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手脑速算感言.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18508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手脑速算感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师手脑速算感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师手脑速算感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_手脑速算小组教师感言(一) 李 丽 1.每天比班上孩子都早到教室,微笑着迎接每一个孩子,美好的一天开始啦! 2.在孩子身上有永远学不完的东西,你是老师,但是得记住向孩子学习。3.及时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在你的支持下会变成一个有意义的活动。4.不要吝啬你的微笑,它能拉近彼此的距离,为沟通铺就坦途。5.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宽容、爱护他们,特别是那些“弱势群体”,更应该得到我们的关爱和照顾。6.学习中,你是他们的引导者;游戏中,你是他们的好伙伴。7.蹲下来和孩子说话,让他们从视线上、心理上都觉得你和他们是同一水平线的!这样沟通的效果才会更理想哦!8.善于观察孩子,赏识孩子,孩子就会把你当成他的好朋友。9.一个点头、一声微笑、一句亲切的再见 细微之处的关注,带给孩子和家长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暖。10有的孩子,他的优点就写在你的眼里,而有的孩子,他的优点需要你用心去发现。我们不仅要用眼睛来观察孩子,更要用心灵来关注孩子。11和孩子说话时看着他的眼睛,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重视。12.重承诺,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做到。13.关心孩子,不只在言语,更在细微处。14.每天保持充沛的精力,用积极向上的朝气感染孩子。15委屈了孩子,能勇于承认,让孩子及时释放心中的不快。手脑速算小组教师感言(二)1.遇到困难,多向老教师请教,多和同事交流,会有很多收获。2.教研、课题小组活动,是研究教与学的有效载体,每个老师都应该成为活动中活跃的一份子。3.在孩子们比赛的时候,千万别吝啬你的嗓子,记得为孩子加油呐喊。4.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促进孩子更好的成长,让孩子参与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也是教育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让家长明白准备的过程其实也是经验分享、积累的过程,千万不要漠视。5.在大人眼里是无用的东西,在孩子心中却可能是值得珍藏的宝贝哦,那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去好好收藏吧!6.设个小舞台,让每个孩子能上来表演,给孩子展现自己的机会。7.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因人施教”永远是教育工作的期待和追求。8.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说“你能行”!要多给予正面鼓励和表扬,不要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上。9.如果表扬孩子,可以用身体的触碰来代替语言的表达,你和孩子的距离会拉得更近。10.该放手时就放手,有些时候可以做个“懒”老师! 11.在班级里开展任何一项活动,作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表现的最为积极、感兴趣哦!用自己的热情带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12.如果向孩子提出了合适的要求,就一定要求他们做到。13.和孩子们一起游戏的时候,老师佯装弱者,往往能够激发孩子们做强者的责任感。14.当孩子欲言又止,或是总不敢正视你,那就是孩子有什么状况了,一定要耐心、细心地多加注意。15.批评孩子时确切地告诉他:老师喜欢你,可是不喜欢你做的某某事。16.为了引起全班孩子的重视,在讲理或批评时,让孩子们的嘴来说,而不仅仅让他们做听众。手脑速算小组教师感言(三)1.主动向孩子问好、道别!在你的潜移默化中,羞涩的孩子也会主动积极!2.不吝啬自己的拥抱、抚摸,甚至轻轻拍一下屁股,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般。3.有些问题假装自己不懂,向小朋友讨教!你会发现他们的智慧。4.表扬孩子时可以面向全体,为孩子树立榜样,指出缺点时要个别交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5.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都应具体,让孩子知道该怎么做,而不是空洞说教。6.允许孩子们向老师提出意见,这样孩子会觉得你更亲近,也会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7.将每一个孩子当作大人看待,多一些平等与自主,你会发现他们真的长大了。8.在班上称呼孩子的小名,会让孩子更感亲切,愿意亲近你。9.了解每个孩子的爱好(喜欢的颜色、爱吃的零食、爱玩的玩具),关键的时候就是应对孩子的法宝。10.给孩子充分的机会去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11.给孩子一个环境,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发展。12.孩子的学习不仅仅是听、想、说,更多的是在“做”中学习。13.容忍孩子的犯错和遗忘,你要做的是提醒和帮助。14.让孩子参与到环境布置中来,让“活”起来的墙饰成为每个孩子表现的舞台。15.平时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生活中有意思的内容并灵活运用,就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16.活动后的评价是孩子们又一次的学习机会,应得到重视。17.孩子们最喜欢和老师一起玩游戏,游戏时投入到孩子们中间,你和孩子都能体会更多快乐!18.遇到困难可以向小朋友求救:“谁愿意来帮帮忙?”相信肯定会有许多小手举得高高的!手脑速算小组教师感言(四) 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历中,一些日常问题的解决使得他们对加法产生了或多或少的朦胧印象,但是,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加法并运用加法解决问题,这还是第一次。因此,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用数的组成知识去做加法。一、导入凸显分与合的思想。加法的含义来自于分与合的思想。在教学开始时,以几组变式的分与合作为基础,铺垫让学生初步感受今天我们要用分与合来解决新问题。二、从算理中教学。在例题教学时,我通过图意变化,引导学生看变化的过程,说清图的意思。(校园里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同时以提问的方式出现第三句话: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给学生初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概念,了解看图是要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看图列出加法算式:3+2=5。这部分是学生的已有经验,我把重点放在了算式含义的讲解,计算教学重在算理。我采用了接受式学习方式,“+”学生已经认识,而是通过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的意义是合起来,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结合起来。算式“3+2=5”中“3”、“2”、“5”的意义解释,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来解释,说明学生能够理解数的意义了,学生能够通过分与合的经验说出算式的意义,让学生经历形象数符号语言初步将意义整合,最后将“3+2=5”意义精简为“3和2合起来是5”。三、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同层次的练习符合能力的需要,重在拓展学生的能力。摆一摆、说一说,将摆说结合,将动作和语言相连接。看算式,摆一摆则是对数形的结合。说一说、填一填。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学生能够自己看图说意思、提问题、列算式。通过情境的变化,发现三道算式中的规律,先是有经验的积累算式,由现象观察算式,到分析算式、比较归纳。算一算、填一填。直接写出得数,比较“2+1=3”和“1+2=3”之间的规律:加号前后交换位置的得数不变,再通过找到的规律让学生自己找算式,充分给学生空间拓展能力。送信连一连。将连线题和有序的排一排结合在一起,将得数是5的算式全部找到。这部分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上黑板排序、说一说,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数学思想。看一看,列算式。出现整幅综合图,让学生自己从图中找信息,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学生能够充分的说图意,列出不同形式的加法算式,说明学生不但会计算,还能通过加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四、总结突出算理。本节课的总结关键就突出“+”的含义合起来。在课的最后再回到导入的铺垫,用分与合的知识解决加法计算。这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我可以通过语音语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而不是一味高调;在送信环节,学生一开始出现从大到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再去排一排,学生能够根据分与合的联系出现两组算式,让学生认识事物的对比过程,自主的找到算式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教师自主将这一环节延后出现;在教学中还要充分注重教是为学服务的。THANKS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