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I)卷(练习)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80325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I)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I)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I)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生物圈D农田生态系统2 . 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生物,但是要给生物下定义却很困难。下面是一位同学对生物特征的总结,正确的是( )A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都能自由运动C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都能繁殖后代3 . 在下列诗句中,属于描述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特征的是( )A古道西风瘦马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两只黄鹂鸣翠柳D海阔凭鱼跃4 . 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如果在麦田中长期使用农药,致使构成的一条食物链:小麦老鼠蛇猫头鹰受到污染,其体内所含该农药最多的生物是( )A小麦B老鼠C蛇D猫头鹰5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水分B阳光C温度D空气6 . 诗经记载“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梁代陶弘景观察发现,蜾蠃将螟蛉幼虫捉到自己巢穴中,蜾蠃的卵孵化后以螟蛉为食。蜾蠃和螟蛉的关系是( )A竞争B共生C寄生D捕食7 . 在“探究光照影响鼠妇生活的分布”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 )A鼠妇的多少B土壤的干湿C有无光照D温度不同8 .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学。 下列哪项与生物学没有直接关系A丰收的粮食B纺织的布匹C发射的导弹D诊断的疾病9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B非生物都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C“鼠蛇鹰”是一条食物链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0 . 在高山上,海拔越低的地方往往分布的是阔叶林,海拔越高的地方往往分布的是针叶林,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光B水分C温度D湿度11 . 生物圈养育着万物生灵,人和各种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大家庭里,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下面承担分解者的角色的是A淡水中的衣藻B泥土中的细菌C土壤中的枯叶D树上的毛毛虫12 . 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草鼠蛇鹰B阳光草鼠鹰C蝗虫青蛙蛇鹰D草蝗虫青蛙细菌13 . 生命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各种影响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A枯叶蝶静止时像一片枯叶B马里亚纳海沟没有绿色植物C雷鸟的羽毛冬季为白色,夏季为灰色D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能加速岩石的风化14 . 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金鱼、水草、睡莲、水鸭、 虾、蟹等归为一类,而将松树、樟树、月季、鼠、狗等生物归为一类,请问:他们是按照什么方法归类的(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B按照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C按照生物的数量D按照这些生物的用途15 . 要了解某校学生的近视情况,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量法D调查法16 .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的是( )A岩洞里的钟乳石能慢慢长大B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朵C牛吃草D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片合拢17 . 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A有光,无水B有光,无光C干燥,湿润D25,3018 . 细菌等微生物通过分解作用将动植物的尸体等物质分解,使碳返回到无机环境中去,这些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寄生者19 . 下列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宽阔的运动场B校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C校园里所有的老师和同学D校园里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0 . 以虫治虫属于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可以用来防治松毛虫的动物是。A赤眼蜂B果蝇C金龟子D蜜蜂21 . 下列是关于微生物对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将动植物的遗体、粪便等分解成简单无机物B有的可与动植物共生C能分解有机物,起净化污水,改善环境作用D能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供生物利用22 . 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结构简单,属于原核生物B病毒细胞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C大多数病毒是寄生生活,也有个别种类可以独立生活D病毒个体比细菌还小,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23 . 下列能反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A螳螂捕蝉B松鼠吃蘑菇C小鸡吃米D老鹰抓小鸡24 . 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D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和2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解者指细菌、真菌、病毒B以植食性动物为食的肉食性动物为次级消费者C没有了分解者,生态系统就会崩溃D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26 .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群狼B一片农田中全部小麦C太平洋D长江中所有鱼类27 . 蝗虫身体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几乎融为一体,这个现象说明(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改变环境D生物与环境互相影响28 . 一片草原可以看作一个(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29 . 如图是18502005年全球年均气温变化的统计图。据图能够得出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些年的年均气温变高B1850年后全球年均气温很长时间保持零度以下C全球年均气温变高可能与近些年化石燃料燃烧有关D这期间全球年均气温在零度以下的年份比较多30 . 在生态系统中,人属于( )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前三者都是二、填空题31 . 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和环境通过不断的_和_,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三、综合题32 .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有_构成的,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_33 . 一粒“尘埃”悄悄地落在一只蟋蟀的背上,细长而闪亮的丝线从“尘埃”中伸岀来,开始进入蟋蟀湿润的身体。在它们生长时,这些丝线还释放一些化合物,慢慢地溶解蟋蟀体內的组织。这些丝线还进一步深入蟋鳞的体内,数日后,这只蟋蟀就称为一只塞满致命丝线的空壳。然后这些丝线开始向这只死蟋蟀体外延伸。它们长出柄,并且在顶端生有结状物。一旦一个结状物裂开,就会有数千粒尘埃般的微粒散发出来,风将带着它们再次去“犯罪”。(1)文中所说的“尘埃”指的是_,“丝线”指的是_。(2)这种神秘的“尘埃”以及它内部长出的“丝线”与蟋蟀的关系是_。(3)文中说的“风将带着它们再次去犯罪”,含意是_。(4)你认为使蟋蟀死亡的是哪种生物?_。这类生物中,很多对人类是有益的,如_(请举1例)。34 .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影响该生态系统的非生物因素有_、_、_和_等。(2)图中直接影响兔生活的生物因素有_。(3)一段时间内,人们为了保护农作物,大量消灭昆虫,则_的数量会明显减少。(4)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人们使用更多的化肥和农药,这样做的危害是_。四、实验探究题35 . 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实验结果:组数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明亮处(只)23313212阴暗处(只)87797898(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_?(2)某同学建议选体形较大、爬行较快的10只鼠妇作为实验对象,你认为是否可行?_。(3)本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统计并计算全班平均值,你得出的结论是_。(4)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与实验组_。(5)为保证本实验变量的单一性,应该怎样做?_。(6)如果还想继续探究土壤的潮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_。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填空题1、三、综合题1、2、3、四、实验探究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