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3)语文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46235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3)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3)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3)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3)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字词书写1 . 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点的词语注音。(1)她露出了_(gng)的笑容。(2)兜儿还塞一把梦想和_(mm)。(3)他蹒跚(_)地走到铁道边(4)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_)了一下。二、现代文阅读春雨绵绵中,一批成长于故乡自留地里的番著被锄头一个个从温润的泥土中唤醒。秋日落地,春日回阳,这是南方番薯与大地亲密交流的轨迹。地是自家的地,番暮却是老家的伯母所种为了传递深情的牵挂和浓厚的情意,一麻袋番薯从家乡雷州市善排村坐三轮车出发,先是到我们村子所在的南兴镇,又从南兴镇坐途客车,银转五百多公里来到深圳。我驱车把这袋番著接回家中,母亲迫不及待地按每人一个将番薯洗干净,放进锅里,约半个小时,一盘裂开嘴香喷喷的番著被端上来,真的是粉而甜,甜而糯啊!母亲和父亲边吃边笑着,那笑容像我记忆中的番著花,虽不起眼,却是样盛张。他们不停地赞叹着,这就是当年的味道,这才是真正的原生态食品,母亲告诉我们,伯母为种好这一季番著,给番薯施的全是有机肥,似乎就想证明,来自故乡的味道,那香那甜,都是朴素且发自内心的,独一无二。把番薯种到瓶子里,任其生出蓬勃的叶,长成一(A抹B道C帘)绿色,这却是受好友的启发。那天,好友在朋友圈里晒了在自家书房一个玻璃瓶里种出的番著苗,据说,这棵番薯他已经种了三个春秋。看他拍的相片,这哪里是一棵著苗啊,简直就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彩画,紫色的著藤,绿色和淡黄色相间的叶子,相互纠缠,既呈现生机,又藏有诗意。如此诗情画意,我是记在心上了。这天,母亲又在阳台一角挑番著,准备送到锅里,我看到一个已经发了芽,便让母亲给我留下。我要带回单位去,要种番薯了。水乃生命之源,水润万物。我把水像泥土一样装进玻璃瓶里,满满一瓶。著块的五之一泡在水中。母亲对我说,只要根长出来,番薯就算养活了。这让我对此甚是期待。每天早上我都要看看薯块上是否有根冒出来。直到一周后,当我看到第一条银白色的根从著块中挤出来,像一条尾巴在水中摇摆起来的时候,我才舒一口气,心头忍不住一阵欢喜。著根长越多,越长越快,不曲不折地伸长着,倒有点像南方的榨树根,一条一条,却是清晰可见,洁白而纯净。紧接着,又有一个个新芽从著块上翘起来,嫩嫩的,每片嫩芽似乎都是一张笑脸,尽管娇柔,却饱含真情。番薯叶长出来,一间随室仿佛都抹上新的色彩。一片片苍绿的番薯叶顺着不断伸长的著藤,长得认真而有序,像小孩儿伸出的小巴掌,让人忍不住想轻轻抚摸一下。枝上有枝而不蔓,每片番薯叶被一枝枝叶柄举着。同一棵番薯上长出的叶子,形态各异,有的呈裂片宽卵形,有的三角状卵形,有的就像一颗心。叶子越长越密,紧随着时光,南方惯有的艳绿与北方秋季同步的黄,就这样结在了同一藤枝上。经遇风霜,整个瓶子也就变成一幅画,这与好友家的已有几分神似。有同事经过我办公室门口,站在远处好奇地问那是什么花时,我总会笑着让他们先看看,最后他们也都忍不住笑,怎么这么像一枝花啊?一个来自故乡的番薯,因为一份机缘,而得以存活,并像花一样活着,让故乡的味道,在异乡散发开来,既喂养我的目光,也温暖了我的情思。有时我在想,那叶柄上举着的或就是一个农家子弟的前世,尽管不是花,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便也努力地生发,像花一样绽放,没有那份娇媚,却也多一份随遇而安。玻璃瓶种上了番著,自然成不了薯田,因为番薯属于根茎植物,薯块其实就是它根的一部分。但从一个供人果腹的农作物到一盆赏心悦目的风景,香薯已换了角色。换了角色,同样活好,让叶子像花儿一样绽放,这或许也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活。2 . 有人说,这篇文章的题目可拟为“故乡的番薯”:也有人说,拟为“我的番薯梦”更合适。请说说你的观点并简述理由。3 . 文章第段横线上应选填的词语是_(填序号),理由是_4 . 下面句子的语言富有表现力,请你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一片片苍绿的番著叶顺着不断伸长的薯藤,长得认真而有序,像小孩儿伸出的小巴掌,让人忍不住想轻轻抚摸一下。5 . 下面这段话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你觉得放在哪两段之间异适,谈谈你的看法。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在农村长大的人,对番薯叶或许队有共同的记忆,那时的番著大多用于煮番薯饭。而到如今,连番薯叶已是城市人餐桌上的环保菜,这不由让我想起农村的岁来,那年月的我们是如何也不敢想,番著会有如此“尊贵”的待遇。6 . 文章结尾段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除了这个道理外,读了这篇文章,你还有哪些体会?尝试着写出一点。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可燃冰2017年6月2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宣布:我国正在南海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已连续产气22天,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长、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采气时间最长的国家。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呢?天然气水合物是是一种含有大量甲醛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陆地上的冻土带和海底。在高温低压的条件下,天然气水合物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所以俗称“可燃冰”。如果把甲醛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海底可燃冰是天然气(甲醛类)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低温与压力下结晶形成的。海底形成可燃冰有三个基本条件。首先,可燃冰在零度以上可以生成,在20摄氏度便要分解,而海底的温度一般都在2-4摄氏度;其次,可燃冰在零度时,30个大气压以上就可能生成,而以海洋的深度,30个大气压很容易保证,并且压力越大,水合物就越不容易分解,就越稳定;最后,海底的有机物沉淀,其中富含的碳经过生物转化,可形成充足的甲烷气源。海底的地层是多孔介质,在温度、压力和气源三者具备的条件下,便会在介质的空隙中生成可燃冰的晶体。据科学家测算,1立方米的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可释放164立方米甲烷气体和08立方米的淡水。甲烷是人们可以用来燃烧发电的可燃气体,而且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可燃冰将成为21世纪极具潜势的洁净新能源。但是,甲烷气体是温室气体之一,一旦散失,会严重破坏环境。而且可燃冰的开采还可能会造成大陆架边缘动荡,引发海底塌方并导致灾难性的海啸。因此,可燃冰的开发利用还面临着种种难题。但我们相信,随着人类对可燃冰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难题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7 . 海底可燃冰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8 . 第段“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物质”一句中“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9 . 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0 . 可燃冰开采利用不当将会造成哪些后果?三、文言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1 . 解释下列词语。策勋(_)强(_)愿(_)著(_)12 . 解释下列两个句子。(1)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3 . 诗中怎样描述木兰回到家中的心境的?试简略分析。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4 .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渔人甚异之异:_(2)处处志之志:_(3)阡陌交通交通:_(4)便要还家要:_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16 . 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渔人因迷路误入桃花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好了标记,在当地和太守一起再次寻访桃源时,还是失败了。B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被打扰。C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D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的政治向往,也表达了他不可得的无可奈何之情。17 .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千百年来让无数人心驰神往,为什么它具有这样永恒的魅力?四、句子默写18 . 古诗文名句填空。(1)晨兴理荒秽,_。(陶渊明归园田居)(2)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3)只恐双溪舴艋舟,_。(李清照武陵春)(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_。”(论语子罕)(5)以中有足乐者,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6)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_。(毛泽东沁园春雪)(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8)读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会感叹他的朋友真多,我们不由得想起刘禹锡陋室铭中的两句话_,_。五、诗歌鉴赏19 . 诗歌赏析(2分)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人乘船在秦淮河岸停泊时,听到歌女吟唱玉树后庭花,诗人无限感慨,试分析一下当时作者的思想情感。(2分)六、名著阅读20 . 名著阅读。她道:“爹爹,你请放心!我家又不曾写立文书,得他身价,为什么肯伏低做小?他既如此排场.爹爹若是和他吵闹起来,倒反被外人议论。我而今一乘轿子抬到他家里去,看他怎样待我。”她在宋家过了几天,不见消息,想道:“彼人一定是安排了我父亲,再来和我歪缠。不如走离了他家,再作道理。”将他那房里所有可动用的金银器正、珍珠首饰打了一个包袱,穿了七条裙子,扮作小老妈的模样,买通了那丫鬟,五更时分,从后门走了。她上了船,自心里想道:“我若回常州父母家去,恐惹故乡人家耻笑。”细想:“南京是个好地方,有多少名人在那里。我又会作两句诗。何不到南京去卖诗过日子?或者遇着些缘法出来,也不可知。”立定生意,到仪征换了江船,一直往南京来。以上文字选自清代小说家 _的长篇小说_,选文中的“她”是指_,小说通过一系列丰富复杂的情节内容,塑造了这一人物_的形象。七、综合性学习21 . 下面三组姓名取自不同年代,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第三组姓名命名的用意,并概括这三组姓名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第一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富贵冯有财谢满金用意:对物质财富的向往 第二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马约翰赵安娜杜丽莎 用意:对外来文化的仰慕。 第三组(二十一世纪零零年代):孙多思王笃志刘致远 用意:_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_八、作文22 . 请以“心中的彩虹”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以上。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字词书写1、二、现代文阅读1、2、三、文言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