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下册8 红楼春趣练习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195056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五年级下册8 红楼春趣练习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五年级下册8 红楼春趣练习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五年级下册8 红楼春趣练习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五年级下册8 红楼春趣练习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内。(1)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 ( )A.用肩扛东西B.捡C.肩膀(2)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 ( )A.逐渐增多或增广 B.繁殖后代 C.吸引(3)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 )A.向远处看 B.抬起头来望 C.从高向低看2 . 对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雨来一看要挨打了,撒腿就往外跑。(动作描写)B爸爸怎么忽然这样打扮起来了呢?(心理描写)C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外貌描写)D他着急地喊起来:“我怎么办呢?”(语言描写)3 .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历经艰险修得正果后,悟空被如来佛封为( )。A旃檀功德佛B斗战胜佛C净坛使者D金身罗汉二、填空题4 . 把下列文言词语换成现代词语。(1)真个好所在。(_)(2)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_)(3)石猴却又瞑目蹲身。(_)(4)何不拜我为王?(_)5 . 组词。运(_)拍(_)跑(_)细(_)打(_)造(_)古(_)义(_)6 . 课文回顾。(1)最后一头战象,描写了_、_、_、_四个场面,我从中体会到_。(2)狐狸留给我们的印象是_和_,但在金色的脚印中,我才知道狐狸也是一种_的动物。(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句诗选自唐代诗人_的_,本诗的后两句是:_,_。7 . 看拼音,写词语。wn nun b wn jn ln mn z( )( )( )( )sh jn r no xn yn j dn( )( )( )( )三、现代文阅读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正说着,只见贾母等来了,各自随便坐下。先着丫鬟端过两盘茶来,大家吃毕。凤姐手里拿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三镶银箸, 掂掇人位,按席摆下。贾母因说:把那一张小楠木桌子抬过来,让刘亲家近我这边坐着。众人听说,忙抬了过来。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薛姨妈是吃过饭来的,不吃,只坐在一边吃茶。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贾母素日吃饭,皆有小丫鬟在旁边,拿着漱盂麈尾巾帕之物。如今鸳鸯是不当这差的了,今日鸳鸯偏接过麈尾来拂着。丫鬟们知道他要撮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鸳鸯一面侍立,一面悄向刘姥姥说道:别忘了。刘姥姥道:姑娘放心。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箸来,沉甸甸的不伏手。原是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与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叉爬子比俺那里铁掀还沉,那里犟的过他。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 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 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 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曹雪芹红楼梦8 . 从哪里可以看出凤姐等人要取笑刘姥姥?( )A让刘姥姥与贾母一桌。B给刘姥姥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并把鸽子蛋放到刘姥姥桌上。C众人纷纷哈哈大笑起来。9 . 读了短文,你可以推断出文中刘姥姥的人物定位是( )。A封建大家长B农家妇女C孝顺的当家媳妇10 . 笑声中可看出人物的个性,请任意选取一个人物加以分析。_四、信息匹配11 . 用“”给标下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巢穴(xu xu)绯红(fi fi)眩晕(xun xun)荆棘(j j)栅栏(shn zh)挨打(i i)五、连线题12 . 作者、名句、诗题连连看。朱熹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贺知章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过故人庄孟浩然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回乡偶书苏轼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春日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二、填空题1、2、3、4、三、现代文阅读1、四、信息匹配1、五、连线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