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44715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如下图是我国境内某一早期人类的头部复原图,关于这一早期人类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过着群居生活B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C会使用天然火D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2 . 创新是引领时代和事业前行的不竭动力。下列是我国的科技创新成就的是青铜铸造技术发明和改革造纸术佛教的创立把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ABCD3 . 下列关于夏朝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夏朝的建立者是启B夏朝实行禅让制C夏朝的统治中心在今陕西地区D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4 .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即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人。下列言论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温故而知新”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5 . 如下图是七年级某班同学参观某个早期人类遗址博物馆后带回来的一张照片,请你判断他们去的地方是A西安半坡博物馆B元谋人博物馆C河姆渡遗址博物馆D周口店遗址博物馆6 . 战国时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A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B农业技术的进步C水利工程的兴修D农业产量的提高7 . 能反映商朝灭亡和西周建立的历史故事是A商汤灭夏B武王伐纣C楚汉之争D烽火戏诸侯8 . 有一个游戏叫轩辕圣战录,内容讲述轩辕氏(即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一个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大魔头。游戏中的大魔头是课本上的哪一个传说人物( )A尧B舜C大禹D蚩尤9 . 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 )目的是巩固政权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国接受分封的同时,必须向周天子尽义务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ABCD10 . 战国初期,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权力下移,一些因实施改革新政而强大的卿大夫逐渐瓜分、取代原来诸侯的权位,执掌国政。下列哪一诸侯国被瓜分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 )A晋B秦C齐D楚11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阐释了福与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这种寓意在下列哪本著作中可以体现出来A三字经B论语C道德经D孙子兵法12 .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是( )。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精制石器D天然石块13 . 甲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14 . 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为哪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A魏国B吴国C秦国D晋国15 . 下列图片反映文物都A具有佐证史实的作用B呈现雕塑艺术的辉煌C再现统一王朝的气势D见证社会经济的发展16 .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轩辕指的是( )A炎帝B黄帝C蚩尤D大禹17 . 老子被称为“哲学之父”、“智慧之父”。下列选项与老子主张相符的是( )A“仁者爱人”B“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C“兼爱”、“非攻”D“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二、简答题18 . 某班同学,开展对秦王的探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历史镜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这位统治者是谁?(3分)(2)【理解学习】秦王的历史功绩有哪些?(举出两例即可)(4分)【方法探究】对秦王的评价,姚华和庄平产生了分歧(见图9)。对秦王的评价,姚华和庄平的观点截然不同(见图9)。(3)请你指出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应运用哪些方法?(3分)三、综合题19 . 活动与探究(10分)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除旧布新,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面对社会转型,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4分)(2)依据改革的措施,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4分)(3) 两个事件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2分) 20 . 商鞅和孝文帝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会卒,太子立。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中国地图出版社等中国历史地图册材料四 5世纪末,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已较发达,成为北魏主要产粮基地。而平城地区屡受灾荒,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随着北魏在中原的开拓,平城已不适合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加上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北魏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迁都后,考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于是,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材料一中“商君”指谁?他践行的是哪一学派的政治主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变法触犯了什么人的利益?(3)根据材料三,简述北魏都城地点发生的变化。(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魏迁都的意义。21 . “和”、“合”二字最早连用始见于先秦国语郑语。“和合”思想一方面尊重世间万物殊异的客观现实;另一方面强调整合疏解这些差异、分歧和矛盾。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源远流长)材料一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摘选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和合文化的主旨演讲(1)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家的什么主张体现了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任举两例即可)(国家统一)材料二(2)根据图1、图2指出我国疆域有何重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三 致信于荷兰殖民者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即来索,则当地归我。”(3)信中的“余”指谁?他在历史上突出的贡献是什么?材料四香港、澳门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4)材料所述“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得益于哪一方针的实施?(民族和声)材料五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密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十九大报告(5)古往今来,各民族为我国繁荣发展都作出了贡献。元朝时期我国民族融合的表现是什么?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二、简答题1、三、综合题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