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56419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中的“记”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B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领联,第四联为尾联。C中国“酒”文化中,“射”是宴饮时的一种游戏;“觥”是酒杯;“筹”是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的筹码。D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雨果的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2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感慨(ki)粗犷(kung)应和(h)咄咄逼人(du)B锡箔(b)蝉蜕(tu)攲斜(q)水波粼粼(ln)C菡萏(dn)黄晕(yn)莅临(wi)恍然大悟(hung)D秕谷(b)菜畦(w)侍弄(sh)花团锦簇(c)3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万众一心,三人成虎,众志成城,只要团结一致,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火焰山。B一位位声音大咖在声临其境中用他们忘乎所以的表演向观众们诠释了声音的魅力。C随着“五个一”城市战略的实施,弥勒将成为一座浮光掠影的宜居城市。D三年时光匆匆而过,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不禁潸然泪下。4 . 下列陈述或做法不得体的一项是( )A为了欢迎来访的兄弟省教师代表参观团,学校挂出了欢迎标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B毕业了,张小明在王丽丽的毕业留言本上写下一则赠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小芳过生日,小燕送个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她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D李华将写好的作品出版社的季老师审查,并附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5 . 作者在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中说,“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下面是对这段话的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这段话的一二句指出了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共同之处。B作者用“可是”一转,概括地指出了他们二人在性格和为人上的截然不同。C这段话先说二人相同的地方,接着用对比的手法揭示他们的不同。D这段话表明了作者对邓稼先的赞扬和对奥本海默的贬斥。6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B通过观看央视播放的记住乡愁节目,使我对中国乡村及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C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D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预防、干预和处理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7 .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啊!黄河!你一泄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B在这危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扭转了局势。C老师历尽心血地教导学生,从没一丝怨言。D他想说什么, 但梗住了, 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那天的风特别的大,拍散在车道旁边堤防上的浪花飞溅得好似天高。我缓缓地开着车子,堤防对面的人行道上也沾满了海水,突然,在那一排排被海风剥蚀得几乎成了骨灰色的老木房子前面,我看见了在风里、水雾里,踽踽独行的母亲。母亲腋下紧紧地夹着她的皮包,双手重沉沉地各提了两个很大的超级市场的口袋,那些东西是这么的重,使得母亲快蹲下去了般地弯着小腿在慢慢一步又一步地拖着。她的头发在大风里翻飞着,有时候吹上来盖住了她的眼睛,她手上有那么多的东西,几乎没有一点法子拂去她脸上的乱发。可是她手里牢牢地提着她的那几个大口袋,怎么样的打击好似也提得动它们,不会放下来。我赶快停了车向她跑过去:“妈妈,你去哪里了?怎么不叫我?”“去买菜啊!”母亲没事似的回答着。“妈妈上车来,东西太重了,我送你回去。”我的声音咬住了。“不要,你去办事情,我可以走。”“不许走,东西太重。”我上去抢她的重口袋。“你去镇上做什么?”妈妈问我。我不敢说是去做坟,怕她要跟。“有事要做,你先上来嘛!”“有事就快去做,我们不能帮上一点点忙,看你这么东跑西跑连哭的时间也没有,你以为做大人的心里不难过?你看你,自己嘴唇都裂开了,还在争这几个又不重的袋子。”她这些话一讲.眼睛便湿透了。母亲也不再说了,怕我追她似的加快了步子,大风里几乎开始跑起来。我又跑上去抢母亲袋子里沉得不堪的一瓶瓶矿泉水,她叫了起来:“你脊椎骨不好,快放手。”这时,我的心脏不争气地狂跳起来,又不能通畅地呼吸了,肋骨边针尖似的刺痛又来了,我放了母亲,自己慢慢地走回车上去,趴在驾驶盘上,这才将手赶快压住了痛的地方。等我稍稍喘过气来,母亲已经走远了。我坐在车里,车子斜斜地就停在街心,后望镜里,还是看得见母亲的背影。她的双手,被那些东西拖得好似要掉到了地上,可是她仍是一步又一步地在那里走下去。母亲踏着的青石板,是一片又一片碎掉的心,她几乎步伐踉跄了。可是手上的重担却不肯放下来交给我。我知道,只要我活着一天她便不肯委屈我一秒。回忆到这儿,我突然热泪如倾母亲,你此时正在安睡,那么让我悄悄地流一次泪吧。孩子真情流露的时候,好似总是背着你们,你们向我显明最深的爱的时候,也好似恰巧都是一次又一次的背影。8 .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9 . 选文是三毛文集的节选,请你读完文章后,按照自己的理解给选文拟一个题目,并简单说说理由。10 . 请按照句后括号内的相关要求,分析文中加线的句子。(1)那些东西是这么的重,使得母亲快蹲下去了般地弯着小腿在慢慢一步又一步地拖着。(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2)“去买菜啊!”母亲没事似的回答着。(赏析加点词语)11 . 选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中,“母亲,你此时正在安睡,那么让我悄悄地流一次泪吗”的“泪”中藏着“我”怎样的情感?12 .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感恩雨这是旱季里最热的一天,几乎连续一个月没有下雨。田里的农作物正在枯死,母牛挤不出奶,溪流已干涸。看来在这个旱季结束之前会有好几个农场宣布破产了。我的丈夫说他的兄弟们每天要费很大的劲把水弄到田里去,过了不久,我们只好开车到附近的水站运水,可很快严厉的配给制度让每个人都取不到多少水。如果老天不下雨的话,我们很快就会失去所有的一切。正是在这大热天,我亲眼目睹了平生所遇到的一个奇迹,也真正理解到了分享的意义。当我在厨房为丈夫和他的兄弟们做午餐时,我看到了6岁的儿子比利正向树林走去。他的样子很严肃,一点也没有平常走路时充满孩子气的横冲直撞。我只能看到他的背部,不过很显然他走得很费劲,他在努力保持平衡。进了树林几分钟后,他又朝房子这边跑回来。我则继续做三明治,想着不管比利在做什么,他也都该做完了。然而过了一会儿,他又继续缓慢而坚定地向树林里走去。这种行为持续了一个小时,他小心翼翼地走进树林,然后往家里跑。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了,蹑手蹑脚地走出房子跟着他。我小心翼翼,不想被他发现,因为很明显,他“身负重大使命”,而且也不需要妈妈的过问。只见他把手掬成杯状,小手里捧着大约两至三汤匙的水,小心翼翼地走着,以免洒了手中的水。在进林子后我偷偷地*近他。树枝和荆棘划过他的小脸,可他并没有避开。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当我倾身窥伺时,我看到了一幕不可思议的画面。几只硕大的鹿赫然耸立在他面前,而比利直接向它们走去,我吓得几乎大叫让他躲开,其中一只有锋利鹿角的大公鹿离他特别近。但这只公鹿并没有吓着比利,甚至在比利跪下时它也一动不动。我看到一只小鹿趴在地上,很明显它正承受着脱水和中暑的痛苦,它费劲地抬起头舔着盛在我那可爱孩子手中的水。等到水被喝干后,比利站了起来,转身向房子跑去。我跟着他回到家,来到我们的储水罐前,比利尽力拧开水龙头,只见一小滴水开始流下来。他跪在那儿,让水慢慢地滴在他那临时的“杯子”中,阳光直刺在他的背上。突然间我明白了比利为什么不叫我帮忙的原因上星期他因为玩弄水管而遭到处罚,得到了不能浪费水的教训。大约20分钟后,他的手里盛满了水。当比利站起来准备往林子里走时,我拦住了他。他泪眼汪汪地说:“我没有浪费水。”说完就朝树林走去。我也从厨房拿来一小壶水,加入了他的行列。我让他独自照顾小鹿,自己没有插手。这是比利自己的事。我站在树林边,望着我所见过的最美丽的心灵努力营救另一个生命。泪水顺着我的脸庞掉在地上。然后,我突然间发现一滴、两滴,接着越来越多的水滴掉了下来。我仰头望天,甘霖从天而降。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一个巧合,并没有真正的奇迹,毕竟雨总是要下的。而我要说的是:那场雨救了我们的农场,就像那天我的儿子救了那只小鹿一样。13 . 文章的开头描写农场天气的干旱有何作用?14 . 文中“正是在这大热天,我亲眼目睹了平生所遇到的一个奇迹,也真正理解到了分享的意义。”这句话中的“奇迹”指什么,“分享的意义”又指什么?15 . 第自然段为什么说小比利向树林里走去时“缓慢而坚定”呢?16 . 请说出“他身负重大使命,而且也不需要妈妈的过问。”这句话的含义。17 . 请从下面两题中选择一题作答。 (1)这篇文章的主角是比利还是比利的母亲呢?请联系本文中心思想谈谈你的看法。_(2)根据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对比利母亲的看法。_三、句子默写18 .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1)中军置酒饮归客,_,_,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_,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_。(李商隐夜雨寄北)(3)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与“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4)2017年是“鸡”祥如意的一年,“_,_”,让我们像唐代诗人刘禹锡那样,不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或挫折,都要保持一颗乐观进取的心。(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填写)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9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仙则名(名)名字。B谈笑有鸿儒(鸿)大。C可以调素琴(调)调弄。D无丝竹之乱耳(竹)指管乐器。20 . 对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陌了)。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是没有功名的人。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21 .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铭,古代一种文体。成为文体之前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B从“斯是陋室”一句中可看出,作者居住的是陋室,生活比较简朴。C作者居住的是陋室,却不认为其简陋,是因为陋室的环境清幽宁静,在这里可以弹琴读书,听音乐,断绝和外人的交往而不被打扰。D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隔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五、诗歌鉴赏诗歌赏析和答元明黔南赠别黄庭坚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朝云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归舟天际常回首,从此频书慰断肠。(注)元明:黄庭坚长兄黄大临。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被贬,黄大临万里相送,黄庭坚作此赠别诗。 朝云:化用楚襄王梦见神女的故事,隐寓自己往日的抱负如登天之梦,已经破灭。对榻:这里指兄弟之间对榻话旧。脊令:鸟名。22 . 请赏析颈联的精妙之处。23 . 全诗表达了作者哪些丰富的情感?六、名著阅读名著阅读24 . 西游记和朝花夕拾的作者分别是_和_。25 . 阅读朝花夕拾选出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A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读书时,藤野先生对他很严肃。B在父亲的病一文中,鲁迅先生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揭示了社会上的恶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C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心情,揭露了父亲对儿子的不解和残酷,是个无情的父亲。D二十四孝图里,鲁迅不相信卧冰能求鲤,恶心老莱娱亲的举动,揭示了郭巨埋儿的虚伪,比较认可其他21种孝顺行为。26 . 西游记在“三打白骨精”这一情节中,白骨精先后变成_、_、_,但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最终被唐僧赶回了_。七、综合性学习27 . 下面有三张衢州江郎山的展示图。请你根据图示进行描写,并发挥合理想象,展现江郎山独特的自然景观。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150字左右。八、作文28 . 阅读下面的额材料,按要求作文。对初中生活,我们曾经听父母说过,听小学老师讲过,或许还听哥哥姐姐描述过;现在,我们终于亲身体验到了。你的体验和我们听到过的一些说法一样吗?请以“刚上初中,我真-”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补全题目,再开始作文。横线处填上表达感受的词,例如“兴奋”“开心”“吃力”“不适应”“难受”(2)要写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课内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