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模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47088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以下没有反映“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权”思想的报刊或书籍的是ABCD2 .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这里的“它”指的(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3 . 初二某班同学举办以“近代化探索”为主题的手抄报比赛,下列选项与此相符的是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邓世昌血染黄海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ABCD4 .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中国农民阶级领导的两次重大斗争。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具有反侵略的性质,但主要斗争对象是清政府;而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阶级斗争形式的改变B民族危机日益严重C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就此,回答下面小题5 . 中华民国史写到:“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这里的“大团体”是指A强学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党6 .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民主主义7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之所以这样评价孙中山,是因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A宣告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B开启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近代化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D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8 . 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历史性的巨变”是指A成立同盟会B发动武昌起义C传播马克思主义D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9 . 中华民国的建立,开启了两千多年来,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先河。下列事件能印证这一评价的是A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C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D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10 . 下面两图反映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开放的变化,该变化说明了A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B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C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主权D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11 . 2017年5月,多国领导人齐聚北京,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国近代史时期,西方列强不请自来,侵占过我国北京的战争有(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BCD12 .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实业救国B维新变法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13 .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B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C以中外纪闻作为主要阵地D向尊孔复古逆流展开猛烈进攻14 . 下列两幅图片最能共同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新航路开辟B世界市场的形成C工厂制度的建立D垄断组织的出现15 .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近代中国,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A洋务运动B义和团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6 . 领土是国家构成要素之一,国家必须具备一定的领土,不问其大小。割让领土是指,在战争中,战败国在被迫或求和时割让领土给战胜国,战胜国所获得的领土便是由割让取得。在中国近代史上,其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A俄国B英国C塞尔维亚D日本17 . 太平天国运动中,反映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愿望的革命纲领是( )A资政新篇B劝世良言C变法通议D天朝田亩制度18 . 一方面唤醒了当时中国很多爱国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反省,重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国在中国的鸦片贸易,沉重打击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贸易掠夺,展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和觉醒意识。应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D戊戌变法19 . 1913年由于( )遇刺,孙中山等号召各省起来反袁的二次革命开始。A徐锡麟B秋瑾C宋教仁D黄兴20 . 孙中山在革命纲领的基础上形成三民主义,下列选项表明关联内容错误的是( )A驱除鞑虏民族主义B恢复中华民族主义C建立民国民主主义D平均地权民生主义21 . 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的白话文小说是( )A革命军B文学改良刍议C狂人日记D文学革命22 . 在l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你知道“自我疗伤”和“温药慢治”分别指什么事件吗? ( )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戊戌变法D五四运动23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想要了解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他们要找的文献是( )A天朝田亩制度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4 . 中国一位民族资本家说:“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哪一条约签订后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二、填空题25 . 图二是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请将代表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2分)A黄海大战邓世昌牺牲地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发生地三、综合题2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1)中国国门被迫打开的根本原因何在?“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面对列强的入侵,这一时期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两例加以说明)?材料二:“圆明园被毁,是这个东方名园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也是中国的一个转折点。亦是中国由封闭到开放,由传统到现代的一个转折点。圆明园之火,烧掉了清统治者长期闭关而形成的自大心理。”王道成火烧圆明园(2)“圆明园之火”是谁点燃的?与此有关的战争发生在哪一年?这一战争中获利最大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说这场战争后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材料三:“甲午战争出人意料的结局,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加大侵略中国的胃口。欧美列强看见东方刚刚崛起的小国日本打败了中国,便认为这个东方巨人已经躺在死亡之榻上,瓜分这个巨人的遗产的时机已经到来.”张海鹏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3)日本对中国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举例说明这场战争中日本在中国犯下了的罪行?结合材料说说甲午战败后列强是怎样“瓜分这个巨人的遗产的”?此后美国提出哪一政策反映出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材料四:侵略军攻陷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3日其后便继以私人抢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质损失巨大,但其详细数目,亦复不易调查(皇宫)最大部分可以移动之贵重物件,皆被抢去。瓦德西拳乱笔记(4)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次侵略战争的劫掠景象?此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的认识。27 . “冲击一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列强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中国的近代化由此开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表格中的问题。28 . 上海这座东方明珠见证了中国百余年的沧桑巨变。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上海历史的变迁,请你根据 知识回答问题。请回答(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战争后上海的命运?这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图二是为了到达什么目的在上海创办的军事工业?(3)图三的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发表的什么文章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4)图四反映的这次爱国运动的主力是什么?(5)综观上海历史的沧桑巨变,你有什么感受?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填空题1、三、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