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82098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A海蜇B蜈蚣C蚯蚓D涡虫2 . 下列动物中具有“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特征的是( )A水母B绦虫C血吸虫D蜗牛3 . 双重呼吸在家鸽呼吸作用中所起的作用是( )A吸入气体多,可以减轻身体的比重B提高气体交换效率,供给充足的氧气C散发飞翔时产生的大量的热量D减轻飞翔时肺的过重负担4 .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的原因是( )A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B青蛙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在水中用皮肤呼吸C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以肺呼吸为主D青蛙既能用皮肤呼吸,又能用肺呼吸5 . 下列关于爬行纲动物蜥蜴适于陆地生活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四肢短小,不能跳跃只能爬行皮肤干燥,覆盖角质鳞片或甲有发达的肺在陆地产卵,有坚硬卵壳头部后面有颈,头可灵活转动ABCD6 . 下列动物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不正确的是( )A家鸽-肺和气囊B鲫鱼-鳃C蚯蚓-体壁D家兔-肺7 . 生物经过漫长时间的进化,形成了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下列各类动物结构与其功能的匹配关系,不正确的是( )A昆虫的外骨骼一一防止体内水分蒸发B鱼的鰓一一适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C鸟的气囊一一在飞行时进行气体交换D野兔的臼齿一一适于咀嚼并磨碎食物8 . 下列图示中,骨与骨之间、骨与肌肉之间的连接都正确的是ABCD9 . 鲨鱼属于“鱼纲”,鲸鱼属于“哺乳纲”,下列特征中哪项是把它们分开的主要依据之一A运动方式B生活环境C生殖方式D体型大10 . 下列有关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身体流线型,前肢变成翼B消化能力强,直肠短可以随时排除粪便C骨骼和肌肉都很轻且薄D有气囊辅助肺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11 . 鸟类呼吸的主要特点( )A肺有很强的呼吸能力B身体里有气囊进行呼吸C每呼吸一次,在肺里进行两次气体交换D在肺和气囊里都进行气体交换12 . 蚂蚁、蜜蜂、蚯蚓、蜘蛛四个小伙伴在一起比谁的本领大,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请你当裁判,哪一种动物的本领是出生后学会的A蚂蚁筑巢B蜜蜂采蜜C蜘蛛结网D大山雀偷吃牛奶13 . 很多同学都喜欢吃海鲜,下列你吃过的海鲜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有( )。A对虾B大闸蟹C乌贼D黄花鱼14 .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包括( )A身体背腹扁平B身体呈两侧对称C有口无肛门D有眼点和耳突15 . 动物在自然界表现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行为,都是动物对其周围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的适应,那么人类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是( )A只是认识和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B把有害的动物全部消灭C认识和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控制和防除对人类有害的动物D以上三项都是二、综合题16 . 地球上动物种类繁多,它们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地生存和繁衍。(1)图甲中,蚯蚓靠刚毛和_协调配合完成运动。(2)图乙中,I、表示蝗虫身体的各部,、表示蝗虫的某些器官,其中飞行器官及所在身体部位分别是_(填数字)。(3)教育部发布新规定,学生每年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试,其中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等是重要的测试项目,人体各项运动的完成都需要运动系统直接参与,那么人体运动系统主要是由_三部分组成的。(4)图丙是人的关节及屈肘动作模式图,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有 _和3中的滑液。骨骼肌是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乳白色的_两部分构成。做屈肘动作时,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肱二头肌处于_状态,肱三头肌处于_状态。(5)图丁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骨、关节、骨骼肌关系模式图,其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6)在我们运动的过程中需要能量,下列与能量来源无关的是_。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神经系统 D、循环系统。17 . 阅读科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每年冬天,在北京的公主坟、万寿路、北京师范大学一带,常出现大群乌鸦,它们如同“上班族”一般。每天清晨,结群飞向城外;一到傍晚,又飞回城里,停落在路边的树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观呢?人们发现乌鸦很聪明,会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得它们需要的食物。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一个透明管里放置藏着食物的小桶,给乌鸦很多笔直的长条状铁丝,乌鸦会弯曲铁丝,制作“铁钩”,勾起小桶获取食物。乌鸦的聪明才智使其适应多样的环境。城市化改变了许多生物的生活环境,这对乌鸦来说可能是福音。乌鸦是杂食性鸟类,喜欢食腐。腐烂的食物中虽然含有大量的致病菌,但乌鸦可产生较强的胃酸,且消化道短,消化液中含有较多的溶菌酶,甚至血清当中还存在针对肉毒素的抗体,这大大降低了乌鸦患病的概率。日常生活产生的大量厨余垃圾是乌鸦食物的重要来源。这些垃圾绝大多数被运到郊区的垃圾处理场填埋,而填埋场所又大多是开放的,对乌鸦来说,这里拥有无限大餐。既然郊区有这么多“食堂”,而且从市中心到垃圾处理场,一天需要往返几十甚至上百公里。那么,乌鸦为什么还要回到城里来?与郊区相比,城市有更高密度的建筑、交通和人口,更高效率的冬季供热系统。这使得城市的温度明显高于郊区,也就是“城市热岛”效应。越是大城市的市中心,热岛效应越明显,而且夜间会更强一些。比如北京,冬季夜间的城区可以比郊区气温高3-4左右。对乌鸦而言,城市的另一处吸引力在于大树。城市公路边、公园、校园里有大量的高大乔木,而郊区大多是农田。乌鸦喜欢集群停在树上睡觉,更多的树能容纳更多的乌鸦停歇。这样鸦群能够及时发现危险(比如接近树木的猫或者黄鼬),还能充分满足集群社交欲望它们在睡前特别喜欢吵嚷一番。乌鸦在城市聚集也会给人类带来一些困扰。比如住在乌鸦夜宿地附近的居民会觉得吵;而且大量的乌鸦意味着无数的鸟粪,对街道和车辆都会造成较大的清洁负担;过多的乌鸦在市中心聚集,还会有一些卫生防疫方面的潜在问题。不过,对乌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关注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优化城市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从获得途径看,乌鸦制作“铁钩”取食属于_行为。(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乌鸦食腐的习性,使其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_。(3)以下结构特点与乌鸦食腐习性无关的是_。A.消化液中有较多溶菌酶 B.较强的胃酸C.血清中有针对肉毒素的抗体 D.有喙无齿(4)因为城市热岛效应,乌鸦夜宿城市。这体现了某种生态因素对其生活的影响,以下各项与之不同的是_。A.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B.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5)乌鸦消化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消灭多种致病菌,这属于_(选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6)以下对乌鸦成为“上班族”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_。A.乌鸦可以在郊区找到食物 B.“城市热岛”效应对乌鸦有利C.高大乔木为乌鸦提供栖息地 D.城市卫生条件好乌鸦不会患病18 . 下图表示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过程图及植物叶片结构圈,请据图回答:(1)甲图中、分别代表植物的三项生命活动,其中过程_释放出的气体_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可以维持大气中的_。(2)甲图植物生长发育期间,其散失水分的门户是乙图中的_,如丙图所示,它由一对呈半月形的细胞构成,主要分布在叶的_(填“上表皮”或“下表皮”)。(3)寿光被称为“中国蔬菜之乡”,冬暖式蔬菜大棚已经是第五代了。大棚内往往比大棚外湿度大,主要是植物进行_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大。大棚内通过温度自动控制,可以提高白天温度,降低夜晚温度,从而降低植物的_作用,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蔬菜在生长期间,如果大部分叶片被害虫吃光了,就会影响_作用进行,从而造成大幅减产(以上均填文字)。(4)如图所示,在温室大棚中,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可在大棚中安装增加_浓度的仪器。(5)栽种花卉或种蔬菜水果,都需要松土,这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足的氧气,保证根的_作用的正常进行。19 . 蚯蚓是人类的好朋友,下图是在做“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时所观察到的蚯蚓的部分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_构成,这有利于其运。(2)请判断如图所示是蚯蚓身体的哪一端?_(选填“前端”或“后端”),并说出你的判断理由:_。(3)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腹面处,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这是因为蚯蚓腹面有_。(4)在实验中要不断地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这样做是为了_。20 . 根据如图家蚕的发育过程示意图,回答:(1)家蚕体内没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因此属于动物,家蚕体表具有保护作用并且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结构叫(2)请将上图中家蚕的发育过程排序:,这种发育过程从幼体到成体有较大变化,称为_。(3)与蝗虫相比,家蚕的发育过程多了期(4)若要保证蚕茧高产,应在家蚕发育的期满足食物供应(5)家蚕有“作茧自缚”的现象,这属于行为这种行为是由家蚕体内的所决定的行为(6)家蚕的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它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综合题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