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44794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1759年,乾隆皇帝颁布防范外夷规条,主要内容为:一、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五、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对此举的理解最合理的是A清政府完全断绝了与西方的交往B乾隆皇帝不喜欢外国人C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清政府对外开放,促进双方贸易2 . 下图中材料反映的诗人是A李白B白居易C杜甫D苏东坡3 . 耳熟能详的“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生产刀具的“夹钢”“贴钢”等先进的生产技术,早在明朝的一部科技巨著中就有记载。这部巨著是A梦溪笔谈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4 . 古代有一首军歌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该军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郑成功收复台湾B文天样抗元C康熙帝抗击沙俄D戚继光抗倭5 . 下图是小历同学采用关键词学习历史所做的笔记。他学习的是时间中心最北端最南端隋炀帝时期洛阳涿郡余杭A明长城B都江堰C大运河D故宫6 . 以下图组是一本连环画中的图片。由此推断,该连环画的主题应是A戚继光福建抗倭B元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C郑成功收复台湾D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7 . 唐朝陶瓷业生产水平很高,被人誉为“类玉”“类冰”的唐朝瓷器是A邢窑的白瓷B越窑的青瓷C唐三彩D铜官窑的釉下彩瓷8 . 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从14051433年先后七次下西洋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示中国富强”ABCD9 . “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下列史实能体现“对外抗击外敌入侵”的是A康熙亲征噶尔丹B雅克萨之战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D土尔扈特部回归10 . 这一时期饮食的一大特点是很多外来食材出现,大大丰富了原本的菜系、菜式。番茄、辣椒、南瓜、地瓜(甘薯)、玉米、大蒜传入中国,特别是辣椒的传入,对于中国饮食来说是革命性的。“这一时期”指A北宋B南宋C明朝D清朝11 . 探寻历史的因果关系,才能对历史进行正确的合理解释。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原因结果A隋文帝励精图治推动“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B元昊发展农牧经济推动了契丹族的发展进步C宋太祖在地方设置通判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D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严重禁锢知识分子的创新思维AABBCCDD12 .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为了有效统治全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它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地方行政制度是A郡县制B行省制C分封制D郡国制13 . 宋代重庆地区社会安定,农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重要标志是A小麦的大量种植B梯田的大量修建C蔬菜的大面积种植D农村集镇的大量涌现14 . 宋神宗时期,要杀一个有罪的官员,遭到朝中官员的反对,他们说:“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后来改为“刺配远恶处”,又有人说:“士可杀不可辱。”这个故事反映了A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士人受到普遍尊重B宋代法律宽松,罪人容易得到宽恕C宋代大臣权力很大,威胁到皇权D宋代皇帝昏庸无能,经常受到臣子的摆布15 . 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清朝设立军机处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行政效率B扩大统治基础C扩大地方权力D加强君主专制16 . 下图为火炕结构示意图,它是我国古代生活在白山(长白山)黑水(黑龙江)一带的少数民族人民冬季取暖神器,沿用至今,这个少数民族是A契丹B党项C突厥D女真17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下列各项中,与他相关的史实是A统一蒙古B建立元朝C灭亡南宋D行汉法18 . 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其历史依据是我国古代实行的A禅让制B三省六部制C世袭制D科举制19 . 以历史的眼光审视红楼梦之所以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因为A描写了700多位形形色色的各种人物B描绘了贵族府邸大观园内的世俗生活C展现了宝黛之间可歌可泣的爱情悲剧D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20 . 郭沫若曾赋诗一首:“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不可能包括( )A儒家思想B建筑艺术C佛学经典D活字印刷二、综合题21 . 制度建构与制度创新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综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与制度创新有着密切关系。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创新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科举制度自诞生之日起即是各封建王朝设立科目通过统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科举制是一种重要的文教制度,它通过选士的途径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了解科举制的社会影响,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起着一定的借鉴作用。中国科举制度与高考利弊分析南充师范学校李长江材料二:(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七下中国历史材料三:“罢宰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参决。”明史职官志材料四: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说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请回答:(1)材料一中“进士科是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设置的?这一科目的设置有何意义?(2)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材料二中所述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3)材料三中的“帝”指谁?材料中“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他设置的特务机构是什么?(4)材料四描述的是哪一机构的职能?(5)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22 .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永乐六年到宣德五年,郑和又先后六次率领船队远航,经历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船队用中国的瓷器、丝绸等物与各国进行交易,购买各国特产。郑和出访后,各国纷纷向中国派遣使臣和商队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材料三:在福建有首歌谣流传至今:执法如山军纪明,出师矢志灭胡尘。斩子励众并为国,千秋共仰思儿亭。讲的是当年戚帅率军抗倭时,一次临阵派兵,他的儿子作先锋,路遇大雾没有按时赶到,军令如山,亲儿子被他处以军法。(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能带去大量中国特产?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指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依据所学,请你说说郑和“大规模的航海”最远到达了哪里?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戚继光抗倭成功的原因?23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在民间传说基础上,写成长篇历史小说,以魏、蜀、吴三国斗争为中心,曹、刘矛盾为主线,描写了三国时期政治,军事之间的斗争。材料二: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写成了一部长篇英雄传奇小说,歌颂了农民起义的英雄气概,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材料三:以贾府盛衰为主线,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核心,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把众多人物和复杂的社会事件组织在一起描述了封建末期的社会现象和生活,写成了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摘自教材整理三段材料反映出在什么时期取得的哪项文学成就?这项文学成就繁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别指出三段材料各自的书名?材料三中“贾府”是什么的缩影?“贾府由盛到衰”暗指一种什么社会现象?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