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在唐朝时来到中国,并在扬州做官,被尊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的是( )A崔致远B晁衡C马可波罗D阿倍仲麻吕2 . 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之治”的景象最突出的原因是两位统治者A善于用人,重视纳谏B具有雄才大略治国安邦C善于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D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的意愿3 . 西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始自A秦朝B汉朝C宋朝D元朝4 . 下列是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四个事件,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A戚继光抗倭B丝绸之路C鉴真东渡D郑和下西洋5 . 开凿大运河的皇帝和开元盛世时在位的皇帝分别是( )A隋文帝和唐玄宗B唐太宗和武则天C隋炀帝和唐太宗D隋炀帝和唐玄宗6 . 下列遗迹、遗址最能体现我国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唐招提寺 B敦煌壁画C大昭寺 D大明宫含元殿7 . 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序号相对应的朝代依次是( )A东汉、吴、蜀、南朝B东汉、蜀、吴、东晋C西汉、吴、蜀、南朝D西汉、蜀、吴、东晋8 . 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在搜集主题为中外交往的相关图片时,你认为下列哪一幅图片不可能入选的是A步辇图B鉴真东渡C玄奘西行D郑和下西洋9 . 与火药的发明有密切关系的是( )A古代的炼丹术B古代的中医学C古代的战争D古代的工程爆破10 . 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灿烂夺目。下列书法家中,属隋唐时期的是董其昌 颜真卿 赵孟烦 柳公权 苏轼ABCD11 . 如下图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的一部分,相应空格内应填入( )A三国 五代B隋 五代C隋 元D三国 元12 . 文学作品可记载一个时代的兴衰。以下作品中,能反映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特征的是( )A李白-蜀道难B欧阳修-醉翁亭记C白居易-秦中吟D杜甫-“三吏”“三别”13 . 下列著名历史人物中,成就属于同一类别的是A汤显祖、辛弃疾B颜真卿、阎立本C罗贯中、施耐庵D吴道子、李白14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它隐含的科技发明是(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15 . 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对这一铜版的认识正确的是A纸币已经取代金属货币B宋代文化产业繁荣C造纸技术得到极大改进D宋代商品经济发展16 . 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的崇仁坊多修造乐器的商店;延寿坊有出售金银珠宝店;胜业坊有“以小车推蒸饼卖之”;永昌坊有茶肆;新昌坊有客舍。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农业生产发展B手工业得到发展C对外贸易活跃D城市的发展17 . 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的书信中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说明了唐与吐蕃的关系( )A和同为一家B设立军事机构管辖C武力征服关系D战争对抗关系18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诗中描写盛世局面出现在A唐太宗统治时期B唐高宗统治时期C唐中宗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时期二、综合题19 . (10分)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汇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材料二: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藩市”藩学“,还先后在广州、A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材料三:天妃灵应之记碑文记载:“郑君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qu)。”材料四: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以同有无”。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七下)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2分)(2)材料二中导致“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材料二中的A为何地?(2分)(3)材料三中的“郑君”指谁?他最远到达哪些地方?(2分)(4)材料四,乾隆帝的话在现实中演化为什么政策?该政策有何积极的影响?(2分)(5)从唐、宋、明到清朝,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2分)2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在金殿端门见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曾说过:“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成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1)科举制度何时正式形成?“殿试”制度形成于哪位皇帝在位时?(2)结合材料二说明,明朝时的科举制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3)明朝改变科举制度和秦朝实行焚书坑儒,其相同目的是什么?清朝前期,为达到同样的目的,采取了什么措施?21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余杭之转输,其利也博哉。”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材料二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河”是指什么?此“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2)材料二是“此河”的示意图,图中A、B分别是它南北两端的城市,请你写出它们的名称?中心C又是哪里?(3)想一想,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你从C地沿此运河到B地,你依次需要经过哪几段运河?(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它的开通有什么重要意义?22 . 阅读下列材料:位于北京东城区府学胡同,院内有一棵苍劲的古枣树,树干斜指南方,与地面成45度角,使人们联想到下面的诗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1)你知道诗中歌颂的人是谁吗?(2)忽必烈赏识他的才华,亲自劝降并许以高官,他不动摇,在狱中写下了正气歌,诗云:“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作为他的姊妹诗篇的过零丁洋一诗中的后两句,你还记得吗?把它写出来,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二、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