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46790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水浒传中的“及时雨”宋江仗义疏财,受到众好汉的拥戴,但他“招安”的想法遭到鲁智深、李逵等将领的反对。B老舍先生借骆驼祥子主人公祥子由自尊好强到自暴自弃的巨大变,无情地批判了祥子所处的那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C明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根据早年生活的回忆创作出的一部小说集。D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意趣盎然的作品,它成功地通过塑造汤姆索亚这一立体艺术形象,给人以深刻的生活启迪。二、基础知识综合2 .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泰戈尔诗选摘录生如夏花之_丽,死如秋叶之静美。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夜之黑暗是一只口袋,盛满了发出l( )明的金光的口袋。阴雨的黄昏,风无休止地吹看,我看着y( )的树枝,想念看万物的伟大。(1)填入文中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_)A.炫 B.绚(2)加点字“载”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_)A.zi B.zi(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l(_)明摇y(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放下手机打开书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阅读历史的国度。然而在当下,中国人却在被苦口婆心地“呼吁”阅读。近几年,政府、组织和媒体发布了越来越多的公益广告,劝勉国民多读书、读好书。第二十二个世界读书日,一组数字令人深思。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7.86本,比上一年增加0.02.本,但与日本、德国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近年来,纸质书阅读时间总体有所提升,但与手机阅读时长的差距却越来越大。2016.年,我国成年人平均每日阅读纸质书的时间为20.20.分钟,看手机的时间则长达74.40.分钟,是读书时间的3.7.倍。在阅读方式上,纸质图书完败于手机。再看看,很多居民区周围没有书店,很多家庭没有书房,很多卧室的床头没有书本一切都被一种东西取代手机。一部手机握在手,足以玩转一整天。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兴起,令大批“手机族”趋之若鹜,人们阅读的内容变成了微博、微信中那短短几十字。当新鲜变成习惯,习惯变成依赖,我们有限的精力,就这样被大量消耗在快餐文化之中。不能不承认手机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快捷,但是,终日沉溺于海量而肤浅的网络信息,抛开有“厚度”的书本,会使一个人变得浮躁,缺乏内涵,更甚者会让一个民族缺乏智慧和思想。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个庞大而悠久的民族不爱阅读了?首先,中国人的文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偏低的。1840.年到1945.年这一百多年间,在殖民者、侵略者的摧残下,中国人生存尚且难保,对于知识文化的追求早已成为奢望。随着建国后扫盲和义务教育的开展实施,这一状况正在改变。第二,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没有促成他们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在考试中取得成功,几乎吸引了孩子所有精力。我国目前销售量较大的纸质书,多数都是教育辅导类图书,综合读物则占比较少,而这一比例在一些“阅读发达”国家正好反过来。还有人说,中国人信奉实用主义,虽然这有些讽刺意味,然而可叹的是这确实道出了一种现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切目的来得都很直接。这或许是因为社会发展中,物质发展过快,新鲜事物令人眼花缭乱,越来越有钱的中国人开始去买所有的好东西,奢侈品、名车、房子,当然还有手机、平板电脑这种电子产品。人们似乎已经无暇去拿起书本,做一些安静、舒缓的心灵活动。一个不读书的人肯定是肤浅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肯定是浅薄的。一个不读书的人肯定没有前途,一个不读书的民族肯定没有未来。手机碎片化的浅阅读不能代替深入的纸质阅读,或许我的声音有些微弱,但还是要呼吁:请放下手机打开书!3 .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阅读方式上,我们的现实生活条件使纸质图书完败于手机。B2016.年,我国成年人平均每日阅读的时间为94.60.分钟。C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兴起,人们阅读的内容和方式发生变化,令我们的精力大量消耗在快餐文化中。D终日沉溺于海量而肤浅的网络信息,会使一个人变得浮躁,缺乏内涵。4 . 下列对造成中华民族不爱阅读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的文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低。B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没有促成他们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C中国人信奉实用主义,人们似乎已经无暇拿起书本阅读。D我国目前市场的纸质书,教育辅导类图书多于综合读物。5 . 对于本文作者主张的观点,下面说法最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喜欢阅读的人肯定是不肤浅的,一个喜欢阅读的民族肯定不是浅薄的。B今天,我国要大力推行扫盲和义务教育,提升国民的阅读能力。C学校教育不要注重应试教育,要促成孩子们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D放下手机碎片化的浅阅读,开始深入的纸质阅读,让一个民族有智慧和思想。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揪心的校园暴力(新闻事件)20天内,云南昭通市镇雄县3所中学的3名学生先后在暴力冲突中身亡。昭通本地多名知情人向澎湃新闻反映,11月12日晚,镇雄县某中学高中男生徐明(化名)被群殴致死。11月24日,镇雄县当地派出所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目前嫌疑人已被抓获。25日,镇雄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相关负责人向澎湃新闻确认学生死亡,嫌疑人身份同为学生,19岁,事发后已被抓获。(网上声音)疏影:可能是玩太多暴力游戏跟电视,对死亡和别人的痛苦都可以漠视。inner_peace:18岁都已经成年了还在街头打架,真以为这个社会就是古惑仔说的那样?真是幼稚。BlackEyes:最讨厌校园暴力了。自以为这是青春、义气啥的,其实就是一群法盲,最终害人害己。Hester:校园暴力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应严惩。(部长观点)“我们要通过修法、释法,让恶意造成重大伤害的欺凌者,受到纪律、法规、法律的惩治。”3月10日下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袁贵仁说,安全是一件头等要紧的大事,安全没有,教育无从谈起,成长成才也无从谈起。学生的安全问题,有些来自于校外,也有一些来自于校内。校园欺凌主要是同学之间蓄意、恶意地形成的一些欺凌事件。无论是来自于外部的,还是内部的,都应当坚决防范、坚决制止。教育部门要联合司法部门,打造平安校园,努力使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率降到最低。(调查统计)来自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研究:在发生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中,14岁至16岁年龄段所占比重逐年提升,至2013年已突破50%,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最高检公诉部门的相关调研表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现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文化程度较低、外来未成年人所占比重较高、所犯罪名比较集中、犯罪手段呈成人化暴力化倾向、共同犯罪居多等六大特点。(代表关注)代表一:“校园暴力已经严重到了一定地步,必须认真研究处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刘晓翠接受采访时说。刘晓翠对校园暴力现象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她告诉记者,“法律应当保护遵纪守法的好孩子,对那些施暴者也要有相应的制裁,有必要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对少年施暴者进行刑法惩处。”代表二: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涂文涛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他告诉记者,现在各种影视网络媒体传播的内容,夹杂了大量的暴力打斗,社会舆论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太大;各种媒体对家庭暴力、街头巷尾斗殴事件毫无顾忌地传播,这对学生起到较深的潜移默化作用。“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事后惩治,起到的是威慑作用。我不主张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不要动辄就动用刑法,它对人是一辈子的影响,还是应以教育帮助为主。”6 . 请根据以上材料简要谈谈你对“校园暴力”的理解。7 . 对于校园暴力,人们“揪心”哪些问题?请根据“新闻事件”“网上声音”和“调查统计”作简要归纳。8 . 根据材料,探究处理校园暴力的一些合理办法。9 . 下列说法和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A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认为:教育部门要和司法部门联手,杜绝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B据调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现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文化程度低、单亲家庭占比较高的比例等特点。C太多的暴力游戏、影视暴力打斗等内容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D人大代表都建议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对少年施暴者进行刑法惩处。10 . 读链接材料,请从自身角度说说怎样避免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链接材料一重庆市荣昌区法院审理了一起健康权纠纷案件,多名初中女学生共同殴打另一名女生兰兰(化名),导致其伤残。而这一事件的起因,竟是兰兰在住校期间因不注重个人卫生,引起同寝室其他女同学的“公愤”。链接材料二 “我小时候性格比较闷,不愿意跟别人多说话,男孩子们在学校一起玩,我却更喜欢和女生待在一起,”李响说,“男孩子们在院子里追逐打闹时,自己却会和几个女孩围在一起跳绳,或是跳皮筋。”链接材料三 北京女孩小梅如今是一名大学生,读小学初中时长期遭受校园欺凌。她回忆,那时候脾气古怪,经常一言不合就和同学争吵,觉得同学“针对”自己的时候就会针锋相对。阴影与阳光14岁的中学生小佳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想看看高年级黑板报出得怎么样,取取经。但是人家教室门已经锁上了。于是他从自己教室搬来了一张凳子。人站在凳子上,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气窗,看到人家教室里的黑板报。正在他脸贴玻璃,专心张望的时候,值班老师走了过来,有点狐疑地问了他一番后,就要他赶快回家。巧的是,这天夜里,这一层的办公室遭窃。所有老师的抽屉都被翻动,连零星小钱都被搜走。这样,作为最后一个离校又有点古怪行为的学生,就有理由被唤到教务处谈话。虽然班主任和熟悉他的任课老师全都担保他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从教务处出来的小佳仍忍不住掉了眼泪,因为班上竟有不明真相的同学,用一种陌生的眼光打量他,包括和他挺好的同学。今天的事更是倒霉了。现在他向妈妈哭诉今天的遭遇。放学回家途经一个专卖复习资料的书屋,买了两本书,刚准备跨上自行车时,迎面一辆卡车上突然滚下来一只大纸箱,纸箱破了,里面的儿童玩具散落一地。待车上司机发现,将车停下来时,周围已有人趁机捡了便宜溜走了。他看司机挺急,就帮着司机把玩具一一捡回装进箱子里。好事做完后,他的自行车却不见了!那是才买了不久的新车啊!“好心没好报!小偷太坏了!呜呜呜”小佳边说边哭,眼泪越流越多。“哭什么?哭了车子能回来吗?傻瓜!以后一定要接受教训。俗话说,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有一定道理的。妈妈不是要你做自私的人,问题是现在风气坏,人心不古,所以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多管闲事,免得招惹是非”小佳妈妈唠唠叨叨边劝边教训儿子。“你在培养儿子朝自私发展吗?”小佳的爸爸从外面踏进门,听到了妻子的话,打趣道。“你倒还有精神说笑话,儿子前天为班级做好事,被人疑心当贼,今天做好事,被贼偷了!”小佳的妈妈把儿子今天的遭遇愤愤地说给了丈夫,一旁的小佳哭得更厉害了。“噢,是这样,儿子,你的运气确实太坏了!爸爸今天的运气倒有点好。你知道的,我是去那家摄影社取照片的,取完照片,回来路上觉得今天天气挺热的,这时有个人用自行车推着两袋西瓜在卖。我挑了一只,过了秤,正好10元钱,我付了钱,骑上车就走。骑了大约20米,忽听背后有人在叫。我回头一看,那个卖西瓜的骑着车子朝我追来,一边招手,一边叫我停。我停了车,才知道原来我错将百元大钞当成10元票给了他,他是来追还我90元钱的!儿子,你想想看,他完全可以不管这件事,要还,等我找上来,也不迟;甚至可以赖掉,因为我没有凭证;还可以发现后马上溜走,不会引起任何纠葛。现在他却冒着烈日,骑着笨重的车子一路追来,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是他的良心!是他做人的道德!谁说这世上没有好人!”父亲拍拍刚买来的西瓜,又拍拍儿子的头。儿子停止了抽泣,听得很专注。不错,小佳的爸爸是在取了照片后买了西瓜,但是,关于10元与100元的故事,是他的虚构。作家与父亲的双重责任,让他编了个美丽的故事。他深深懂得,此刻,这个14岁少年的心里,太需要阳光。11 . 请概括小佳遇到的两件倒霉事 。12 . 他被唤到教务处谈话的理由是什么?尽可能用原文内容回答。13 . 妈妈叫小佳接受怎样的教训?理由是什么?14 . 文章题目中的“阴影”与“阳光”分别指什么?这个题目好在哪里?15 . “爸爸”虚构10元与100元的故事,他这样做对不对,请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四、句子默写16 . 填空。(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_,_。(2)夜雨寄北中诗人想象与“君”团聚的句子:_,_。(3)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_,_。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注释)时日害(h)丧:这太阳什么时候毁灭呢?17 .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杂然而前陈者太守谓谁顾鸿雁麋鹿予及女偕亡18 . 下列句中划线字与“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中加点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B溪深而鱼肥C贤者而后乐此D而民欢乐之19 . (小题3)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颓然乎其/间者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C不贤者/虽有此D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20 . (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贤者亦乐此乎?21 . 简答题。请找出(乙)文中能体现(甲)文“太守之乐”的真正原因的句子。(分)(甲)文作者被贬滁州知州,自号“醉翁”。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六、诗歌鉴赏22 .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七、名著阅读23 . 名著阅读填空。那儿只剩下我一个人,战场上的胜利者。这是我经历过的最艰苦的一次战斗,也是我获得的第一次胜利。我在布洛克尔赫斯特先生站过的地毯上站了一会儿,享受着我那种胜利者的孤独感。起初,我暗自微笑,觉得高兴;可是就像我的加速的脉搏跳动一样,这阵猛烈的欢乐急剧地减退了。(节选自简爱)文中“最艰苦的一次战斗”是指_。表现了“我”_的性格特点。八、作文24 . 据要求作文。请以“遇到你,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能抓住人物特点来写;要有真情实感;500字以上。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二、基础知识综合1、三、现代文阅读1、2、3、四、句子默写1、五、对比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