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48039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选出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组( )A取缔(d)冲耳不闻(chng) 风流人物(lu)寒喧(xun)B冠冕(gun)念念有辞(c)迫不及待(j)沧桑(cng)C生肖(xio)浑身解数(xi)义愤填膺(yng)娉婷(png)D谪守(zh)一代天娇(jio)谈笑风声(shng)视察(ch)2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横线字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A迸(bn)溅浮想联篇(pin)B谛(d)听如火如荼(t)C狭隘(i)生意盎(n)然D跻(j)身销(xio)声匿迹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老爸的火炉冯唐有时候,人会因为一两个微不足道的美好而暗暗渴望一个巨大的负面,比如因为一个火炉而期待北京漫长而寒冷的冬天。记忆里北京的冬天漫长而寒冷,每个人都穿着同一个颜色和式样的衣服,像一个个丑陋的柜子在街上被搬来搬去。北京漫长的冬天里唯一的喜庆颜色是“两白一黑”。一“白”是白菜,北京人冬天的主菜,通常的习惯是买半屋子,吃整整一个冬天,醋溜、清炒、乱炖,包饺子、包包子、包馅饼,百千万种变化,不变的是白菜还是白菜。另一“白”是白薯,北京冬天唯一的甜点,买两麻袋,吃整整一个冬天。一“黑”是蜂窝煤,堆在门前院后,那时候北京大部分地方没有市政供暖,整整一个冬天的温暖得意就靠它了。我常常因为烧蜂窝煤的火炉而想念那时候北京的冬天。伺候火炉是个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活儿,这个技艺由老爸掌握。炉子被安放到屋里的一个角落,烟囱先伸向房顶再转向一面墙,最终探出屋外。为了伺候炉火,老爸自制了很多工具,夹煤的、捅煤的、掏灰的、钩火炉盖儿的,其中捅煤的钎子常常被我们拿去滑冰车用,总丢,老爸总是多做几个备用。蜂窝煤似乎有两种:一种比较普通,数量多,含煤少;另一种数量少,含煤多,贵,用来引火,先放在煤气炉子上烧着,然后放进火炉最底层,最后再放上普通蜂窝煤。蜂窝煤烧尽,要从下面捅碎,煤灰因重力落到炉底,用煤铲掏走,再往炉子里加一块新煤。最考验技术的是临睡前封炉子,留多大进气口很有讲究:留大了,封的煤前半夜就烧没了,下半夜全家被冻醒;留小了,不热,一整夜全家受冻;加上蜂窝煤的煤质不稳定,留多大更难控制。老爸的解决办法是半夜起来一次,我睡觉轻,常常听见他摸黑穿拖鞋声,因为长期吸烟的暗咳声,吐痰声,喝水声,用铁钩子拉开炉盖儿声,用铁钩子合上炉盖儿声,脱鞋再上床声。炉火当然能供暖,而且炉火比空调好很多,不硬吹热风,而是慢慢做热传递和热辐射,暖得非常柔和。从脆冷的屋外进来,把千斤重的厚棉衣一脱,一屁股坐在炉火旁边的马扎上,面对炉火,像拥抱一个终于有机会可以拥抱的女神,伸出双臂、敞开胸怀,但是又不能且不敢抱紧。哪怕不抱紧,很快身心也感到非常温暖。然后,倒转身,挺直腰板,让炉火女神再温暖自己的后背、后腿和屁股。炉火还能热食物,白薯、汤、粥、馒头片。晚上看书累了、饿了,贴炉壁一面的烤白薯和烤好的抹上酱豆腐的馒头片都是人间美味。遇到周末改善生活,放上一口薄铝锅,炉火还能煮火锅。火锅神奇的地方是,已经吃得不能再烦的白菜、酸菜、豆腐、土豆放到里面,几个沉浮,忽然变得好吃得认不出来了。围坐在周围的家人也开始和平时不一样了老妈转身去橱柜拿酒,老姐望着炉火眼神飘忽,老哥热得撩起秋裤腿毛飘忽,老爸开始小声哼唱18岁前学会的歌曲。窗外天全黑了,借着路灯的光亮看到小雪,在窗子的范围里,一会儿向左飘,一会儿向右飘。后来,住处有了市政集中供暖,老爸还是习惯性地半夜起来一次。我睡觉轻,还是听见他摸黑穿拖鞋声,因为长期吸烟的暗咳声,吐痰声,喝水声,脱鞋再上床声。我背诵最早和最熟的唐诗之一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如今,每到冷天,每到夜晚,我闭上眼总能听到老爸像老猫一样爬起来,去照看那早已经不存在了的炉火的声音。(选自读者2019第1期 有删改)3 . “我对伺候火炉的兴趣不大,但是对炉火的兴趣很大。”这句话是从文中哪个自然段的开头抽取出来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4 . 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为什么作者说是“父亲的火炉”?5 . 细读文章,概括回答在作者的记忆中,炉火有哪些好处?6 . 结尾段引用白居易的诗,有什么好处?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不求甚解邓拓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不求甚解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到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此外,还告诉我们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在读书不求甚解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而对那些经典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选自燕山夜话,有删改)7 . 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述思路。8 . 阅读第段,概括“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9 . 第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10 . 你是否赞同作者“不求甚解”的读书观?为什么?三、课内阅读阅读马说,回答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1 . 本文作者是唐代著名文学家_,字退之,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12 . 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骈死(_) 食马者(_)策之不以其道(_) 执策而临之(_)13 . 伯乐对千里马至关重要,没有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呢?14 . 文章托物寓意,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5 . 文中的“执策”者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如果将来你作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者,吸取他的教训,将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怎样的条件? 四、情景默写16 .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无限山河泪,_。(夏完淳别云间)(2)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想象将士们驰骋沙场,为国奋勇杀敌的句子是_,_。(3)挫折与磨难改变不了仁人志士的信念,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西北望,射天狼”是苏轼的壮志不改,过零丁洋中“_,_”。是文天祥面对生死,取义成仁的抉择。五、诗歌鉴赏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7 . 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18 . 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六、语言表达19 .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影响人的心灵,能教我们心地善良,持重内向,坚韧不拔和勇于创新。读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途径,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让读书之风吹进我们的心里,班级开展了以“悠悠书香伴我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设计一段简洁的开场白。(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内容里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80字左右)七、名著阅读20 . 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今儿一天精神仍未恢复。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分析这两天来精神的波动,大半是因为:我从来没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深切,而正在这爱得最深切的关头,偏偏来了离别!这一关对我,对你妈妈都是从未有过的考验。别忘了妈妈之于你不仅仅是一般的母爱,而尤其因为她为了你花的心血最多,为你受的委屈当然是我的过失最多而且最深最痛苦。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果迟早得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可是在离别的关头怎么免得了割舍不得的情绪呢?傅雷家书(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文段内容。(2)赏析文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八、综合性学习21 . 综合性学习材料一:2017年10月7日,一场题为“一首歌,一个时代”的讲座在港大开讲。当主持人问台下听众他们的人生启蒙歌是什么的时候,一名中年男士回答,是我的祖国。随后,全场开始大合唱: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材料二: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曲,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创作于1956年,是一首著名的爱国主义歌曲。它唱出了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1)请根据两则材料分别说说我的祖国为什么被国人所喜爱甚至成为他们的人生启蒙歌曲。_(2)爱国,是古往今来文人骚客最爱吟咏的主题。他们歌咏祖国的大好河山,赞颂爱国的历史人物,表达对国家命运的牵挂。请写一句你喜爱并熟知的爱国诗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_九、作文22 . 题目:没错,我很喜欢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严禁抄袭。23 . 作文(2):阅读下面的材料,选择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在这个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席幕蓉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的姓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现代文阅读1、2、三、课内阅读1、四、情景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语言表达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