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52132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面对发射导弹的威胁,人们不禁怀疑:朝鲜到底是在维护国家主权,还是扰乱地区和平?B“且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C四月的人民公园,芍药、郁金香、牡丹与海棠花次第开放,真是群芳争艳。D诺贝尔文学奖颁布后,买莫言书的人不少,真正读莫言作品的却不多:真是奇怪之至。2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我们常常会因为书中某一隽永的句子而豁然开朗,并对人生某一方面产生一种难得的顿悟。B车在路上走,人在路上行,一路美景令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C李华是一个很执着的人,他认定的事情就一定坚持到水落石出。D“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学校组织的这次捐款募捐赈灾活动,我们应踊跃参加,不应袖手旁观。3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是很受重视的。老常说,看一个人的吃相,往往会暴露他的性格特点和教养情况。(删去“往往”)B朗读者开播后,许多光电名嘴、企职工、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留学生吟诵社等朗诵爱好者,纷纷加入文化经典朗诵的行列。(删去“留学生吟诵社”。)C为迎办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把“营造”改为“打造”)D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定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在“生态乡”后加上“的要求”)4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仙露琼浆 祈祷(q)强聒不舍(qing)秘诀B姗姗来迟栈桥(zhn)锲而不舍(q)伶俐C心无旁骛凛冽(lng)鲜为人知(xin)赃物D芳草萋萋汲取(j)忧心忡忡(chng)笼罩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余飞鱼的小说生命的声音,完成下面小题。生命的声音那是发生在一次煤矿透水事件中的故事。他被困在矿井下,四周一片漆黑。卧在一个几十米高的工作台上,两天两夜了,他的精神已经临近崩溃。他知道自己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一个人孤零零地身处千米以下的矿井中,没有吃的,没有喝的,更没有一点声音,不说饿死,憋也会把人憋死。他听老矿工说过,以往煤矿透水事件中死亡的人,很少是饿死或窒息死亡,大都是精神崩溃,在救援队伍还未到来之前,先绝望死去。一般人是肉体死了,而后精神随之消失;而精神绝望的人,一般都是精神死去,而后肉体也随之死去。他就属于后者。他放弃了,与其这样孤孤单单地熬下去,这样在孤独中无望地等待,还不如早些死了,早些解脱。黑洞洞的煤坑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死亡的影子紧紧地跟随着他,咬噬着他的肉体、咀嚼着他的灵魂之外,什么也没有。这时,若有一点儿声音,哪怕是对他最恶毒的诅咒,不,即使是一双手打在他脸上发出的声音,也会让他欣喜若狂,从而从恍恍惚惚中醒来,重新振作起来。但没有,一点儿也没有,连一块颗粒滚动的声音都不再有。迷迷糊糊地,他感到光着的膀子上有点痒,下意识的用手去挠。同时,有一个声音响起,声音很小,若有若无,但在他耳中听来,却如巨雷一样惊天动地。 嗡分明是蚊子的声音。他悚然一惊,忙坐起来,听着这天外之音,细细的,一波三折,时断时续。一会儿离他耳朵近了,很是清楚,如二胡的尾音;一会儿又远了,像梦的影子,让他努力侧着耳朵去寻。这大概也是一只饿极了的蚊子,已临近死亡的边缘。他暗暗地叹了一口气。当这只蚊子再一次落在他的脖子上时,他一动不动。他清晰地感觉到这只蚊子几只长长的脚在皮肤上爬动。接着,是一只管子扎了进去,吸他的血。他如老僧入定一般, 静静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蚊子吸饱了,飞起来了,嗡嗡地唱着。真好听。它飞向哪儿,他的头就转向哪儿。一直到它飞累了,停了下来,他也停止了寻找。他想打开矿灯去看看,可又怕惊吓了它。这一刻,他的心宁静极了。他知道,他还活着,他不孤单,也不感到黑暗,至少,这儿还有一个生命陪伴着他。虽然它那么小那么小,可此时,他们互相是对方的全部,包括希望,包括精神,也包括生命。要活下去,他想,生命之间是相互关心的,尤其在患难中更是需要相濡以沫。他相信,外面的工友们一定在千方百计地设法营教自己,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他没有别的吃的,就将煤撮着一点一点往胃里咽。他听说过,有人在煤坑里就曾以吃煤救过命。此后的五天,他就以听坟子叫和吃煤延续着自己的生命。第六天,一道亮光倾泻而下。他得救了。当他被救出时,耳边依然听到嗡嗡的唱歌声。他的眼睛被包着,看不见,但分明感觉到了蚊子飞走的姿势,矫健,优美,绝不拖泥带水。他想,生命是多么美好啊,正是在相互支撑相互扶持中,才显得丰富多彩而毫不孤单。(选自小小说选刊)注释 透水:指地下矿井或地下隧道等因地下水渗进过多而被淹,有时还导致矿井、隧道等塌方而堵塞通道。入定: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法,闭着眼晴静坐,控制身心各种活动。5 . 获救之前,矿工的心理发生了系列变化,请补全变化的过程(每空24字)。孤独绝望(_)(_)(_)百感交集6 . 简析文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7 . 本文标题“生命的声音”有哪几层含义?8 . 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刻在树上的记号(日)都筑道夫六年之间,东京已变成到处都是汽车。而且,居然会有汽车开到人行道上来,这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就在这大吃一惊的一刹那,想躲已经来不及了。林田紧紧地搂住朋友吉冈,仰面朝天地摔倒在地。好容易才服满了刑期,但是,在刚刚成为一个自由人,还不到三个小时的当儿,却又变成一个不能自由行动的人,这真是一个极大的讽刺。而吉冈只不过是脚部骨折,而林田,他自己也明白,伤势是十分严重的。就在医院动手术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我是要死的了,但是,就这样死掉,我是死也不瞑目的。听到我说话吗?吉冈。你大概很快就会好起来。我有个最后的请求,请一定要答应我。”在夜深人静的病房里,林田一面强打精神,一面吃力地同邻床悄悄地说。“在名古屋,我有个女儿,就这么一个女儿。你要是能把我的钱送到她手里,就分给你三分之一。即使三分之一,也有一百三十三万。这里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女儿的住址。”林田拿出那张纸条。吉冈用手接过来说:“这么多钱,放在什么地方?”“埋在地下,用油纸包着,分做两包,总共有四百万。虽然是埋在繁华的东京,但那里和乡村一样,十分偏僻,要走很远的路,是一个有梅林的地方。”林田详细地交代了埋钱的地方之后说道:“钱是埋在梅林中的一棵树根底下。树上已经做了记号,你就放心吧。即使是细心的家伙看到也不会产生怀疑。这个记号是刻在树上的一个图案:一颗心上面插着一支箭。这支箭的箭羽,上面是四根毛,下面是三根毛。这就是识别记号的标志。”“四百万,是一万元一张的钞票,四百张吗。”“是一捆一捆的四十捆。那个时候既没有一万元一张的,也没有五千元一张的钞票。”“这就是你犯案因而被捕的那笔钱吧?一直藏到现在,真了不起啊。我可以把钱送给她,但是,要分给我一半。”“没有办法,就这样吧,不过,要是你不送去,我就变作厉鬼来找你算账。不信,就试试看。”林田的声音,充满了信心。这是一笔让他朝思暮想,死也忘不了的钱。原来是两人合伙抢来的。他的同伙在作案的第二天,因为拒捕被开枪打死了,他这次不过是为了搞到远走高飞的路费才去作案的,但是没有成功。实际上,真正独吞这笔巨款的人正是林田本人,而已死的同伙是无法在法律上提出异议的。“好吧,我一定给你送到。”就这样,吉冈答应了林田。但是吉冈的伤却一直没有治好,好容易才出院,却正赶上一直以为自己受了重伤的林田也在同一天出院。林田一出院马上就说:“前些日子,咱们讲的那些话,你就把他忘了吧!”但是吉冈不同意。当天晚上,他们住在一个简易旅馆里。第二天匆忙地赶往车站,在旅馆里,在路上,林田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哀求吉冈,可是吉冈却坚持非要一半不可。在车站的站台上,他说:“难道分一半还不行吗?这笔钱,我要是想全部恭领,也不是办不到的。”冷不防,林田一下子把吉冈推倒在铁路上。不消说,他是瞄准了火车进站的那个时刻。在一片混乱之中,林田溜出了车站。当他按着计划好的路线,走到目的地的时候,已经接近黄昏了。然而,非但没有发现自己做的记号,就连梅林本身也没有找到。他向过路的人很随便地打听了一下。回答是:“啊,你问的是挖出巨款的那一片梅林吧。瞧,盖了新房子的那一带,就是原来的那一片梅林。”六年之间,东京已经到处盖满了房子。选自世界经典小小说100篇9 . 根据小说内容,把下面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刑满释放 _ _ 伤愈出院 _ 巨款被挖。10 . 结合全文,具体说说第段中“六年之间,东京已变成到处都是汽车”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1 . 这篇小说为什么以“刻在树上的记号”为题?12 . 林田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小说内容作简要分析。13 . “六年之间,东京已经到处盖满了房子。”读到结尾这一句,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请写出你的感受。三、句子默写14 .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_,却话巴山夜雨时。(_)夜雨寄北)(2)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_,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4)_,_,殊未屑!(秋瑾满江红)(5)我报路长嗟日暮,_。(李清照渔家傲)(6)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7)_,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_)(8)谈笑有鸿儒,_。(刘禹锡陋室铭)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姚鼐登泰山记节选)注释 环水:即中溪,俗称梳洗河,流出泰山,傍泰安城东面南流。天门:泰山峰名。云:语气助词。磴dng。徂徕(c li):山名,在泰安东南。15 . 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时俱备四时:四季B晓雾将歇歇:消散C循东谷入循:顺着D而半山居雾若带然居:居然16 .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B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C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D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17 .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甲、乙两文都写了高耸入云的山峰。B甲、乙两文都写了清澈见底的水流。C甲、乙两文都写了景物的颜色。D甲文写了动物的活动,而乙文则写了人的活动。18 .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五、诗歌鉴赏诗歌阅读。新竹郑燮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19 .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龙孙,竹笋的别称;凤池指凤凰池,古时指宰相衙门所在地,这里指周围生长竹子的池塘。B“十丈”一词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对新生竹笋的热切希望。C首句和尾句是展望,用以表现新生力量会更强大。D本诗中的竹子的形象与“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中的竹子形象类似。20 . 本诗后面落款是:“孏石十哥弄璋之兆。板桥弟郑燮。”可知这这首诗是为祝贺诗人的哥哥喜得贵子而作。结合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谈谈本诗的思想情感。六、名著阅读21 . (题文)赛会虽然不象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责重的“眼学”。选段出自作品( )A无常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七、作文22 . 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题目一:请以“感谢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二:美无处不有,美无时不在。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会有美好的人、事、景、物给你留下美好的印象。请以“我发现了的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等。3书写优美,字迹工整,卷面整洁。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对比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