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水平测试语文试题(II)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048188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水平测试语文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水平测试语文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水平测试语文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水平测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ABCD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对未来一番美好的畅想,使我原本平静无波的心湖泛起阵阵涟漪。B一本书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C每逢节日,看到同学与亲人团聚的场面,他总会睹物思人,深深思念远在家乡的母亲。D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我望着熟悉的校园,思绪万千,茫然若失。3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始终坚持利用周末时间到福利院照顾孤寡老人。B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C一号辩手在场上巧舌如簧,咄咄逼人,赢得满堂喝彩。D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4 .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在琐记中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时兴奋的心情和不顾本家的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鉴略的情景,表现了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B白骨精是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C宋江第三次攻打祝家庄,釆用了吴用的连环计,此计中关键人物是孙立,他起到了里应外合的作用。D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因为哈克得知印第安人乔要去加害道格拉斯寡妇,及时报信,救过她一命,后来道格拉斯寡妇收养了他,这反映了道格拉斯寡妇热心肠、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性格。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太初元年,司马迁正式开始了史记的写作。到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四十七岁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到了他的头上。这一年,李广的孙子李陵带领五千步兵出征匈奴,中途遇上了敌人的大部队,虽经浴血奋战,但终因而兵败。李陵也投降了匈奴。消息传入汉廷,武帝大为恼怒。当他呼问司马迁对此事有何看法时,司马迁一方面为了安慰汉武帝,另一方面也痛恨那些、的小人,便说李陵的投降也许是,“李陵虽然失败被俘,看他的心意,是想相机报效汉朝”,( ),不应该再过多地责怪他。不料想这些话更加激怒了晚年多疑的汉武帝和他周围的一群宠幸,结果司马迁被以“诬上”的罪名被处以死刑,后经司马迁自己申请改为宫刑。这件事不论从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对司马迁的惨重打击,只是因为史记还没有写成,出于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他才忍辱负重地坚持着活了下来。5 .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寡不敌众看风使舵落井下石权宜之计B众寡悬殊顺水推舟趁火打劫缓兵之计C众寡悬殊看风使舵趁火打劫权宜之计D寡不敌众顺水推舟落井下石缓兵之计6 .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即使他真的投降了敌人,他投降前那种艰苦卓绝的奋战也足以扬名天下了。B他投降前那种艰苦卓绝的奋战足以为国扬名了,如果他真的投降了敌人。C如果他真的投降了敌人,那么他投降前那种艰苦卓绝的奋战也足以扬名天下了。D虽然他真的投降了敌人,但是他投降前那种艰苦卓绝的奋战也足以扬名天下了。7 .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料想这些话更加激怒了他周围的一群宠幸和晚年多疑的汉武帝,结果司马迁被以“诬上”的罪名处以死刑。B不料想这些话更加激怒了晚年多疑的汉武帝和他周围的一群宠幸,结果司马迁以“诬上”的罪名被处以死刑。C结果这些话更加激怒了晚年多疑的汉武帝和他周围的一群宠幸,不料想结果司马迁被以“诬上”的罪名处以死刑。D不料想这些话更加激怒了晚年多疑的汉武帝和他周围的一群宠幸,结果司马迁被以“诬上”的罪名处以死刑。8 . 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拽紧(zun)禀请(bng)阴霾(mi)面面相觑(q)B铁锹(qi)蜷伏(qun)剽悍(pio)龙吟凤哕(hu)C羁绊(bn)拂晓(f)荒谬(mi)藏污纳垢(gu)D克扣(k)归咎(ji)藩篱(fn l)气息奄奄(yn)二、现代文阅读9 . 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他买的第二辆车因_而被卖掉。10 . 骆驼祥子中的_是一个美丽、要强、勤俭的女子,后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终因不甘生活的屈辱而含恨自缢。11 . 样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 )A刘四爷想招祥子为女婿B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C虎妞爱上了祥子D祥子死皮赖脸硬要住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我的父亲徐杰前天中午,在老家,在老父亲的床上小睡,醒来后,听到父亲在堂屋里说话,父亲问:“这香蕉里又没有籽,那香蕉树从哪儿来的呢?”没人能回答他。我笑了,86岁的老父亲,居然对新知识充满好奇,这真让人开心又钦佩。父亲做了一辈子农民,但我的农民父亲,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父亲,少年时居然读过私塾,在我们村子里,这是十分罕见的。父亲喜欢读书,在我的记忆里,农闲时节,别人打牌、晒太阳、唠嗑,他就捧着一本书看,那些书都像砖头一样厚重,夏天我在饭桌上午睡,常常拿了父亲的书做枕头,睡醒了,就把书抽出来,囫囵吞枣地瞎看,翻累了,就再垫脑瓜下,糊里糊涂地再睡。父亲喜欢读书,肚子里就装了很多的故事,夏夜,乡亲们都喜欢来我家门口乘凉,每人一把蒲扇,啪嗒啪嗒地,扇风兼赶蚊子,场中央,是一堆麦芒,点燃了,冒出很多烟,说是可以熏赶蚊子,但常常把人熏得眼泪直流。但没关系,大家都喜欢来,因为父亲能“说法”(我们的方言,即讲故事)。父亲绝对是讲故事的高手,我发现父亲并不完全照着书上写的来讲,他常常加进去许多自己的“创造”,能把我们当地的俗语和口语,骂人的脏话,巧妙地嵌在故事里,使得他讲的故事带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我常常觉得,我语文成绩好,一定是受了父亲的影响。我有时候也喜欢写点小小说,估计也是遗传了父亲的想象力。父亲非常勤劳,但从不用蛮力。我记得割麦割稻之前,父亲从不急吼吼下地干活,而是很从容地拿块磨刀石,搁条凳的一头,然后打一脸盆水放脚边,慢慢地,耐心地,磨刀,把镰刀磨得锃亮锋快,才下地。后来,我在读书时,读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瞬间就懂了这个成语的意思,也懂了这个成语蕴含的生活的智慧。父亲真的不是一般的农民。我家有一辆纺车,一部织布机,父亲和母亲,配合着,能够把棉花纺成线,把线织成布,再把布染上色,然后给孩子们做衣服。这一套流水线作业,居然不要其他人帮忙。父亲和母亲,凭着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养大了我们五个孩子。父亲在60岁时,还去另外一个乡镇拜师,学会了种蘑菇;他在65岁时,一边读书,一边对照书本上的介绍,开始栽桑养蚕父亲脾气特别好,在我们村里是有名的。我从没看到过他与别人有过激烈的争吵,母亲有一段时间,甲亢,容易急躁生气,父亲总是微笑地,受着母亲的气。母亲大父亲两岁,所以有时候母亲会“欺负”和“指使”父亲,父亲的执行力很好,属于“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那种风格。我们做子女的,有时候看不过,为父亲打抱不平,父亲呢,往往立场不坚定,反而转过来安慰我们,说母亲做得对。脾气很好的父亲,也有生气的时候。我亲眼见父亲大动肝火,有两次。一次是哥哥逃学,不肯去学校,父亲耐心说理,哥哥不听,再说,还是不听,于是父亲把哥哥揍一顿,然后拿了一根绳子,把哥哥绑在自行车后座,送去学校了。还有一次,户族里有个年轻人,我父亲的堂弟,跟他妈妈吵架,居然要动手打自己的妈妈,我父亲本来是去劝架的,眼看堂弟气势汹汹要打亲娘,实在气得不行,冲过去,一个回合就把堂弟摁在地上了结果呢,他堂弟的母亲,我父亲的婶婶,跑过来为儿子求情,让我父亲下手不能太重,怕伤了她儿子。为这事,母亲没有少责怪父亲,父亲呢,只是尴尬地笑,并不生气,但也不后悔。父亲和母亲,年岁越大,越离不开故土。前不久,有传言说要拆迁,父亲非常着急,他问我,能不能跟村里申请一块宅基地,哪怕盖两间平房,他才不要住“笼子”(他对住宅楼房子的称呼)。我安慰他,说这是谣传,他才安心。我跟父亲说,只要得空,我们就开车回来,很快的。父亲说,来回一趟要烧汽油,还要交过路费,不用浪费钱。然后,父亲好像又忘记了他刚才说的话,殷切地问:你们,下次什么时候回来啊?唉。(有删改)12 . 结合全文,参照示例,完成下面表格填空。人物特点事例概括_60岁学种蘑菇,65开始栽桑养蚕,86岁问香蕉树从何处来_创造性地嵌入生活语言,让故事带有生活气息充满生活智慧_13 .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说说第段加点词“立场不坚定”的表达效果。(2)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第段的作用。14 . 选出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 )A第段横线处可以依次填上关联词语:因为、甚至、乃至于。B第段中“磨刀不误砍柴工”与第段中的“欺负”两个引号用法不相同。C第段和第段中两处加点的“笑”,前一处是父亲迁就的笑,后一处则是父亲尴尬的笑。D第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写父亲因堂弟不孝,盛怒之下对其进行惩罚。15 . 选文第段和链接材料同是结尾文段,但各有特色。请分析它们各自的艺术效果。链接材料: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社戏三、课内阅读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6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期日中期:_ (2)尊君在不不:_(3)待君久不至,已去去:_ (4)下车引之引:_(5)元方入门不顾顾:_17 . 翻译下列句子。(1)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8 . 你觉得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做简要分析。19 . 从本文中,你得到了那些启示?四、情景默写20 . 古诗文默写。 (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2)_。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莫听穿林打叶声,_。 (苏轼定风波)(4)_?_。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5)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述求学遭到“先达”训斥的时候,自己“_,_,_”的做法,是为了劝勉马生重视礼仪、虚心学习。五、诗歌鉴赏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回答问题。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21 . 这段文字中,开头两句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22 . 请对这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六、名著阅读23 . 名著阅读题。(1)上图中表现的是西游记_中的故事情节。在这个情节中,妖精巧妙利用了唐僧_的性格,使师徒间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妄图达到吃唐僧肉的目的;即使、唐僧一再地误解孙悟空,他依然坚决地“打倒妖魔”,彰显了他_的光辉形象。(2)童年是生命的底色,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许多篇章都表现出儿童的天 性。_中拔何首乌、折腊梅花等情节表现出儿童对大自然的亲近;阿长与中“迅哥儿”对山海经的渴望,表现了儿童_;五猖会中记述了 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却被父亲强迫背诵_的痛苦,抒发了儿童对自由成长的渴望。七、综合性学习24 . 给下列语句划分朗读节奏。(1)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八、作文25 . 根据要求作文。一次班级表演,我发现自己竟拥有如此美妙的歌喉:一番书海徜徉,我发现思绪驰骋原来是这样的自由;一回亲友送别,我发现了一份牵挂;一轮朝阳初升,那片辉煌居然酒满我的心头;也可能,一场误会摩擦,我还发现自己并不那么高尚、理智、成熟行走在这迷惘而美丽的青春路上,我们是否步履匆匆,来不及发现别样的自我?请你以“刹那间,我发现了自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现代文阅读1、2、三、课内阅读1、四、情景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