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学生素质中期评价语文试题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1048404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学生素质中期评价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学生素质中期评价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学生素质中期评价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学生素质中期评价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周国平说,我不认为读书可以成为时尚,并且对一切成为时尚的读书持态度。读书属于个人的精神生活,必定是非常个人化的。可以成为时尚的不是读书,而是买书和谈书。譬如说,在媒体的下,某一时期有某一本书特别畅销,谈论它显得特时髦,插不上嘴显得特。A疑惑指导落后B疑惑影响落后C怀疑指导落伍D怀疑影响落伍2 .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意境与下面哪一项相近( )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母亲站起身,出去了。门外有几个女人的声音。我便招宏儿走近面前,和他闲话:问他可会写字,可愿意出门。“我们坐火车去么?”“我们坐火车去。”“船呢?”“先坐船,”“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我愕然了。“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但这大约因为年龄的关系,我却并未蒙着一毫感化,所以竟完全忘却了。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冷笑说:“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那有这事我”我惶恐着,站起来说。“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阿呀阿呀,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3 . 根据文中对话的语境,省略号可以表示“语言中断、话未说完、含糊其辞、说话断断续续”等。结合上下文语境,下面所选语句中的省略号的用法与“先坐船,”这句话中的省略号用法一致的是( )。A“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B“忘了?这真是贵人眼高”C“那有这事我”D“我并没有阔哩。我须卖了这些,再去”4 . “我吃了一吓”的“吓”读作_;“吓,什么都瞒不住我”的“吓”读作_。5 . 鲁迅在文中称杨二嫂为“圆规”,表现了什么样的态度?6 . 小说运用对比的手法,并通过对杨二嫂的语言、动作描写刻画杨二嫂的形象。请你对这一形象进行简要分析。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候鸟一样的母亲回乡下老家接母亲,送其去往蓬莱机场。母亲正在厢房的小磅秤跟前,一样一样称着面前的种种。二十八个红富士苹果,一桶花生油,一塑料袋新磨的黏玉米面,一小袋新磨的面粉,一把香菜,一把洗干净了的葱白我在身后望着弯腰忙碌的母亲。她头上掩藏不住的灰白头发,像是老房子烟囱里飘荡出来的烟,随着微风左摇右晃。母亲头上的青丝都到哪里去了呢?虽然我从十多年前就逼迫自己慢慢接受,但随着时间的累积重叠,那束被时间打磨的锋利刀刃折射出来的惨白刃光,刺得我不敢睁开眼睛将它瞧个仔细。“怎么就只能免费托运40斤呢?。这怎么够呢?”母亲一边将袋子里的东西来回倒腾,一边嘟嘟囔囔。登机只允许随身携带不超过20公斤的东西,这让以前坐火车时习惯肩上背着、手里拖着提着大箱小包的母亲非常不适应。我说:“您这是去闺女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逃荒呢!”母亲不以为意,撇撇嘴说道:“这些都是咱自家地里长的结的,怎么也得给你妹多捎些,让她尝尝家里的味道。”我担忧道:“若是您下飞机时,妹妹没及时赶到,您可不要乱走动。”母亲拍拍胸脯,“放心吧,鼻子底下还有嘴呢,丢不了的。”我笑了,那一瞬间,我感觉母亲不像是一辈子没走出乡门的六十多岁的人,倒像是走南闯北闯荡惯了的侠客,一张嘴尽是侠肝义胆。这是活了大半辈子的母亲第一次独自坐飞机出门。以前母亲去北京妹妹家,坐的是火车。母亲晕车,坐一趟火车下来十几个小时,常常呕得七荤八紊。这若是放在别人身上。怕是早就打怵了,但母亲倔强得要命。只要妹妹在电话那端悠悠地喊上一句“妈-”母亲就心疼得肝肠脾肺肾都跟着打战,忘记了她还有晕车的毛病,恨不得立刻插上一对翅膀,直接翻山越岭飞到首都北京,飞到妹妹的身旁,帮她分忧解难。我帮着母亲把东西往车上搬,母亲不放心父亲,转过身又反复唠叨:“天冷了,就多烧些柴火,坑上暖和了,睡得也踏实。冰箱里有炒菜的肉,吃完记得早点去超市买回来。一个人,也不能糊弄”车行渐远,我看到反光镜里父亲的身影在不断缩小再缩小,车子拐了一个弯,反光镜里换成了往后侧移的路旁的杨树。失去叶子的杨树落寞地立在道路两旁,顽强地与风作着抗争。失去了叶子,没有了光合作用,那些杨树就失掉了活力。待到来年的春天,它们又会焕发生机,生机勃勃。但是,那些目渐被岁月剥茧抽丝的老人呢?他们的春天又会在哪里呢?去机场的路上,母亲显得有些兴奋,我出声劝道:“到了北京,妹妹他们若是周末想带您去外面吃上一顿,您就答应吧。也算是去体验首都文化呢。”母亲“嗯”了一声。我猜母亲一定知道我说的是去年那件事。妹妹要带母亲去外面吃饭,母亲嫌花钱多,偏要自己在家做,最后全家人都没出去。后来,当我们谈起这件事时,母亲竟硬咽地说:“我改,行吗?”那一刻,我与妹妹泪如雨下。我们做子女的到底做了什么,竟让母亲这样子委曲求全?先是我结婚生子;再是妹妹,只要哪个在电话那端喊上一句“妈”,母亲就会像迁徙的候鸟似的赶到我们的身边。在这个世界上;能在我们面前愿意将身段放低,甚至低到脚底的泥士里的,没有别人,只有那个被称作母亲的人。(作者:高绪丽。有删改)7 . 文章第-段写了“我”与母亲的两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8 . 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A地头上掩藏不住的灰白头发,像是老房子烟囱里飘荡出来的炊烟,随着微风左摇右晃。(从修辞角度)B失去叶子的杨树落寞地立在道路两旁,顽强地与风作着抗争。(从词语运用的角度)9 . 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子的作用。10 . 本文的主题,有人认为是母亲对儿女的爱,有人认为是对老人生活现状的关怀及反思,有人认为是子女对父母良苦用心的理解。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三、文言文阅读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下列小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1 . 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不亦说乎(_)(2)传不习乎(_)(3)六十而耳顺(_)(4)子在川上曰(_)(5)博学而笃志(_)12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3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在这一则阐述了学和思的关系。请你联系实际谈一谈你的认识。四、句子默写14 . 名句名篇默写 自康乐以来,_。(陶弘景与谢中书书)_,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夕日欲颓,_。(陶弘景与谢中书书)_,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李煜相见欢)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晏殊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诗句:“_,_。”五、名著阅读15 .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下列关于(格列佛游记)中提及的写字的书写顺序,有误的项是(_)A.欧洲人从左到右 B.利立浦特人自上而下C阿拉伯人从右到左 D.卡斯卡吉人自下而上(2)阅读填空“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这段文字节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_一文,文段中的“他”是指(人名)_。六、作文16 . 根据要求完成作文。(1)书签是夹在书里用来标记阅读的,它让阅读更加方便。书签取材广泛,哪怕是用过的一张车票,喜欢的一片树叶皆可成为书签。书签大都画面随意,文字简洁,富有哲理,体现着设计者的匠心。一枚小小的书签往往承载着动人的故事,寄托着别样的情愫。书签还具有一定的隐喻意义,引发着我们无数的联想根据上面材料自拟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2)请以“这样多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a.文体自选(诗歌除外)。b.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七、其他17 . 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秀q ( )丰y ( )嫉妒 ( )摒弃(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现代文阅读1、2、三、文言文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名著阅读1、六、作文1、七、其他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