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54097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拉萨市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拉萨市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拉萨市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拉萨市2019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改正错误、认识错误的勇气。B冰心的繁星和春水清新细腻,和诺贝尔获得者泰戈尔的诗歌风格相似。C有没有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衡量一个优秀班集体的标准之一。D很多人在长期使用电子产品输入法后,出现了提笔忘字和书写不够规范。2 .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防碍制裁形销骨立彬彬有礼B骄娆摇曳觥筹交错银装素裹C奔驰嘶哑出谋画策断章取义D斑斓赞誉李代桃僵心旷神怡3 .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1962年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稿一书,市点介绍了罗广斌勾杨益言合著的红岩, 曲波的林海宵原等犁命历史题材小说。B有着优美原始牛态的黔东南山区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是当地政府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要金山银山?还是贤绿水青山?似乎鱼和熊掌不可得兼。C戚继光在抗倭战争中使用的“鸳鸯阵适种以小股少兵为卞的战术,采用这种战术可以更好地在我国南方抗击海寇。D海上丝绸之路有“大航线”是东作航线,由中国至朝鲜、韩国及日本;二是南洋航线, 由中国至东南亚诸国;三是西洋航线,由中国至南亚诸国。4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紫藤萝瀑布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作者按赏花、惜花、思花的感情变化来结构全篇,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寄寓了深刻的人生哲理。B马说作者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论述识别和发现人才的问题。作者将人才比做“千里马”,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做“伯乐”,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愤懑和不平之情。C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一篇科学小品,描述了沙漠千百年以来被视为魔鬼作怪的可怕现象,从科学的角度作出了正确的解释,表明一切怪异的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说明的真理。D海燕这篇散文诗的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它通过对暴风雨到来之前的大海景象的描写和对海燕战斗英姿的刻画,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5 . 词语积累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校安全会议上,校长总是絮絮叨叨地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B这件事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想了很多遍,但还是想不出其中的道理。C当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权的消息传到祖国各地时,人们都喜出望外。D政府部门为被征收户提供了异地安置、就地回迁、货币补偿三种方案,让被征收户们各得其所。6 .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翘首(qio)要塞(si)一丝不苟(gu)惟妙惟肖(xio)B不逊(xn)踌躇(ch)屏声敛息(lin)深恶痛疾(w)C喝彩(h)虚愰(hung)摧枯拉朽(cu)颔首低眉(hn)D濒临(bn)滞留(zh)所向披靡(m)油光可鉴(jin)二、现代文阅读雪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蕴却最丰厚。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罕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已没膝。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爽如琼浆,天气温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禁不住于口中脱滑而出,那种深透的意境遂将自己浑身浸透。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读得倦了,便再去访雪。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蒙,于无色中想象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无生命中体味凛然的生命力,任思维的雪橇恰然划向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有人写道:“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那是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桀骜不驯的人格力量。”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北宋书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无人之境为主题的画作。我曾在一家博物馆的寒江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与哀苦,相反,却是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一如明人胡应麟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出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的划行。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只有雪野的空旷,方能凸显出生命的充实。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的留白,意味深远。我钦佩胡应麟,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记忆深处的大雪无边无际,静好如诗。我就站立在雪地里,默默地伫望着。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怡静与温馨,逝去的梦境再度重现,凋谢的热情开始复苏,而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踏下来,咝的一声,就在我滚热的心窝里融化了。(祝勇文名家散文)7 . 理清文章思路,按示例用两个字概括第段至第段内容。品雪 _ _ _忆雪8 . 第段作者为什么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蕴却最丰厚”?9 . 联系语境,说说下列加点词句的含义。(1)我钦佩胡应麟,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_(2)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 _10 . 联系上下文,分析第段中“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一句的表达作用。11 . 第段作者说“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请你另举一例阐述印证。“知入”与“知出”怎样读书才能取得效果?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是关键所在。南宋学者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此论道出了读书的精髓。阅读中的“入”,是指对所读之书全身心融入,潜心对其进行研读与探索。就是读者通过文字去触摸作者的内心,与其进行心灵的对话。如此“入书”,方可“见得亲切”,实现双方心情的“契合”。在阅读中怎样“入”呢?一个方法是坚持“精思”。朱熹认为:“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就是说阅读要慢嚼细咽,通过揣摩语言,达到把握文章内容、体悟作品意蕴与情趣之目的。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苏轼读陶渊明饮酒诗后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近岁俗本皆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都索然矣。”苏轼发现“望”与“见”虽一字之差,但意境全异。何故?盖因陶诗所表达的是辞官归田后的喜悦之情,故用“见”字来表达悠然自得之感。若改为“望”,变为主动寻求,就不但破坏了全诗的意境,而且也与陶渊明的节操相悖。苏轼的体会,表明他对全诗意蕴和诗人的心境都有了深刻认识;这种认识若离开了对全诗全身心的“入”,离开反复思索,是无法达到的。阅读中的“出”,是指读者能站在更高层次,对所读之书做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与书本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并善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方可在读后能解其意、识其旨、得其要,真正做到“用得透脱”。鲁迅早年读过不少进化论书籍,曾一度相信社会进化论:“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年。”后来,他在生活中发现了青年们在阶级斗争中分化的事实,“目睹了同是青年,则分成两大阵营,或则投身告密,或则助官捕人的事实,我的思路因此轰毁。”就这样,他对这种理论产生了怀疑,并由此发现其诸多偏颇和谬误。于是,他摒弃了从书本中得到的旧认识、旧观点,在斗争中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时怎样“出”于书,怎样“用得透脱”,很有启示意义。阅读,要“入”,也要“出”。“入”是“出”的基础,不“入”则无所谓“出”;“出”是“入”的目的,不能“出”就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既能“入”又能“出”,才是阅读者必须掌握的秘诀。12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3 . 第段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14 .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15 . 结合实际,谈谈你阅读本文后的收获。三、对比阅读阅读(甲)(乙)文段,完成下面小题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送东阳马生序(选段)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6 . 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淫(yn)慢B遂成枯(g)落C加冠(gun)D叱咄(du)17 .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无以致远(_)(2)淫慢则不能励精(_)(3)援疑质理(_)(4)俟其欣悦(_)18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19 . 这两篇文段,甲文是家书,乙文是赠序,都包含着作者的勉励之情,这两篇文段分别给了你什么启发?四、情景默写20 . 古诗文名句填空。春光无限美!“乱花渐欲迷人眼,_”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眼中的西湖春景:“露从今夜白,_,是杜甫月夜忆舍弟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的思念之情。好景难留,时光已逝,晏殊在浣溪沙中借“_,_”表达了对春光逝去的惆怅,所以我们要珍惜青春,奋发努力。即将迎来人生第一场考验,我们深知现在的磨炼是为了更好的未来,我们深知“_,_,劳其筋骨”我们定能扬起理想风帆勇往直前,如李白在行路难中一般,“_,_”,我们终将实现杜甫在望岳中描绘的“_,_”的宏伟目标。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菩萨蛮李清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注)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间。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21 . 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22 . 说说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名著阅读23 . 名著阅读。(1)请根据西游记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题目。好大圣,急纵祥光,躲离河口,径赴南海。只见那二十四路诸天与守山大神、木叉行者、善财童子、捧珠龙女,一齐上前,迎着施礼道:“大圣何来?”行者道:“有事要见菩萨。”众神道:“菩萨今早出洞,不许人随,自入竹林里观玩。知大圣今日必来,分付我等在此候接大圣,不可就见。请在翠岩前聊坐片时,待菩萨出来,自有道理。”行者依言,还未坐下,又见那善财童子上前施礼道:“孙大圣,前蒙盛意,幸菩萨不弃收留,早晚不离左右,专侍莲台之下,甚得善慈。”行者知是红孩儿,笑道:“你那时节魔业迷心,今朝得成正果,才知老孙是好人也。”行者久等不见,心焦道:“列位与我传报传报;但迟了,恐伤吾师之命。”选文中的“善财童子”是之前的妖怪_;悟空说他“魔业迷心”是指_(什么事);悟空担心_(哪个妖怪)“伤吾师之命”;从他的“久等不见,心焦”,可见他_(性格特点)。(2)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曾不止一次写到“长妈妈”,除了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外,你还在哪些篇目里认识了她?_ _(写两篇);有同学评价说,“阿长是一个迷信、精明、朴实、不拘小节的人”,他哪一点说得不够准确?(_)(3)你的好友小明不爱读经典名著。你能否结合自己阅读名著的真切感悟,尝试着去劝说他呢?(可从本学期必读、选读的六本中任选其一,找出其诱人之处,激发其阅读兴趣)。_七、综合性学习24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人均仅为4.39本,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与我们形成了对比: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材料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2015年)年份国民图书阅读率(%)数字化阅读率(%)综合阅读率(%)人均纸质阅读量(本)人均电子阅读量(本)2013年57.850.176.34.562.482014年58.058.178.64.773.22【材料三】右图是某中学设计的学校读书活动的海报。(1) 探究材料一、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A“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结果显示”这句话旨在说明调查数据的科学性。B从2012年至2014年,中国人均阅读量在逐年上升。C材料一通过与韩国、法国、日本、以色列的国民纸质图书阅读量进行对比,突出国外人均阅读量普遍比较高。D中国选择数字化阅读的人数增长较快。(2)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材料三画面的构成及寓意。友情提示:图标上汉字的上半部分是一本正在翻阅的书。_八、作文25 . 按要求作文史铁生告别了暴怒无常、自暴自弃的昨天,才明白了母亲的期望与生命的意义;小鲁迅告别了天真浪漫、无拘无束的百草园生活,便开启了求学生涯:海伦因为遇见了莎莉文老师而告别了寂静、黑暗、冰冷、痛苦的昨天。告别昨天,收获成长。刚刚步入中学校园的你,一定也有不少成长故事可与大家分享。请以告别昨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2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前洛杉矶湖人队的教练派特雷利在湖人队陷入低潮时,告诉球队的12名队员说:“今年我们只要每人比去年进步1%就好,有没有问题?”球员一听:“才1%,太容易了!”于是,在罚球、抢篮板、助攻、抄截、防守一共五方面都各进步了1%,结果那一年湖人队居然得了冠军,而且十分顺利。不用一次大幅度的进步,一点点就够了。不要小看这一点点,每天小小的改变,一段时间后会有大大的不同。人与人的差别也许就在这一点点之间。请以“看似不起眼的1%”为题,先补全题目,再根据题意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现代文阅读1、2、三、对比阅读1、四、情景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