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439481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资料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作者:张丽时间:2007-11-21 23:48:00来源:论文天下论文网 关键词:会计 信息 失真 摘要 企业改革的不彻底,企业领导的集权化,内部监督机制的不健全, 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信息采集技术的落后等等,这些原因都不同程度地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失真。而会计就是收集财力消费的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收集的信息进行发展趋势的分析,制定生产,促销,审计,成本计划。而正是这些数据构成了我们所能够了解的会计信息,我们知道会计是基于这些数据的,如果数据失真将不可避免地最终导致严重的后果。失真的会计信息会使得企业做出错误的分析,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制定错误的计划最后也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由于会计信息极其得不真实,因此其必然也会给投资者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而这些不仅使民众丧失了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对国家的管理层的信任危机也随之加剧。以德治国,以诚待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容回避!“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也应该是保证今后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必要依托! 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这已是不争之实。而会计信息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料,既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更是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与单位内部管理当局评价财务状况、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做出投资决策、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依据。而客观、真实则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最根本也是最基础的要求。一、面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政府、企业压力重重众所周知,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存在着十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由于会计信息批露不真实,造成了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证券市场发育不良、社会交易费用高昂、企业难以筹集到足够资金而出现“贫血”,这些严重地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进而在宏观上影响了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秩序和发展。这个问题存在的广泛性、严重性和我国目前经济转轨时期的体制以及客观经济环境都密切相关。因此,为了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政府相关部门都先后制订并发布了数十项相关的会计法规与制度,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国务院)、企业会计准则、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上为财政部)、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细则(中国证监会)等。1999年10月31日,第二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正式发布,并要求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新会计法的颁布与实行,被认为是旨在改善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杜绝虚假会计信息的重大举措。与之相适应,财政部又于2000年12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所有这些努力,无疑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但是,仅仅依靠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本身的约束,要改变目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的现状,实在不易。然而我们却不得不认真地去反思一下造成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这一顽症的真正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二、我国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目前的现状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突出表现在: 1、原始凭证失真。有些单位的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不规范,甚至采取制作假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变通”,使一些非法的收支变成“合法”的收支。2、原始凭证的要素填写不全,使收支的资金渠道不能明确地划分,混淆了成本和专项基金的界限。3、财务账目管理混乱,在会计账簿设置和会计科目的使用上,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部的有关规定来设置,会计核算缺乏系统性,账目混乱,账证、账账、账表、账实严重不符。4、收入、成本、费用失真。收入的失真主要表现是截留、转移、坐支收入包括对外投资收益体现失实等,其主要是由于对外投资(主要是兴办联营企业与“三产”)财务监控不力,致使对外投资及其收益水平未能正确体现;成本失真是由于企业利益机制驱动,把成本作为调节利润的主要手段的表现是多列或少列成本,甚至通过人为方式调整损益,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费用失真的表现是该进专项资金的直接进了生产成本。5、税金核算失实。是由于企业财会人员对以增值税制为核心的新税制内容不熟悉等因素,税金核算尤其是增值税核算失实现象时有发生。6、资产管理混乱造成会计核算失实。资产不实主要是由于企业缺少必要的内控制度,管理松懈或脱节,表现为企业资产账面价值不能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实际拥有数额,资产管理混乱,造成家底不清、账实不符。 7、会计报表编制失实。既是会计报表虚假,具体表现在撇开账簿,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是由于企业为了达到某种利益,从而把会计报表变成了能够随意控制的“橡皮泥”,因此就出现了许多为己所用的会计报表。如:对财政的报表是穷账,对银行的报表是富账,对税务局的报表是亏账,而对企业分析的报表是盈账等,这些报表,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微观上,无论是对国家、对企业,甚至是对经营者与财会人员本身都是“后患无穷”。 三、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严重危害及其产生的真正原因窥探 (一)会计信息失真将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一是给国家的资产造成流失,影响和破坏了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宏观调控措施的执行;二是相关部门不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在宏观管理上使企业陷入被动;三是会计信息失真降低了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四是会计信息失真也助长了腐败行为,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同时腐败又进一步加剧了会计信息的不真实反映。 (二)会计信息失真从表面看是管理问题,或者是单位领导或会计人员的个人行为,但仔细研究其实质,结合目前我国改革发展以及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所暴露的相关问题,我们就不难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最终导致或者说促成了如今企业会计信息资料的严重失真。1、从逻辑上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而在会计实务中,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会计信息,均属于“失真”的会计信息,于是区分“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和“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就显得十分必要,前者是指“蓄意造假”或“故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这是我国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需要“追根溯源”的主要方面,而后者则是指“非故意的过失”、“会计人员专业素养”等原因所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而由于企业会计系统的存在和运行与企业自身、与整个市场经济环境等都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时,我们就必须要把企业会计系统置于整个企业管理体系中,把企业置于整个市场经济环境中进行考察。2、宏观层面上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这主要是判断企业会计系统运行的制度基础和环境状况,而这些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往往是最根本性的。对于宏观层面上的分析,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判断:(1)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程度。包括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产权关系制度的确立,通过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理念等。(2)市场秩序的规范化程度。包括市场机制、市场规则、市场监管制度体系及其执行的有效性等。(3)投资者行为理性化程度。包括投资者群体的理性投资理念,投资风险防范与约束机制等。(4)法律约束的有效性。包括对资本市场各个参与者行为的法律约束等。 3、微观层面上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是判断影响企业会计系统运行的各个决定性因素是否以合理的方式存在,而这些因素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最为直接的。我们从企业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的重点就包括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约束与激励机制等;从企业会计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的重点则包括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机制、会计核算规范体系、会计信息质量控制体系、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体系等。4、宏观、微观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 (1) 从宏观上看,结合目前的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没有理由不认为,现代企业改革的不彻底、不到位就是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最深层次的原因。如现代企业经营者的权责问题还未彻底解决,企业经营者往往会从自身利益出发隐瞒或虚报经营成果,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政企分开的问题还未彻底解决,因此实际上国有企业在目前根本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的经营者,而政府往往会为了地方利益或领导个人的一时政绩而自觉不自觉地支持企业的虚报行为。 (2)对于目前而言,企业领导的行政化和会计人员监督权隐性弱化,是导致目前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另一个主要的现实。在目前,我国对大部分企业集团的领导及管理仍然集中于政府部门,而这种管理机制实际上有着更为浓厚的政治色彩,于是就使得企业集团的领导人不仅仅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而且还要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而去多方位的努力,否则,这个企业的前途以及该企业领导人的政治生涯必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挫折-这的确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中所特有的奇怪现状。因此企业会计信息会在不同程度上迎合政府部门领导的意志,而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出现失真。同时,加之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制度还未市场化,企业职工流动比较困难,会计人员在各方压力下又不得不按照企业领导的意志进行会计核算,会计人员所应有的监督权目前已经被严重弱化,甚至可以说基层会计人员完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监督权甚至包括建议权在内也无法真正地得以公正表述,于是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状况,会计信息的失真顺理成章的就产生了,当然这里蕴藏的腐败问题也就贯穿于这失真的会计信息的始终。 (3)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均和激励机制的不健全也导致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由于社会上企业与企业、部门与部门、东部与西部等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收入差距。现状是目前国有企业的经营成果与经营者的实际收入联系的紧密度极低,这就会导致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激励不够,就会导致一些企业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或小集体利益而铤而走险,违反财经法纪做假账、设账外账、私设“小金库”,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等。人是社会的人,同样存在于社会中就会不知觉的与他人产生对比心理,差距的巨大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无法抗拒的把努力奋斗的人拖入了腐败的泥潭。当然,此时一不留神,虚假的会计信息就会堂而皇之的呈现在大家的面前! (4)内、外部监督机制的极其不完善导致了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从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主体看,企业的会计负责人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聘任的,而我们所有企业会计人员的工资报酬是企业经营者直接决定的,这就意味着企业的会计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单方面被动地为企业经营者服务并随着企业经营者的意志而调整和改变。因此对于我国企业目前运作的各种内部审计监督而言,其最终为企业领导人负责和服务,一个简单的现象我们的任何财务会计及审计报表,在未给企业一把手汇报签字前是绝对不允许外报的,到了这一层内部监督充其量只能算是内部数据汇总而已。而对于从企业外部对企业会计信息监督机制看,社会中介审计及政府审计监督受人力、财力的限制以及其事后监督性质等各种局限,其表现出来的滞后性及形式主义等都无法在短期根治会计信息的失真。而实际上能查出的违法违纪行为,只能是冰山一角而已,因此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也是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 (5)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随意性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执法不严,执法的随意性大,助长了部分经营者的违法行为,使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急剧地朝量化方向发展,而量变最终走向质变。 (6)企业会计人员本身素质不高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也有很大的影响。在老牌大型国有企业中,会计人员的普遍业务素质不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会计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严格的业务训练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方面;对会计人员的日常考核和继续教育、知识更新的管理环节存在弱化现象,使会计人员的实际业务水平大打折扣也是不容忽视的另一个重要问题。(7)硬性法律法规制度的“软约束”。虽然目前我国已制订了一系列旨在保证会计市场财务信息真实性的法律、法规,但法的权威并未得到确立。“打擦边球”、“八仙桌底下打太极拳”成了一些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在“警察”不在场的情况下“闯红灯”似乎能获得超额报酬与心理满足,恪守法律、法规被看作是循规蹈矩和无所作为的表现,“没有不变的法律,只有不变的利益”俨然成为一些财会专业人士的信条。其实法的威慑在于起到“达摩克利斯剑”的效用。倘若对法的漠视或嘲弄成为一种惯性,则比无法可依更可怕。由于长期以来监管部门的轻罚薄惩导致了法的威慑失灵。人们之所以选择造假,重要的原因是造假能给他带来利益,而且还可能不被发现。如果欺诈既能获取利益,并且往往难以识破,或者识破之后也难以追究更多的责任,那么造假肯定会普遍起来。四、对于现实社会中存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逐步地降低和地消除会计信息资料的失真需要标本兼治、双管齐下。从企业外部来说,就需要净化外部社会环境,强化外部监督机制,完善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从企业的内部来说,就是要加强会计的控制建设,从管理层抓起,抓好源头,并要不断提高财会人员思想品德素养和业务素质,进而做到标本兼治。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对于处于转型期间的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危害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因此,治理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刻不容缓。以上分析研究结论表明,目前我国企业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其主要根源尚不单独在会计系统与会计制度本身,而是左右企业会计行为的深层次原因。为此,遏制和消除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尤为重要,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以建立科学、行之有效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约束体系。以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为根本出发点,进而建立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机制,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科学化和有效果性。从外部宏观上看,首先,要按市场要求,完善企业法人的监督管理制度。只有不断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监督、管理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才能使企业自觉地遵守经济发展规律,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其二,企业用人要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程序办,充分引入竞争机制,要建立起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经营者业绩和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改变单独依靠未经核实的“数字”来评价企业经营者的业绩的做法,进而使企业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资料成为必要和可能。其三,在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包括会计法规)的同时,强化刚性法律法规的“硬约束”。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新会计法进一步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为会计工作的责任主体,各级检查机关在实施监督过程中,应严格依法行政,改变以往工作中“重查轻罚”的作法,严肃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促进会计信息真实、完整。我们应该看到执行一部法律比制定一部法律更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法律的尊严,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我们要在完善财经法规制度,不断改进和充实财务会计管理手段的同时,加大内部、外部控制力度,强化财会管理、监督权,严格认真地执行现有合理的各项会计法规。现实中,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实现远距离财务监控和集中管理以及对分支机构、远程库存的严格内部管理等,当然同样也要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确保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 (二)从内部微观上看,企业可通过加强会计控制建设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1.加强会计控制,拓宽对会计控制的认识,实施会计核算委任制,加强企业内部的异体监督力度。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在委任财务总监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步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和委任制核算制度。成立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会计服务机构,负责对会计人员进行登记、考核、培养,负责提供派出会计的应有待遇,使会计与用人单位不再具有人身依附关系。会计服务机构要求会计人员既要对外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又能向经营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对失职的会计人员,会计服务机构视其具体情况进行处罚,这既能督促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又能切实改变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而传统的会计控制是指会计人员通过对反映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的复核与检查以证实其是否真实地记录了各项客观的经济业务,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记账凭证、各类账簿及报表的相互核对及审阅,实现对经济业务的监督与控制。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情况下,单一的控制环境使会计履行控制与监督职能比较容易,会计信息输出也较客观。但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所有者与经营者客观上存着利益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及激励不相容三大矛盾,使得现行会计管理体制下,会计反映失实,会计控制弱化。在承认“人都是有限的理性经纪人”这一前提条件下,会计代表谁来控制经济业务这种主体选择的不同,必然导致其控制内容与方法的不同。代表经营者的控制或再监督显然不同于代表所有者的监控,所以两权分离环境下会计控制的利益代表及控制目标需要重新审定。 2.以企业经营者为核心,建立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界定以经营者业绩为基础的经营者权利、责任和利益合理的“制度安排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会计控制,优化会计控制的环境。对于这一点,具体来讲,就是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设计出一套使经营者在获得激励的同时又受到相应的约束,以保障所有者权益的机制。激励与约束的有效结合,将使经营者行为与所有者目标实现最大程度的一致。对经营者的约束,所有者可以利用业绩评价,或通过董事会利用公司章程规定经营者的权限范围,还可以派出监事会直接监督经营者的代理权,以维护所有者权益;对经营者的激励可以尝试推行年薪制与股票期权计划,使经营者利益与股东利益相结合。 3.充分发挥会计控制的作用,改变现行会计管理体制。由所有者委派财务总监,领导会计机构及会计工作,财务总监对所有者负责,会计人员对财务总监负责。公司业务运行则由经营者全权负责,财务总监与经营者相互配合相互监督,通过财务总监使所有者与经营者达到激励相容。财务总监制的会计管理体制下,会计控制的范围不仅仅是账、证、表的相互核对与审阅,还应包括业务流程的标准化设计与控制、业务处理过程不相容职务的控制、事后的复核与分析控制、财产清查核对控制。除此而外,各公司可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结合经营战略、管理方法设置其他必要的控制点。通过关键控制点的有效运行,实现会计控制的目标维护所有者权益,使会计提供的信息具有相关性与可靠性。 4.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职业道德,使会计控制有效发挥作用。首先,应重视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的聘任和年度考核工作。将对外提供真实信息作为聘任、考核会计人员的重要内容。其次,要切实抓好会计人员的经常性管理。主要是加强对会计证的管理,以保证持证会计人员真正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保证会计证的权威性、严肃性。再次,要切实抓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提高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修养。一个财会人员不仅要精通业务、熟悉法规,具有高超的会计水平,更要品质好、思想过硬,真正与企业共命运。因此,财会人员需要不断充电、回炉,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为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提供前提条件。5.加强会计理论研究,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要加强会计工作的新理论研究,根据现代化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提出保障会计信息真实反映及形成与提供的规范与准则,克服会计信息失真的加剧。其次通过会计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进一步促进会计工作紧跟社会时代的发展,进而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 总之,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一要从宏观方面入手,真正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监督制度,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使企业、单位在法制的轨道上正常运营;二要从微观角度入手,加强会计人员的管理和继续教育,加强单位内部制度的建设,强化内部监督,遵守国际规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把握这两个方面,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将会容易的多。五、对于目前会计信息严重失真问题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基于正在逐步建立但尚需进一步完善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未能真正规范运行的市场化企业体系,我国的会计信息失真实际上也是一种意料之中的结果。我国的会计制度改革正处于一个关键而又敏感的特殊时期。对于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与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关系,我们必须予以正确认识。(一)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制度建设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世界各国会计发展的历史经验证明,低水平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不可能产生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但在高质量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环境中,同样也会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正如用质量糟糕的菜刀肯定切不出样式好看的菜来,而用质量上乘的菜刀我们却也未必能切出漂亮的菜样。而美国安然公司的财务丑闻事件足以说明这一点。因此对于我国股市的银广厦、蓝田股份,走私大案厦门远华案等,在无约束权利的支持下的财务报表等惊人的丑闻,这些我们多少也可以体会到一些思考与理解;(二)会计人员的努力,关系到能否消除非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各国的会计信息核算标准在内容上逐步与国际化迈进、逐步摆脱税法等相关法规对会计处理技术的过度束缚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与此同时,新的会计制度对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因此,会计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增强敬业精神。会计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消除技术原因等造成的非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而且可以对违法性会计信息失真行为形成威慑和制约;(三)腐败是所有虚假制造的根源。腐败对于国家健康发展的影响现在已经不言而喻了,所以,如何遏止腐败的进一步持续化与扩大化将是对我国财务会计发展包括会计信息问题的最有力的支持!而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各个领域所集中反映的问题根源都在于腐败的治理,如何治理腐败,给公平的社会一个纯净的天空将是我们所有人认真思考和严肃面对的问题!附:2002财政部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调查情况 2002年我部继续组织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开展了对部分企业2001年度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工作。本次共检查了保险、烟草等行业192户企业以及相关的91户会计师事务所,共查出这些企业资产不实115亿元,所有者权益不实24.2亿元,利润不实24.2亿元。其中,资产不实5%以上的企业有36户,占总户数的18.75%;利润不实10%以上的企业有103户, 占总户数的53.6%;利润严重失真,虚盈实亏企业19户,原报表反映盈利1.35亿元,实际亏损1.72亿元,虚亏实盈企业8户,原报表反映亏损1.62亿元,实际盈利4.13亿元;有22户企业存在账外设账问题。 参考文献: 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朱军明,发表于2003年第九期北京财会 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实证研究,李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出版 对我国诚信缺失问题的若干理论思考,卢希悦,发表于年会计研究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法律责任分析,王雄元,发表于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修改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