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43974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自治区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基础知识综合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有家喻户晓,鞠躬尽cu( )死而后已的邓稼先;有目不ku( )园,足不下楼的闻一多;有笔耕不辍,悠然吸着烟的鲁迅。他们非凡的气质,焕醒了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鞠躬尽cu(_)目不ku(_)园憧(_)憬(2)找出语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该词的正确写法是_。(3)解释词语笔耕不辍:_。(4)该段文字使用的修辞是(_)二、现代文阅读阅读席慕容的贝壳,回答问题。(12分)在海边,我捡起一枚小小的贝壳。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采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在海边捡起这一枚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的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沙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的痕迹已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请让我也能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吧。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2 . 整体阅读文章,分部分概括文章的内容。(3分)3 . 结合全文,阅读第段,你认为“我”想留下什么样的东西呢?(3分)4 . 谈谈你对“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中“固执”和“简单”的理解。(3分)5 . 读了本文后,你对生命的意义有什么思考?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蔷薇几度花丁立梅(1)喜欢那丛蔷薇。(2)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趴着。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3)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4)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蓝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 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5)可不是么! 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要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6)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人买的是记忆,有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7)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8)跟他聊天。“老头!”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追不上了。”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不慢地回我:“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9)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天生的残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指头。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10)“这灶糖啊,就快没了。”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11)“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12)“以前我在别处卖的。”(13)“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奶黄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14)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照片呢。”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了,又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吧。6 .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3)段中写到“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结合下文看,挑糖担老人属于走得从容、天天来去的人。B第(4)段中描写老人的糖担子,突出了一个“旧”字,暗示了老人做灶糖时间之久,突出装束外表朴实的美,也唤起了“我”对逝去生活的回忆。C第(9)段中的插叙交代老人的女儿不做灶糖了,表明老人做手工灶糖的技艺将后继无人,老人对此感到悲哀。D本文首先描述我欣赏着那丛不起眼蔷薇,过着有希望很有盼头的日子;接着通过记叙与老人远距离观察和近距离买卖、攀谈塑造了热情、乐观、随性自然卖灶糖老人形象;最后由花丛中老人背影展开联想,引用诗句卒章显旨,且升华了形象。7 . 细读第(5)段,联系上下文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8 .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1)有人买的是记忆,有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加点词“记忆”和“稀奇”分别指什么?)(2)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从修辞角度品析)9 . “蔷薇”在文中多处出现,有什么含义和作用?10 . 结合文章内容,请你说说文章题目“蔷薇几度花” 寄予了作者哪些丰富的思想感情?三、句子默写11 . 根据课文默写: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_,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故园东望路漫漫,_。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_,_。(韩愈晚春)_,关山度若飞。_,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_。(木兰诗)四、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3 . 许多人喜欢“出淤泥而不染”这个句子,因为它写出了莲的高洁,借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你还喜欢文中描写莲的什么语句?说说理由。14 .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通过记叙等来论说道理。B全文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的美德。C作者用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来反衬,以突显莲花的形象。D本文句式以散句为主,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五、综合性学习15 .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可以让你有许多的写作灵感。多读书,可以让你全身都有礼节。多读书,可以让你变得聪明,变得有智慧下面是某校七至九年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以及同学们对读书的看法,请你回答问题。(材料一)读书现状调查表(材料二)甲同学:网络时代,信息量很大,可以看的书很多,但是,面对茫茫书海,我们不知从何下手。乙同学:我们现在太忙了,要做那么多题目,哪有时间读课外书?丙同学:我们读过很多书,但读后很容易忘记,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多。(1)分析上面的表格,你得出的结论是:_(2)请你针对以上同学们的发言,给在场的校长和同学分别提一条建议,注意语言的得体。向校长提建议:_向同学提建议:_六、作文16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一:阅读快乐在一线之间这篇文章后,使你对“快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请你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快乐”为题目,写一篇600800字的文章。题目二:在生活中,我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如:运动会、考试、游学实践也许还会有仰望蓝天或俯瞰大海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会充满快乐,也会存有遗憾。请你以“假如我”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将所选题目补充完整后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写一篇字数在600800字之间的想象作文;(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综合1、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课内阅读1、五、综合性学习1、六、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