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45604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感慨(ki)窠巢(k)憔悴(zi)B一霎时(sh)匿笑(n)菡萏(dn)C搓捻(nin)讽刺(fng)确凿(zu)D优雅(y)酝酿(yn)应和(h)2 . 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场演讲比赛中,有一位选手引经据典,口若悬河,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连日来,暴雨袭击全州,相关部门在各个易涝点虚张声势,细心排查安全隐患。C我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D教育部门及各级学校立下海誓山盟,严打网络乱象,还青少年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3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甘肃省博物馆通过考古发掘和征集获得历史文物藏品近82000多件。B学生语文能力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C通过开展高雅音乐进校园,使我市师生文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D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校园文化艺术节的精彩演出。4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那时,“国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理念深入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结果,并代代相传。我们古圣先贤的教育不愧是做人扎根的教育。他们为国为民不惜舍生忘死。古时儒学盛行时,每个学子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理想。同样经受过外国列强的侵犯,但就是国人这种为国家忠心不二、鞠躬尽瘁的爱国精神,坚定保全了我们民族的尊严和命脉。所以,在我们中华绵延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的背后,有着数不清的持道守德、以身殉国的仁人志士。ABCD5 .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开辟(p)寂寞(j)挖掘(ju)藤条(tng)B荒凉(hung)疲倦(jun)澄澈(dng)女娲(w)C绵延(yn)掺和(chn)揉团(ru)挥洒(s)D蓬勃(png)模样(m)安慰(wi)气概(gi)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新闻现场)本报讯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7日晚在央视播出,来自复旦附中的16岁选手武亦姝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获得冠军。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百余位选手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各个行业,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岁儿童,既有大学教师,也有普通农民,还有在中国学习工作的外国留学生。总决赛中,武亦姝经过个人追逐赛、飞花令攻擂资格争夺以及攻擂战三轮比拼,最终取胜。她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摘自每周文摘)材料二:(各方声音)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宏看来,中华经典诗文能提升审美品位,并对抵制日渐粗鄙的网络语言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文卫华认为,文化类节目虽然主题各有侧重,但大多集中在文字、诗词、历史等人文领域,形式基本停留在背诵、记忆层面,对文化内涵的开掘还不够深入,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不甚紧密。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诗词大会”可以激发人们对诗词的兴趣。但要真正深入人心、影响人的气质,光靠几台节目热闹热闹,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亚军彭敏谈道:如果用功利主义心态看,背诵诗词是无用的,但诗词可以重塑国民性格和灵魂气质,这就是“无用之用有大用”。网友评论:诗词大会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综合光明日报环球时报大象文摘)材料三:(调查数据)一项“关于成年人是否需要背诵诗词”的网络调查显示:72.7%的受访者表示成年人也需要背诵诗词,理由有认为腹有诗书气自华,背诵诗词能提升人的气质的;有认为背诵诗词,可给在校读书的孩子做榜样的;有认为不妨背些,以消磨时间的。但也有27.3%的受访者表示成年人不需要背诵诗词,理由是互联网时代,只要动手查一查就知道了,不必为此费时费脑;还有人说,有背诵诗词的那个时间还不如去赚钱。(摘自互联网)6 . 下列选项与上述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A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举办得空前好,它深入人心,完美无憾。B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受访者表示成年人也需要背诵诗词。C有反对者认为,互联网带来查找文献资料的便利,已没有背诵诗词的必要了。D“她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意思是人们从武亦姝身上感受到了古代才女的才情。7 . “材料一”是一则新闻,这则新闻讲述的主要事件是什么?8 . 从材料二中,分条概括诵读中国经典诗词的意义阅读选文黑暗中的花香,完成下列小题。黑暗中的花香五岁那年他失明了,起初,他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不停地问母亲,为什么总是黑夜,为什么不打开灯?母亲告诉他,他头顶有一块乌云,挡住了太阳和所有的灯光,不过不用害怕,虽然不能见到光明,但乌云挡不住太阳散发的温暖,用心感受世界还是暖烘烘的。他似懂非懂,却突然雀跃了起来,妈妈没有骗我,天上真的有乌云呢,有雨落在我手背上了。母亲的身体微微颤抖着,紧接着,有更多的雨落在他的手背上、脸颊上,雨水咸咸的、涩涩的,那是母亲的眼泪。黑暗中,他的听觉变得异常灵敏,甚至能听到一朵花开放的声音。有一天,他听到角落中传来细微的“噼叭”声,于是摸着墙壁走到角落,他伸手轻轻触摸,发现那儿有一盆植物,一股香气随着他的触摸在空气中弥漫开来,那是一种淡淡的无可名状的味道,像是光明的味道。母亲告诉他,那是一盆菊花。从此后,他爱上这盆花,他触摸它的枝叶,会感到凉润沁心,聆听花开,则会在心中打开一扇门,恍惚中,有一束光注入他黑色的世界。时光的流逝静寂无声,他渐渐顺从了黑暗,没有了最初的恐惧,反而变得有些依恋起来。直到有一天,父母告诉他要上学了,那个学校很好,虽然仍然黑暗,却充满了花香。随着父母跌跌撞撞走出家门,听到大街上车水马龙的声音时,他的身体变得僵硬起来,他感到强烈的阳光照射在自己身上,那温暖有些燥热,令他平静的心剧烈地跳动。他进入的是一所盲人学校,果然如父母所说,这儿充满了淡淡的花香味道,在穿过一段坑洼不平的林阴道时,他感觉到阳光忽明忽暗,他紧紧握住父母的手,害怕自己会迷失方向。那一天,他不知走了多少路,最后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房间,然后,他听到了一个温柔的声音在叫他的名字,你好,请坐下吧。他坐了下来,父母不知何时松开了手,他无所适从地四处摸索着,突然摸到了一个四四方方的桌子,这时,他嗅到了一股熟悉的花香,循着花香探去,果然,家中角落里那盆菊被放在了桌子的一角,在熟悉的花香环绕下,他的心渐渐平静了下来,然后,他听到四周传来了他异常熟悉的声音,那是一种呼吸的声音,只有身处黑暗之中的人才会那样呼吸,细微、悠长、平静在这里,他遇到了很多与他一样身处黑暗的年轻人,他学会了许多,生活能自理了,可以用盲文阅读书籍,甚至可以在操场跑道上与人赛跑。他逐渐长大了,有了很多朋友,他觉得黑色不再是单调而封闭的,相反,黑色是深邃而包容的,他热爱上了生活,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与另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光明。每天的课程很多,但他每天都会雷打不动地伺候桌上的菊花,老师告诉他,这种菊花叫作墨菊,虽然朴质无华,却端庄稳重,在花的世界里,墨菊惬意舒缓、洒脱娴静、隽永鲜活、醇厚如酒,将其融汇到心境中,会凝聚起一份自然天成,飘逸出一份清绝品格。他听得悠然神往,心中暗暗下了决心,自己也要做一朵墨菊,在黑暗中散发出淡淡的花香,把平凡的生命沉淀成一杯醇香的酒。(摘自当代青年)9 . 标题中“花香”除了指菊花的香味之外,还有什么特殊含义?10 . 选文章中,“他”经历了一系列情感变化,请写出“他”的情感变化过程。最初恐惧_11 . 文中有三件事体现了父母对“他”的精心呵护,请简要概括。_12 . 本文着重从触觉、听觉和嗅觉对“他”的内心展开描写,请从文中举一例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举例:_分析:_13 . 为什么“他觉得黑色不再是单调而封闭的,相反,黑色是深邃而包容的”?你从“他”的故事中感悟到了什么?三、句子默写14 . (1)箫鼓追随春社近,_。(陆游游山西村)(2)万里赴戎机,_。(木兰诗)(3)_,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4)独坐幽篁里,_。(王维竹里馆)(5)谁家玉笛暗飞声,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6)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7)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己亥杂诗)(8)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9)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_”一句,勾勒出充满忧伤的旅人远离家乡、孤身漂泊的身影。(10)请你写出吟咏乡情的连续的两句古诗句:_, _。四、课外阅读雷义传雷义字仲公,豫章鄱阳人也。初为郡功曹,尝擢举善人,不伐其功。义尝济人死罪,罪者后以金二斤谢之,义不受。金主伺义不在,默投金于承尘上。后葺理屋宇,乃得之。金主已死无所复还义乃以付县曹。后举孝廉,拜尚书侍郎,有同时郎坐事当居刑作。义默自表取其罪,以此论司寇。同台郎觉之,委位自上,乞赎义罪。顺帝诏皆除刑。义归,举茂才,让于陈重,刺史不听,义遂阳狂被发走,不应命。乡里为之语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三府同时俱辟二人。义遂为守灌谒者。使持节督郡国行风俗,太守令长坐者凡七十人。旋拜侍御史,除南顿令,卒官。子授,官至苍梧太守。后汉书(注释) 伐:自夸。 承尘:天花板。 坐事:因为犯事获罪。 委位自上:辞官上书。 辟:征召。 灌谒:官职。 授:雷授,雷义儿子15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罪者后以金二斤谢之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B胶漆自谓坚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C义归,举茂才一屠晚归D后葺理屋宇,乃得之乃不知有汉16 . 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金主已死无所复还义乃以付县曹17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金主伺义不在,默投金于承尘上。18 . 成语是中国汉语言文化的精华,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中一部分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如源自本文的成语“胶漆之交”。下面也是源于历史故事,且意思与“胶漆之交”相近的是( )A布衣之交B管鲍之交C八拜之交D点头之交19 . 有人认为雷义可谓名如其人,你如何看待他的“义”?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加以阐述。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唐)白居易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注)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梦得:刘禹锡。白居易与刘禹锡同龄,交情深厚,开成二年(837),两人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20 . 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以“少时”与“老后”相对。“不忧生计”使想见诗人少不更事时的稚气与豪气。老后不“惜酒钱”是一脉相承的豪情,而无丝毫的世事艰难之感。B颔联写两人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感情,“共把十千”暗示了两人共同的处境和心境,“相看”写两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C颈联写“闲饮”的细节。两位老友行酒令、引经史、边饮酒边听音乐,不知不觉就喝多了。这一联主要展现了两人高雅芳洁的情怀与满腹经纶的才学。D尾联虚写,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使时间延长了,主题扩大和深化了,“共君一醉一陶然”,使人看到挚友的深情厚谊。E. 全诗言简意丰,语淡情深,从一时“闲饮”,到“且约后期”,既有超脱雍雅的情怀,又暗示对身世际遇的感悟,见出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21 . 本诗以“闲饮”为题,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六、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研读下列三则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广西某中学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结果阅读兴趣阅读动机阅读计划是否做读书笔记阅读内容很喜欢48%增长知识48%有11%经常做33%漫画56%较喜欢45%娱乐休闲8%有时又32%偶尔做46%时文杂志31%不喜欢7%提高写作能力44%没有57%从不做20%文学名著13%(材料二)人民网12月7日电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广西民族出版社共同主办的“阅读广西”主题书展活动在南宁启动,全国数十 家大学出版社和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由广西作者创作或内容关涉广西题材的600多种图书集 中亮相,启动仪式上还发布了一批最新出版的反映广西历史文化的图书作品。据了解,本次展出的图书既是八桂大地优秀创作队伍的集中亮相,也是广西文化和民族团结、民族文化的美好呈现,集中表现了广西美丽的自然生态和悠久的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反映自治区成立60年来、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发展建设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阅读广西”主题书展将从12月6日起在南宁书城金湖店和桂林市独秀书房旗舰店两地同步举行,展出时间为两周。22 . 与材料一提供的信息不吻合的一项是( )A大多数学生对读什么书、如何读书缺乏整体性规划。B学生中普遍没有养成摘录、积累与思考的阅读习惯。C中学生课外阅读漫画的人数较多,而阅读文学名著的人数较少。D数据显示该学校喜欢阅读的学生人数在不断增长。23 . 给材料二选择最恰当的新闻标题( )A全国性的“阅读广西”主题书展活动在南宁启动B“阅读广西”主题书展图书品种丰富C“阅读广西”主题书展在南宁启动D广西开展“阅读广西”主题书展活动24 . 为响应“阅读广西”主题书展活动,“独秀书房”向市民征集书展活动宣传标语。下列标语最优的一项( )A山水甲天下,快乐伴你行B用阅读丈量生命的厚度C览群书、宽视野、品经典、颂文明D八桂迎佳节,南国谱新曲七、作文25 . 写作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为期两天的运动会在激情与欢呼声中结束了。或许你是小小方队中的一员,拼尽全力只为迈出整齐的步伐;或许你是运动场上的一名健儿,斗志昂扬,只为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或许你只是观众席上一名为同学欢呼的啦啦队员,为健儿们送去祝福与鼓励是你此刻唯一的追求;你也目睹了全班师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奋勇拼搏的那份执着与感动。这些画面留存在我们的心里,今天,让我们用心灵的笔触,唤起那些温暖在心头的故事。请以“2019,运动场上的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写作提示: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避开真实的人名、班级名;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课外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综合性学习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