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考试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61432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9七下保山期中)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拓(tu) 黯(n)淡 赫(h)然 锲(q)而不舍B . 嘱(zh)咐 气魄(p) 哺(p)育 九曲(q)连环C . 气氛(fn) 点缀(zhu) 憎(zng)恶 鞠躬(gng)尽瘁D . 筹(chu)划 滞(zh)笨 可(k)汗 不耻(ch)下问2. (2分) (2019九下保山期中)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苍茫 旷野 陈词滥调 漫不经心B . 装钉 浮躁 名副其实 歪风邪气C . 缭草 急躁 一筹莫展 轻歌曼舞D . 禁锢 狼藉 人才倍出 纷至沓来3. (2分) (2019北部湾模拟)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今年,在广场上挂的中秋节彩灯让人眼花缭乱 , 目不暇接。B . 不论是段考还是期考,她的语文都考不及格,在班级中显得鹤立鸡群。C . 生活告诉我们,那些为富不仁的人,最终是不会有好结果的。D . 爬上青秀山时,他已经筋疲力尽了,下山时,只好坐观光车离开。4. (2分) (2018九上密山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 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既是实践和方法问题,也是导向和立场问题。B . 新华字典“汉格版”是商务印书馆实施的“中国品牌辞书海外传播工程”的项目之一。C . 面对信息时代、多元文化,令当代青年理应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不断创新的意识、敢于实践的行动。D . 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是开车看手机造成的。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5. (3分) (2019游仙模拟) 名篇名句默写。 (1) 散入珠帘湿罗幕,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_,烘炉照破夜沉沉。(于谦咏煤炭) (3)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_,仁在其中矣。(十则) (4)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周敦颐爱莲说) (5) 不宜_,_,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6) 纷纷暮雪下辕门,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 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8) 江山如此多娇,_。(毛泽东沁园春雪) (9) 唐代陆龟蒙别离一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句子。由此可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两句诗:_,_。 (10)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作答) 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6. (7分) (2019九下金华模拟) 儒林外史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儒林群丑图,儒林众生丑相毕现,请选择相应的人名填入表格。 严贡生 王惠 匡超人 牛浦郎人物丑相丑行_恬不知耻自夸,误用“先儒”,酿成笑话。_以掌舵人吃了自己昂贵的药(云片糕)为由,讹船家的船钱。_慕他人之功名,冒名顶替,招摇撞骗。_被任命为南昌知府,南赣道台,后投降宁王叛军。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7. (5分) (2019杭州模拟) 根据语意,完成任务。 光明中学初三(1)班的小明完成作业后在自修课上阅读课外书,书本被教数学的李老师没收,为此他很苦恼。请你帮助小明给李老师写一封短信,为他争取自修课上阅读课外书的权利。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只写正文,不超过150字。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8. (16分) (2018八上杭州月考) 阅读下文的文章,完成小题。 父亲的背高巧林乡下老家的屋檐下,夕阳斜斜地照着。趴在木椅后靠背上的父亲衣襟反穿,赤裸着略显肥胖而皮肉松弛、“雀斑”点点的背。母亲操着一枚让我感到既陌生又眼熟的刮痧板,一下一下刮着父亲的背。那专注的神情一如她在菜园里耕种那一垅贫瘠而濒临荒芜的地。一道道“痧痕”显现在父亲背上,乍一看,犹如挂在西边天空中的一片片红彤彤的云霞。我一震!难道,这就是我年少时经常见到的那个宽厚壮实的背吗?第二天,经我再三撺掇,从不肯轻易花钱看医生的父亲才答应去医院就诊。我背着父亲,匆匆走向停在环村公路上的轿车。一路上,尽管父亲的身重压得我气喘吁吁,但我的内心却是踏实而欣慰的。走过村前的小路,跨过河边的小桥,我尽力让自己的脚步迈得稳健些。父亲趴在我像他当年一样壮实的背上,浅浅地呻吟着,带着难挨的病痛与满心的幸福。走着,走着,在我恍惚的记忆里,突然泛起一幕与此时此境何等相似的情景:40多年前,我目睹父亲也曾这样背着他的父亲我的爷爷,一步步地走向镇上的医院。那是夏熟上场季节的一个中午,父亲弓着壮实的背,背起爷爷的一声声呻吟。可惜那时条件差,爷爷的病又犯得重,父亲才蹲身放下爷爷,爷爷就咽气了这样幽幽想着时,我的眼眶禁不住湿润了。有什么办法?这是无法逆转的生命轮回啊!父亲背着儿子,儿子背着父亲,就是这样。或许,我背上的父亲感受到了我的凝重、我的伤感,也就开始一遍遍地说:“歇一会儿吧,要不,让我自己慢慢地走。”我说“没事,我背你。”大叔大婶们见我如此背着父亲,啧啧称赞:“你看,老头有福,生了个多么孝顺的儿子。”我一听,反倒不安起来,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把父亲背在自己的背上!而仅仅这一次,又何以偿还我儿时父亲无数次背着我时积下的深深父爱?孩子们也来了,嘻嘻哈哈笑个不停,而这笑声分明因好奇而生,挟揶揄而来。我边背着父亲走,边在心里嘀咕:“孩子,你还小,等你长大后也当上父亲或者母亲时自然会明白的。”吊了几天盐水后,父亲终于枯木逢春一般慢慢康复起来。只是,父亲那张苍白、稍显浮肿的脸依然催人怜悯、惹人伤感。中午,病榻上的父亲望着一缕温暖的阳光,喃喃自语:“我已经好久没有换内衣了,身上黏糊得难受。”我马上接话说“让我替你擦个背,然后把你的内衣换了,好吗?”父亲用深透而充满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好一阵后才说:“儿,你在城里清洁惯了,还是等你妈来了再说。”我完全懂得父亲这话的意思,而事实也是这样,父亲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老人,从皮屑剥落、皱褶纵横的体肤上,或者从残牙稀疏、胡子拉楂的嘴沿边透出点什么气味来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我是无论如何也要替父亲好好擦个背的。于是,我慢慢扶着父亲,让父亲坐起身来,轻轻地替父亲脱去内衣。果然黏糊得很,让酸臭的汗液渍湿了的内衣豆腐衣一般贴着父亲的背。父亲有些不好意思,说“看我有多脏。”我说:“还好。”说着,我把热气腾腾的毛巾盖在父亲背上,然后,是一阵小心翼翼的左拭右擦。顿时,细面条似的污垢从父亲背上纷纷滚落。父亲问“都生出污泥条了?”我答“嗯。”其实,我并不在用心回答父亲,而是躲在下意识里的条件反射又让我追忆起儿时的情景或许在夏天村边的河埠头,或许在冬天镇上的澡堂里,父亲一边替我擦背,一边笑着嬉骂:“你看有多脏,那些污泥条都可以肥上三亩地啦。”我乐着,默认,而背上的那份爽快与惬意实在让人无法形容。现在,我但愿,父亲也能享受到我儿时的那份爽快与惬意。(1) 全文故事情节均围绕“背”字展开,可依次概括为_“我”背父亲去看病_,表现了_的主题。 (2) 按要求回答问题。 请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但我的内心却是踏实而欣慰的。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你看有多脏,那些污泥条都可以肥上三亩地啦(3) 文章第段插叙父亲背着爷爷去看病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4) 以文章第段为例,分析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 9. (20分) (2019八上江门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棉花糖周波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吭哧地走回家。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嗯,先喝口水。”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甜吗?爹。”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甜,很甜,像吃棉花糖。”爹又笑。于是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流动的商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吃。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样子。父亲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是棉花糖化了变的?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杆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我端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我后来对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父亲惊慌地把我湿漉漉从缸里拎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干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的竹杆来打我。“你这是作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道。“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去。”母亲气着说。我受了太大的惊吓,在两个水缸缝隙里躲藏。“出来!”父亲朝我喊。我从缸缝里看见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不出来我要砸缸了!”父亲嗓门特别大。我只好出来,我想父亲一定不会打我,因为他从来没打过我,刚才还阻止了我母亲的竹杆。但我很快感到不妙了,父亲的眼睛转来转去显然是在寻找打我的家伙。果然父亲在堆满农具的墙角一顿乱翻,第一次他拿起一根粗大的竹棍子走到我跟前,把我吓得半死。第二次他换成扁担又走到我跟前,我哭着求饶。第三次他拿起一顶草帽,我破涕为笑。然而父亲还是没打下来。而这时让我惊奇的是父亲蹲在地上拼命地在拔一根草。拔草作啥?我呆呆地看着父亲。“站好了!”父亲站起身命令我。我很听话,毕恭毕敬地站着。随着一阵风吹过颈部,父亲说惩罚结束。原来父亲用那根草在我脸上打了一下。我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有点痒。晚上,父亲来到我床头边,问:“丫头,疼吗?”我大哭起来,紧紧地抱住了父亲。“小孩子不能喝生水,要得病的。”父亲微笑着对我说。“今天我买了棉花糖吃,爹不是说缸里的水和棉花糖一个味吗?”我伤心地说。“爹骗你的。”父亲愣愣地看着我。父亲走的那年我正读大学。有一天,我接到加急电报,告知父亲病危的消息,我连夜乘火车赶回老家。父亲一直等着我,在病床上他老泪纵横地捏紧着我的手。可父亲的手冰冷。“爹这辈子只打过你一次。”父亲喘着气说。“您一次也没打过。”我感动得泣不成声。母亲在一边默默地流着泪。“爹,还记得这个吗?我把它带回来了。”我从书包里取出一个小布包,一层层地打开。“一根草?”周围的人全惊讶万分。我把那根草轻轻地放到父亲的手心上,然后我把自己的手放上去,再把父亲的五指合起来(1) 在父亲寻找打“我”的家伙的过程中,“我”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_呆呆地看着(2) 本文描写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主要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的?请简略概述。 (3) 请你结合选文对下列句子进行赏析。 “甜,很甜,像吃棉花糖。”我把那根草轻轻地放到父亲的手心上,然后我把自己的手放上去,再把父亲的五指合起来(4) 你是否赞赏文中这种父亲?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0. (14分) (2019九下昆明会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昳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 ,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 , 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选自国语越语上)(注)栖:退守。昆:兄。种:指文种。进对:进谏。资:积蓄。絺:细葛布。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将士。(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B .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感其诚 ,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C .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不求 闻达于诸侯D . 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3) 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 根据语段(甲)和语段(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甲)文邹忌和(乙)文文种在进谏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二人都是通过_的方式委婉地进行劝谏。邹忌通过“吾孰与徐公美”一事,启发齐威王意识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使其懂得广开言路的重要性;文种以商人夏天就要储备皮货,冬天就要储备细葛布,旱时就要准备好船只,涝时就要准备好车辆,“以待乏也”,暗示君王平时就要_,批评了勾践_。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1. (6分) 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然后回答问题。 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 解释下面诗句中画线的词语。 狐裘不暖锦衾薄_ 都护铁衣冷难着_中军置酒饮归客_ 风掣红旗冻不翻_(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历来为人所传诵,品读这两句诗的妙处。 (3)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表达情感方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4) 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成四幅画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四幅画面的内容。 (5) 请分析“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诗的作用。 八、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 写作:二选一。(1)因为有人爱你,所以你是幸福的;因为有事可做,所以你是充实的。因为有坎坷,你学会了坚强;因为有失去,你懂得了珍惜请以“因为有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请以“善”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提示:“人之初,性本善”,善是一种传统美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善是一种社会正能量。善行者受人尊重和爱戴,不善者令人唾弃和厌恶。你的成长过程里,一定耳闻目睹过许多善人善举,你的生活经历中,也一定做过不少善事。要求:请从以上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选题一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选材典型,内容健康,观点鲜明,情感真挚,富有创意。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5-1、5-2、5-3、5-4、5-5、5-6、5-7、5-8、5-9、5-10、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6-1、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7-1、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8-1、8-2、8-3、8-4、9-1、9-2、9-3、9-4、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0-1、10-2、10-3、10-4、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1-1、11-2、11-3、11-4、11-5、八、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