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模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36928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及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萧红,她以女性的独特视角,敏锐捕捉到了鲁迅许多零散的生活细节,让我们不仅认识了思想家鲁迅,也认识了作为一家之长的鲁迅和一个情义深重的宽厚长者的鲁迅。B端木蕻良原名曹京平,是东北作家群的一员,他在土地的誓言中传达出“九一八”事变十年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家乡的眷恋以及深沉的爱国热情。C最后一课作者是法国小说家都德,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等。最后一课以一个小男孩的口吻叙述故事,反映了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眷恋深情。D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臧克家,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严谨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2 . 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确凿zo门槛kn嗔视 chn锋芒毕露lB哺育p祈祷q荒谬mi戛然而止jiC炽痛ch嫉妒j剽悍bio叱咤风云zhD窥伺s炽热zh 怂恿 sng怏怏不乐yng3 . 下列语文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贵州省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工作动员部署暨业务培训会议在贵阳市召开。”句子的主干是“会议在贵阳市召开”。B“皑皑白雪”“风云变幻”“气势磅礴”都是主谓短语。C“采集内容包括采集对象身份信息、政治面貌、对象类别、基本生活状况等。”此句中的标点运用正确。D“实现全县自备水源用水户取水计量在线监控全覆盖,大大减少了执法成本。”句中“大大”一词充当状语。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去公园赏桂。B她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C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D他态度恶劣,当我说要告诉老师时,他变得暴怒无常,开始向我求情。二、字词书写5 .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山尖全白了,给蓝天xin(_)上一道银边。(济南的冬天)(2)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_)过去,拗过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认 领陈蔚文不久前,姐夫的车钥匙不慎在小区遗失,寻找未果。若去4S店重配钥匙要3000多元,无奈贴出公告,拾到者500酬金以谢。拾到者收取酬金似乎无可厚非,然而我的第一个念头是(A)如果是我家任何一位成员拾到,断不会收取这笔钱,这源于家风。父亲是军人,在我和姐姐的成长道路上,他的要求有时严苛得近于粗暴。小至教导我们吃有吃相、站有站相,大至仁善礼俗、道德理想,还有“与人为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当年被父亲以这些“家规”训诫时不胜其烦,然而不知不觉中,它们已于日常生活潜入我们的血脉,化育成人生的一部分。说来,这些不过是些农耕文化即有的“常识”伦理,与古老祠堂张挂的家训类同,只是父亲惯以口语表达,而先人们讲究遣词造句,使得家训更有恢宏的文化气度。如我的老家浙江兰溪诸葛村,迄今留有诸葛亮先生的诫子书:“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曾到过鄱阳湖畔的汪山土库,这是一座气派的清代建筑,曾经的主人是“程氏家族”,有“一门三督抚”的佳话。据说程家三兄弟在早饭前必诵家规:“尊长敬贤,唯礼是尊;孝顺父兄,共敦友爱”“待人持物,仁义为本;自省其心,非礼莫为”这些听上去非常古老的家规其实也很现代,因为直到今天,它仍然是许多家庭教育子女的理念,也是一个人立足于世且心怀坦荡的基石。“自省其心,非礼莫为”一句,用诗人的语言转译便是“一个人应该活得像自己并且干净”。我父亲奉行的人生信条也大抵如此。他不仅如此训导我们,本人亦是忠实的践行者。还记得儿时,从部队回来探亲的父亲带我乘公交,有个乡下孩子晕车,吐了我一身,孩子父亲诚惶诚恐,(B)父亲的第一反应是掏出大手绢给那孩子揩拭,并连声安慰那对父子,还请旁边的乘客给那孩子让座。十几年前,他拾到九成新手机一部,那时手机还算贵重物品,他首先检查手机有没电,还好,有电,于是开机等机主打来电话。邻居知道后笑父亲迂,父亲不以为然,他认为物归原主是基本常识。“将心比心”,这是父母常说的一句话。他们肯定不知道这个成语出自朱熹的文章:“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父母只是按他们做人处世的朴素观念去理解并实践这句话,而他们的训诫对后辈人格的养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无论子女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际遇如何,最基本的尺度在那,判人识物的旨趣在那。正如明末理学家、教育家朱柏庐先生所言,“纵不能建功业于天下,亦可以自善乎一身”。家风,就是一种律令,康德说过,“有两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觉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我头顶的星空与我内心的道德律令”往往,对一个人处世行事影响最大的不是外界的法律和规限,而是在家庭中养成与习得的观念。换言之,“道德律令”便是家风,它决定了一个人会如何走他的人生之路。有一天,当我成为了母亲,我发现自己向儿子喋喋宣讲的正是当年我烦父亲的那一套要谦让、上进,勿与他人攀比物质,以及种种细枝末节的小事,譬如乘电梯左行右立,进电梯或地铁时,等里面的人先出来,要尊敬每一位看似身份低微者,哪怕是施予乞丐或卖艺者零钱,也要蹲下轻轻将零钱放下这些小事将教会孩子善、教养、尊重,这会是伴随他一生的精神印记。当年我对父亲的训诫有多厌烦,如今对它们就有多认同,从反叛它们到变成一种精神自觉,如同回到原点,完成对一种文化的认领。这种代代相承的涵化是如此自然,又是如此重大。摘自2018年03月09日光明日报6 .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段从车钥匙酬金写起,既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又为下文起铺垫作用。B第段在文中起总结上文的作用,总结“父亲”的人生信条,并以此来训导我们忠实践行。C第段引用康德的话,意在阐明在家庭中养成与习得的观念对一个人处世行事影响最大。D我将父亲那一套向儿子喋喋宣讲,表明了我对家规的认领,希望儿子养成与习得“家规”。7 . 第段写父亲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8 . 父亲对我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9 . 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1)第段A句中的“断”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效果? (2)请从描写的角度品析第段中画线的B句。10 . 题目“认领”在文中有哪些含义?请作简要赏析。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拒绝阅读就是拒绝美好一个人对文化品的需求程度,实际上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反映。一个拒绝阅读的人,是不可能有很高文化素养的。现在,大多数的人都在一门心思追逐财富,每天不肯拿出哪怕一个小时来阅读。其实,这些人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他们不懂得财富只是人的躯壳而已,文化和信仰才是一个人的精髓。一个只是拥有财富而没有文化的人,不过是财富的管家罢了。现在的大学里也在发生着让人痛心的事,很多大学生每天仅仅限于自己专业的学习,而没有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自己的阅读。其实,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仅仅限于专业,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文盲而已,是一个专业工具罢了。比如两个弹奏钢琴的人,两人同样拥有熟练的演奏技巧,一个是有着丰富文化知识的人,他在用钢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一个却仅仅是个熟练的演奏者,他看重的仅仅是钢琴的技法。他们最后的区别是:前者成了伟大的钢琴家,后者仅仅是个钢琴演员。专业知识可以获得文凭,可以成为硕士、博士,但那不是文化。一个社会没有这样的文化氛围,没有这样的文化追求,是可怜的,也是不可能和谐发展的。很多海外的华人,现在最苦闷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孩子对中华文明的一无所知。他们的孩子接受了良好的西方教育,过着优裕的生活,说着流利的外语,但是他们的内心却非常空虚。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了文化的归属感。说自己是华人,对于中华文化一无所知;说自己是外国人,自己又没有外国人的血统。我们所熟知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就没有这样的困惑,因为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修养,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祖国文明的渴望和追求。很多华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从国内购买大量的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课。事实上,身居国内的人,这样的危险同样存在。很多的富二代、富三代已经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财富管理者,仅仅精于自己家族和企业的业务领域,而对于社会文明则茫然无知。这样的茫然和无知,导致的后果是他们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漠视。中国慈善事业的严重滞后,富人缺少同情、帮助弱者的善良情怀,就是这种缺失的直接后果。说到底,就是文化的严重缺失。我们应该这样认为,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文化缺失的危机。放眼我们的社会,有哪些人心怀着巨大而崇高的社会责任心在认真地阅读?我们现在不缺少财富,缺少的是文化素养,是巨大的社会责任心,是善良的人文情怀。而这些,恰恰是一个人的美德,是一个社会的价值核心,是一个民族的道德良心。阅读使人丰富文化知识,提升道德品格,涵养崇高情怀。而一个人只有培植了崇高品格,才会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11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谈论的“阅读”不是指对专业教科书的学习,更多的是指对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阅读。B一门心思追逐财富、缺乏文化阅读容易导致对社会文明的无知和社会责任的缺失。C作者拿钢琴家和钢琴演员的事例进行对比,揭示了“文化阅读能够让人发展得更好,挣钱更多”的道理。D很多海外华人从中国购买大量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课,是为了更好地让孩子获得文化归属感。12 . 下面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点明阅读与文化素养的关系,结尾揭示阅读与道德、品格、情怀等人文素养的关系,虽一线贯通,却始终未能点题。B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指出拒绝阅读的弊端,中间列举三类人因各种原因而缺少文化阅读的事实,证明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揭示阅读的重大意义。C本文层次分明。第段论述大学生缺少文化阅读的弊端;第段举海外华人因孩子缺乏中华文明而苦恼的事例,论述了文化阅读的重要性;第段举富人缺少文化素养的事例论述文化缺失的后果。三个层次,条理分明,井然有序。D文章各部分衔接紧密,如第段“事实上,身居国内的人,这样的危险同样存在”这一句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13 . 下列对文章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思路严密,如第段中“很多的富二代、富三代已经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财富管理者”与第段的画线句形成照应。B这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性文章,没有明确的思路和线索,思维跳跃而随意,从大学生到海外华人,又突然跳到富二代、富三代等。C第段用现在大多数人不肯花时间读书这一现象引出后面的论述,第段从大学生、海外华人、国内富人的事实展开论证,得出“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文化缺失的危机”这个结论。D第段中“财富只是人的躯壳而已,文化和信仰才是一个人的精髓”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贴切地揭示了财富、文化素养与人的关系。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方正)(乙)周宅酆、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2)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 (选自吕氏春秋)(注释)酆(fn):古代地名,在今陕西省户县东。镐(ho):古代地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朝曾经建都在这两个地方。高葆:堡垒一类的建筑物。14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去后乃至(_)(2)下车引之(_)(3)褒姒大说(_)(4)因数击鼓(_)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即戎寇至,传鼓相告。16 . 甲文中友人最后都认错了,元方却置之不顾的行为是否失礼,为什么?17 . 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五、句子默写18 . 古诗文默写。(1)秦时明月汉时关,_。(王昌龄出塞)(2)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3)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4)峨眉山月半轮秋,_。(李白峨眉山月歌)(5)不知何处吹芦管,_。(李益_)(6)遥怜故园菊,_。(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7)安不忘危,_。汉书(8)咏雪中两个描述大雪纷飞的比喻句,请写出更生动的一句:_。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9 . 描绘“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画面,并说说诗人笔下此景物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0 .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七、名著阅读班级举行“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各题。21 . 下面是一位同学整理的人物资料卡片,请按要求完成各题。了不起的苏维埃掌门人毛泽东出身贫苦,百手起家,事无巨细,精力过人。殚精竭虑为革命,艰苦卓绝开天地。不摆架子的红军总司令朱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为人宽厚rn c ,温和朴实。统帅全军后,也和普通战士们同甘共苦。可爱率真的大将军生活简朴,谈话举止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喜欢孩子,精力过人。(1)以下是有关“毛泽东”人物卡中错别字的修改,哪一项是正确的?A. “出身”改为“出生” B. “百手”改为“白手”C. “事无巨细”改为“事无具细” D. “殚精竭虑”改为“弹精竭虑”(2)根据拼音,为“朱德”人物卡填写正确的汉字。(3)第三张人物卡描述的是哪个人物?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一位。A.周恩来 B.彭德怀 C贺龙 D.徐海东22 . 为邀请家长参加班级的阅读分享会,班委撰写了一份邀请函。请选择下面哪个选项的句子表述最得体恰当?尊敬的家长:我班兹定于本月9日15时在班级举行“红星在我心中”主题阅读分享会。同学们已做了充分准备,必将让您大开眼界。我热忱地通知您在闲暇之余抽出宝贵的时间,光临寒舍。您的加入必将为我们留下更美好的回忆,还请务必准时参加。806班班委2020年1月3日ABCD23 . 以下是某小组在阅读分享会上的发言片段,请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斯诺历时四个月,采访了大量红军将领和普通百姓,用客观而不失激情的语言,记录了一段由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奇迹,刚去苏区时,他的态度是_,随着逐渐深入的接触,他以严肃的新闻态度,了解“红色中国”,感受到红军如松柏般坚毅的精神,面对残酷现实,“_?_(填写刘桢赠从弟(其二)中的诗句)正是对他们最好的写照。八、综合性学习24 . 观察下面这幅图,按要求答题。(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的内容。(25字以内字)(2)图画一定触动了你心灵的感悟,请选择某方面,谈谈你的感悟。(30字以内)九、作文25 .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_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提示:“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者代表某种风气的人,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感情倾向。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对比阅读1、五、句子默写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