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道路及发展方向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441397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道路及发展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道路及发展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道路及发展方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道路及发展方向 林权制度是我国林业体制和政策的核心,而林权制度改革则是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有效地产权制度是各种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从我国现阶段的林业制度产权的特点来看,林权的特殊约束性和外部性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自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的林业产权制度也先后进行了五次重大改革。其中在第三次重大改革中,林业产权制度由人民所有、集体经营转变为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此后的改革也都是在林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此期间我国集体林地建设取得较大成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集体林权制度虽然经过数次变革,但产权不明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普遍存在,制约了林业的发展。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发展现代林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全面推进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1、 集体林权改革的总体目标 用五年的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改革任务。在此基础上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服务、规范管理,逐步形成集体林业的良性发展机制,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林区和谐的目标。2、 集体林权改革的任务 1.产权明晰 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林地承包期位70年,承包期满,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承包。自留山由农户长期无偿使用,部的强行收回,不得随意调整。 2、勘界发证 明确承包关系后,要依法进行实地勘界、登记,核发全国统一样式的林权证。 3、放活经营权 实行商品林、公益林分类经营管理。对商品林,农民可以依法自主决定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生产的木材自主销售;对公益林,在不破坏生态功能前提下,可依法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开发林下种植业,利用自然景观发展森林旅游业。 4、落实处置权 在不改变林地用途的前提下,林地承包经营人可依法对拥有的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转包、出租、转让、入股、抵押或作为出资、合作条件,对其承包的林地、林木可依法开发利用。5、保障收益权 农户承包经营林地的收益,归农户所有。征收集体的土地要依法给予补偿。6、落实责任 承包集体林地,要以书面合同作为法律保障。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完善措施 1、完善林木采伐管理机制 实行林木采伐审批公示制度,严格控制公益林采伐,合理控制采伐方式和强度。 2、规范林地、林木流转 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林地承包经营人可采取多种方式流转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加快林地林木流转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平台。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限,流转后不改变林地用途。 3、建立支持集体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 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多渠道筹集公益林补偿基金。 4、推进林业投融资改革 金融机构要开发适合林业特点的信贷产品,拓宽林业融资渠道。 5、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 扶持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促进林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 四、集体林权改革现状 到2008年止,经过前三年的六个省试点改革,福建、江西、浙江、辽宁四个省的主体改革已全面完成。浙江省截止2009年已有63个县挂牌成立了林权管理中心,实现林权证变更、森林资源流转、林权证小额抵押贷款等一站式服务。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开展了五个方面的配套改革方案:1、引导林农成立各种林业专业协会;2、引导林农建立新型立业合作经营组织;3、组建并投入使用林业综合管理服务中心;4、大部分县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与林业部门合作,为农民办理小额贷款;5、编制了一批村级森林经营方案。 当前,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而且产权清晰、主体多元、流转自由、交易规范、权益对等、保障充分的林业产权制度,是高效配置林业资源的催化剂,是林业经济效率提高的推动器,是根本保障林业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制度性条件。五、总结正在进行的集体林产权改革是林业“三定”产权制度安排的延续与完善,把当时没解决的问题加以解决,尤其是解决复归家庭经营不彻底、不到位问题。此次集体林权改革不是针对全部集体林地改革,其改革仅仅局限于商品林,不包括生态林和有争议的其他林地。林地产权制改革就是要创立以产权安排为基础,以利益机制为纽带,以政府干预和农民参与为标志,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林业效率为目标的新型林业发展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