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1191480 上传时间:2020-04-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填空题1 . 把古诗补充完整。画远看(_)色,近听(_)无声。春(_)花还(_),(_)(_)(_)(_)惊。2 . 看拼音,写词语后填空c i(_)h i(_) h shn(_)这些词语都是描写(_)的,还可以用_、_等词语形容他。3 . 根据意思写词语。出人意料地突然来到。_由不得自己做主,控制不住自己。_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样。_不经过思考就做出反应。_4 . 给下面的字换部件,组成新字在组词蜂_、_ 迎_、_ 瓣_、_5 . 课文内容我最熟。(1)三袋麦子是一篇,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小猪把麦子;小牛把麦子;而小猴则把麦子。(2)土地爷爷一年后故地重访,面对小猪,他;看到小牛,他;面对小猴,他。(3)小猪、小牛和小猴的身上各有什么优点?它们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二、语言表达6 . 读读,想想,填填。告别语_道歉语_7 . 按要求写句子。1.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改为反问句)_2.上课铃响了,同学们立刻马上跑进教室。(修改病句)_3.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文物。(修改病句)_4.颐和园的景色很美。(改为感叹句)_5.电脑住宅为主人提供了舒适的生活条件。(改为反问句)_三、现代文阅读我们每人每天浪费一滴水,我国14亿人口就会浪费14亿滴水,相当于280吨水,如果每人每天吃10千克水,这些水可供一人吃28000天,也就是70多年。如果每人浪费一粒米,全国每天浪费掉14亿粒米,一粒米大约重0.025克,这十四亿粒米重近80吨,加如一人一天吃0.75千克米,这些米足够一人吃10万多天,也就是约270多年。文中的数量小至一滴、0.025克,大到280吨、80吨;从一个人浪费一滴水、一粒米,到能吃70多年、270多年8 . 这些数字使你想到了什么?_9 . 你想对周围的人说些什么?_10 . 以前你是怎样做的,看了这段资料,你认为自己从现在起应该怎样做呢?_课外阅读。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就热闹起来,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又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倒也是五颜六色,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然而那只有商业上的宣传,没什么文化内容。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有些戏人儿还会耍刀弄枪。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是走马灯,蜡烛一点,秫秸插的中轴就能转起来。守在灯旁的一个洞口往里望,它就像座旋转舞台:一下子是孙猴,转眼又出来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边。至今我还记得一盏走马灯里出现的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他跪在地上,头顶蜡扦;旁边站着个梳了抓髻的小脚女人,手举木棒,一下一下地朝他头上打去。11 .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是_。12 . 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的特点是_。13 . 花灯是真正的艺术品,选段是从_、_、_等方面体现出来的。14 . 作者在选段中介绍了哪些花灯?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_四、信息匹配15 . 把下面的书分分类。西游记安徒生童话木偶奇遇记红楼梦小王子中国四大名著:_童话故事:_16 . 给句子中的引号选择正确的用法。A表示直接引用。B表示特殊含义。C表示否定和讽刺。D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1.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_)2.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_)五、书面表达17 . 写作题目:我这堂课要求:1从“喜欢”、“不喜欢”、“讨厌”中选择一个填在横线上,然后按题作文。要求写成记叙文,要交代清楚是一堂什么课,以及这堂课的内容和你的感受。2书写端正,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主,语句通顺。3字数不少于300字。六、连线题18 . 仿生学在生活中运用越来越广泛,请将下面的生物及其仿生产品用线连起来。蝙蝠防毒面具鸟儿雷达海豚飞机狗潜水艇猪电子鼻七、判断题19 .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1)两茎灯草对严监生的描写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_)(2)刷子李用大量的笔墨写了曹小三的所见所闻,所以曹小三是本文的主人公。(_)(3)自相矛盾描写的是战国时期发生在楚国的一件真实的事情。(_)(4)“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_)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2、3、4、5、二、语言表达1、2、三、现代文阅读1、2、四、信息匹配1、2、五、书面表达1、六、连线题1、七、判断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