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模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336853 上传时间:2020-04-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粗犷(gung) 狭隘(y)热忱(chn) 随声附和(h)B怂恿(sng)干涸(g)怅然(chng)拈轻怕重(nin)C蜷伏(qun)虐待(n)惩戒(chng)畏罪潜逃(qin)D嗔怪(chn)蹒跚(pn)称职(chng)莽莽榛榛(zhn)2 .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与原意不符。B枘凿:比喻两不相容。C亵渎:轻视,瞧不起自己。D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深霄伴侣小楷妇嬬皆知B烦琐疮疤字贴慷慨淋漓C斑澜浊流榜样言外之意D污秽土匪霹雳浩浩荡荡4 .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竟在这异国他乡萍水相逢,都高兴得不得了。B我们站在塔上,观赏两岸风光,十四十五世纪的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时期的宫殿和院落鳞次栉比。C面对自己的强项,他说得振振有词,专家学者们也表示心服口服。D收藏在卢浮宫的艺术品真是美轮美奂,深深地吸引着参观者的眼球。5 .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B太平洋海湾中有三个小岩石孤岛,栖息着上万只大嘴鹈鹕、鱼鹰、海鸥。C王维对于这样的阳关,只是缠绵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D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6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全书语言准确、幽默、洗练,细节描写传神,人物栩栩如生,艺术上有较大的成就。B诗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许多不同的形式。诗、词、曲,从文学角度看,都是诗歌。C莫泊桑,美国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其代表作是我的叔叔于勒。D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7 .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可能是一时疏忽,你的文稿有几处不通顺,我斗胆作了斧正。B我的一首小诗在星星上发表了,现抄寄给您,敬请雅正。C这种壁纸是最新研制的,既美观又环保,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D学生会写出了食堂服务质量调查报告,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相关意见。8 .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理解: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麻雀在强大的猫面前冷漠、呆滞的特点。A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理解: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麦子等待收割的情形。B一味地追星,一味地模仿,哪里还会有创新的意识?哪里还会有开拓的精神?理解: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批评“追星族”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C张老太太剪纸可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理解: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张老太太的剪纸技术高超。D小麻雀垂头丧气地站在那里,只有那么一点活气,像是等着猫再去扑它,它没力量反抗或逃避。9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B作为一种新媒体,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C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D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二、现代文阅读10 .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边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_,_,使我的心也_,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_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上,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文中空白处应填的词语是_、_、_、_。指出文中加粗词的词性。朦胧(_)依稀(_)也许(_)然而(_)和(_)去年(_)呢(_)在(_)选出对“似乎听到歌吹了”“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三个句子中加粗的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A“似乎”“也许”表示猜测,“大概”表示基本肯定。B“似乎”表示猜测,“也许”“大概”均表示肯定。C“似乎”表示猜测,“也许”表示猜测的另一种可能性,“大概”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D“似乎”“也许”“大概”都表示猜测。这段文字行文缜密,前后多处照应。请将文段中相应的句子填写在相应的表格中。前文交代的句子后文相照应的句子A那声音大概是横笛或者也许是渔火B.C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A“但我还以为船慢”;B“然而又自失起来”;C“果然是渔火”;D“于是赵庄就真在眼前了”。这四句分别表现了“我”去看戏途中的_、_、_、_的心理。对这几段文字写景时的观察点和观察角度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A船上 仰视 B岸上 平视C船上 平眺 D岸上 眺望选文中的景物描写是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展开的,请把有关语句摘抄在下面。a视觉方面描写的语句有_b听觉方面描写的语句有_c嗅觉方面描写的语句有_d触觉方面描写的语句有_以景物描写衬托“我”急切心情的语句有_对选段中画线的比喻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A船离开平桥村,行驶急速,“我”当时看戏心切,觉得起伏的“连山”像踊跃的兽脊,心中充满了向往。B这个比喻符合当时舟中观夜景的实际情形:因山势起伏,船行疾速,山色淡黑,群山极像“踊跃”的、“铁”青的巨兽的脊背,同时也写出了船速之快,看戏心切。C这个比喻将静止的景物写作流动的视景:连山起伏,静止不动,作者将其比作踊跃的兽脊,化静为动,形象生动。D这个比喻句写出了夜间山景的特点:群山起伏,山色淡黑,极像踊跃的野兽的脊背。选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读书莫忘做笔记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钱锺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锺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人民日报2015年03月31日 24 版)11 .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12 . 从本文看,做读书笔记主要记什么?读书笔记有什么好处?13 .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是一项是( )A学者、作家都市时必须作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B时代在进步,作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C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报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书做笔记也要越来越快。D自己做的笔记自己是做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问题。三、对比阅读(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其一)注欻(x):忽然。蚤:同“早”。昧爽:拂晓,黎明。逡(qn)巡:有顾虑而徘徊不前。罹(l):遭遇祸患。14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一狼洞其中 _ (2)屠自后断其股 _(3)又从之_ (4)直十余金_15 .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B禽兽之变诈几何哉C屠思狼所欲者肉D见狼口中含肉16 .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2)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17 . 两文中的两只狼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18 . (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四、情景默写19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_,_。(杜甫春望)(2)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3)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4)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一诗中用客观景物的描写衬托诗人闲适心情的的诗句是:_,_。(5)默写杜牧的赤壁。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20 . 请选出下列对本诗解说有误的一项 ( )A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由低沉愤懑到高昂乐观。B“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典故,用来表现诗人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的思想感情。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D尾联听君中的“君”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21 .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六、名著阅读(题文)阅读下面名著,回答后面的问题。说时迟,那时快,蒋门神急要挣扎时,武松早落一刀,劈脸剁着,和那交椅都砍翻了。武松便转身回过刀来。那张都监方才伸得脚动,被武松当时一刀,齐耳根连脖子砍着,扑地倒在楼板上。两个都在挣命。这张团练终是个武官出身,虽然酒醉,还有些气力;见剁翻了两个,料道走不脱,便提起一把交椅轮将来。武松早接个住,就势只一推。休说张团练酒后,便清醒时也近不得武松神力!扑地往后便倒了。武松赶将去,一刀先割下头来。蒋门神有力,挣得起来,武松左脚早起,翻筋斗踢一脚,按住也割了头;转身来,把张都监也割了头。见桌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盅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盅,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写下八个大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22 . (小题1)请为这段文字拟写一个贴切的标题。(2分)23 . (小题2)阅读段选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5分)(1)本选段大量运用了动作描写,请举一例,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2)武松杀人后,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八个大字,体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征?(2分)七、综合性学习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九年(1)班正在举行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24 . 请你设计两个以“爱国”为核心的主题活动,拟出活动名称。25 . 请你为此次活动准备两个爱国人物故事(每个不超过15字)。26 . 活动宣传展板上有这样两句话,请你仿照示例再写一句。爱国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爱国是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抱负;爱国是_。27 . 班级将于4月25日下午两点在本班教室进行“爱我中华”的诗歌朗诵比赛,班长张宁打电话邀请语文老师担任评委,他该怎么说。八、作文28 . 作文。以“凝视着那一轮明月”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二、现代文阅读1、2、三、对比阅读1、四、情景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