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中考语文三模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46722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中考语文三模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冀教版中考语文三模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冀教版中考语文三模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道理的一种文体,选自韩非子的智子疑邻和选自淮南子的塞翁失马都是寓言。B . 大学中庸论语尚书合称为“四书”。其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C . 丑小鸭和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童话作品;列夫托尔斯泰伟大的悲剧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作品。D . 我们学过的小说中有不少性格鲜明的少年形象,如鲁迅故乡中的少年闰土、曹文轩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和林海音爸爸的花儿落了中的英子等。2. (2分) (2019八下太原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这是爸爸从上海买来送给我作生日礼物的一本精装版傅雷家书。B . 看到他在学校春运会上意外夺得一百米冠军,使得全班同学顿时一片欢腾。C . 本学期,需要我们重点感悟、阅读、理解的名著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 . 能为你开启美妙哲学之旅的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3. (2分)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想,这是对读书意义的深刻体悟和精辟总结我们的社会难以传承深邃的智慧和伟大的精神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多地在于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缺少书籍的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我们的文化也会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A . B . C . D . 4. (2分) 对下列复句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A . 递进 承接 并列 选择B . 递进 并列 选择 承接C . 并列 承接 递进 选择D . 承接 选择 并列 递进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3分)5. (3分) (2019八下天台期末)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应题目。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转入炎热的夏季时,植物果实yn( )育;到了秋天,黄叶在秋风中s s( )飘落;北_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_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yn(_) s(_)(2) 结合语境给两处选择最恰当的字(_) A . 燕 消B . 雁 消C . 雁 销D . 燕 销(3) 划线“载”字的正确读音是(_) A . ziB . zi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6. (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却说夏侯霸引军至五丈原看时,不见一人,急回报司马懿曰:“蜀兵已尽退矣。”懿跌足曰:“孔明真死矣!可速追之!”夏侯霸曰:“都督不可轻追。当令偏将先往。”懿曰:“此番须吾自行。”遂引兵同二子一齐杀奔五丈原来;呐喊摇旗,杀入蜀寨时,果无一人。懿顾二子曰:“汝急催兵赶来,吾先引军前进。”于是司马师、司马昭在后催军;懿自引军当先,追到山脚下,望见蜀兵不远,乃奋力追赶。忽然山后一声炮响,喊声大震,只见蜀兵俱回旗返鼓,树影中飘出中军大旗,上书一行大字曰:“汉丞相武乡候诸葛亮”。懿大惊失色。定睛看时,只见中军数十员上将,拥出一辆四轮车来;车上端坐孔明:纶巾羽扇,鹤氅皂绦。懿大惊曰:“孔明尚在!吾轻入重地,堕其计矣!”急勒回马便走。背后姜维大叫:“贼将休走!你中了我丞相之计也!”魏兵魂飞魄散,弃甲丢盔,抛戈撤戟,各逃性命,自相践踏,死者无数。司马懿奔走了五十余里,背后两员魏将赶上,扯住马嚼环叫曰:“都督勿惊。”懿用手摸头曰:“我有头否?”二将曰:“都督休怕,蜀兵去远了。”懿喘息半的,神色方定;睁目视之,乃夏侯霸、夏侯惠也;乃徐徐按辔,与二将寻小路奔归本寨,使众将引兵四散哨探。(1) 选文出自古典名著_,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_。 (2) 选文中哪些细节能表现出司马懿被诸葛亮吓破了胆? (3) 选文用大量笔墨描写司马懿的惊恐,对于塑造诸葛亮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7. (6分) (2019花都模拟) 古诗文默写 (1)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歌写正确的两项是( ) A . 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B .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嫦娥:被白发,欺人奈何。C .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鹊春深锁二乔。D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E . 塞下秋来风景异,四面边声连角起,衡阳燕去无留意。F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2) 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莫听穿林打叶声,_。(苏轼定风波)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祥过零丁洋)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_,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袋,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_,采葵持作羹。(十五从军征)(3)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古代爱国诗人常常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寄托于词作之中,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之中的“_,_”两句,让我们看到他建功立业,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_,_”两句让我们体会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深刻道理。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 (7分) 阅读唐诗,完成问题。 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 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 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9. (11分) (2019邵阳模拟) 综合实践 请你参加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 【活动一:宣传动员】请为本次活动拟写宣传标语。(不超过16个字) (2) 【活动二:资料学习】简要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 在两会代表的题案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指出,正在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应当加强环保部门的执法权;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分析影响雾霾重因素之一为汽车尾气的排放;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给出了这样的数据:在雾霾污染源的构成中,石化能源占60%,其他占40%。以北京市为例,在2013年雾霾污染源构成中,机动车尾气排放占31.1%。2014年全国汽车尾气排放的颗粒物(包括PM2.5),货车约占78.7%。(3) 【活动三:出谋划策】小红家最近喜事连连,她的父亲买来烟花爆竹准备好好庆祝一番。她劝父亲不要放,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可父亲说:“最近喜事频传,放点烟花爆竹热闹热闹,没大碍!”如果你是小红,你将怎么劝说父亲? 七、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10. (13分) (2019九下柳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乙】狄青为枢密副使,宣抚广西。时侬智高守昆仑关。青至宾州,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燕将佐,次夜燕从军官,三夜飨军校。首夜乐饮彻晓。次夜二鼓时,青忽称疾,暂起如内,久之,使人谕孙元规 , 令暂主席行酒 , 少服药乃出,数使人劝劳座客。至晓,各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是夜三鼓,青已夺昆仑矣。”(选自梦溪笔谈)【注】抚: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区传达皇帝命令并安抚军民、处置事宜。侬智高:宋朝壮族首领。皇祐四年起兵反末,自称仁惠皇帝。燕;通“宴”,宴请。孙元规:时任湖南安抚使兼广南东路、广刺西路安抚使。(1)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聚室而谋曰B . 小信未孚 , 神弗福也 深孚众望C . 次夜燕从军官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 . 齐人三鼓 是夜三鼓(2) 下列各组划线的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吾视其辙乱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B . 可以一战 皆以美于徐公C . 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3) 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曹刿的智谋和才能过人,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他能沉着、冷静、果断。B . 【乙】文,狄青关心手下将官,在上元节为他们举办宴会,这是他取胜的关键。C . 【乙】文中,“上元节”,又称元宵节,即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D . 要想战胜敌人,必须讲究谋略。这个道理在【甲】【乙】两文中均有体现。(4) 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酒。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6分)11. (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为什么能用核磁共振检查身体肖能超核磁共振是基于量子物理和微波技术的一种检测方法,可以精确地测出物体内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从而实时地绘制出物体内部图像,在医学和工业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具有极高的科学和应用价值。核磁共振仪器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不产生电离辐射。在有些地方,医生考虑到患者对“核”的恐惧心理,常称其为“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成像的“核”指的是氢原子核。人体的70%是由水组成的。原子核带正电,具有自旋,会形成电流,从而产生磁场,因此每一个原子核都49个小磁铁。把物体放置在磁场中,原子核与外磁场发生相互作用,处于不同自旋状态的原子具有不同的能量;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它,-5外加电磁波的能量等于不同状态的原子核的能量差时,原子核与外加的电磁波发生共振,从低能状态“跳跃”3,1高能状态;去掉外加的电磁波,处于高能状态的原子核又会把一部分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被检测出来。分析这个信号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中的衰减情况,就能反推出运动的原子核分布图像,经计算机处理后可以重建出物质内部精确的三维立体结构和运动情况。这等于说:我们能够直接从外面拍摄物体内部结构和变化情况,就像长了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人体组织中含有大量水和碳氢化合物,氢核的核磁共振灵活度高、信号强,所以通常选氢核来对人体进行成像。人体中各种组织间含水比例不同,信号强度有差异,从而把各种结构分开,把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分开,非常便利。核磁共振成像不仅成像清晰精细,还是目前少有的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的安全、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方法。如今全球每年至少有6000万病例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随着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亦日趋成熟,这一技术有很多重要应用比如研究人类大脑。1990年日裔美籍科学家小川诚二发现,血液氧气含量不同时,产生的核磁共振图像有细微变化,利用这些变化可以显示大脑各区域内静脉毛细血管内的血液状态的变化。由于大脑活动区域的神经元消耗大量能量,需要迅速补充含氧血液,这一区域的核磁共振信号远高于大脑中思维活动不活跃的区域。根据这一发现,核磁共振成像能描绘活体大脑组织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位置,实时观察大脑活动。可以对被研究人员持续进行同一类型的刺激,比如观看图片或听音乐,对比另一组受到不同刺激或者进行休息的被试人员,通过对比来分析出特定刺激影响了大脑的哪部分区域,这样就能观察脑和思维的关系。这是一种无损、动态、高速大脑活动探测器。有理由相信,核磁共振成像仪不仅能透视人体内部结构,未来还可能成为人类思维的阅读器。(选自2017年8月31日“科普中国网”)(1) 下列关于“核磁共振”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核磁共振可以精确地测出物体内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B . 核磁共振仪器不使用放射性同位素,不产生电离辐射。C . 核磁共振成像是少有的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的安全、快速、准确的临床诊断方法。D .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研究人类大脑方面有独特优势。(2) 对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核磁共振是基于量子物理和微波技术的一种检测方法,可以精确地测出物体内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从而实时地绘制出物体内部图像,在医学和工业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具有极高的科学和应用价值。(作诠释)B . 这等于说:我们能够直接从外面拍摄物体内部结构和变化情况,就像长了火眼金睛的孙悟空。(打比方)C . 如今全球每年至少有6000万病例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列数字)D . 随着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亦日趋成熟,这一技术有很多重要应用,比如研究人类大脑。(举例子)(3) 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题目用疑问的形式指出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吸引力。B . 文章第段分别写核磁共振的原理和好处。C . 文章第段划线的“至少”是一个程度副词,表示“最少”的意思,说明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病例上的未广泛运用。D . 本文运用逻辑顺序,条理清晰地说明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特点、广泛应用及发展前景。12. (20分) (2019桐梓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孝乃德之本论语记载: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只讲了两个字色难。意思是说,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父母对于儿女的很多不是,都不会往心里去,唯独最难接受的,就是儿女给脸色看。有位老太太,中午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刚谈砸了一桩业务,心情不太好,见母亲在他的床上摸索,生硬地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里好好待着,别到处乱串。”母亲解释说:“我只是找张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儿。”儿子的脸色很难看,出门前扔下一句:“吃饱没事干。”没想到当天夜里,这位老母亲选择了轻生。儿女给父母好脸色难在哪里?难就难在对父母的一些衰老行为,如多愁善感,行动迟缓,说话絮絮叨叨,做事丢三落四等,要能够始终给予理解、宽容和善待。难就难在对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如任性、娇气、以自我为中心等,要能够不断进行反省、克服和纠正,特别是在外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不如意的事,都不能把情绪带到家里来。难就难在给父母好脸色,要能够持之以久。一时一事给父母好脸色不难做到,难的是处处事事都是如此,尤其是当老人久病在床的时候。一个人从母亲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上学、择业到结婚生子,父母究竟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山东枣庄“捐肾救母”的田世国说:“母亲生我养我,可我做的连她给我的万分之一都没有。”常思养育之恩,孝老爱亲才不会为难。除了感恩之心,恭敬之心对于行孝也极为重要。礼记祭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偷色者必有婉容。”给父母好脸色,关键是要常思养育之恩,常怀恭敬之心,常省自身之过,始终对父母怀有深切的爱心和敬意。有了恭敬心,与父母说话的态度和语气,自会温婉谦和,照顾侍候父母,自会恭谨周到。有了恭敬心,父母的教诲会认真聆听,父母的责备会虚心悦纳。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愿天下儿女,常以发自内心的微笑去慰藉父母的心灵。为我们树起尊老爱老、孝老护老的现代风尚,孝心汇聚成流一定可以滋润出社会的和谐美好。(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 结合本文观点,联系自身实际,说说子女怎样才能对父母尽孝。 (4) 下列对文章内容或手法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本文所论之“孝”即指给父母好脸色,说话温和,照顾恭谨周到,聆听、悦纳父母的教诲。B . 第段先提出“感恩之心对于行孝极为重要”的观点,然后引礼记的话作道理论据分析。C . 给父母好脸色的关键是要常思养育之恩,常怀恭敬之心。D . 第段中划线词“一定”,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孝心滋润出和谐美好社会坚定信念。13. (16分) (2019兴县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旅游纪念品(日本)星新一在山腰上。有一座瞭望台。在这儿放眼远眺,可以看到很远很远,既能看到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森林,又能看到那些弯弯曲曲的河流和繁荣的小村庄,还有那辽阔的碧绿的平原。在瞭望台的附近有一家小小的旅馆。有一天。店老板又不失时机地向游客推销当地的商品:“看这些,你不买点纪念品吗?明信片或是木雕的人像”“哦,谢谢。我想我不需要,我从来就不买什么土特产或纪念品之类的东西。这些小玩意儿在街上到处都能买到。有名的东西也可以用钱随时买到。”“你是这样认为的吗?你真的不想买些什么?”“不,我只想好好享受这些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那会使心灵得到美的享受。”客人固执地说。“也是,这样也对。那么,请到森林里去散散步如何?像这样枝叶繁茂的森林并不多见。”“是吗?谢谢您的指点。”游客真的去了那个森林。确实,这儿幽静得很,景色也很美。可是,不久他的好心情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因为突然蹿出一头十足的野兽熊!他很想马上逃跑,但由于过分惊慌和恐怖,他已不能走半步了。直到黑熊气势汹汹地扑上来时,他才手忙脚乱地抵抗起来。他拼命地反抗,不顾一切地奋勇和黑熊搏斗着。不管怎么样,他没有成为野兽的美餐。游客没命似的跑回旅馆,喘着粗气说:“我遇上了可怕的事情。我刚才遇上了一头黑熊”可是,店老板的回答却出人意料之外:“哦,这没什么了不起。我把您刚才那激动人心的浴血奋战的场面摄入了八毫米的电影胶卷。你愿意购买吗?不知道你愿意出多少钱来买呢?”“什么?啊,原来这是圈套呀!那只熊是人扮的”游客非常气愤,但转念一想:把这电影胶卷放映给邻居的孩子们和相识的姑娘看的话,也许确实是个不错的念头。刚才的场景非常逼真,别人应该看不出破绽吧。所以,他重新作了一个决定:“好吧,也许有些贵,但是我还是决定买下它。你真是个会做生意的家伙!”(1) 根据小说情节,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店老板:推销当地的商品推荐去森林_推销电影胶卷游客:不愿买_与黑熊搏斗_(2) 下面是小说第二,三段的另一个译本,请比较阅读,完成对话。 在瞭望台附近,有一家小小的旅馆。据说这家旅馆的老板很精明,非常会做生意。这天,店老板又不失时机地向一个游客推销当地的商品:“看看这些,你不买点纪念品吗?明信片或是木雕的人像”游客扫了一眼,皱皱眉头说:“哦,谢谢。我想我不需要,我从来就不买什么土特产或纪念品之类的东西。这些小玩意儿在街上到处都能买到。有名的东西也可以随时用钱买到。”小文:这个译本增加了对老板的介绍:“据说这家旅馆的老板很精明,非常会做生意。”我认为这句话可以删除。这句话冲淡下文情节逆转带来的“出乎意料”之感,而且也与结尾处的“你真会做生意”重复。小明:我不认同。_。小琴:这个译本还增加了对游客的描写,“游客扫一眼,皱皱眉头”,我认为也没有必要。小郭:我认为有必要。_。(3) “那只熊是人扮演的”这一情节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从文中找到依据并简析。 (4) 小说结尾处游客说“你真是个会做生意的家伙”。游客为什么这样评价老板?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九、 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4. (16分) (2018七上涡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或词。 乃悟前狼假寐_狼亦黠矣_止有剩骨_耽眈相向_意暇甚_(2) 翻译下列句子。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3) 请找出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用原文句子回答) (4) 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十、 作文 (共1题;共5分)15. (5分) (2016包头)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节日是人们用来庆祝、纪念或祭祀的日子。过节的时候,有的人呼朋唤友,欢聚一堂;有的人回馈亲友,感恩师长;也有人追溯过往,展望未来而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有些特别的日子也常常被视作节日,例如孩子出生的那天是属于一个家庭的节日;一本书出版的那一天是属于一个作家的节日;一个品牌上市的那一天是属于一个创业者的节日你是否曾度过一个难忘的节日?你又是怎样看待生命中那些令人有所领悟有所成长的日子?阅读以上材料,自选角度,按要求完成作文。要求: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3分)5-1、5-2、5-3、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6-1、6-2、6-3、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7-1、7-2、7-3、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1、8-2、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9-1、9-2、9-3、七、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10-1、10-2、10-3、10-4、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6分)11-1、11-2、11-3、12-1、12-2、12-3、12-4、13-1、13-2、13-3、13-4、九、 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4-1、14-2、14-3、14-4、十、 作文 (共1题;共5分)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