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5029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10月月考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对世界古代史知识的描述中,出现错误的一项是A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耕的大河流流域产生的B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是古代希腊C公元前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诞生D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2 . 某班准备以“上古亚非文明”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上古亚非文明的共同点有都处于大河流域都存着着阶级压迫都有规模宏大的建筑标志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封建等级制度ABCD3 . 下列选项中,属于古巴比伦王国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B马可波罗游记C天方夜谭D荷马史诗4 . 下列不属于古代大河流域文明代表的是( )ABCD5 . 13世纪,欧洲农村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的原因不包括A分工细化B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C农民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手工生产D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6 . 在古代社会里曾有一个国家开出了一枝“民主之花”,这个地区是( )A斯巴达B雅典C古埃及D古印度7 . 某同学在其探究学习卡片上写下“西罗马帝国灭亡、手工业和商业较发达、市民阶级形成”等关键性词语。据此判断其探究的主题很可能是( )A大化改新B罗马共和国的灭亡C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D拜占庭帝国的灭亡8 . 罗马共和国时期,共和制度出现危机,社会动荡不安。下列哪一个事件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A亚历山大东征B斯巴达克起义C希波战争D布匿战争9 . 下面是某帝国的疆域图,下列关于该帝国的史诗叙述错误的是A希波战争后成为地中海霸主B2世纪后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C帝国的建立者是屋大维D中同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帝国10 . 罗马法中有很多法律原则、诸如公民权利平等原则、重视证据原则、法人制度原则等一直被现代法律所采用,这表明罗马法A是现存第一部完备的成文法典B对后世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C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文件D莫定了近代西方民主制的基础11 . 13世纪后,最能体现手工工场具有一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是A机器逐渐取代人工B手工工场内统一劳动C手工工场面向市场D手工场内存在雇佣关系12 . 由下图可以实证四大文明古国A产生于大河流域B最先进入奴隶社会C政治制度最先进D是世界最早的国家13 . 古代的文明虽然好多不相通,但却很多有相似之处,那么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巴比伦文明和古代印度文明的共同点是( )都发生在一些大河流域 都有一些古代文明的标志都处在奴隶社会 都诞生了流传至今的宗教ABCD14 . 下列属于罗马文明成就的是帕特农神庙万神庙公历查士丁尼法典阿拉伯数字ABCD15 . 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指出:“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的速度和广度令人难以置信,影响更深远的一点是(尽管常常被人们忽视):他留在身后的巨大遗产以及古希腊文明与波斯、印度、中亚及中国文明的交汇融合。”这段话说明亚历山大大帝东征A导致希腊文明走向衰落B导致东方文明走向毁灭C征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文明D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二、综合题16 . 人类历史的进程反复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面对社会转型,能否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历史机遇,事关兴衰之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平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有陪审团做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有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美)斯诺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西欧小封建主从大封建主处接受封地,在举行“臣服礼”时的宣誓:“我主,臣下乃是我主之仆人,领有采邑之家臣。臣下愿竭忠尽职,不顾生死以侍奉我主。”材料三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已身死,应退田者,至班年,即从收授。材料四西罗马帝国476年灭亡以后,西方的古典文明衰落了。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但是好景不长,6世纪查士丁尼西征,加剧了帝国的政治危机。而统治者仍陶醉于已有的成就,不屑于学习其他文明的成就和长处,拜占庭人认为他们的职责是保存祖先的遗产而不在于创新,因此,最终拜占庭湮没在历史的风雨中。(1)材料一反映的是古代历史上哪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对雅典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二中“主”是封君和“仆”是封臣,维系封君与封臣之间关系的纽带是什么?(3)材料三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改革?材料三反映该改革哪个方面的措施?这次改革给该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4)材料四中拜占庭对于其他文明的态度是什么?(5)比较材料三和材料四的两个国家不同的命运,我们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17 . 文字记录了社会发展的轨迹和人类的丰富成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从古至今,中国的发展历经了无数个朝代,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都有所变化,而汉字却是相对稳定的,这就使得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人有一个统一的交流载体,通过这个载体,使得中国在古今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仍然保持着大一统的国家,有着不竭的生命力。摘编自百度文库完成下列要求:(1)请写出材料一中图1文字的名称。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何时?(2)请写出材料一中图2字体的名称。该字体何时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3)据材料三,概括汉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综合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