美国纽约争得了世博会主办权。(3)如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专设一个展厅,下列最新科技成成为本次博览会的展品。请你选择其中一件说说入选的理由。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卡尔本茨制造的汽车材料三 1937年巴黎世博会,主办方意识到,他们所要展示的世界正经历着曲折:经济大萧条、失业状况加剧、通货膨胀、战争阴影笼罩这一系列的问题促使主办国对本届世博会寄托了更多的期望。巴黎世博会在“和平与进步”的呼声中落下帷幕,它的巨大成功传达着人们对美好世界的向往与期盼。(4)材料中的“经济大萧条”是指什么?“战争阴影笼罩”的史实有哪些?(举一例即可)(5)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世界博览会对推动人类的进步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1、2、3、4、三、辨析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