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46164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蒙骗/蒙蔽蹊跷/独辟蹊径咬文嚼字/味同嚼蜡B岐山/歧视星宿/风餐露宿视死如归/岿然不动C监督/监生横祸/雅趣横生馋涎欲滴/搀前落后D契合/楔子诟病/藏污纳垢半身不遂/天遂人愿2 . 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赞誉殚精揭虑如雷灌耳B蜿蜒栩栩如生清荣峻茂C翩然花团锦簇趾高气扬D赋予鞠躬尽瘁画龙点睛3 . 下列句子填在横线上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第一次如此贴近地凝视它,这才发现。这使我在爬山虎的身上分明读到一片炽热的情感。植株借以顽强地向前生长卷须先端发育成小的吸盘它的绿莹莹的枝蔓上长有卷须爬上墙后分泌黏液死死地吸附在壁上ABCD二、现代文阅读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度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 “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4 . 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5 . 说说“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 .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7 .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完成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小区的后面有一块荒地,由于规划中的工程迟迟没有开展,一直荒芜着,几年内逐渐被植物占领。远处飘来的树种、草籽儿和泥土中潜伏的草根儿,短暂地得到了生长空间,长成蓬勃的野草丛和像小孩胳膊一样粗的树苗。夏天远远望去,像一片绿色藩篱,冬天则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和草杆儿。去年冬天,曾经有人点火,不小心点燃了山上的枯草。火迅速被扑灭,然而这一片植物便不再是绿化带,而是成为火灾隐患。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再发生,推土机出动了,把那一片草和树都连根拔起,在坎坷不平的沟壑处才有几棵得以幸免。然而植物的生命力就是顽强,到了夏天,荒地上居然又是一片绿意,生长着灰灰菜、茼麻、曼陀罗、狗尾巴草,甚至连芦苇都有。雨后的水洼里还会出现一种类似鲎(hu)的生物,可见附近曾经有一片湿地。早上的阳光下,粉色的打碗碗花开了一片,煞是好看,许多人愿意去荒地上玩耍,有一种久违了的野意。城市里的植物大都经过规划,花坛里是整齐划一的冬青和女贞,开放的花朵经过人工精心培育,草坪上也是买来的,好看得拘谨。荒地上却展开了本真的生物多样性,野生的榆树、柳树、杨树、桑树、构树,是本土常见的树种,生长得自由散漫,却让人感觉它们是生机勃勃的。小朋友常在那一片探险,有一天发现了一棵歪倒的桑树,一半的树根已经裸露在外面,却依然顽强地活着,叶子间甚至结着一些小小的紫红色的桑葚。小朋友欣喜若狂,摘了捧在手心里,手太小,不时从指缝间露下几个。他迟迟不愿离去,每天都惦记着过去看看。但很快,这棵树被其他人发现了,桑葚也随之不见了,连没熟的也都没有了。小朋友有些懊恼。那桑葚未必有多好吃,由于树的营养不良,果实甚至有些干瘪,但在城市里,这是难得的采摘乐趣。我的很多童年记忆都在初夏,喜欢到田野里转悠,总觉得大地像个宝库一般,有许多东西可吃、可玩。小孩子走路踢踢踏踏的,为的是打草惊蛇,让它们不要突然出现了吓人。蛇不多,倒是有许多浅棕色的蜥蜴在泥地里跑着,有时也梗起脑袋来,像在打量着什么,又像在编织着展望着美好的未来。有一阵我喜欢掐各种常见的野草。记得有一种野生翠绿纤弱,却一节一节分明,揪一下就断掉一截,我便常常揪了来玩。往草芯里插上自动铅笔的细铅芯,想造出新的不一样的铅笔来,可往铅笔盒里一放,第二天草就变得绵软了。当小发明家的愿望又落空了。我又捉一些虫子蝼蛄、金龟子、天牛,还有一种灰色的小甲虫,把它们放在纸盒子里。再打开纸盒子时,会有一股难闻的味道,我又嫌恶地把它们放了出去。又一次在野地里遇到一棵低矮的野生香椿,兴奋地掐了好多叶子,回到家,大人说那其实是臭椿,不好吃的。这些微小的事情,像是童年的秘密,并不为家里人所知,长大后自己也不再提起,甚至有些恍惚:真的发生过吗?仿佛是在梦里。生命里有许多时刻是独自度过的,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探索自然和世界,做些傻里傻气甚至冒险的事情。这些事毫无意义,但又意义深远,塑造了生命的河床。现在城市里的孩子们,大都没有了独处的空间,离自然也很远,片刻不能离开大人的视线,被许多双眼睛盯着没办法,孩子是家的中心,大人为他们精心规划了生活,总担心他们落后于人,容不得半点行差踏错。他们是一定要幸福圆满的。儿童的私人空间,也像城市里的一片荒地那样难得了。8 . 如果把选文题目命为“荒地与童年”或“荒地里的儿童私人空间”,你认为哪个更恰切?请说说理由。9 . 第段开头说“这些微小的事情,像是童年的秘密”,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哪些“微小的事情”呢?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10 . 选文开头连用3个段落写荒地的植物,第段划线句子却笔锋一转,写“城市里的植物”,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11 . 选文笔调清新,语言鲜活。请从修辞的角度,任选一题,赏析下面句子。远处飘来的树种、草籽儿和泥土中潜伏的草根儿,短暂地得到了生长空间,长成蓬勃的野草丛和像小孩胳膊一样粗的树苗。蛇不多,倒是有许多浅棕色的蜥蜴在泥地里跑着,有时也梗起脑袋来,像在打量着什么,又像在编织着展望着美好的未来。三、句子默写12 . 填空题。(1)叶圣陶,又名_,二十世纪著名作家、_、_。(2)张中行是当代知名_、_家。(3)学而不厌,_,何有于我哉?(4)仁者见仁,_。四、课内阅读阅读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3 . 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晋陶渊明/独爱菊B濯清涟/而不妖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水陆/草木之花14 .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1)独(_)(2)濯(_)(3)鲜(_)15 .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6 . 从原文中找出作者喜欢莲花的原因。并说说作者运用托物言志手法通过莲花寄托的志向。五、诗歌鉴赏龚自珍己亥杂诗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7 . 作者龚自珍是(朝代)末年的思想家、文学家。18 . 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浩荡离愁白日斜(2)吟鞭东指即天涯19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对诗的字面意思理解的基础上,感受其深层的含义。)六、名著阅读20 . 骆驼祥子中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是我们最为熟知的。请结合相关情节,回答下面问题。(1)简述祥子前两次买车失败的原因。(2)这两次失败对祥子的心理变化有怎样的影响?七、综合性学习21 .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学校开展了“汉字”专题实践活动,你也参与其中。【宣传倡议】王旭同学以泰州市育才中学的名义写了一份倡议书,请你帮他完善。关于开展“规范汉字书写、传承中华文化”活动的倡议书全体同学:汉字形美如画,音美如歌,意美如诗。工整、美观地书写汉字,不仅可以令人耳目一新,更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为引导广大同学重视汉字的书写,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特向全体同学发出“规范汉字书写、传承中华文化”的倡议:一、重视书写态度,培养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以及按正确的笔顺、笔画、结构书写的习惯。二、积极开展“规范汉字书写”评比和展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感受汉字之美,传承我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吧。2018年1月18日(1)请你根据倡议书的格式要求,找出其中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A._B._.(2)倡议书中划线句子是个病句,请指出其错误类型并加以改正。错误类型:_改正:_【看图识字】请结合下面两幅图及古文字,在横线上用楷书写出对应的简化汉字。_.【仿例造句】请仿照划线句子,从“牧、休、采”三个汉字中任选一个,在横线上将句子补充完整。汉字作为中华瑰宝,既形体优美,也有丰富的意蕴。看那“明”字,左边的“日”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右边的“月”就像是弯弯的玉钩悬挂在空中,光亮清晰。看那“ _”字,_。八、作文22 . 题目:其实这并不难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课内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