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课件3苏教版.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106671 上传时间:2020-04-1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课件3苏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课件3苏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9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飞红滴翠记黄山课件3苏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飞红滴翠记黄山 柯蓝 学习目标1 了解解说词的一般写法 2 掌握课文中使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3 学习变换角度从多方面描写景物的方法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这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 可见黄山在众山中的地位之高 很多同学没见过黄山 一定想知道黄山是什么样子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关于黄山的课文 飞红滴翠记黄山 请欣赏黄山风光 黄山甲天下方毅黄山甲天下 松与石最奇 天阴知有雨 白云拂青枝 天都峰赋赖少其若非大手笔 难画黟山图 云来天欲覆 日出地吐朱 墨酣夹风雨 一点为天都 图成神鬼泣 百岳竟狂呼 吁嗟乎 余生八万九千岁 始信高士巨眼识沉浮 咏黄山周扬奇峰云海峥嵘 苍松破壁挺立 观止三都景色 无愧名山第一 本文是一篇解说词 是为多部电视旅游风光片 话说长江 中黄山部分而写的 它有别于一般的游记 因为它是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绍自然风光的 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法 所以 第一 它能自由地变换角度来表现出 或环景 全景 或中近景 特写 或俯视 或仰视 或平视 第二 它要配合画面 要着眼于解释画面 讲出画面中不为人注意或隐含的东西 不宜过分发挥 第三 它应该口语化 要使观众一听就懂 本文对于这三个特点体现得比较充分 整体感知课文 理清作者的思路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构思文章的 体会作者的感情 1 课文在整体组合上 设置了哪三条线索 2 从整体上看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结构全文的 讨论 下一页 本文在整体组合上 设置了三条线索 其一是时间线 从古至今 开头从徐霞客的话谈至黄山的地质形成史 再到黄山现貌 其二是空间线 从上山到出山 历群峰 或观黄山种种景物 或体验黄山生活 其三是逻辑分类线 如体现黄山特点的景物 奇峰 古松 怪石 云海 日出和温泉 是逐一带出的 彼此间相对独立 这些线索并非贯串全篇 如黄山的历史状况只是开头提一下 接下去就讲黄山现貌 而不是去讲黄山的开发史 再如空间线 也是若隐若现 并不是游人行经路线的再现 正是由于作者的精心组合 虽然所写到的内容相当复杂 但是把握起来并不困难 全文按逻辑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1 3段 总写黄山 概括介绍黄山概貌 地理位置 从地质史上说明其形成的过程 第二部分 第4 17段 分别介绍了黄山的各种景观 奇峰 古松 怪石 云雾 日出 第三部分 第18段 介绍黄山温泉 从山上写到山下 为全文作结 2 从整体上看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结构全文的 思考 浏览课文 看作者在写第二部分时 是按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 作者分哪几部分介绍了黄山的美景 第1层 4 6 介绍黄山奇峰 着重写天都峰 第2层 7 8 以 迎客松 为主体 介绍黄山松 第3层 9 14 简介莲花峰 细写黄山怪石 第4层 15 描写黄山烟云 第5层 16 17 描写黄山日出 课文第二部按逻辑顺序可分为五层 课堂练习一1 认真阅读课文写黄山松 黄山烟云和黄山日出的段落 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它们的特点 2 黄山石 千姿百态 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 请你根据这些饶有趣味的名字想象出它们是什么样的石头 黄山松 姿态多样 具有顽强的万古长青的生命力 黄山烟云 皎洁 朦胧 优美 如梦如幻 与山峰相依相恋 黄山日出 一瞬万变 灿烂夺目 五光十色 给天下万物以无限生机和优美抚爱 1 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它们的特点 2 请你根据课文中饶有趣味的黄山奇石的名字 发挥想象 描绘出它们的状态 小组讨论 1 本文写作角度变化很多 有悬想历史的 有空中俯视山景的 有让你身临山中边攀登 边观赏的 也有听导游解说的 请你说说文章写作角度是怎样变换的 并请在转换的地方标示出来 从高空俯视 神游天外了 俯视 悬想 巍峨黄山 取名天都峰 仰望 当你踏在这光滑潮湿的台阶上 登山的集体 起先置身于旅人之中 边攀登 边观赏 然后改从远处遥望 1 标出写作角度转换的句子或段落 说说文章是怎样变换写作角度的 1 标出写作角度转换的句子或段落 说说文章是怎样变换写作角度的 当我们登上 真是 无限风光在险峰 啊 从顶峰俯视 沿 百步云梯 而下 驮着一只金龟 翘首昂视 清晨 神奇的仙山琼阁 远视 随太阳升起而变换视角 2 文章从地质历史上黄山的形成 写到黄山诸景 峰石 松树 烟云 日出和温泉 着力赞颂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伟大创造力和人类非凡的审美能力 请你说说作者是怎样将两者结合起来 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的 小组讨论 课文抓住了黄山是祖国大地上的一块瑰宝来写 在概括描述黄山总貌的同时 用设疑的方式引出它的地质生成史 让人们对黄山有个纵向的 总的了解 然后再分别介绍各种景观和特色 峰石 松树 烟云 日出和温泉 来了个横向展开 在写各个景观时 注意穿插照应 把人们的活动也写进去了 有时还写人们的心理感受 如日出部分 在这些记叙的基础上 适当的运用议论来点化 说明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只不过是构建出黄山的原始情貌 黄山的美 还有待于人们装点 有待于人们用美的心灵去发现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归纳课文主题 本文通过对黄山雄奇壮丽景色的描写 揭示了黄山的特点 激发读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认识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力和人类审美感知在提升景物品格中所起的作用 从而珍惜和爱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课文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