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47745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无论是振兴传统节日、保护传统村落,还是打造文化精品、挖掘非遗项目,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为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注入不竭动能。B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别具匠心,它将连起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对香港、澳门、珠江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C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査结果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人人均每天读书19.81分钟,认为自己阅读量较少的成年人不少于四成以上。D我市已经举办了十七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是淄博的重要城市名片和盛大文化节日。2 .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孤影,香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同趣闻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围栏,进入一个无 边的疆域。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后的池塘,逐渐充盈。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ABCD3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繁衍(yn)笨拙(zhu)纽带(ni)冥思苦想(mng)B桑梓(z)忌讳(hu)隽妙(jun)耿耿于怀(gng)C横亘(gng)柔媚(mi)讪笑(xin)苦心孤诣(z)D隘口(i)附和(h)天伦(ln)震耳欲聋(lng)4 .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她经过一整天的休息,第二天神采奕奕地站在舞台上为大家带来最精彩的演出。B“十一”黄金周期间,丽江古城络绎不绝,处处人声鼎沸。C看着五星红旗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赛场上冉冉升起,我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D我们班里的“小机灵”苏宇太幽默了,他的话常常让我哄堂大笑。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十一号楼的猫我们十一号楼三层的楼道里养着一只流浪猫。说是流浪猫,早就没有了流浪猫的样子。是一只米黄色的长毛猫,眼睛微微透着绿,洗过澡也梳过毛,毛色油亮有色泽。它常常蹲在三层电梯口的小厅堂,端正地坐着,优雅地看着电梯里的人,仿佛知道我们是来看它的一样。旁边的墙边放着猫粮盆和水盆,还有几个小玩具。多数时候,它只是看你一眼,有时也会跟着你走入电梯。进来后就跟所有乘电梯的人一样,乖乖等着。到了一楼,它在人们的脚步间左拐右拐地穿插着走出居民楼,往楼下社区院子里的树下一躺,晒着太阳睡半天。天色晚了,就再跟着上楼的人一起回去。我住的这幢楼里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它的存在,看到它走进来了,就帮它按一下“3”。三楼的门一开,它就不急不慢走出去,重新在电梯口小厅堂坐下。有一次我深夜加完班,一个人抱着一堆东西,从北区的工作室穿过漆黑的花园,走回南区的家。半路被蚊子叮了一腿的包,边跺脚边走,走到楼下的时候,脚震得又麻又疼。我用下巴很卖力地点开电梯开关,前脚刚进去,后脚它就跟进来了。我盯着它,它盯着我,我只好用额头顶了我自己的楼层,又用下巴按了它要下的楼层。等搞定之后,原本一路走回来的沮丧感消失不见,我一个人在电梯里笑得前仰后合。它出去的时候,在靠近我的腿边翘着尾巴蹭了一下。大半夜,我和一只猫同乘了电梯,还为它按了按钮,这太喜剧了。听楼下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说,它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从电闪雷鸣中逃进楼里来的。当时它毛都掉得斑秃,眼睛全被眼屎糊住,身上还有伤,走路一跛一跛的。三楼住着的刘奶奶撞见它,心生怜悯,就把它抱回家,收养了它。为了照顾好这只猫,刘奶奶甚至多次缺席了最爱的广场舞。它渐渐地恢复了体力,脱胎换骨,变成一只美貌的家猫。但它大约是流浪太久,不习惯被禁锢在小小的屋子中,成日趴在窗口喵喵呜呜地叫,刘奶奶就又把它放出去了。可自打那以后,它似乎把三层当成了坚实的后盾,在外面野几天就回来,回到三层就安静蹲在那里等着。慢慢地,整个三层的人都习惯了,没事就来放点儿吃的、喝的,有时候甚至还有猫玩具。它也越来越把这儿当成家,从半个月一回到几天一回、一天一回,比上班下班的白领还准时。很快,整幢楼都知道了它的存在,渐渐地,它从三层的猫变成了十一号楼的猫。我经常看见同楼的住户跟别人说,这是我们楼的猫,一会儿就回去了。别人问保安,怎么总能见到那只猫?保安头也不抬地说,噢,那是十一号楼的猫,出来溜达溜达。听得我差点儿当场笑出来。那只黄毛碧眼的猫咪突然间变成我们的流动标签,让一些事情变得格外有意思起来。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一进家门就一惊一乍地说:“你们邻居还真热情啊。这远亲不如近邻,在你家我算是见识到了。”她很疑惑,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全楼的人好像都是认识的,出个门回个家在电梯里见到了,还点个头示个意。她说:“这场面,我除了小时候住我爸的纺织厂家属大院的时候领略过,真是多年不见啊。我刚才提着一堆东西上电梯,被超过三个人问要不要帮忙。”我就带她去参观那只猫,她不可置信地反复问我,它真的会坐电梯?它就住在三层?它几岁了?因了猫的到来,十一号楼的人原本互相陌生,现在都变成了猫的主人;也因了它的到来,大家仿佛都成了别人生命的依靠,变得坚强而乐观起来。刘奶奶作为这只猫的原始救命恩人,也很欢喜。她跟我们说,孙子知道她养了一只这么有灵性的猫,一到假期就住过来看它。原本搭救了一只猫,结果还让宝贝孙子成了常客,简直就是节日大酬宾。说话间喜气洋洋,仿佛不是她给了它新生,倒是它带动了她的幸福生活。这只猫自己大概永远都不会明白,它变成了所有人的精神亮点。人们喂饱它,还喂饱自己的心。(选自智慧少年2016年第8期,有删改)5 . 通览全文,最能体现十一号楼猫的特点的一个短语是(用原文回答)_。段中具体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有(只举一例)_6 . 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当时它毛都掉得斑秃,眼睛全被眼屎糊住,身上还有伤,走路一跛一跛的。7 . 文章第段叙写朋友来家做客的情节,有什么作用?8 .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说:“人们喂饱它,还喂饱自己的心。”对此你怎么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光明顶上明前荼凌晨4点,我们打着手电登上光明顶。网上攻略称,黄山的日出是从黎明时分悄然铺开的一幕大戏,每一个细节都不容错过,越早登顶的人,越有可能占领拍摄的有利位置。但显然有不少旅友比我们起得更早,拍摄用的三脚架都已经架好。山顶上劲风呼啸、寒气袭人。虽是6月天气,很多人穿看抓绒外套仍瑟瑟发抖。这时,喝杯热水都成了奢望。忽然,我们听到了山道上粗重的喘气声。一位身材矮小的中年农妇,穿着洗变了形的短袖T恤,光脚穿着一双_世纪生产的解放球鞋爬了上来。她驮着一个巨大的背包,汗水浸透了她的头发,顺着眉毛流下来。上到山顶,她一言不发,找一块山石一坐,将背包拉开,所有的人都循香而去。原来这农妇煮了一包新鲜玉米棒来卖,负重走了几千级台阶,累得她整个人都似矮了一截。背包里面做了保温的棉夹层,玉米棒都是温热的,插着竹签,散发着软糯的清香,10块钱一根。收钱时农妇不厌其烦地叮嘱每个人:“玉米芯子别乱丢,等会儿丢到我这个袋子里,我退你1块钱。”天边泛起的鱼肚白还没有变成橙黄色,趁此机会,我和旅伴安安心心把早饭吃了。玉米棒品种极好,可以把人的嘴唇粘起来。见大家吃得香,农妇得意地笑,说:“我买了最好的玉米种子,为预防与邻居家的玉米授粉串种,10年前我在两家的玉米田间种了两排桑树做间隔,从此我的玉米再也没有退化过。”“那你在黄山上卖了多少年煮玉米?”“25年!头天晚上看天气预报,只要第二天不阴不雨,晚上12点半我就起床煮玉米,凌晨1点半出发将滚烫的玉米背到山顶上来卖。”靠着春天卖茶卖笋干、夏秋卖煮玉米的收入,农妇把两个儿子供到大学毕业:现在大儿子去了上海工作,小儿子在合肥读研究生:农妇仍和丈夫在山里,侍弄他们的茶园、竹园,十几只跑山鸡和那一坡沙沙作响的玉米。说话间已经有人来送还玉米芯子,农妇果不食言,打开被汗水浸透的腰包,掏出硬币逐一退给人。这场景,久违了,就好比我们小时侯倚着杂货铺的柜台,喝3毛钱的汽水,再把完好的玻璃汽水瓶退回去,还能得1毛钱一样。有人好奇地问:“这玉米芯子能有什么用?”农妇说:“早先晒干了还能引火做饭,现在家家都用沼气了,背回去也没有用。旅伴就嗔她自找麻烦,农妇正色说:“我是少挣点钱多费点事,但这样一来,光明顶就干净了。”不是祖祖辈辈生活在黄山的人,恐怕难以理解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对黄山的热爱。收完所有的玉米芯子,日出的大幕刚巧拉开,山顶上一片快门的咔嚓声。东方的天际瞬息万变,光影与云海,和每一分钟都在变化的色彩做游戏,在躲猫猫。而将出未出的太阳似一个赖床的小孩,陷在云絮里,不想离开它的窝。约20分钟后,太阳终于臣服于推动它的力量,向上跳了跳,离开了云霞的包围。山顶上响起一片欢呼声,我这时才发现,背玉米来卖的农妇竞没有忙着下山,她立于人群中,面朝东方,脸上的惊喜与在此第一次看到日出的人一模一样。下山途中我又遇见了她。农妇说:“你们运气真好,下了10天雨,今早才放晴,不然也看不到日出;我的运气也不差,现煮的70根玉米棒,收回了68根玉米芯子。”(选自意林2019第22期)9 . 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10 . 试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第段中划线句的作用。11 . 仔细阅读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按要求作答。(1)玉米棒品种极好,可以把人的嘴唇粘起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2)她立于人群中,面朝东方,脸上的欣喜与在此第一次看到日出的人一模一样。(分析农妇“欣喜”。的原因)12 . 文章以“卖煮玉米的农妇”为题好不好?为什么?13 . 文中的农妇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品质?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三、句子默写14 . 默写。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大漠孤烟直,_。(王维使至塞上)山随平野尽,_。(李白渡荆门送别)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夕日欲颓,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四、课内阅读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5 . 加点字词解释(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_)(2)乃悟前狼假寐(_)(3)屠暴起(_)(4)止增笑耳(_)16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俭以养德以刀劈狼首B屠乃奔倚其下屠自后断其股C友人惭,下车引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17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8 . 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五、诗歌鉴赏阅读唐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一诗,完成下列小题。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下榻:指留宿处。行杯:酒杯顺水而流。回:回荡,摆动。19 . 诗中最能体现李白“诗仙”这一特点的两句诗是:_,_。20 . 请赏析三、四两句中“引”“衔”的妙处。21 .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六、课外阅读元方善对(南朝刘义庆)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政事)22 . 解释句中画横线的字词。(1)远近称之_(2)不知卿家君法孤_23 . 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限断2处,)贤 家 君 在 太 丘 远 近 称 之 何 所 履 行24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25 . 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七、名著阅读阅读选文,回答问题。三藏道:“此马来历,原是西海龙王之子,因有罪,也蒙菩萨救解,教他与臣作脚力。当时变作原马,毛片相同。幸亏他登山越岭,跋涉崎岖。去时骑坐,来时驮经,亦甚赖其力也。”太宗闻言,称赞不已。又问:“远涉西方,端的路程多少?”三藏道:“总记菩萨之言,有十万八千里之远。途中未曾记数。只知经过了一十四遍寒署。日日山,日日岭。遇怪遭魔。还经过几座国土,俱有照验印信。”叫:“徒弟,将通关文牒取上来,对主公缴纳。”当时递上。太宗看了,乃贞观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给。太宗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26 . 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_,作者是明代小说家_(人名)。27 . 选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取经的艰难?28 . 白龙马在取经路途中担任什么角色?表现出怎样的品质?八、综合性学习29 . 下面这则启事有多处错误,请找出三处并改正。寻物启事昨天篮球比赛,我班获得冠军。在操场上,我的书包不慎丢失,有捡到的同学须速速送还,衷心感谢!韦小平2019年4月9日30 . 请向同学们介绍一位你心目中的英雄,并给他(她)写一段颁奖词。向英雄致敬材料一:2018年10月11日,云南扫雷大队中士杜富国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材料二:郁达夫在纪念鲁迅大会上说过,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尊崇英雄,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正义的维护,是对信仰的坚定,是对未来的守望。让我们把学习英雄作为一种时代的追求,让崇尚英雄蔚然成风。九、作文31 . 每个人都在成长,回忆成长的历程,有的人、有的事、有的话一定会令你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并且有着不一样的感受。以“成长的记忆”为题作文。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课内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课外阅读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2、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