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透视汇率制度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43357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角度透视汇率制度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多角度透视汇率制度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多角度透视汇率制度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摘要: 2005年7月,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开始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之后,人民币呈现持续小幅升值走势,汇率弹性不断增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超过15%。汇率制度改革对中国经济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和不利影响同生共长,但除了对就业市场的负面影响较大之外,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相反,人民币升值对抑制通货膨胀具有积极意义。然而,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在实践中,当局需要科学把握汇率调整的方式、幅度和时机,尽量减轻汇改对出口和就业的冲击,同时加强与其他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好地服务于宏观调控的需要。关键词: 汇率制度,宏观调控,货币政策,金融市场,浮动汇率,贸易条件 2005年7月,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开始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之后,人民币呈现持续小幅升值走势,汇率弹性不断增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经超过15%。汇率制度改革对中国经济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和不利影响同生共长,但除了对就业市场的负面影响较大之外,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相反,人民币升值对抑制通货膨胀具有积极意义。然而,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高枕无忧,在实践中,当局需要科学把握汇率调整的方式、幅度和时机,尽量减轻汇改对出口和就业的冲击,同时加强与其他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更好地服务于宏观调控的需要。一、对宏观调控影响总体偏积极,但不宜大幅升值我国的汇率制度改革,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总体上说符合宏观调控的方向和要求,增强了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但汇率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其作用的充分发挥还需要其他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同时人民币汇率亦不宜大幅升值。(一)汇率政策是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汇率是调节国际收支的重要杠杆,通过与国内货币政策相配合,不仅可以调节国际收支,还可以调节经济增长。发达国家的货币汇率表面上看是完全的市场调节,其实政府的干预有着重要作用,如日元贬值正是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复苏采取的主动措施;美国也是如此,当美国经济扩张时,政府就采取强势美元政策,以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而当经济萧条时,美国政府就采取弱势美元政策,汇率的升降完全以经济需要为转移。合理调节汇率对经济增长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让汇率完全自由浮动等于放弃了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对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是不利的。(二)升值增强了我国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更多的国家或居民愿意持有人民币资产,这使得人民币具有了变相的举债功能,即我们只要多支付人民币,就能够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经济资源,获得对其他国家或地区财富的支配使用权。通过升值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不仅有利于吸收海外资源,而且会缓解国内资源瓶颈。中国拥有的巨额外汇储备,不仅显示了中国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也使中国获得了更大国际事务话语权。(三)对汇率的适度管制可以保证金融市场的安全在目前外汇市场上,人民币的交易量和交易币种,都还是受控进行的,同时与其他币种的交易价格范围也是官方法定的,而不是随市场供需自由浮动的。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针对人民币的外汇市场炒作,但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由于人民币交易量和交易币种的受控性,使得人民币的市场价格浮动幅度相当小,这对于外汇市场上像量子基金那样虎视眈眈的国际炒家来说,简直无机可乘。由于人民币相对于其他币种不存在支付性难题,一般都只能作为外汇市场上炒家们用于攻击非通用性货币的工具,而难以成为被攻击的对象,因而增强了金融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四)浮动汇率有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已经受到严重伤害,面临的局面越来越被动。我国巨额“双顺差”造成人民币的巨大升值压力,而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央行不得不干预外汇市场,买进美元、大量投放人民币,同时在利率政策的运用上,要考虑中美利差因素,这都会影响到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此外,由于经济全球化及资本的可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必须考虑外国政府、经济主体可能的应对措施,如果外国政府采取报复措施或者对冲措施,政策效应就会被削弱甚至适得其反。按照MundellFlemming模型,对于开放经济体而言,一个国家不可能同时实现资本自由流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按照这一原则,在目前我国相对自由的资本流动前提下,人民币升值使得我国为冲销外汇而被动发行的基础货币数量减少,可使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证,使得我国金融当局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吸引利用外资及保证经济增长等方面拥有更大的空间和回旋余地,使货币政策更好地服务于宏观调控需要。(五)汇率政策要发挥更大作用,还需要其它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目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任务是“双防”,对汇率的调整也必须服从于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人民币升值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符合当前的调控方向,但其作用的充分发挥,需要其他货币政策手段的协调配合,以形成调控合力,否则政策效应会相互抵消。本来提高利率是控制投资、物价最有效的手段,但中央银行由于担心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而不敢升息。利率的调整与否取决于国内经济的需要,而不是考虑汇率是否稳定。我国利率的调整也应以国内宏观调控的需要为转移,而不应过多考虑对汇率的影响。(六)人民币汇率适度升值对经济影响较小,但不宜大幅升值绝大多数反对人民币升值的人士都拿日本做例子,认为日本经济持续十多年的低迷就是日元升值造成的。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其实造成日本经济持续十多年低迷的真正元凶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股票市场泡沫和房地产泡沫。东京日经平均指数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38915.87直线下挫,到2001年9月10日跌至10195.69点的最低记录,10年间东京股市损失市值达300万亿日元以上。日本地价也从1992年以后持续下降,到2001年初商业用地价仅为1999年9月的18%,居住用地价比峰值时期下降了约70%,蒸发掉的资产总值约为800万亿日元以上,相当于2002年日本实际GDP的1.6倍。泡沫破灭导致企业负债恶性膨胀,金融机构不良债权急剧增加,世界性技术进步加剧了过度设备投资造成的产能过剩,使日本经济陷入严重的供给过剩。但人民币大幅升值对经济的危害也是致命的,并不足取。(1)总体上说,本币贬值更有利于经济较快增长。回顾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虽然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功不可没,但人民币贬值的作用也绝不可小视。战后美国的经济扩张及上世纪90年代经济持续高增长,美元贬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尽管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升值是必然趋势,但在没有形成中国真正的出口优势(技术、品牌、质量等)之前,人民币名义汇率不宜进行大幅调整。(2)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缩水威胁。截至200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15282 亿美元,外汇储备也是存在机会成本的,将外汇储备用来投资可能带来的综合收益就是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此外,保持大量超额外汇储备还要承受美元贬值可能造成的汇兑损失。(3)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出于逐利的本能,人民币升值必然会吸引大量境外热钱的涌入,尤其是在大幅升值的预期下。热钱规模大、流动快、趋利性强,将导致投机不可避免地盛行,推高股市和房地产价格,造成泡沫的“膨胀”,为日后金融市场的动荡埋下祸根。二、对外贸行业的不利影响没有人们先前预期的那么大在一般人的思维定式中,人民币升值就意味着出口的下降及进口的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贸易顺差的减少,然而从2005年汇改后这几年的进出口数据看,尽管出口增速逐年下降、进口增速逐年上升,但上升和下降的幅度都很小,并且贸易顺差还呈加速增长态势。换言之,人民币升值对外贸行业的影响并没有人们先前预期的那么大,人民币升值在理论上的弊端并没有必然成为现实。2006及2007年,我国出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7.2%和25.7%,增速分别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2006及2007年,我国进口总额同比分别增长20%和20.8%,增速分别比上年加快2.4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2006年及2007年实现贸易顺差分别为1775亿美元和262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加755亿美元和847亿美元。出现这一背离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人民币升值单一因素起作用,如中国廉价剩余劳动力供应充足,劳动力素质提高、技术进步导致生产效率提高,同时也与进出口贸易结构及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而主动调整产品结构有关。国内有学者曾就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进出口影响进行分析,得出我国中长期出口产品价格需求弹性为0.857932,就是说人民币每升值1%,出口数量就会减少0.857932%,但是由于出口价格提高的幅度超过了出口数量减少的幅度,出口金额反而提高,人民币升值3% 促使出口增加0.43个百分点,随升值幅度增加,出口增幅也扩大,升值30%后出口增加4.26个百分点。(一)减少贸易纠纷、改善贸易条件中国积累的巨额贸易顺差,经常会受到美、欧、日国内政治和利益集团的抨击,贸易纠纷呈现越来越多之势,中国近年来及今后频繁遇到的反倾销诉讼和其他贸易争端均和这一背景有关,而且越来越集中于人民币汇率定价过低之上,致使人民币升值与否成为减少贸易摩擦的关键。人民币适当升值,有利于缓解国际舆论压力,避免授人以贸易保护主义的口实,不仅有助于缓和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减少经贸纠纷,而且能够树立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二)加工贸易比重高抵消了一部分升值的负面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工贸易已成为推动我国贸易增长的主要力量,目前加工贸易在中国出口中的比重已经超过50%,加工贸易使进口与出口之间呈同方向运动而不是反方向运动,人民币升值导致的出口成本上升可以部分由进口原材料价格下降抵消,升值对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影响并不太大。动态考察出口产品成本与汇率变动的关系,适当升值将引起出口成本与结构的相应变化,总体来说有利于出口和贸易收支,这也是源于我国加工贸易的特殊性,一般贸易则与之相反。(三)与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低廉、可替代性小有关中国的出口产品多为生活必需品和低价商品,其需求弹性很低,即便人民币适度升值,这些国家对中国出口商品的需求也不会有多大变化。可替代性小一方面表现在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出口产品价格上升幅度有限,不会影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同类产品的竞争格局;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基础设施和配套条件远远领先于其他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升值也不至于从根本上影响到对中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四)人民币升值使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并购时变得更富竞争力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国内企业到货币相对贬值的发达国家投资建立国产商品销售网络,以及降低在这些国家的广告宣传成本,将进出口与海外投资结合起来,提高出口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升值也可以促使企业将压力转变为动力,通过挖潜革新来提升竞争力。(五)国内外的事实也说明,币值变化与贸易平衡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尽管人民币升值并不是决定中国贸易走势的根本因素,但我们决不可以忽视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的巨大影响,尤其是在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日益提高、与世界经济加速融合的大背景下,本币大幅升值的潜在危险是不容低估的。人民币升值直接导致我国出口产品价格相对提高,而这意味着中国产品价格优势的丧失和竞争力的下降,出口企业还会遭受出口收入转化成人民币时的汇兑损失,以及由于出口量减少造成的损失,对国际市场依存度大的行业短期难免会受到冲击尤其将严重影响那些价格低廉、科技含量低的产品出口。人民币升值会抑制出口、刺激进口,减少国际贸易顺差甚至出现逆差,造成部分企业效益下滑和经营困难。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或升值幅度过大,那么升值所导致的边际负面效应还会扩大。但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甚至是大相径庭。1、原材料或部件进口型行业会有所受益主要包括造纸(纸浆进口)、钢铁(铁矿石进口)、轿车(部分重要零部件进口)、石化(原油进口)、化纤及塑料(原料进口)、航空(飞机及配件进口)、服装(高档面料进口)等行业。由于这些行业每年均需要进口相关的原材料及部件,因此人民币升值将使得这些行业进口成本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如中国造纸行业中的纸浆成本占70%,而纸浆中的38%是进口的,因此人民币升值将使得造纸行业的成本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从而明显提升造纸行业的盈利水平。2、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将受到冲击,包括纺织、服装、家电、机械等由于出口价格弹性的不同,升值对不同行业出口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有差异,其中纺织服装业是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依存度达50%左右,且附加值低,降价空间很小,因此,人民币升值将大大削弱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根据有关研究,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下降3.19%、2.27%和6.18%。家电、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也是人民币升值的重灾户。中国家电产品以低成本而在国际市场获得相对比较优势,出口已经成为拉动家电行业增长的重要力量,据测算,人民币升值2%,将造成家电出口8%左右的利润损失,影响家电工业总产值增速下降3个百分点。我国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出口依存度均超过50%,其受到的负面影响将是显而易见的,据测算,人民币升值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增速将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此外,我国玩具、木材、家具、文教体育用品、仪器仪表、皮鞋、毛皮、羽绒毛及其制品、自行车、集装箱、金属包装容器制造业等也将因人民币升值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3、出口依存度较高、产品国际化定价的行业将受到一定冲击包括完全国际化定价的有色金属,部分国际化定价的石化、钢铁、电子元器件等行业,由于这些行业的产品价格受到国际价格影响较大,因此人民币升值将使得它们以人民币计价的售价有所下降,从而导致利润的下降。4、进口替代性较高的行业也会受到一定的不利影响,包括汽车、工程机械、钢铁、家电等这些行业的国产品和进口产品竞争较为激烈,而人民币升值会导致进口产品的人民币报价下降,从而使得本土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并进而影响到这些行业的盈利水平。5、投资品行业可能会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主要包括房地产、股票、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境外资金有可能通过投资这些行业来获得升值收益,从而引发价格的上涨。三、多种因素使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的抑制作用被削弱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我国物价却日益走高,似乎汇率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并不明显,实际情况是否真的如此?通过深入分析我国物价上涨的成因及汇率政策的作用机理,我们认为我国物价上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使得包括汇率在内的货币政策在调控物价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我国物价上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部输入引发的。由于世界性石化能源供应紧缺,生物质能源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粮食作物被用于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导致世界性粮食供给总体偏紧、价格上涨。美元降息和大幅贬值,也导致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从而导致我国进口商品大幅涨价,传导到国内商品接连上涨。其次,成本推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受各种因素影响,国际上资源能源价格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可能保持不断走高趋势,与此同时,为实现“十七大”提出的三个转变,理顺资源能源价格,让资源能源价格合理反映资源能源的稀缺程度、环境保护成本和市场供求关系,是未来我国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经济持续协调增长的必然要求。最后,货币因素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巨额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预期及中美利差倒挂导致大量热钱流入,外汇储备超常规增长,在收购外汇的同时,央行即向市场投放了相应的基础货币,再通过货币乘数作用,造成货币供应量大幅增长。去年我国的贸易顺差达到262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847亿美元,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1.53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3%,广义货币M2余额40.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7%。可以说,中国的通货膨胀是综合因素引发的,解决办法只有采取行政的、经济的、产业的等综合方法才能达到目的,仅仅依靠汇率政策调整来抑制通货膨胀是不现实的。美国接连降息已使中国货币政策处于两难选择的境地,中美利差倒挂将促使全球资金进一步流入中国,使中国的流动性过剩局面进一步恶化。这就好像我们调整人民币汇率及存款准备金率是在“堵水”,而美国降息却是在“注水”,不把“注水口”堵上,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人认为目前央行已经失去了货币政策调控的主动权,某种程度上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尽管如此,人民币升值对物价上涨还是具有一定程度抑制作用的,如果人民币升值到合理的程度,便可大大减轻我国进口能源和原料的负担,降低国内企业成本,缓解输入性通胀压力。老百姓手中的人民币“更值钱”了,同时进口产品(如汽车)价格变得“更便宜”了,这将有利于国内消费者出国消费及扩大对进口产品的需求,相应缩减对国内商品的消费量,分流一部分购买力。央行为购买外汇而被动增发的人民币数量也会减少,从而由货币因素引发的通胀可能性也随之下降。中金公司测算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人民币名义汇率每升值10%,中国CPI涨幅短期内将下降0.8个百分点,长期将下降3.2个百分点。四、对就业市场是不折不扣的利空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就业市场的影响,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极为不利的。我国大部分新增就业机会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的出口导向型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最大的重灾区恰恰就是这两类企业。人民币升值对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在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升值将可能恶化就业形势。研究表明汇率每升值10%,全国就业人数将减少381.2万。(一)人民币升值将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造成较大冲击我国企业的最大竞争优势就是劳动力成本低,而不是技术、品牌、资本实力、企业家能力等等,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远低于别国同类产品价格,人民币一旦升值,为维持同样的人民币价格底线,用外币表示的出口产品价格将有所提高,这会削弱其价格竞争力;而要使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不变,则势必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这不能不对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二)人民币升值将使外商直接投资成本上升,影响其投资积极性多角度透视汇率制度改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利用境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外资企业在我国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对促进技术进步、扩大出口、增加劳动就业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后,其投资成本将明显增加,而出口市场却可能趋于萎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将投资转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最近发生在山东的多家韩国企业集体逃亡就是一个例子,如果人民币继续较大幅度升值,这种现象只会增多不会减少。2006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485家,同比下降5.7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4.68亿美元,同比下降4.06%。(三)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多个相关行业就业机会减少由于人民币升值,国外游客来华旅游成本上升,就会减少来华旅游和消费,这会对我们的服务业、旅游业等造成冲击,进而影响到这部分的就业人群。人民币升值,也会使进口商品大量涌进国内市场,这会让国内企业的部分市场份额被国外产品占领。这两个方面都会导致国内部分行业重新洗牌,企业缩减业务甚至面临破产,很多人可能会因此失业。(四)人民币升值会导致资本外流升值将使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及并购时变得更富竞争力,将加速企业“走出去”步伐,最后使国内产业“空洞化”,这对国内就业增加无疑是极为不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