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47109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牟取(mu)绯红(fi)真谛(d)众目睽睽(ku)B狩猎(shu) 迁徙(x) 馈赠(ku) 长吁短叹(y)C炽热(zh)干涸(h) 污秽(hu) 龙吟凤哕(su)D繁衍(yn)挑衅(xn)招徕(li) 相形见绌(chu)2 .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吸引了各国的读者。B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C钱钟书、杨绛老人的善良和正直,对生、老、病、死的透彻豁达,使人获益匪浅。D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心里却不以为意。3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氛围(fn)星宿(s)颓唐(tu)高屋建瓴 (ln)B模样(m)避讳(hu)拮据(j)随声附和(h)C倾斜(qng)猝然(c)怪癖(p)脍炙人口(kui)D着落(zhu)鸟瞰(kn)贮藏(zh)惩恶扬善(chn)4 . 下列书写有错的一组是( )A争妍斗艳左顾右盼小心翼翼从容不迫B水泄不通高瞻远瞩无可言喻束手无策C蹑手蹑脚豁然开朗无济于事清晰可辩D络绎不绝精疲力竭寡不敌众翩翩起舞5 . 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句中标点符号的运用完全正确。)B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句中的“都”“遇到”“但是”分别是副词、动词和介词,句中的“各种各样”“生命的长河”分别是偏正短语和并列短语。)C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校外教育活动,目前各地学校对之趋之若鹜。(句中“趋之若鹜”的意思是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用在此处不恰当。)D在央视的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通过”和“使”的运用,致使句子缺失主语,可删掉“通过”或“使”。)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沈碧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从新闻照片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统计选票的人竟然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这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 “这不数着数着就乱了吗?” 对比之下,我国的“正”字计数法立刻显得又机智又高端。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于庙堂之上和群众之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相信很多小伙伴从小学选班委开始就用“正”字计数,一路画“正”直到现在。 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谁先想到的呢?“正”字曾经是古代大数单位之一。汉代数术记遗中记载的大数有: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又因为“数有十等,若言十万曰亿,则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以此类推,“正”代表一个相当大的计数单位,是10的40次方。“正”字计数法的使用,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旧上海,起初进戏园看戏是由服务员领座,善写计数的服务员将卖座情况写在“大水牌”上。由于时间紧,怕误记,为了稽核总数,每满五个看客,就写一个“正”字。后来看戏的人增多,戏园规模扩大,这种方法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计票方法却被商家和选举计票所借鉴,广泛应用起来。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此前的江户时代,他们曾使用“玉”字来计数,同样是五个为一个单位。从解剖学角度来说,由于绝大多数人生来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进化史中促成了十进制的广泛采用,而五画字和五画符号便于十进制计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被使用过。但在所有五画字中,只有“正”字字形规矩简洁,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划的长度都大致相等。所以,作为计数符号,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 “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它的本义是平正、不偏斜。在词典中“正”的含义很多,大多都是褒义,如正直、正大光明、正人君子、刚正不阿足见人们对“正”字的喜爱。同时,它也有着“匡正”“正确”的含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 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正”字计数不仅字形方正简洁,还满足了人们对“执行公正”“品行端正”的美好想象,寄托着人们对选举的信心和希望。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了。 (选自知识窗有删改)6 . 结合全文,谈谈“正”字计数法的高大上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任意两点即可)7 . 第段的作用是什么?8 . 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9 . 第段中加点词语“绝大多数”能否删掉,为什么?阅读墨与砚,完成下面小题。墨与砚最好的朋友往往也会闹点别,墨与砚从来就是一对配合得很好的伙伴。可是有一天,黑墨忽然长叹一声,对砚台说:“老兄啊!我不想跟你厮守下去了。就凭我这副乌黑硬朗的身骨,到哪儿不受欢迎? 干吗要在你这小天地里转一辈子呢?”“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砚台翻了翻眼皮,瞪着黑墨问。黑墨昂着头,傲慢地答道:“你这点小肚子,岂能容纳我这块大料? 你瞧我稍微转动一下身子,就碰到你的腹壁;再一转身,就要顶穿你的肚皮了。要是让我出去,在桌面上或是地面上打转转,保证可以磨出更多的墨汁来。”“我劝你别(1) 了,”砚台笑了笑对黑墨说,“实践证明,我们只有密切配合,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将一事无成。”“哼!你压制我的才能这么多年了,难道还想压我一辈子吗?”黑墨拉长了他那副黑面孔,(2) 地质问砚台。“我这是好心劝你,听不听由你。”“不管你怎么说,我也要离开你!”说完,黑墨腾地跳出砚台,在桌面上呼呼啦啦地转动起来,一边转一边高声对砚台说:“今天,我要让你看看我的能耐!瞧我转得多灵活,多带劲,简直就像在溜冰场上进行滑冰表演一样!”黑墨转啊,转啊!转得头昏眼花,猛一跤跌在桌面上,腰也扭了,腿也折了,可是瞧瞧桌面上,却一点墨汁也没有。砚台诚恳地说:“你不听忠告,才吃了这个大亏。你把自己的能耐估计得太高了,其实,离开了水和我,你又有什么作为呢? 快回来吧!”黑墨重新跳进砚台,转上几圈,脚下就涌出了香喷喷的墨汁。从此以后,黑墨就安心地在砚台里转磨,再也不想跳出去了。10 . 从体裁上看,本文是一篇_。11 . 选出填在横线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 )A(1)胡思乱想(2)得意扬扬B(1)好高骛远(2)气势汹汹C(1)一意孤行(2)勃然大怒D(1)胡作非为(2)恼羞成怒12 . 本文告诉我们的主要道理是什么?13 . 文章第段使用了_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了黑墨的_。14 . 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读了本文受到的启发。三、句子默写15 . 古诗文默写。(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_)(_)A赢,都变作了土;输,都变作了土。B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矛店月,人迹板桥霜。C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D疑怪昨霄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E. 日高人渴漫思茶,酒困路长惟欲睡。敲门试问野人家。F.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过尽千帆皆不是,_。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_。_,北斗阑干南斗斜。右手秉遗穗,_。_,坐断东南战未休。簌簌衣巾落枣花,_。(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时,人们常引用出师表中的名言是:_,_。李清照的武陵春中,以泪代说不幸的句子是:_,_。四、课内阅读16 .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A. 蒙辞以军中多务(告辞)B. 卿言多务,孰若孤?(比得上)C.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D.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于是)(2)下列句子的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_)A.蒙/辞以军中多务B.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C.及鲁肃/过寻阳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孙权劝学成功源于他的劝学技巧,那就是用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劝吕蒙学习。B.本文故事情节清晰,依次可以分为“劝学”“议学”“就学”三部分。C.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长进的原因是他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D.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4)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正确的一项是(_)A.孤独的人经常读书,自己认为有很大的好处。B.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增加。C.孤独的人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增加。D.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有很大的好处。(5)翻译下面的句子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6)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的理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17 . 本文作者是_代文学家_(人名)。18 .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_)(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向(_)(3)负箧曳屣 (_)(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_)19 . 选择文中恰当的画线句,将其序号填写到对应横线上。作者家贫无书,却能“遍观群书”,离不开他“_”的勤奋刻苦精神,离不开他“_”的诚信守时品质。20 . 阅读选文结尾句,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21 . 学完本文后,小强同学想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副对联,请你使用以下短语帮他将对联补充完整。圣贤之道德隆望尊色恭礼至君子之名上联:先达_传_上联:弟子_成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山房春事(其二)(唐)岑参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注)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方圆三百多里。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22 .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3 . 请简要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六、综合性学习24 . 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以“拜年”为主题的特种邮票。请仔细观察这枚邮票,用简练的语言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七、作文25 . 写作展示在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时常会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一种心爱的东西,渴望有位好朋友,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关爱或理解,渴望“个性”得到保护和发展等。请以“我渴望”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文章要写出渴望什么,为什么渴望。 4字数不少于600。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课内阅读1、2、五、诗歌鉴赏1、六、综合性学习1、七、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