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练习)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4912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下列言论中能直接体现孔子核心思想的是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你知道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3 .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会影响其行为决策。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喜欢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在这种兴趣爱好下,孝文帝在治国理政上( )A推行汉化,迁都洛阳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创立科举,开科取士D人分四等,民族分化4 . 如下成语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是( )破釜沉舟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 肥水不流外人田 风声鹤唳。ABCD5 . 海内外华人总是自称为“炎黄子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炎帝黄帝结成部落联盟形成华夏族B炎黄时期相当于我国原始社会晚期C远古传说就是真实的历史D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6 . 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A中国成为实行分封制的国家B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C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7 . “200年,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这段材料描述的战役是A巨鹿之战B赤壁之战C官渡之战D淝水之战8 . 南朝时期,南方商品经济最活跃的城市是A成都B建康C广州D长安9 . 小玉在学习完“文景之治”后,得出了如下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A社会比较安定B阶级矛盾缓和C节俭之风盛行D农民田赋全免10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是A受到北方其它少数民族的骚扰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D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11 . 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期,出身低微的卫青后来官至大将军,霍去病被封侯,主父偃被破格重用。这最能说明汉武帝( )A独断专行B重用人才C勤政爱民D同情下层人民12 . 以下朝代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孙吴一东晋一西晋一北魏B孙吴一东晋一北魏一西晋C东晋一孙吴一西晋一北魏D孙吴一西晋一东晋一北魏13 . 西汉在哪个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大一统”的局面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14 . 东汉“光武中兴”的出现的原因与下列哪一项无关A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B合并郡县,加强监督官吏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允许少数民族内迁15 . 西晋末年出现的大规模的移民潮,其迁徙的主要方向是( )A向南B向西C向东D向北16 . 下图所示工程代表了我国两千多年前水利技术的先进水平。这一工程是A灵渠B大运河C赵州桥D都江堰17 . “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重要标志是( )A氏族公社的公有制变为私有制B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部落之间出现激烈的战争D氏族公社内部发生贫富分化18 . 2019年3月23日,中国和意大利签署关于共同推进“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在历史上为丝绸之路最早做出突出贡献的是A张骞B班超C鉴真D玄奘19 . 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 )A他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B他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C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20 . 在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如果一个农民想免除徭役,最好的办法是A开垦荒地获得奖赏B当兵打仗建立军功C经商发财获得奖赏D多生产粮食、布帛21 .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为了A反击匈奴的需要B是削弱王国威胁的需要C开通丝绸之路的需要D获取西域特产(胡萝卜、葡萄、核桃)的需要22 .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23 . 我国古代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 )A东汉末年B三国末年C西晋初年D西晋末年二、综合题2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材料三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馀各以次受封。(1)材料一和材料二社会现象分别与什么制度有关? 这两种制度有何不同?(2)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地位的主要是哪些人?(3)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制度变化说明了什么?25 . 古文字触摸历史文明。文字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朝代)开始,是图的(文字)。(2)秦始皇每天要批阅的大量奏折,应该是图。(3)世界上最早的纸是西汉时期的图B,因为质地粗糙,被(朝代)的(人物)改进,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4)图D是出土于宝鸡的国宝 (青铜器名称),是目前所见青铜器中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5)将我国古文字的书写材料按时间排序。(请填写图号) 26 .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历史上的变法和改革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某同学搜集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见上表),请根据所学知识将上表中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区别开来,将上表内措施的序号填写在下表相应位置。(2)请选择上表中关于商鞅变法内容的两项措施,谈谈改革措施的具体作用。材料二关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学者们有各种看法。观点一: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等民族融入了汉族之中。正由于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才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汉民族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今天汉族能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离不开鲜卑等民族的贡献。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观点二:北魏孝文帝这些移风易俗的决策与措施,使鲜卑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没有了自己的姓氏,没有了服饰,没有了自己纯粹的血统,鲜卑彻底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黄朴民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的不归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依据材料二说明关于魏孝文帝改革的两个观点有什么不同?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孝文帝改革的积极影响。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二、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