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模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49956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图思维导图所示秦始皇施政措施的作用是( )A加速统一进程B巩固国家统一C加强经济管理D加强文化控制2 . 话剧商鞅是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的大型历史话剧,塑造了战国时期大改革家商鞅的鲜明形象。下列情节不可能出现在剧情中的是( )A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召见商鞅,支持他变法B一位县职官吏正在接受国家的任命,去地方任职C秦国开始使用统一的度量衡D一位旧贵族宴请商鞅,感谢商鞅在变法中给予他们特权3 . 秦朝修建的长城,最东和最西分别到达A山海关陇西郡B辽东临洮C临洮嘉峪关D临洮辽东4 . 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A孟子B庄子C韩非D墨子5 . 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的同学要到中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们应该去A云南元谋县B北京周口店C西安半坡D浙江余姚市6 . 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露露在复习中国古代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对应正确的是A夏、商、东周、西周B夏、商、西周、东周C商、夏、西周、东周D西周、东周、夏、商7 . 在武夷山“汉城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铁器文物,其中铁犁头为我省首次发现。这表明汉朝时闽北( )A青铜工艺高超B纺织业繁荣兴盛C农业生产落后D生产力水平提高8 . 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出现和使用,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如图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最早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D西汉时期9 . 根据你的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指当时( )A社会经济的繁荣B喜欢辨论的人多C著书立说的人多D学术思想繁荣10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则寓言,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成好事。最早提出类似观点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孟子C墨子D韩非11 .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上的文字应该是( )A象形文字B甲骨文C楔形文字D金文12 . 实地考察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同学们通过考察“甲骨卜辞”、殷墟等遗物、遗迹,可以了解A夏朝历史B商朝历史C秦朝历史D汉朝历史13 . 歌是鲜活的历史,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诗句“功垂万代轩辕里,气壮千秋始祖山”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辙自古传”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A黄帝B炎帝C秦始皇D大禹14 .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图所示文物透露出来的相关历史信息是( )A原始居民的生活B商周的青铜文明C古文字在器物上的出现D分封制下王权的象征15 . 关于我国远古时期河姆渡人和半坡人共同的生产生活特征,表述正确的是都从事原始农业和备牧业 都使用打制石器和陶器都会建筑房屋、过定居生活 都出现原始艺术的萌芽ABCD16 . 战国七雄不包括( )A韩B秦C赵D晋17 . (题文)“诸侯争霸”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诸侯”的产生最早来源于A禅让制B奴隶制C分封制D世袭制18 . 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凝结有许多成语故事,其中不少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成为传统文化的瑰宝。“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哪一次历史战役A马陵之战B长平之战C桂陵之战D官渡之战19 . 他对内重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他就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越王勾践20 . 原始农耕生活时,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是( )A北京人、河姆渡原始居民B元谋人、半坡原始居民C山顶洞人、大汶口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21 . 考古发现推论,下列原始居民中,可能已经使用文字的是( )A红山原始居民B半坡原始居民C大汶口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22 .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夏商周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23 . 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这段材料不包括的史实是A文景之治B楚汉战争C西汉建立D秦统一中国二、综合题2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财产的损失只字未提。材料二: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到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材料一体现了孔子的哪一核心主张?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2)材料二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指什么历史现象?(2)材料三的主张是谁提出来的?写出为“独尊儒术”当时在太学中使用的主要教材,两个即可。2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yu),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叙述的现象与哪一次变法有关?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始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旃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资治通鉴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北齐)魏收魏书咸阳王禧传(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魏主”指的是谁?材料二所反映的是他的哪两项改革措施?材料三(3)依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4)依据以上的材料和问题确定一个学习主题。26 .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正确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材料二错误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在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正确和错误分别指的谁?(2)材料二中的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是由哪国主持修建的?它的作用有哪些?(3)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哪些精神?27 . 认识古代文化名人,回答相关问题。 (1)图 1 人物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整理在哪部著作里?(2)图 2 人物创立的哪家思想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 (3)图 3 人物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哪本书里? (4)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学派著书立说,互相辩论,形成的一种学术繁荣局面叫什么?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二、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