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制度演变及其现状的浅要分析论文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430572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制度演变及其现状的浅要分析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公务员制度演变及其现状的浅要分析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公务员制度演变及其现状的浅要分析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资料公务员制度演变及其现状的浅要分析-公务员制度概论结课论文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班级:公共事业管理1501姓名:李周学号:20152123目录一摘要3二公务员制度的演变3(一)清代以前的选官制度3(二) 北洋政府时期公务员政策概略4(三) 国民党时期公务员制度概略5(四)新中国成立后的公务员制度6三公务员报考的现状7四公务员制度发展的简要探析7一摘要 中国是一个源远流长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从中华民国到社会主义社会,纵观中国的政治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其实公务员在中国很早就存在。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从此官海沉浮,或两袖清风,受万千百姓拥护;或贪财敛势,让家族“飞黄腾达”。变换的社会,却相似的官场,公务员是一个新社会的词汇,却有着历史的渊源。我们谈论公务员制度,仅仅分析当下的形式是不够的,所有的论题都有源头,从起点出发去探寻公务员制度的演变史才能更好的把握它的历程,看清它的现状。二公务员制度的演变(一)清代以前的选官制度中国古代文官体制是在皇权体系管辖下进行国家活动组织管理的多元统一体的组合。 中国古代随着社会的变迁,产生过多种选拔官吏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世袭制、军功制、荐举制以及科举制等,影响最大的是科举制。1,世袭制是宗法奴隶制社会的选官制度,西周的世卿世禄制是它的主要形式。2,以察举、征辟为主的荐举型的选官制度,是西汉至魏晋四百多年间主要的选官制度。察举、征辟制度最大的问题,是个人荐举在选官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带有浓厚的个人好恶偏向,主观意志起决定作用。自汉末至魏晋几百年的动荡,可以说是这种大地主狭隘集团利益的选官制度的政治和社会后果。3,科举制的运行,不仅影响了中国中后期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也影响了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科举制的选官制度,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官制度。科举选官制基本特点之一,是以考试选士。考试项目为儒家经典和时务策(均有经世治国的内容和意义),或为诗赋等。地方中央经两级考试,宋代还增加皇帝御殿亲试(殿试)。三级考试有利于选拔一批人才,这正是文官政治的优点。科举制的另一特点(或谓优点),至少是在名义上不分贵贱,不讲门第出身。这为广大下层知识分子从政打开了门路,他们甚至有可能进入最高领导阶层,做官参政不再是上层统治者的特权。科举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选官制度,唐宋时代建立了最完整的文官体制,是中国封建社会成熟的标志。这一封建制度-科举制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最进步的。 (二) 北洋政府时期公务员政策概略 清末时期,传统的文官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大门洞开的政治要求,因此,清政府从清末新政就开始着手改革传统的官僚制度。但将传统官僚制全面改造为近代化的文官制则是从北洋政府开始的。 北洋政府从1912年建立时起就开始制定各种文官管理法规,到1921年止,中国已初步形成了近代化的文官管理法规、法令体系。这些法规、法令规定了文官的分类、任用、奉禄、休假、保障及惩戒等内容。北洋政府实行以品位分类制与职位分类制相结合的文官分类法,废除官与吏之间的等级差别,废除古代九品官等制,实行四级文官等级品位制,再次,北洋政府初步实行职位分类法。这种文官制度区别了古代传承的古代文官官僚体制,有了近代化的初步模型。但是,由于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并不具备统一实施近代文官制度的政治条件,因而上述文官制度的实际施行范围主要限于中央政府,有实力的地方军阀往往自行委任官吏。(三) 国民党时期公务员制度概略 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是近代中国首次全面引进西方文官制度的一次尝试,是中国近代人事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探讨和研究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对当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无疑是有益的。 1928年6月,国民党第二次北伐完成,新班通电归顺和东三省“政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随着考试院的成立和公务员考试法、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惩戒法等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公务员制度逐渐形成和完备。 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包括考选制度和栓叙制度两大部分,由考试院具体负责管理公务员的考试、任用和锉叙。由考选和拴叙两部分所组成的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制度的创立,是我国近代人事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一些现代人事管理的色彩,尤其以体系的完备和组织系统的严密,较之以往的人事管理有了不少的进步。其方法与现代西方普遍实行的文官制度接近。以普通考试、高等考试和特种考试对公务员分别加以选择,适应了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性、专门性、复杂性的多层次多门类要求,也有利于公务员各司其职,各职其事。较为完善和严密的拴叙制度使公务员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有法可依,对选拔和提高公务员队伍也是有所促进的。 然而,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在实践上却有诸多弊端。法律法规上虽不乏民主形式,但实际操作中却缺乏民主内涵。 但是总的来说,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在中国近代人事管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较之旧的官吏制度无疑是一大进步。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公务员制度 自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1993年10月,我国干部人事制度除了管理权限和范围等方面在不同历史时期稍有变化之外,总体制度基本上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政府的人事管理一直沿用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在我国,在政府机关中工作的干部大体上就相当于西方的公务员。 我国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干部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继承和发扬了我国优秀的历史传统,同时也接受了苏联的一些人事管理经验。当然,我们必须承认,这一干部人事管理制度还受到了我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从公务员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在一步步完善,越来越公平,越来越严密,越来越趋于制度化和法律化。公务员制度是以时代舞台为大背景,历史的变迁是推动制度变化的浪潮。三公务员报考的现状随着公务员公开招考制度的实行,公务员制度日趋合理与完善 ,再加上工作就业困难等种种外力的推动,便相应的出现了“公务员热”。虽然近年来总体的数据有所下降,但数量仍然很高,招考人数与报考人数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实不仅国家公务员考试如此,地方公务员考试的竞争也相当激烈。虽然公务员考试人数增多有利于选拔优秀的人才进入到国家公职部门,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但是人数太多就会产生问题,会影响人才配置和人才效率的发挥。所以我们要客观的分析公务员热的利与弊。再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许多新兴行业的兴起给了很多应届毕业生更多的选择空间,他们不再拘泥于众多传统行业,也不再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公务员成为一个更加理性的选择而不是一辈子的“铁饭碗”。这种心态上的转变,有利于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有利于培育为人民办实事的好“公仆”,也有利于我国的政治现代化。四公务员制度发展的简要探析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对政府管理尤其是政府人事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急切地要求改革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相适应的新型人事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 党的十八大从我国改革发展新形势和人民群众新期待出发,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总体要求、作出了重要部署-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等等。国家在发展,政治在完善,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我们应该要有信心它会越来越好,成为适应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制度。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修改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