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50139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南京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南京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位在海边展现娴熟带球技巧的小男孩正是如今在我们球队掌控中场运转的巴西球员拉菲尼亚。B英国首相发言人:与北爱尔兰的谈判取得进展,但仍有默契需要弥合。C烈士白本升的妹妹李卫平带来的是哥哥生前一丝不苟的一本本笔记、作业本及一张张旧照片。D他为我国淡水生物的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揭示淡水生物与环境的科学规律,为淡水生物学的学科建设,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2 . 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B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是一篇状物抒情、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通过描述一棵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并借小桃树抒写自己的情志、理想:面对生活的困苦和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C“太阳升”“桃花红”“看电影”这三个短语都是主谓短语。D“中学生应该多读些报纸杂志”一句中“报纸杂志”属于并列短语。3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溃退(ku)湛蓝(zhn)歼灭(qin)摧 (cu)枯拉朽B翘首(qio)潇洒(xio)凌空(ln)殚(dn)精竭虑C悄然(qio)凛冽(ln li)浩瀚(hn)卓有成效(zhu)D默契(q)镌刻(jun)娴 (xin)熟震(zhn)耳欲聋4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A郎润凌乱油然而声拈轻怕重B沐浴坍塌疲倦不堪惊慌失错C急躁殉职截然不同刨根问底D轻捷绝别个得其所见异思迁5 . 下列不属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所包含的思想感情的一项是( )A抒发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B批判当时社会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C写出强制性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D表现中国农民的生命和活力是怎样被扼杀的。6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这些诗歌手法上分为风雅颂,内容上分为赋比兴。B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这篇文章被清代的张潮选进了他所编写的虞初新志。C“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D一篇说明文可以有两种以上的说明顺序。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苏童儿女们没有见到过那只白鹤。老人说每天黄昏那只白鹤会到水塘边饮水,长长的嘴巴浸在水中,松软的羽毛看上去比新轧的棉花更白更干净,它就站在离核桃树三步远的地方饮水,有时候青蛙从水草丛中跳到岸上,它就扑开翅膀飞走了,有时候牛在地里哞哞地叫起来,它就扑开翅膀飞走了。但儿女们说他们就在水塘边灌溉耕地,他们从来没见过什么白鹤。 又是黄昏,天边的云朵像一堆未被燃尽的柴堆,他所熟悉的原野、孤树、池塘和房屋又发出一种低沉的叹息声,这种声音只有他能听见,儿女们有耳朵,但他们不相信天黑前的家园会发出叹息。老人想等会儿天就黑了,天一黑儿女们就要来喊他回去吃饭了,他们对他还不坏,没有嫌他老来多病,但他们只会对他说,爹,回家吃饭了,爹,上床睡吧。他们根本不知道他的心思。老人捡起一根树枝,在池塘与核桃树之间的地上来回走了几步,最后他用树枝在泥地上画了一个很大的圆圈。一个小男孩在池塘边捉泥鳅,一个小女孩在核桃树下捕蝴蝶,而老人靠着核桃树睡着了。“白鹤怎么还不来呀?”小女孩没有抓到蝴蝶,就伸手去抓老人的耳朵。老人睁开惺松的双眼望了望天空,他说,太阳一下山白鹤就会来的。小男孩抓到了一条泥鳅,对他祖父说,“你把泥鳅切碎了扔进水里,那只大鸟就会来的。”“那不是大鸟”,老人说“是白鹤,白鹤是最吉祥的鸟,人可以乘着白鹤到天堂去。”“你要乘着白鹤去天堂吗?”小男孩问。老人唇边掠过一丝悲凉的微笑,他说,“不是什么人都能乘上白鹤的,我也不敢想我能乘上白鹤,可我说什么也不会让他们把我拉到西关去。”“他们拉你到西关去干什么?”小男孩说。“西关有个火葬场”,老人对孙子比划了几下,嘴里发出噼啪啪模拟火焰的声音,他说,“人到了西关就化成一股黑烟。”小男孩发现祖父的眼睛里突然噙满了泪,他用手去抹了抹祖父的眼睛,“你别怕,小男孩想了想安慰祖父道,人不会变成烟的。”“人会变成烟”,老人一动不动地靠在核桃树上说,“人是会变成一股烟的。”春天午后的阳光照耀着祖孙三人,蜻蜓在池塘的水面上飞,粮食种子在池塘边的泥土下生根发芽,蒲公英在路边开出了黄色的小花,那些年幼的生命都环绕着七十三岁的老人飞翔或者生长。小女孩跳到地上的大圆圈里蹦着跳着。别在里面玩,老人朝孙女摇着头说:“那是爷爷睡觉的地方。”“你要是把自己藏在这里,他们找不到你就不会拉你去西关了。”小男孩忽然眼睛一亮,拉住祖父的胳膊说。老人的身子哆嗦了一下,说,“可是谁来给我挖这个坑呢?”“我来挖”,男孩说,“我会挖坑!”老人笑了笑,他不再说话。他闭起眼睛,老人的嘴角上残存着那丝宽和的微笑,但他知道眼泪正在不知不觉中流出来,他听不见眼泪滚落的声音,只听见四周的土地仍然散发着沉沉的叹息声。我还在呼吸,我还活着呢,老人仍然闭着眼睛靠在核桃树上,他说,“带你妹妹到池塘那边去玩吧,别太吵,你们不是想看白鹤吗?太吵就会把白鹤吓跑的。”后来哥哥就模仿大人挥起铁镐,在大圆圈的中心挖下了第一块泥土。小女孩伏在祖父的膝盖上看着她哥哥挖坑,她说,“爷爷你别把自己埋起来,埋起来透不出气,你会死的。”“爷爷是会死的,可是死在土里比死在火里好,死在火里爷爷就变成一股烟,死在土里爷爷还能看见白鹤,爷爷想让白鹤带着走呢!”老人说。“没有白鹤”,小女孩说,“爷爷你骗人,我爹说你老眼昏花,把池塘里的鹅当成鹤哩。”“白鹤会来的。”老人抬头望了望天空,他说,“等太阳落山白鹤就会来的。”“爷爷,你是不是不想进去了?”男孩端详着祖父的脸,他说,“你怎么哭了?是你自己要这样的,你要是不想埋就别埋了,我们回家吧。”“不,我就要进去了”,老人缓缓地站起来。老人朝池塘上空观望了一会儿,自言自语着,“太阳下山了,白鹤该飞过来了。”老人扣好了衣服的扣子,小心翼翼地滑进了深坑中,老人站在坑内,仰着脸对孙子露出了满意而欣慰的笑容,他说,“好孩子,现在开始铲土吧,记住,一铲接住一铲,我不让你停你就千万别停,来,开始铲土吧。”男孩顺从地开始铲土,除了几声沉闷的咳嗽声,他没再听见祖父的嘱咐。祖父已经嘱咐过了,不让他停他就不能停。于是男骇一铲接一铲地往坑里填土,他看见潮湿新鲜的黑土盖住了祖父花白的头发,这时候他犹豫了一下,他说,“爷爷,再填你会透不过气的”,他听见了祖父在泥土下面的回答,祖父说,“别停,再来一铲土,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泥上下面传来的声音听来很遥远,但却清晰(有删节)7 . 文章中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的“白鹤”在全文中有何作用?8 . 第12自然段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9 .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第2段在文中的作用?10 . 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人会变成烟,老人一动不动地靠在核桃树上说,人是会变成一股烟的。_这时候他犹豫了一下,他说,“爷爷,再填你会透不过气的”_11 . 根据本篇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插入了影视剧中孙悟空被压五指山的镜头。你认为这种改编是否成功?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你有感觉到视力模糊吗?总隐约听到手机铃声?手机没带就好像失去了方向感?如果有这些“症状”,你很可能已经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手机在今天已经亲密得俨然我们的身体器官,已全面占领我们的生活。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患上手机依赖症,轻则知识焦虑,看不完的文字图象令人烦扰;重则遭受身体精神双重折磨,眼疲劳,手臂肌肉酸痛,形成“触屏手”。五光十色的手机屏扰乱正常生活作息,导致机主难以深度睡眠,第二天精神萎靡,长期下来免疫力下降疾病滋生。如果说电子通讯能起到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作用,但长此以往,人际交流能力也可能慢慢退化,让位于所谓的“人机交流能力”。从客观上看,手机智能化给大众带来更多选择,也让大众不知不觉“囚禁”其中。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让人投入其中,停不下来。很多工作必须随时用手机“掌上业务”保持联系,如淘宝客服、微店、APP运营商等。另外,现在不少单位建立各种各样Q群、微信群,不少工作都在手机上讨论。因此,用不用手机有时已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科技绑架、被工作所迫。从主观上看,一方面,手机填满空白时间,给人提供一种“不虚度光阴”的假象。以前发呆、等候或冥想、深思的时间,现在逐渐被刷屏快感代替。另一方面,手机也是“人际焦虑”的转移。试想,一群人聚会,如果没有手机,又没法很好融入话题,呆愣着多尴尬;而在陌生人环绕的空间,为避免对话,或被关注,埋头玩手机“体面”地躲避他人,自得其乐。去年,大意为“与人网上聊天不如现实中一起吃饭”的文章,一度引起不少人共鸣。文章讲的是,美国一男子对网上聊天、虚拟空间对话感到厌烦,发起当面请吃饭“运动”,先后与几百位朋友面对面交谈。当真实、立体的个体隔桌对话,眼神交流,言语气场共融,他得出结论: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助于互相理解。有人说,放下手机是治疗手机依赖症的最好方式。但调查显示,手机依赖症偏爱性格孤僻、缺乏自信的群体,不喜外出的宅男宅女、不乐与人交流是此症状的重灾区。对于有的人来说,手机跟毒品没什么两样,不是想放就能放得下,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在于机主自身的决心和毅力。(根据网易手机专栏文章改编)12 .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智能手机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对人的吸引力极大。B手机智能化带来不少“掌上业务”,很多工作必须随时用手机保持联系。C玩手机可以帮助性格孤僻、不喜外出的宅男宅女找到自信。D使用手机能给人带来刷屏的快感,转移“人际焦虑”。13 . 请简要概括手机依赖症可能给人们带来的危害。14 . 你身边有位朋友苦于摆脱不了“手机依赖症”,请你根据选文内容,说说帮助他的办法。(至少说出两个)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楹联趣话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起源于汉文学形式中的对仗或偶句,可谓源远流长。比如诗经米薇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尚书大禹谟中“满招损,谦受益”之句,皆属于工稳之对仗。到骈体文出现后,几乎通篇皆用偶句,对仗俯拾即是。比如唐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经典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对仗的千古绝唱。而对联,则是偶句与早在先秦时期便已形成的我国民间过年悬挂桃符的习俗相结合的产物。所谓桃符,即书写着传说中二位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之名号的两块桃木板,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续了千余年后,至五代时,人们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A】据宋史西蜀孟氏世家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孟昶自题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B】到明代,开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与当今所见的春联如出一辙。据簪云楼杂话载,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某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微服出巡,逐门逐户观察欣赏,大得其乐。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之方式,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对形成春节贴春联的风俗功莫大焉。【C】尔后,文人学士无不将题联作对视为雅事。【D】清代,对联更是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直至当今,对联仍随处可见,表现出其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就应用类型而言,随着时光推移,早已不限于春联,还衍生出喜联、寿联、挽联、行业联、交际联、谐趣联和装饰联等多种形式。民国年间出版的楹联集成,将对联分成二十个类别,即庆贺、哀挽、学校、商业、会馆、祠庙、寺院、剧场、第宅、圆墅等。而按字数来分,又可分为短联、中联、长联。按联语来源来分,有集句联、集字联摘句联、创作联。就表现形式而言,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珠对、集句对等。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都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一日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特定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二曰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在实践中,对联创作所遵循的的平仄规律,与律诗对仗基本相同,一般上下联的第五个字平仄不必严格相合,第二、四、六个字平仄要相合。三曰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曰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而又不能重复。对联作为一种习俗,是汉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15 . 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有此特点。16 . 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对联是在古代“桃符”和“偶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B对联又叫“楹联”、“对子”、“春联”。C春联源远流长,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D楹联习俗对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17 . 上文围绕“楹联”,第一段依次介绍的内容有:(1);(2);(3);(4)楹联的文化价值。18 . 下列文字若要放回原文,放在A、B、C、D哪处最合适?请写出你的理由。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多有沿袭旧贯,将春联称为“桃符”。19 . 假设你的爷爷要过六十大寿了,下列最适合送给他的一副对联是( )A春至百花福满地时来万事祥临门B人顺家和福星照心想事成鸿运开C八月秋高仰仙桂六旬人健比乔松D爆竹声声福来到祥和处处岁时新三、对比阅读(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山势奥处,仰见天宇,其狭若在陷井;忽出林际,则廓然开朗,一瞬百里。次亭曰隐秀,翳万杉间,溪声绕亭址出山去。次亭曰寒华,多留题,不暇读;相对数步为漱玉亭,复泉,窦虽小,可汲,饮之甘。次大亭,值路所入,路析为两。(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注释)涩:不通畅。曳:拖,拉。白蛇: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陇:通“垄”。牧竖:牧童。髹(xi)书:用赤黑色的漆写。20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B不足为外人道也(道:说)C水益涩,曳舟不得进(益:更加)D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或:或者)21 . 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忘路之远近A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B可汲,饮之甘(雪窦游志)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2 . 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寄托了作者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B(乙)文第二段写雪窦山观亭,作者运用移步换景之法,依次描写了隐秀亭、寒华亭、漱玉亭、大亭。C(乙)文中作者多处写水,各择其妙:或写形,如“白蛇蜿蜒”;或写声,“溪声绕亭”;或写味,“饮之甘”。D(甲)(乙)两文写到桃花源与雪窦的相似之处有山阻水隔,很难进入,自然环境优美,人们生活安宁和乐等。23 . 请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个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2)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_四、句子默写24 . 默写、(1)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_,_。(2)春望中承上启下,表明诗人作者移情于物,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_,_。(3)_,终岁常端正。_?松柏有本性。 (4)_,志在千里;_,壮心不已。(5)_,将以遗所思。_,路远莫致之。五、诗歌鉴赏25 . 阅读归园田居,完成下列各题。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理荒秽(注音:_解释:_)荷锄归(注音:_解释:_)(2)诗中表达主旨的句子是:_,_。阅读古诗,完成后面各题。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26 . 阅读全诗,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情怀?27 . 阅读划线句子,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28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词人的这个句子阐释了怎样的哲理?29 . 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再写出两句带有“月”字的古诗句。六、作文30 . 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出发是一种行动,背起行囊走遍四方;出发是一种期盼,踌躇满志把路踩在脚下;出发是一种心态,历经风雨依然向着阳光有时,出发是为了探寻;有时,出发是为了到达;有时,出发只为出发无论如何,出发总是成长。请你以“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不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是不够完善的;如果我们想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必须得亲自实践才行。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现代文阅读1、2、3、三、对比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2、六、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