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53867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鞭打,驱使(韩愈马说)B文理有疏密:纹理,质地(沈括活板)C大苏泛赤壁云:广泛,到处(魏学洢核舟记)D楼上人往来屑屑:忙碌的样子(蒲松龄山市)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骆驼祥子、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猫城记等都是老舍的长篇小说。B骆驼祥子反映了二十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旧社会个体劳动者的悲惨命运。C曹先生是一个平凡的教书人,爱好传统美术,待人和善,被祥子认为是“圣人”。D骆驼祥子洋溢着浓重的“京味儿”,就因为小说中的人物都说“北京方言”。3 .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不间断文明史的古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活态的文化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但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加速,文化标准化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尚有不计其数的文化遗产正处于濒危状态,它们犹如一个个影子,随时都可能消亡。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有新思路。B要重视现代化建设带来的新问题。C新形势下亟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D诸多因素威胁着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4 .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pin)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竟胜而得快乐。B历史眷(qun)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C人啊,请不要轻觑(q)了事业对精神的儒养或反之的腐蚀作用。D优雅风度不是矫(jio)揉造作,不是附庸风雅,更不是毫无意义的忸怩作态。5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司根据每个人的能力安排工作,让大家各得其所。B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美不胜收。C英国“死亡货车”案一出,网络上已是人声鼎沸。D阔别多年的友人突然造访,陈老师喜出望外。6 .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 )。A蹊跷(qio) B狼籍(j)C女红(gng) D蕴(yn)怒二、现代文阅读阅读李丹崖的陋巷里的春天,完成后面小题我刚刚搬到老城深处居住的时候,每天都能听到隔壁那对父子的谈话。“爸爸,大多数的花朵只有春天才有,是因为它们对季节挑剔吗?”“孩子,不是,是春天偏巧适合很多花开放。”“爸爸,那是季节对花朵有偏爱吗?”“孩子,季节从不偏爱某一种花朵,春有牡丹,夏有芍药,秋有金菊,冬有腊梅。”孩子笑了,父亲也笑了。应该说,这是一对心态阳光的父子,我决心看一看他们是怎样的人。那一日,我在门前掇了条凳子,拿本书,边看边坐在门外等候。不多时,隔壁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位父亲走了出来,然后回过头似乎在搬动什么,用尽全力,一次没有成功。我走过去,才发现,是一副轮椅,他的儿子,就坐在轮椅上,满脸春风。我愣了一秒种,赶紧过去帮忙,合力把孩子抬出来。“叔叔谢谢您。”孩子笑容可掬。 “不用谢,你真棒!”我和孩子握了握手。胡同悠长,那样一对父子,迅速地消失在巷子尽头。不知怎的,我始终觉得他们并不像别人推起轮椅那样沉重。我也为拥有这样一家心里常驻阳光的邻居而自豪。三个月后,我去一所中学讲授写作课。老师事先把几个写得比较有文采的孩子的作文交给我,便于我在公开课上点评。我从十篇作文中发现了一篇名为陋巷里的春天的作文。那位学生写到这样一段话:“我身居一条窄窄的巷子里,巷子就是河流,父亲每天推着我,从河流里经过,我的轮椅就是我的船,父亲就是那位船工。没有浪花的一条河,沿途的两岸是高高的墙或人家的垂花门,时而有红梅、蔷薇、牵牛花在院子上伸出来,那些就是汹涌的浪花了。”我瞬间想起自己的邻居,那位坐在轮椅上的孩子。对照这段美得近乎诗意恣肆的文字,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一定是那个孩子写的。后面还有一句话“陋巷之陋并非贫瘠和简陋,而是一池洼地,洼地才能承载流水,才能映照万物。陋巷里,也照样有春天,相反,和开阔的公园相比,这里的春天别有洞天。”我对写这篇作文的孩子特别期待,打算把他的作文在公开课上作为范文朗读。很快就到了公开课的时间。我边讲课边用目光搜索那个孩子。然而,并没有我那位邻居出现,我有些近乎失落的感觉。转念一想,这样也好,这反倒证明更多身患疾病的孩子,内心都阳光普照,该多好!我近乎诵读式地朗诵了那篇陋巷里的春天,然后,我示意这篇文章的作者举起手来,让大家都认识一下。然而,却并没有人举手。我再次强调一遍,这时候,老师走过来,告诉我,这篇文章的作者并没有手,他的作文全部是用嘴巴叼着笔来完成的。我瞬间出了一身汗,感觉愧对这个孩子,在老师的引领下,我走到了那个孩子身边。是个女孩,脸上并没有尴尬,洋溢着我邻居少年一样的笑容。她说:“老师,虽然我无法举手,也没有应答,不代表我在伤心,我一直在笑,在希望老师能够通过笑容辨识到:我就是人群中最美的一朵会笑的花。”我几乎热泪盈眶,一整节课,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公开课结束,在我的提议下,全部学生都为那个笑容像花朵一样的孩子热烈鼓掌。所有人都觉得,她是花朵,因为,她的心里住着春天。7 . 结合语境,体味语言。(1)“不知怎的,我始终觉得他们并不像别人推起轮椅那样沉重。”这句话中的“沉重”有怎样的意味?(2)“孩子,季节从不偏爱某一种花朵,春有牡丹,夏有芍药,秋有金菊,冬有腊梅。”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8 . 文章中有两处引用失去双臂女孩的作文内容,你觉得第二处引用的文字是否多余?请说说你的理解。9 . 本文以“陋巷里的春天”为题,有什么作用?10 . 阅读下面两段链接材料,结合本文第段划线句,回答问题。(链接材料一)“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卖白菜(链接材料二)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背影请分别说说“我几乎热泪盈眶”“母亲第一次流泪”“在晶莹的泪光中”各自的原因是什么。本文:_链接材料一:_链接材料二:_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项籍弃书捐剑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注)项籍:项羽,名籍,字羽。项梁:项羽的叔父。怒之:意动用法。以之为怒(对他很生气)。略:大概。11 .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刘 邦 智 取 项 籍 以 力 斗 然 终 为 刘 所 败 乃 智 穷 也12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学书不成,去(2)剑,一人敌(3)不足学(4)又不肯竟学13 . 翻译下面的句子。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14 . 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四、对比阅读(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周宅酆、镐,近戎人,与诸侯约,为高葆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候之兵皆至,褒姒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兵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候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骊山之下,为天下笑。(选自吕氏春秋)注释酆(feng):古代地名。在今陕西省户县东。镐(ho):古代地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朝曾经建都在这两个地方。高葆:堡垒类的建筑物。15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去后乃至(_) (2)下车引之(_)(3)褒姒大说(_) (4)因数击鼓(_)16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诸侯兵数至而无寇17 . (甲)文中的“友人”已经知错,“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为什么?18 . 结合(甲)(乙)两文,请你谈谈对“守信”的看法。五、情景默写19 . 古诗文名句填写。(1)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3)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学习是取长补短的过程,面对干扰也要注意分辨,正所谓“_,_”。(论语述而)(5)乡情是人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之一,于游子、仕官、将士,都是不变的旋律。面对塞外苍茫之景,一曲笛声,引发“_”的感叹。(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六、名著阅读20 . 文学名著战国策是一部 体史书,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由汉代 根据战国史书编校整理成书,战国策善于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这一特点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表现为 的描写。七、作文21 .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题一:我心中的“好声音”要求: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怎么解决吃水问题呢? 三个小和尚商量,天天挑水太累,咱们想办法。山上有竹子,把竹子砍下来连在一起,竹子中心是空的,然后买一个辘轳。第一个和尚把一桶水摇上去,第二个和尚专管倒水,第三个和尚休息。三个人轮流换班,一会儿水就灌满了。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600字以上。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及含义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现代文阅读1、三、文言文阅读1、四、对比阅读1、五、情景默写1、六、名著阅读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