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登飞来峰》课件 语文版.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084170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登飞来峰》课件 语文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登飞来峰》课件 语文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登飞来峰》课件 语文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飞来峰 王安石 1 通过查字典或有关资料 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 大致理解诗中描述的情景 2 想像诗句描绘的景象 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蕴含的道理 3 有感情地朗读 并背诵和默写 学习目标 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王安石 1021 1086 字介甫 号半山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思想家 当过宰相 在北宋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 历史上叫做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又是文学家 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 唐宋八大家之一 1050年夏天 王安石在浙江鄞县做知县 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 途经杭州时 登临杭州西湖飞来峰 有感而发 写下这首七绝 这一年王安石正好三十岁 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 千寻塔 闻说鸡鸣 见日升 不畏浮云 遮望眼 只缘身在 最高层 王安石 注释 飞来峰 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 千寻塔 非常高的塔 古代以八尺为一寻 浮云 浮云 飘浮浮的云彩 古人常以它比喻奸邪之臣 汉陆贾 新语 邪臣蔽贤 犹浮云之障白日也 唐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望眼 远望的眼睛 缘 因为 最高层 最高处 身 自身 自己 飞来峰上千寻塔 理解诗句 高高的飞来山上耸立着千丈高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听人说晨鸡初鸣时 在塔上能看到日出 不畏浮云遮望眼 不怕浮云遮住远望的视线 只缘身在最高层 只是因为登到最高处能极目远望 写飞来峰塔的形象 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赏析 诗人用 千寻 这一夸张的词语 借写峰上古塔之高 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 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 胸怀改革大志 对前途充满信心 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前两句 飞来山上千寻塔 一句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一句 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 不畏 二字 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 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 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 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 浮云 是具有比喻内涵的意象 比喻困难 障碍 挫折之类的事物 诗的后两句 此外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和唐朝诗人王之涣的 登鹳雀楼 诗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 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 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 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寄寓 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的哲理 这首诗借景抒情 通过写登飞来峰的见闻感受 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 自信向上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归纳主旨 1 这首诗中 浮云 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指眼前的困难 挫折 障碍等 2 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观察事物 解决问题 要站得高 看得远 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所羁绊 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才能不怕阻挠 不被眼前困难吓倒 3 赏析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句意 用比喻的手法 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 无所畏惧的精神 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登飞来峰 阐释的哲理 诗人身在塔的最高层 站得高自然看得远 塔下景物可以一览无余 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 这首登高游览的小诗 乍听起来 是在谈论观赏自然风光的体会 可细一体味 我们不仅能从中体会到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更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 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 不也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 在诗人 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 对读者 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总结存储 课外延伸 1 说一说自己登山观景的体会 2 熟读背诵 进一步品味哲理之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