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联考(上)期中语文试题B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048174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联考(上)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联考(上)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联考(上)期中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联考(上)期中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解元押解浑身解数B折腾折腰损兵折将C省亲反省不省人事D哄抢哄抬一哄而散2 .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全文围绕一个“春”字,通过盼春、绘春、颂春三部分内容,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B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曹操写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C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D次北固山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诗,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宋词。3 . 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红书店”凭借高颜值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打卡圣地”。B为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荆门市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广场,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C2018年12月2日,根据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发布的208中小学生减负调查报告显示,仅有38%的学生没有报辅导班。D收藏是以保存物证的方式传承人类文明,促进各民族之间文化艺术交流以及人们情操的重要行为方式。4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B吃过晚饭,妈妈边嗑瓜子边看电视,爸爸边听音乐边看杂志,可谓各得其所。C课程改革后,我班的同学上课主动发言,真是苦心孤诣啊!D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经他一点拨,我恍然大悟。5 .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与字形无误的一组是( )A诘问(ji)孤孀(shung)惶急(hung)奔丧(sng)B交卸(xi)狼籍 (j) 颓唐(tu)琐屑(xi)C尴尬(g)烦躁(zo)塌败(t)滞笨(zh)D愧怍(zu) 荒僻(b)取缔(d)接济(j)二、现代文阅读聆听智者之谆谆教诲读书杂谈(节选)鲁迅因为知用中学的先生们希望我来演讲一回,所以今天到这里和诸君相见。不过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讲。忽而想到学校是读书的所在,就随便谈谈读书。是我个人的意见,姑且供诸君的参考,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演讲。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我想在座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然而不得不学,否则,不能毕业,不能升学,和将来的生计便有妨碍了。我自己也这样,因为做教员,有时即非看不喜欢看的书不可,要不这样,怕不久便会于饭碗有妨。我们习惯了,一说起读书,就觉得是高尚的事情,其实这样的读书,和木匠的磨斧头,裁缝的理针线并没有什么分别,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你爱做的事,偏不给你做,你不爱做的,倒非做不可。这是由于职业和嗜好不能合一而来的。倘能够大家去做喜爱做的事,而仍然各有饭吃,那是多么幸福。但现在的社会上还做不到,所以读书的人们的最大部分,大概是勉勉强强的,带着苦痛的为职业的读书。现在再讲嗜好的读书吧。那是出于自愿,全不勉强,离开了利害关系的。我想,嗜好的读书,该如爱打牌的一样,天天打,夜夜打,连续的去打,有时被公安局捉去了,放出来之后还是打。诸君要知道真打牌的人的目的并不在赢钱,而在有趣。牌有怎样的有趣呢,我是外行,不大明白。但听得爱赌的人说,它妙在一张一张的摸起来,永远变化无穷。我想,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他在每一页每一页里,都得着深厚的趣味。自然,也可以扩大精神,增加知识的,但这些倒都不计及,一计及,便等于意在赢钱的博徒了,这在博徒之中,也算是下品。不过我的意思,并非说诸君应该都退了学,去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去,这样的时候还没有到来;也许终于不会到,至多,将来可以设法使人们对于非做不可的事发生较多的兴味罢了。我现在是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但请不要误解,我并非说,譬如在国文讲堂上,应该在抽屉里暗看红楼梦之类;乃是说,应做的功课已完而有余暇,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和本业毫不相干的,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个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现在中国有一个大毛病,就是人们大概以为自己所学的一门是最好,最妙,最要紧的学问,而别的都无用,都不足道的,弄这些不足道的东西的人,将来该当饿死。其实是,世界还没有如此简单,学问都各有用处,要定什么是头等还很难。也幸而有各式各样的人,假如世界上全是文学家,到处所讲的不是“文学的分类”便是“诗之构造”,那倒反而无聊得很了。不过以上所说的,是附带而得的效果,嗜好的读书,本人自然并不计及那些,就如游公园似的,随随便便去,因为随随便便,所以不吃力,因为不吃力,所以会觉得有趣。如果一本书拿到手,就满心想道,“我在读书了!”“我在用功了!”那就容易疲劳,因而减掉兴味,或者变成苦事了。(选自而已集有删改)6 . 文章题为“读书杂谈”,鲁迅谈了些什么?通读全文,在下面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第段点明读书的话题,第段主要阐述职业的读书,第段阐述_,第段就爱看书的青年提出了_的建议。7 . 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第段加点的“这样”一词指的是什么。8 . 请结合上下文,在第段的横线上填充一组恰当的关联词。9 . 细读第段划波浪线句子,为其补充一个道理论据或事实论据。10 . 读鲁迅经典作品,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人物的言行留在我们心里,挥之不去。请选择一篇作品,依照示例,仿写一句话表达你最难忘的内容,并将篇名写在后面括号里。示例:一幅照片,寄托怀念感激。(藤野先生)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孔乙己故乡11 . 鲁迅杂谈读书,言论精辟,告诫我们读书进取,自强不息。请调动你的知识积累,写一句表达自强不息精神的诗句或格言,并注明出处。(甲)高速公路上的森林【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1)寒冷有千百种形式千百种方法在世界上移动:在海上像一群狂奔的马,在乡村像一窝猛扑的蝗虫,在城市则像一把利刀截断道路,从缝里钻入没有暖气的住家中。那天晚上,马可瓦多家用尽了最后的干柴,裹着大衣的全家,看着暖炉中逐渐黯淡的小木炭,每一次呼吸,就从他们嘴里升起云雾。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彷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的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朝着上空一跳一跳地喘气。(2)最后马可瓦多决定了:(3)“我去找柴火,说不定能找到。”他在夹克和衬衫间塞进了四、五张报纸,以做为御寒的盔甲,在大衣下藏了一把齿锯,这样,在家人充满希望的目光跟随下,深夜走出门,每走一步就发出纸的响声,而锯子也不时从翻开处跑出来。(4)到市区里找柴火,说得倒好!马可瓦多直向夹在两条马路中的一小片公园走去。空无一人,马可瓦多一面研究光秃秃的树干,一面想着家人正牙齿打颤地等着他.(5)小米开尔,哆嗦着牙齿,读一本从学校图书室借回来的童话,书里头说的是一个木匠的小孩带着斧头去森林里砍柴。“这才是要去的地方,”小米开尔说,“森林!那里就会有木柴了!”他从一出生就住在城市里,从来没看过森林,连从远处看的经验也没有。(6)说到做到,跟兄弟们组织起来:一个人带斧头,一个人带钩子,一个人带绳子,跟妈妈说再见后就开始寻找森林。(7)走在路灯照得通亮的城市,除了房子以外看不到别的:什么森林,连影子也没有。也遇到过几个行人,但是不敢问哪有森林。他们走到最后,城里的房子都不见了,而马路变成了高速公路。(8)小孩就在高速公路旁看到了森林:一片茂密而奇形怪状的树林淹没了一望无际的平原。它们有极细极细的树干,或直或斜:当汽车经过,车灯照亮时,发现这些扁平而宽阔的树叶有着最奇怪的样子和颜色。树枝的形状是牙膏、脸、乳酪、手、剃刀、瓶子、母牛和轮胎,遍布的树叶是字母。(9)“万岁!”小米开尔说,“这就是森林!”(10)弟弟们则着迷的看着从奇异轮廓中露头的月亮:“真美.”(11)小米开尔赶紧提醒他们来这儿的目的:柴火。于是他们砍倒一株黄色迎春花外形的杨树,劈成碎片后带回家。(12)当马可瓦多带着_1_潮湿树枝回家时,发现暖炉是点燃的。(13)“你们哪里拿的?”马可瓦多惊异地指着剩下的广告招牌。因为是夹板,柴火烧得很快。(14)“森林里!”小孩说。(15)“什么森林?”(16)“在高速公路上,密密麻麻的!”(17)既然这么简单,而且也的确不错。要新的柴火,还是学小孩的方法比较好。马可瓦多又带着锯子出门,朝高速公路走去。(18)公路警察阿斯托弗有点近视,当他骑着摩托车做夜间巡逻时应该是要戴眼镜的;但他谁也没说,怕因此影响他的前途。(19)那个晚上,接到通知说高速公路上有一群野孩子在拆广告招牌,警察阿斯托弗便骑车去巡查。(20)高速公路旁怪模怪样地张牙舞爪、比手划脚的树木陪着转动,近视眼的阿斯托弗细细察看。在摩托车灯的照明下,撞见一个大野孩子攀爬在一块招牌上。阿斯托弗煞住车:“喂!你在上面干什么?马上给我跳下来!”那个人动也不动,向他吐舌头。阿斯托弗靠近一看,那是一块乳酪广告,画了一个胖小孩在舔舌头。“当然,当然,”阿斯托弗说,并快速离开。(21)过了一会儿,在一块巨大招牌的阴影中,照到一张惊骇的脸。“站住!别想跑!”但没有人跑:那是一张痛苦的面像,因为有一支脚长满了鸡眼。“哦,对不起,”阿斯托弗说完后就一溜烟跑掉了。(22)治偏头痛药片的广告画的是一个巨大的人头,因痛楚用手遮着眼睛。阿斯托弗经过,照到攀爬在上方正想用锯子切下一块的马可瓦多。因强光而眼花,马可瓦多蜷缩得小小的,一动也不动。他抓住大头上的耳朵,锯子则已经切到额头中央。(23)阿斯托弗好好研究过后说:“喔,对:斯达巴药片!这个广告做得好!新发现!那个带着锯子的倒霉鬼说明偏头痛会把人的脑袋切成两半!我一下就看懂了!”然后很满意地离开了。(24)四周那么安静而寒冷。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他的工作。在月光清亮的天空中,锯子切割木头低沉的嘎嘎声远远传送开来。(乙)读卡尔维诺(有删减)曹文轩(1)卡尔维诺对童话一直情有独钟。他自称是意大利的格林。而我以为,他的童话就我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有文学创作经验的人而言,比格林的童话更好。格林的童话毕竟是瞄准了孩子而写的,免不了小儿腔和少许做作,而卡尔维诺的童话是来自于民间传说,他在采集之后,尽力保持了它们作为民间文学时的模样、叙述方式,显得更为自然也更为纯朴。(2)我们看到了厚厚两大本童话。这是卡尔维诺用了几年的时间从意大利各个地区搜集而来的。其中有相当一批,精美绝伦。它们应收入世界各国的中小学语文课本。(3)童话几乎总是这样开头的。它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到遥远的年代,并且一开始就将我们带到一个荒诞但一点也不令我们感到虚假的世界。我们与童话之间已经达成一种契约:童话就是写那些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一契约,早在我们还作为婴儿时,就通过母亲或奶妈缔结了。我们喜欢它,因为,它给我们一份安静,一种境界。这些看似简单的文字,却有着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可以无限延长。当那些由作家苦心创作出来的文字很快死亡时,这些来自于民间的稚拙的甚至显得有点公式化的文字,却硬是一代一代地流出下来了。我们为什么就不去问一下:这是为什么?也许这些文字的背后沉淀着什么沉淀着人类永恒的精神、永恒的希望和永不改悔的一番痴心与浪漫?童话这种形式本身,也许就是人类基本欲念的产物。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哪一天小说与戏剧等都会消亡的话,童话却会一如从前地存在着。(4)对童话理解得最透彻的当然不是我们,是卡尔维诺。(5)与其说卡尔维诺是小说家,倒不如说他是童话家。他的小说是在童话的模式中进行的。是写给成人看的童话。(6)一个人从小孩渐渐长大了。童话对他来说,也渐渐失去了魅力,因为,它们毕竟显得过于单纯了。这个人现在面对的是一个混乱的社会。这个社会没有公主与王子,没有宝窟与金殿,甚至连巫婆与海盗也没有了。这个人依然可能还惦记着安徒生与格林,但是为了他的后代:他要为他的儿女讲述安徒生与格林的童话。而在讲这些童话时,他完全可能是无动于衷的。他希望他的孩子们活在圣洁的童话世界里。然而他自己却活在滚滚的尘世浊流之中而身心疲惫。他会觉得那些童话对现在的他是毫无益处的,除了可以帮他回忆童年和暂时获得一份宁静外,对他的生存几乎是毫无益处的。(7)卡尔维诺决定为大人写童话。他知道,我们是喜欢童话的,只不过是“小红帽”、“狼外婆”之类的童话已经不能再满足我们。(8)他将童话的基本精神与基本手法都承接了下来,但,他将内容复杂化、人性复杂化、主题复杂化,并且扩大了规模。童话的格式,他并没有完全舍弃,但在他的文字世界中,这些程式被隐蔽了起来,不再留下一丝痕迹。12 . 下列表述与高速公路上的森林原文意思相符的两项是( )A马可瓦多第一次出门到市区找柴火时失败了,没带回任何柴火。B小米开尔和他的兄弟们是因为好玩和从来没看过森林,才要去森林里砍柴的。C小米开尔他们在高速公路旁看到的森林,其实是密密麻麻和奇形怪状的广告牌。D警察阿斯托弗由于近视,所以没有看见拆广告牌的马可瓦多。13 .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高速公路上的森林的主要内容。(30字左右)14 . 根据语境揣摩人物心理,并加以描写。 “再没有人说话,云雾代替他们发言:太太吐出长长的云雾彷佛在叹气,小孩们好像专心一意的吹着肥皂泡泡,而马可瓦多则朝着上空一跳一跳地喘气。”太太:_“马可瓦多松了一口气,在不太舒适的支架上重新调整位置,继续他的工作。”马可瓦多:_15 .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第12段空白处,根据原文有以下两种翻译,你觉得哪种好?结合语境谈谈理由。 A少得可怜的 B小小的成就16 .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第18段对警察阿斯托弗近视的交代,好似无用,能不能删去?为什么?17 .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回答。18 .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中有许多荒诞的描写,如马可瓦多用报纸做御寒的盔甲,孩子们把广告牌看成森林等,请结合读卡尔维诺尤其是最后一段谈谈你对高速公路上的森林主旨的理解。19 . 高速公路上的森林和卖火柴的小女孩读来都令人心酸,但又有不同。结合两篇童话谈谈你的看法。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几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放鹤亭记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bi)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屦,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馀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释词)傃(s):向,向着,沿着。挹(y):通“揖”,作揖。陂(bi):水田。狎(xi):亲近。20 . 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1)潭中鱼可百许头(_)(2)佁然不动(_)(3)鸣鹤在阴,其子和之(_)(4)鹤归来兮,东山之阴(_)21 .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22 . 甲文中作者如何从侧面来写水清澈的特点的?(用原文回答)23 . 下面有关乙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B第二自然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C第三自然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D乙文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厌倦之情。四、句子默写24 . 古诗文填空。(1)金樽清酒斗十千,_。(2)一封朝奏九重天,_。(3)_,万古惟留楚客悲!(4)_,病树前头万木春!(5)鸡声茅店月,_。(6)_,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7)不应有恨, _。 (8) 行路难中,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仕途的艰难,蕴含无限悲慨之情的诗句是:_,_。(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运用典故抒发诗人对旧友的怀念和回乡后物是人非的悲痛之情的诗句是:_,_。(10) 苏轼的水调歌头中,词人借明月表达世事无常哲理的诗句:_,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25 . 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26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一句。六、名著阅读(题文)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 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我一边和谈A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个子清瘦,骨胳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寄予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缓慢,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27 . (小题1)选文出自_,原来的书名叫_,作者是_28 . (小题2)A是_在斯诺的眼中他是“狂热分子”的原因:_29 . (小题3)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B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C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D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七、综合性学习30 . 阅读下面一则启事,完成后面题目。(1)本文中内容上有一处错误请修改。_(2)文中有个别语句应删去,请指出。_八、作文31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在历代文人的笔下,杨柳常常是娇柔妩媚、依依别情的象征,而丰子恺的杨柳让我们领略到了对杨柳不一样的解读。正是这些只属于每一个人自己的“不一样”,才成就了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你一定也有不同于他人的经历或体验,或许是一处风景,或许是一种体会。或许是一个笑容,或许是一次选择,或许是一种体会。请以不一样的为题写一篇文章。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现代文阅读1、2、三、文言文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