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模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46781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文明中的自然环境明显不同于其他文明的是:A古巴比伦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希腊2 . 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两次重要改革。两者的共同点是( )都促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都善于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改革的背景都是内忧外患都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快速发展都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ABCD3 . 下列对事件导火线归纳不正确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B法国大革命三级会议召开C美国独立战争波士顿倾茶事件D美国南北战争林肯当选总统4 . 在历史叙述中,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述。下列属于评述的是A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B新经济政策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C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D苏联赫鲁晓夫当政期间,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5 . 米开朗琪罗的代表性作品创世纪,虽然是宗教题材作品,但是通过表达人与人及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歌颂人的创造力及人体美和精神美,该作品反映的时代意识A人们热衷于追寻理性、民主B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提倡“人性”,倡导追求个性解放D动摇了封建专制的统治地位6 . 中世纪晚期的西欧记载: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文中的“我”是指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7 . “19世纪60年代,它(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为此,俄国( )A废除农奴制B进行二月革命C实行新经济政策D开展工业化建设8 . 下面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重大事件,其中错误的是( )A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爆发B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成为二战的转折点C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D1942年26个国家发表宣言,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9 . 玻利瓦尔解放了以下哪些国家和地区A哥伦比亚B委内瑞拉C阿根廷D厄瓜多尔10 . 以下事件发生在1917年的是A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B俄国爆发二月革命C华盛顿会议的召开D俄国爆发十月革命11 . 民族英雄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下列一组人物中,堪称民族英雄的是( )克来武 林则徐 章西女王 玻利瓦尔ABCD12 . 下图所示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它们的核心动力分别是蒸汽煤炭石油电力ABCD13 . “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这次改革指的是日本历史上的A大化改新B戊戌变法C幕府政治D伯里克利改革14 . “创新”是在当今世界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18世纪后半期,美国在制度上的创新是A在西方国家中率先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B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C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15 . 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英国:“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以下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有利用议会限制王权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学说ABCD16 . 2016年6月23日,英国通过全民公投,最终决定“脱离”欧盟。在古代世界史上,全体公民能够通过投票决定国家内政、外交、和平和战争等重大问题的国家是( )A雅典B罗马C埃及D印度17 . 欧洲殖民国家经营“三角贸易”的罪恶行径是( )A贩卖印地安人到非洲B贩卖印地安人到欧洲C贩卖非洲黑人到美洲D贩卖亚洲黄种人到欧洲18 . 美国南北方不同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引发了南北战争,其导火线是A波士顿倾茶事件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颁布C来克星顿的枪声D林肯当选为总统19 . 古代埃及是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重要的文明遗存是A空中花园B金字塔C克尔白神庙D巴黎圣母院20 . 对1919年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确切的理解是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者B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争取印度自治C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势力D以和平的手段抗议英国殖民者的压迫21 . 驰骋欧洲战场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政坛的拿破仑,功过是非,众说纷纭。如果从推动文明进步、创造文明遗产的角度肯定拿破仑,下列可选择的史实有政变夺权,加冕称帝 多次打败反法同盟军,打击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 征战欧洲,扩疆拓土 制定实施拿破仑法典ABCD22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由于科技进步的推动而发展和兴起的新兴工业不包括A冶金采矿工业B石油化学工业C电力电器工业D汽车、飞机制造工业23 . 威尔金斯于1840年成为曼彻斯特一家纺织厂的厂主。下列叙述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他的工厂使用以蒸汽机作为动力的纺纱机B他的工厂只能建在河流旁C他能够坐火车上下班D他的工厂规模很大,雇佣了1000多人24 .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都具有创新精神 对加强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都起到促进作用都为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ABCD25 . 比较学习法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小历在对比学习俄国1861年改革和美国内战中,二者的相同点是A维护了国家统一B解决了劳动力问题C改变了社会性质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26 . 下列不属于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表现的是( )A人口增长B“三角贸易”C城市化D环境污染27 . 下列发明中,哪项不是英国工业革命的A珍妮机的发明B蒸汽轮船的发明C蒸汽机的改良D火车机车的成功试车28 . 如果把“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法国大革命”和权利法案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A开启民主进程B揭开殖民帷幕C走进近代社会D构建文化殿堂29 . 某班举行辩论会,双方辩手主要观点如下:正方:增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稳定了社会秩序,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应充分肯定。反方: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销毁了大量农产品,造成严重浪费,不值得肯定。据此,请判断此次辩论会的主题是A罗斯福新政的影响B马歇尔计划的作用C新经济政策的意义D苏联模式的评价30 . (题文)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 )A亚历山大帝国B西罗马帝国C东罗马帝国D阿拉伯帝国二、综合题31 . 阅读材料,请回答:材料一:(下图)南北冲突的基本原因材料二:“奴隶制度是和自然正义、政府的共和形式、基督教的宗教信仰等原则相违背的;奴隶制度对于国家的繁荣是有破坏性的,因为他危害了各州的治安,联合和自由”摘自美国反对奴隶制度协会章程(1833)材料三:1858年6月林肯的演讲:“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1)据材料一回答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什么?(2)据材料二回答1833年成立的反对奴隶制度协会为何要反对奴隶制度?(3)根据所学回答材料三中的“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是指南北方的什么经济体制?(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概括美国内战发生的根本原因。3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但丁是这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他的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篇。诗中调露了教会的食污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文主义的精神摘编自部编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1)结合所学,材料一中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并根据材料一,指出神曲中表现的核心精神是什么?材料二共产党宣言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共产党宣言作为党纲阑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是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组织。摘编自吴于崖、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2)结合所学知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有什么标志性意义?材料三 1859年,他出版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书中提出了进化论思想和自然选择理论他的学说有力的打击了人类起源问题上的神学观点,为现代生物学及人类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基础。摘编自部编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的“他”是哪位学者?并根据材料指出,他的学说有何历史意义?(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3 . 德国是一个奇特的国家。当它用思想来考问世界时,它是伟大的;当它用战争来拷打世界时,便有了两次世界大战。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战时,德国挑动战争的目的是企图重新分割世界,用武力取得“阳光下的地盘”;二战时,德国再次挑动战争的目的仍然是企图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材料二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德国也遭到沉重打击。一战后德国受到严厉制裁,二战后德国被一分为二,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材料三 1990年10月3日,德国再次统一了,凭借的不再是铁与血。在和平的环境中,德国人再次创造了经济奇迹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而作为欧盟的重要成员国,它也找到了通过振兴欧洲壮大自己的强国之路。大国崛起解说词(1)分析材料一,德国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目的是什么?两次世界大战前,德国为挑动战争分别做了哪些准备?(3分)(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是哪一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是哪一战役?(2分)(3)材料二中图反映的是哪一会议?此会议对德国是怎样制裁的?图会议的哪项内容导致二战后德国的分裂?(3分)(4)分析以上三则材料,德国的历史发展进程给你什么启示?(2分)34 . 近现代世界经济面貌发生了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末电气工业快速发展出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欧洲列强还控制了许多殖民地,也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和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共同建立“工业4.0”对话。(中德)致力于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和相互开放投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材料三 “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更)大亚洲、非洲、南美洲等边境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欧洲经济发展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事件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哪些国家的“电气工业”发展最快?当时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什么?材料认为该事件对欧洲列强之间的关系有何影响?该影响最终引发了什么事件?(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工业4.0”的技术基础与什么事件有关?中德合作的目标与哪一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宗旨类似?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3)材料三认为什么地区主导世界发展。归纳材料一,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据材料二,举例反驳“(亚、非、南美洲等)作用微不足道”的观点。由此分析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趋势。(4)综上所述,各国家、地区应以怎样的态度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