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欣赏《从印象走向现代》教案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11062911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音乐欣赏《从印象走向现代》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音乐欣赏《从印象走向现代》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音乐欣赏《从印象走向现代》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中学高中音乐欣赏从印象走向现代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掌握德彪西的月光在旋律、节奏、色彩和风格上的所表现出的印象主义音乐的特点。2、通过音乐辨听,让学生能够辨别印象主义音乐并了解印象主义音乐在音乐发展史上的贡献。二、教学重难点:掌握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点。三、复习巩固:1、古典乐派及其代表人物2、浪漫乐派及其代表人物四、教学内容说明: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发展期,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前后,各国政治寻求新的体制,科学领域的发明、发现和和技术进步也对人们的思想、生活的变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就音乐而言,法国由于对德国的反感,追求民族自尊,产生了印象主义音乐,打破了某些传统技法,接着欧洲、美洲的一些国家音乐家也探索音乐的不同表现手法,形成了许多音乐流派。这些音乐流派的产生标志着现代音乐时期的到来。五、作品分析及相关资料1、海妖法国作曲家、钢琴家德彪西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歌曲,但他成熟时期创作的还是器乐曲作品。以1892年的牧神午后为起点,随后有三部交响曲 夜曲、三部交响素描海和三部交响曲意象集。海妖选自夜曲,完成于1899年,作品由云、节日、海妖三幅生动的音乐画面组成,体现了三种自然现象,是印象派音乐的重要文献之一。从创作手法上看,海妖运用了音色、和声和音型的多样变化,在丰富的管弦乐华丽色彩下,引入了女声合唱。但合唱没有没有歌词,全部用哼唱。克劳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年8月22日1918年3月25日),法国作曲家,印象派创始人,最为重要代表人物。生於商人家庭。十一岁進入巴黎音乐学院。1884年以大合唱浪子获“罗马大奖”,后赴意大利学习兩年。艺术上反对旧传统,并受東方音乐及唯美主义思潮的影响,逐渐形成对现代欧美音乐具有深远影响的印象乐派。主要代表作品有:管弦樂作品:大海(1905年)、夜曲(1899年)、牧神午後前奏曲(1894年)歌剧: 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等印象主义音乐,是19世纪主要在法国流行的一种音乐样式,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这些音乐并不描述现实的事件,而是建立在色彩,运动和暗示(Suggestion)之上,这其实是印象主义艺术的共征。而印象主义者多为法国人。他们认为,纯粹的艺术想象力比描写真实事件具有更深刻的作用。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为德彪西和拉威尔。印象主义音乐带有一种完全抽象的、超越现实的色彩,是音乐进入现代主义的开端。法国的拉威尔和德彪西是公认的两位重要印象主义代表作曲家。2、第十一交响曲第二乐章“1月9日”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重要作曲家。一生创作了15部交响曲,前几部都与革命有关,当然也有反映前苏联政治文化的作品(第十交响曲)和反映个人生活的作品(第十五交响曲)。第十一交响曲又名1905年,是肖斯塔科维奇为庆祝苏联十月革命四十周年(19171957)而创作的。是一首有标题性的作品。反映的是1905年9月彼得堡的工人及其家属共约14万人,到东宫沙皇请愿,而沙皇却动用军警向人群开枪,打死一千多人,打伤两千多人。10月,全俄国工人大罢工,武装起来的工人与沙俄军队进行了九天的激战,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这就是著名的1905年革命。它反映了俄国人民反对沙皇的残酷统治,追求民主自由的思想和英勇斗争的精神。肖斯塔科维奇用这一历史素材创作的交响曲,符合庆祝十月革命的主旨,既有史诗性,又有抒情性和悲剧性。作品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东宫广场第二乐章1月9日第三乐章永恒的怀念第四乐章警钟作曲家介绍: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最重要的苏联作曲家之一,也是当代世界著名的作曲家之一。1906年9月25日,肖斯塔科维寄生于圣彼得堡,他的父亲是化学工程师,母亲曾是音乐学院的学生,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也是肖斯塔科维奇学习音乐的启蒙老师。肖斯塔科维奇九岁开始跟母亲学习钢琴,后很快就进了格拉塞尔的音乐小学。1917年,11岁的肖斯塔科维奇开始创作。作曲家幼年时期就对一些重大事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等有所反映,此时他写了自由领纪念革命烈士的葬礼进行曲。在十月革命里,还是少年的肖斯塔科维奇经常喜欢在彼得堡街头徘徊,他亲眼看到沙皇警察打死儿童的悲惨情景,使他深深地刻印在脑海里,后来并把它反映在标题为十月献礼的第二交响曲中。1919年,肖斯塔科维奇进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同时学习两门主科钢琴与作曲。他在创作上表现出高度的才能,在他毕业之前就写了十部作品,其中包括用普希金的茨冈写的歌剧、钢琴曲三首幻想舞曲和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作品第10号)。这部交响曲引起了国际乐坛的注意。1923年、1925年,肖斯塔科维奇先后毕业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的钢琴系和作曲系。1927年,他参加了在华沙举行的第一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并获得了奖状。二十年代的苏联正处在艰难的发展时期,西方资产阶级音乐的现代派、形式主义同正在形成的苏维埃音乐文化展开了激战。肖斯塔科维奇的某些作品也受到了影响,表现了某些现代派的特征,曾引起舆论界的争议。对这位年轻的作曲家来说,他既有令人喜悦的初步成就,也遭受到最初的挫折。但在这一时期,肖斯塔科维奇极力要求自己广泛地创作不同题材和体裁的作品,从中不断探索并确立自己的创作风格。1937年10月21日,在列宁格勒第一次演奏他的d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第47号),标志着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这一时期,他除了创作交响乐和室内乐作品外,还为一些电影配乐,如:马克辛的归来(19361937)、沃洛恰耶夫的日子(19371938)、革命摇篮维堡区(1938)、伟大的公民(19381939)、带枪的人(1938)等等。苏联卫国战争爆发时,肖斯塔科维奇正在自己的家乡列宁格勒,于是他参加了保卫列宁格勒的志愿消防队,成为一名优秀的消防队员。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交响曲)就是在这些严酷的日子里写成的。音乐从印象走向现代 战争将要结束时,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八交响曲于l944年 4月2日在美国初演,当时曾有一百三十四家美国电台和九十九家拉丁美洲电台以及加拿大、夏威夷群岛、意大利、阿尔及利亚等国的电台转播了这场音乐会。美国舆论界对这部新交响曲评价很高,1945年当全美国为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逝世致哀时又演奏了第八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于是在苏联重又引起一番对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批评和争议。直至1947年,在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上,这部作品再次获得了好评才算了结。当时在捷克斯洛伐克,人们把他的第八交响曲与伏契克的不朽之作绞刑架下的报告称为姊妹篇。战后,肖斯塔科维奇用自己顽强的、创造性的劳动创作了与自己的人民心心相印的新作为保卫和乎反对战争而作的第十交响曲、清唱剧森林之歌和电影音乐易北河会师等,在苏联和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中间流传和演出。五十年代以后,肖斯塔科维奇对俄国革命历史中的英雄形象非常注意,连续写了一大批大型声乐套曲和标题性的交响乐,如以革命诗人的诗而写作的十首无伴奏合唱诗和第十一(1905年)交响曲。这些作品的音乐语言充满着民间音乐的因素,富有歌唱性。六十至七十年代,肖斯塔科维奇又创作了近四十部作品,其中交响曲四部、弦乐四重奏九部、大型声乐套曲八部。电影音乐两部,重新修改的歌剧一部以及其它器乐协奏曲、室内乐作品十五部。他一生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编号为147号,其中获奖作品为三十余部。他的创作,体裁多样,题材广泛,音乐构思和发展规模宏大,大型的、标题性的作品(包括交响曲)占主导地位。他的音乐语言极为复杂和异乎寻常地大胆。电影音乐和歌曲的风格纯朴、明朗、清澈。总之,对各种各样的主题形象悲剧性的、喜剧性的他都有极大兴趣,他的音乐既充满感情又富有深刻的哲理性。肖斯塔科维奇是二十世纪以来世界上最有成就的音乐家之一。1975年8月9日,肖斯塔科维奇在莫斯科逝世。3、蓝色狂想曲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18981937),美国著名作曲家。乔治格什温1898年9月26日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Brooklyn)一个贫苦俄国移民家庭。14岁时曾师从汉比策(C. Hambitzer)弹奏钢琴,表现出极高的天份。1914年高中辍学,进入纽约出版商雷米克(Remick)的公司,担任广告钢琴手。两年后辞职,开始创作。1916-1920年间主要从事歌曲创作,这些早期的歌曲以通俗易唱和富于旋律性而流传甚广,其中斯瓦尼(Swanee)使他一举成名。此后又创作了不少舞台音乐剧。1924年发表交响曲蓝色狂想曲,获得巨大成功,使他成为世界级作曲家,克莱斯勒、艾尔曼、拉赫玛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等当代音乐家参加了首演。1925年,纽约爱乐乐团开始委托他作曲,由于未接受过正统的音乐教育,此时他花费了很大的精力学习作曲理论,并得到了杜克(Vernon Duke)、列万特(Oscar Levant)和勋伯格等作曲家的帮助。1928年赴巴黎休养,创作了管弦乐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30年代起开始涉足电影音乐,为好莱坞电影作曲。1932年的为君而歌(of thee I sing)获普利策奖。1935年完成影响巨大的黑人歌剧波吉和贝丝(Porgy and Bess)。1937年7月11日,格什温逝世于好莱坞。格什温在美国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美国音乐长期为欧洲主流音乐影响,20世纪初才有明确表现美国国民性格的音乐出现,先驱者便是格什温。他将美国大陆流行的通俗爵士乐运用在传统音乐中,综合了欧洲音乐艺术、爵士乐、黑人歌曲等各种形式,创造出交响爵士乐,成为美国的音乐一种特色。这方面的代表作蓝色狂想曲,被认为是“容许爵士乐从酒吧间门里探出头来”的第一个成功的尝试。他的舞台剧与电影歌曲,也成为后来爵士乐或歌曲创作所仿效的标准。为了纪念这位作曲家,纽约爱乐乐团每年都要举行格什温作品专题音乐会。1945年,华纳公司以他的音乐和生平为基础,拍摄了电影蓝色狂想曲。蓝色狂想曲创作于1924年,同年2乐12日在纽约的伊奥利亚音乐厅由保罗怀特曼的管弦乐团首演,格什温担任独奏。蓝色狂想曲的前半部由两个主题所主导:第一个是由单簧管向上滑音的布鲁斯主题,第二个主题为节奏上富于活力的曲调,机敏地与开篇的辉煌主题相对应。格什温认为第一主题为他积蓄了整整十年的乐曲奠定了基调:“这首乐曲是动荡的20世纪20年代音乐的声音,一个打破旧传统主张、享乐主义、蔑视习俗惯例和疯狂追求快乐的时代;年轻女子不受传统拘束的年代在后裤袋里装酒瓶和非法经营酒馆,不承担法律义务的同居和多萝茜帕克的俏皮话的年代。” 格什温在两个主题中给予钢琴很大的发挥空间,而管弦乐队时常以其华丽的声音穿插进入。最后,他引入了另一支爵士乐曲调,它作为通向我们更熟悉和更缓慢的第二部分。钢琴和弦以宁静的半音进程以及富有神秘色彩和充满期望的步步上升,将我们带到广为人知的那一大段浪漫旋律的开始。弦乐开始缓慢而费力地演奏出个性化独特的旋律,它源自开始时有感染力的带切分的附加乐句。这个可爱的旋律相继变得敏感、辉煌、反复无常且具有金属的音色。然后乐曲转向了基于前面主题的快速再现,钢琴此时向着第二个节奏轻快的旋律挺进,管弦乐队奏出了开头那段由单簧管演奏的主题。整个乐曲在简洁而富有戏剧性辉煌的旋律中结束。4、远古孩子的声音 1970年,克拉姆创作了由女中音、童声、男高音与室内乐演奏的组曲远古孩子的声音,该曲由五段声乐曲和两首器乐曲组成。概论:(一)印象派音乐特点:1、旋律模糊、新颖、重复少,扩充手法,缺乏调性感。2、节奏常用复拍子,复杂多变。3、和声音像不很和谐,强调色彩多变,富有造型性。4、音色独特、丰富、新奇。5、结构松散、不规整。(二)现代派音乐特点1、旋律模糊,缺乏调性感,极少有抒情音调。2、大量使用复杂或复合的节奏。3、大量采用不协和或极不协和和声,音响尖刺、恐惧、新奇。4、超常规使用打击乐器。5、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广泛使用。音色凝重、混沌。跟踪练习:1、印象派主要代表人物有。2、德彪西,作曲家,印象派音乐创始人,代表作有管弦作品歌剧。3、第十一交响曲,作曲家是(国)人。代表作声乐套曲 ,歌剧,他是20世纪前苏联俄罗斯音乐主要代表人物。4、格什温,(国)人。主要作品有管弦乐,歌剧。5、古典乐派代表人物。6、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例举三人)答案:1、德彪西、拉威尔2、法国、牧神午后前奏曲、大海、夜曲、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3、肖斯塔科维奇、苏联犹太民间诗歌选、卡捷琳娜伊兹迈洛娃4、美国、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波吉与贝丝5、海顿、莫扎特、贝多芬6、肖邦、舒伯特、李斯特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