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临时电使用协议.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05001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临时电使用协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梯临时电使用协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梯临时电使用协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晴湾项目电梯及临时电使用协议建设单位:大连圣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甲方)使用单位: (以下简称乙方)监理单位: (以下简称监理方)现 楼电梯已经安装调试完毕,并已取得电梯使用标志证,楼内公共区域已全部正式电供电,因乙方在该楼内存在施工未完成项及维修项,需要使用楼内的正式电及电梯,经甲乙双方协商,现达成协议如下:1、乙方进入楼内施工前需缴纳电费及电梯使用费共计 元,有效期截止至2015年4月30日。2、乙方负责在电梯使用期间对井道、轿厢、厅门、外召面板、地坎等易损部件做成品保护以及清洁工作,并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监理方作为监督单位承担连带责任。3、电梯部件损坏由使用单位原价陪付,如无法分清责任则由监理单位连带承担负责的20%,其余80%由所有使用单位分摊。4、乙方发现电梯在正常使用中发生故障时,应立即通知维保单位(保修电话见电梯轿厢内),维保单位应在接到通知后24小时内赶到现场进行处理。5、乙方使用楼内电源前应通知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确认电源接口后方可接电,使用完毕后应将配电箱恢复原状,将开关端子恢复、压紧,如因乙方接、用电导致建设单位的财产遭到损失,乙方应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损失,监理方作为监督单位承担连带责任。6、 上述发生的电费及赔偿金全部从工程款或质保金内扣除。7、严格遵守及执行双方制定的电梯使用管理细则、电梯应急救援预案,详见附件。8、附件:附件一:电梯使用管理细则 附件二:电梯应急救援预案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监理三方各执壹份,经各方签字、盖章之日生效。甲 方: 乙 方: 监 理 方:签字代表: 签字代表: 签字代表:日 期: 日 期: 日 期:可编辑修改.附件一电梯使用管理细则一、 电梯运行安全措施1、 服从电梯乘载人数限制,不允许超载运行。2、 电梯轿厢内严禁吸烟。3、 不允许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电梯。4、 作好现场保护工作,避免电梯部件进水或受潮;若由此产生的电梯损坏,由肇事单位承担责任。5、 发生火灾时、切勿乘坐电梯。6、 使用单位将具体运行时间张贴在样板间电梯前室醒目位置。7、 不可将潮湿的手或戴有水泥、沙子的手套直接按按钮,也不可用物体如木棍、螺丝刀等物捣按钮,以免损坏。8、 搬运物件进出电梯时应请别人协助,以免物件碰撞电梯层门使之变形;不要长时间挡住电梯门口,使电梯不能关门或多次使用安全触板动作,以免影响电梯正常运行。9、 如遇到电梯关人或发生故障,请速通知电梯公司专业维修人员,千万不可擅自修理,更不可强行扒门,请在电梯内安心等待维修人员的营救。10、 电梯用于运载水泥、沙、余泥等物体必须用袋装好,均匀放置于电梯内,严禁运输砂浆、混凝土等水开物体。使用单位应设人定时水清理厅、轿门踏板槽砂石杂物,严禁将杂物直接清入井道内。二、乘客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当采取以下求救和自我保护措施: 1、 通过警铃、对讲系统、移动电话或电梯轿厢内的提示方式进行求援,如电梯轿厢内有病人或其它危急情况,应当告知救援人员。 2、 与电梯轿厢门或已开启的轿厢门保持一定距离,听从管理人员指挥。 3、 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前不得撬砸电梯轿厢门或攀爬安全窗,不得将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出电梯轿厢外。 4、 保持镇静,可做屈膝动作,以减轻对电梯急停的不适应。三、施工现场电梯成品保护以及使用后的整修为使电梯更好的投入使用,电梯在运行前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 轿厢内四壁、顶部(留一灯孔照明用)用细木工板进行保护,防止划伤。2、 电梯机房由使用单位做好防盗及防水措施。3、 安排专人对电梯进行运行检察及每月的维护工作。4、 电梯临时使用结束后,乙方对电梯各部件进行整修、调整、使之符合合同约定的移交要求,并通过专业公司的验收。5、 办理移交时建设单位、使用单位、监理单位、电梯安装单位共同验收。6、 电梯使用期间,任何人不得切断电源,避免引发轿厢关人事故。7、 使用单位应负责对轿厢、厅门、外召唤面板、地坎等易损部件作成品保护以及清洁工作。8、 若违反以上规定将立即中止使用电梯。截至电梯正式移交前所有电梯使用电费、维修费、保养费均由使用单位承担。1、 附件四电梯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保障电梯乘客在乘梯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解救,帮助人们应对电梯紧急情况,避免因恐慌、非理性操作而导致伤亡事故,最大限度的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以及设备安全,特制定如下电梯应急救援预案和应急处理措施。1、电梯的应急管理1.1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及其他相关规定,加强对电梯运行的安全管理。1.2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配备电梯管理人员,落实每台电梯的责任人,配置必备的专业救助工具及24小时不间断的通讯设备。1.3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制定电梯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1.4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与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签定维修保养合同,明确电梯维修保养单位的责任。1.5电梯发生异常情况,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立即通知建设单位和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同时由本单位专业人员实施力所能及的处理。1.6电梯使用管理单位应当每年进行至少一次电梯应急预案的演练,并通过在电梯轿厢内张贴宣传品和标明注意事项等方式,宣传电梯安全使用和应对紧急情况的常识。2、电梯使用管理单位接报电梯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2.1值班人员发现所管理的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或接到求助信号后,应当立即通知本单位专业人员(持证)到现场进行处理,同时通知建设单位和电梯维保单位。2.2值班人员应用电梯配置的通讯设备或其它可行的方式,详细告知电梯轿厢内被困人员应注意的事项。2.3值班人员应当了解电梯轿厢所停的位置、被困人数、是否有病人或其它危险因素等情况,如有紧急情况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和单位报告。2.4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专业人员(持证)到达现场后可先行实施救援程序,如自行救助有困难,应当配合电梯维保单位或电梯救援中心实施救援。3、电梯应急救援3.1电梯困人应急救援预案3.1.1乘客在遇到电梯紧急情况时,应当采取以下求救和自我保护措施:通过警铃、对讲系统、移动电话或电梯轿厢内的提示方式进行救援。与电梯轿厢门保持一定距离,以防轿厢门突然打开。在救援人员达到现场前不得撬砸电梯轿厢门或攀爬安全窗,不得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电梯轿厢外。保持镇静,可做抱头屈膝,以减轻电梯急停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3.1.2到达现场的救援专业人员应当先判别电梯轿厢所处的位置在实施救援。A、电梯轿厢高于或低于平层位置0.5米以上时,执行如下救援程序:至少需要3名专业人员(持证)迅速赶往机房。关闭电梯总电源(应保留照明电源),然后根据平层图的标示判断电梯轿厢所处楼层。由一人安装手动盘车轮,确认安装完毕后,由两人握持盘车轮,一人用松闸扳手缓慢松闸,再根据轿厢所在位置的就近楼层缓慢盘车至平层位置,松开松闸扳手。用层门开锁钥匙打开电梯层门、轿厢门。疏导乘客离开轿厢,防止乘客因恐慌引发的骚乱。重新关好电梯层门、轿厢门。在电梯没有排除故障前,应在各层门处设置禁用电梯的指示牌。B、如电梯轿厢高于或低于平层位置0.5米以内时,执行如下救援程序:关闭电梯总电源(应保留照明电源)。用层门开锁钥匙打开电梯层门、轿厢门。疏导乘客离开轿厢,防止乘客因恐慌引发的骚乱。重新关好电梯层门、轿厢门。在电梯没有排除故障前,应在各层门处设置禁用电梯的指示牌。3.2发生火灾时,电梯使用采取以下应急措施:3.2.1立即向消防部门报警。3.2.2由专业人员(持证)按下电梯的消防按钮(电梯有消防功能),使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以供消防人员使用;对于无消防功能的电梯,应立即将电梯直驶至首层并切断电源或将电梯停于火灾尚未蔓延的楼层。在乘客离开电梯轿厢后,将电梯置于停止运行状态,用手关闭电梯轿厢层门、轿厢门,切断电梯总电源(包括照明电源)。3.2.3井道内或电梯轿厢发生火灾时,立即停止运行,疏导乘客安全撤离,切断电源,用灭火器进行灭火。3.2.4有共用井道的电梯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将其余尚未发生火灾的电梯停于远离火灾区,或交给消防人员使用。3.2.5相邻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停止运行电梯,以避免因火灾停电造成的困人事故。3.3发生地震时,电梯使用采取以下应急措施:3.3.1已发布地震预报的,应根据地方政府发布的紧急处理措施,决定是否停用电梯电梯,何时停用。3.3.2震前没有发生临震预报而突发地震的,如强度较大在电梯内有震感时,应立即停止运行,疏导乘客安全撤离。3.3.3地震后应当由专业人员(持证)对电梯进行检查和调试运行,正常后方可恢复使用。3.4发生湿水时,在对建筑设施及时采取堵漏措施的同时,电梯还应采取如下应急措施:3.4.1当楼层发生水淹没而使井道或底坑进水时,应当将电梯轿厢停于进水层的上两层,切断总电源。3.4.2如机房进水较多时,应立即停止运行,切断进入机房的所有电源,并及时处理漏水的情况。3.4.3对已经湿水的电梯,要及时进行除水除湿处理,在确认已经处理后,经试运行无异常无误,方可恢复使用。3.4.4电梯恢复使用后,要详细填写湿水检查报告,对湿水原因、处理方法、防范措施等纪录清楚并存档。3.5电梯使用管理单位的事故善后处理工作:3.5.1 如有乘客重伤,应当按事故报告程序进行紧急事故报告。3.5.2向乘客了解事故发生的经过,会同事故调查部门调查电梯故障原因,协助做好相关的取证工作。3.5.3如属电梯故障所致,应当督促电梯维保电位尽快检查并修复。3.5.4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交事故情况汇报资料。可编辑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