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期中检测卷历史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49902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期中检测卷历史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期中检测卷历史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期中检测卷历史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期中检测卷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的标志是袁世凯A颁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B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C组织内阁D制造“宋案”2 . 有一枚发行于中华民国十八年的银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枚银元应发行于( )A1918年B1927年C1928年D1929年3 . 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秋收起义4 . 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A“自强”“求富”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民主”“科学”5 . 历史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讨论“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表现。各组同学纷纷发言,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赵说: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B小孙说: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C小钱说:清政府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小李说:清政府为了满足侵略者的要求,发动了戊戌变法6 . 19世纪40年代前期,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巨变。“巨变”指的是( )A中国的大门首次被打开B香港岛被英国割占C中国的社会性质改变了D出现了租借地7 . 如图所示人物活动的共同之处体现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为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而不断奋斗的历史。其体现的合适主题是A西方列强的侵略B近代中国人民英勇的抗争C近代中国不同阶层的探索D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8 .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人们的生活往往打上历史变迁的烙印。下列史事与时代烙印最吻合的是A1860年,圆明园的管理员亲眼目睹了“万园之园”被八国联军烧毁。B戊戌变法时,远在杭州的老张是日本开设的工厂里的工人。C近代中国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上海商务印书馆成立的消息第二天被登载在民报上。D民国二年,山东的老王终于在科举考试中得了进士。9 . 下列关于两次鸦片战争共同点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是两次战争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两次战争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两次战争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ABCD10 .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鸦片战争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11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想要了解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他们要找的文献是( )A定国是诏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民国约法12 . 天朝田亩制度与“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涉及的共同问题包括( )A推翻清朝统治B维护资产阶级利益C发展近代工业D农民的土地分配问题13 . 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的军备落后B清朝腐朽的封建制度C清政府军事组织不力D没有发动群众14 . “康有为-梁启超-光绪帝”,按照这三个人物归类的标准从下列选项中再选一个( )A李鸿章B谭嗣同C孙中山D林则徐15 . 某班为庆祝党的生日制作黑板报,板报出现了如下板块:“开天辟地”“北伐凯歌”“星火燎原”“万里长征”。这期板报最合适的主题是A侵略与反抗B近代化探索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6 . 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之间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 )A签订马关条约一一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B严复创办国闻报一一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C戊戌政变一一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D戊戌变法一一在思想文化上产生广泛影响17 . 历史必将铭记这样一些历尽百年沧桑的上海地标“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距离上海开埠78年,距离辛亥革命10年,距离五四运动2年青砖黛瓦的石库门建筑与海纳百川的远东大都市上海,一同见证了浩浩荡荡的红色巨流。”这一“大事件”是指( )A洋务运动B中共一大C北伐战争D七七事变18 . 销烟的办法是林则徐经过多次试验后发明的。销毁的鸦片随海浪被送进大海。一位美国传教士应邀参观销烟过程后写道:“我们已反复检查了销毁烟土过程的每一个部分。他们在整个工作中进行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虎门抗英C三元里抗英D吴淞抗英19 . 按时间顺序排列以下事件( )永安建制创立“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定都天京ABCD20 . 某旅行社准备组团,计划先后参观中共一大旧址、红军长征中召开的转折性会议的旧址、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你认为该团将要到达的城市依次是A上海、北京、南京B上海、遵义、延安C南京、遵义、北京D嘉兴、重庆、延安二、综合题2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0年前,中国从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宝座跌落,是被发达国家低成本的制成品打败的。20年前,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时,正值世界经济进入又一个低成本生产时代,发达国家把制造业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为的是使用更便宝的资源。侯若石机遇还是陷肼(1)根据材料一,说明“被发达国家低成本的制成品打败”的含义是什么?并说明原因。材料二:如果说(近代以来)我们确曾有过“机遇期”的话19世纪60、70年代的“同光中兴”(同治到光绪年间)大概可算一次1949年,中国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本应赢得一个崭新的历史机遇期,但是马晓军走出寻梦的历史阴影(2)材料二中,“同光中兴”的机遇期是指哪一个事件?中国丧失这个机遇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出现20余年“崭新的历史机遇期”,中国未能赢得这次机遇期的国际、国内因素分别有哪些?材料三:人民网中国入世十年:改变自己影响世界报道: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年,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比重从4.3%提高到10.4%,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全球排名第六位跃居到第二位,年均增速11%中国平均每年进口7500亿美元的商品,相当于为贸易伙伴创造了1400万个就业岗位。(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有哪些影响?你认为未来的中国应该怎样以“改变自己影响世界”?22 . 观察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反映了哪一事件?这一事件中前后主力有什么变化?请写出最能体现这一事件性质的口号。(2)写出图二中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的地点。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3)请写出图三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4)图四反映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期间发生的哪一惨案?这场罢工起到了什么作用?23 .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人可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懒惰而贫穷的人,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材料三:旧贵族的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国君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国日趋强盛。请回答:(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3)材料三中的哪句话说明了变法取得了成功?你认为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器宝剑(1)材料一中提及了哪些给近代中国带到屈辱的事件(举出四例)?材料二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度掷黄金。(2)材料二中,“卅年求富更求强”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列举出两位这一历史事件的代表人物?(3)材料二中,“海面未收功一战”中,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是谁?你从他身上学习到了什么精神?材料三百年求新为图强,挽救危亡看康梁。中山更要建共和,天下无人奉君王。(4)材料三中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国家危亡分别做了怎样的探索?对比一下,这些探索之间有何相同点?(5)通过上述史实的学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