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406710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期末质量监测物理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第1s内运动了1m,第2s内运动了2m,第3s内运动了3m,第4s内运动了4m,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这4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第1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第4s内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D在这4s内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2 . 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c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减少,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AaBbCcDd3 .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不准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用它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已知教室内的真实气温为,则墙上温度计的示数为ABCD无法确定4 . 关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其实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用光屏可以呈现虚像C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D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大小有关5 . 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说法错误的是( )A树荫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雨后的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是因为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6 .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它三幅不同的是( )ABCD7 . 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A停表B刻度尺C温度计D体温计8 . 很多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嵩少犹藏薄雾中,前山迤逦阳红”,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相携话別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C“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9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 )A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C游泳池注水后,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好像变浅了D共享单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10 . 在拍集体照时,摄影师试镜时发现两边的同学没有全部摄入,则摄影师应( )A将相机向前移动,镜头向里缩B将相机向后移动,镜头向里缩C将相机向前移动,镜头向外伸D将相机向后移动,镜头向外伸11 .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水中倒影B雨后彩虹C日食形成D杯中铅笔12 . 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水中倒影B坐井观天C一叶障目D影子的形成13 .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增大1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A增大20B减小20C增大10D减小1014 .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物体振动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15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B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响度以及传播速度都不变C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二、填空题16 . 如图所示,木块的测量值是_cm。17 . 医院里用“B超”诊断胎儿发育是否正常,“B超”是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用超声波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_预测地震、台风来临是利用了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18 . 如图所示,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有视力缺陷的眼球,成像到视网膜的_表明与正常人的眼球相比较,缺陷眼球的会聚能力_。矫正此视力缺陷需要配戴_。19 . 如图是教学中常用的一台光学投影仪的示意图.(1)如图是其使用说明书,请你在画线部分填写合适的答案_,_,_.(2)A的作用是_.如果画面偏下,应将A的张角变_.(3)投影幕的幕布是白色的、粗糙的,其原因一是光照射到幕布时发生_,让各个方向的学生都能看到画面;其原因二是_,让学生看到色彩丰富的画面.20 . 晶体的温度高于熔点时,物质是_态;晶体的温度低于熔点时,物质是_态。21 .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甲和丙_相同(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其中_音调高。三、实验题22 .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凸透镜A(焦距为20厘米)前某一位置上,调节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观察到的现象如图(a)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调换不同的凸透镜重复实验,实验过程及观察到的现象如图(b)、(c)所示,已知。请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分析比较图(a)或(b)或(c)可得:_。(2)分析比较图(a)和(b)和(c)可得:_。四、计算题23 . 太阳发出的光需要大约8才能到达地球。求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五、作图题24 . 按要求作图(1)如图所示,a、b分别为一束入射光线和一束出射光线请画出a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与b对应的入射光线(_)(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的反射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斜到空气中,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_)(3)按要求作图:人眼在E点观察到水中A点鱼的像在B点,画出人眼观察到像的光路(_)25 . 如图所示,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0,一束与水平面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请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并标出相应的反射角及度数26 . 在图中画出光经透镜折射的光路图。27 . 如图所示,S是点光源,S是S通过一个平面镜所成的像,请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及一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注意箭头和虚、实线)六、综合题28 . 假定有前后两次相邻声音传到人的耳朵里,如果这两次声音到达人耳的先后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0.1s,人耳就能够把这两次声音分辨开。也就是说,如果两次声音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不足0.1s,人耳就只能听到一次声音。某农村中学8年级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物理现象,他们请一位同学在输送水的直铁管道(充满水)上敲击一下,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其余同学沿铁管分别在不同位置耳朵贴近铁管听声,实验结束以后,A同学说自己只听到了一次响声;B同学说自己听到了两次响声;C同学说自己听到了三次响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空=344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水=172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是V铁=5160m/s。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在铁管上某处敲响一次,A、B、C三位同学的位置到敲击点的距离各在什么范围内?(请写出计算过程和对结论的分析过程)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题1、2、3、4、5、6、三、实验题1、四、计算题1、五、作图题1、2、3、4、六、综合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