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学业调研测试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34009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学业调研测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学业调研测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学业调研测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学业调研测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8七上杭州期中) 下列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们班主任老师对工作特别认真负责,什么事都做得具体而微。B . 经过我的一再请求,叔叔终于把他那支生花妙笔送给我了。C .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我们中国人更要团结一心,这样才能战胜困难。D . 小红看到小明滑稽的表情,忍不住扑哧一声匿笑起来。2. (2分) (2019九上顺德月考)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删去“从中”)B . 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删去“的生产量”)C .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D . 艾滋病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把“制止”改为“阻止”)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9九下仁寿模拟) 在下面的横线处补写相应的诗句。 (1)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_。 (2) 山重水复疑无路,_。 (3) _,星河欲转千帆舞。 (4) 水击三千里,_。 (5)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的心态句子是:“_,_。”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 (2019龙湖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三妹便sng yng_着她去拿一只来。刺骨的寒冷tn sh_着他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躯体。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dn jng ji l_,青丝变白发。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b xi zh bin_的神气。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5. (10分) (2017八上湖州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十一期间,湖北黄鹤楼景区推出优惠活动,游客背诵出黄鹤楼,可以免费领取价值60元的景区门票。“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一时间书声与掌声此起彼伏,文学名篇与亭台楼宇交相辉映。在现场,大家边排队边捧着书本和手机突击背诵。截止十月八日,共6000人通过背诵登上了黄鹤楼,好多家长特意带着孩子从外地赶来参加活动。通过背诵获得门票最年长者84岁,最年幼者才4岁。材料二: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被视为天上文曲星下凡,到他山东高密老家参观的已有上万人,莫言老家屋边的草、地里的菜,都给人揪了去,抠墙皮、挖砖块的也不少,据说是想沾沾莫言的“文气”。(1) 文苑主编打算采用材料一发一则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2) 对材料2中人们的做法你是否赞同?请结合材料和你的生活实际谈谈文气究竟从何而来。(100字左右)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 (2019八下长春开学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 , 怀英遇“坎” , 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 , 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 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 , 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 , 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 , 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注】蓍(sh):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坎、离:均为卦名。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北方,离为南方。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青兕(s):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兕:犀牛一类的野兽。缘:因为。归朝:归顺南宋朝廷。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少师蔡伯坚 师:以为师B . 弃疾间与之游 游:游玩C . 弃疾为掌书记 为:做D . 迁司农主簿 迁:升职或调动官职(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3) 文中哪些句中表现了辛弃疾有勇有谋的性格特征。(请用原文回答) 7. (12分) (2019七下南海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杨生畜犬杨生畜一犬,甚爱之。一日,生夜行,堕涸井中。犬吠彻夜,旦日,有行人过见犬对井号怪之往视 , 见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行人曰:“以此犬见与。”生曰:“此犬尝屡次活我,不得与尔。”行人曰:“若不与我,便不出尔。”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生知其意,遂应之。杨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后五天,犬夜走归杨生家。(1) 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犬引颈下视井中/下车引之B . 生知其意/意暇甚C . 犬时时顾/顾野有麦场D . 遂应之/遂成枯落(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有 行 人 过 见 犬 对 井 号 怪 之 往 视(3) 你怎样评价“犬夜走归杨生家”的行为?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8. (9分) (2019九上剑河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留守乡村的爷爷蒋曼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宏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有一天,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摘自2016年5月长春日报)(1) 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 结合全文,揣摩下列词句含义。 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划线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为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3) 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 (4) 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并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9. (16分) (2018怀化)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十八岁那年的单车十八岁那年,李卓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羡慕,吵着要母亲买一辆,父亲横着眼说:“别做梦!有本事自己去买!”李卓发了一个月脾气。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推回了家。李卓骑上单车就跑,天天呼朋唤友,在集镇上闲逛。只有在外面没处混的时候,他才会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铜铃般的眼珠子。李卓把他爹当空气,吃完饭,跨上单车又风一样飘走了。那一天,李卓没有骑车出门。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举起一把锄头,攒足力气砸了下去。单车散了架。“你”李卓正从外面回来,抄起一根扁担,横在父亲面前。母亲赶紧跑过去夺下了扁担。父亲本来体弱,这回又气又恨,病倒了。第二天,李卓在埋头收拾衣服,母亲惊诧地问:“你要干啥?”“你别管。”李卓头也不回, , 走了。“有本事你就别回来!”病床上的父亲吼道。李卓走后,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把李卓的饭留在锅里。半夜,父亲起来喝水,总忍不住揭开锅盖看看。李卓真的有半个月没回家了。母亲急了,找男人吵。父亲便四处打听李卓的下落。母亲依然每天都给李卓留饭。父亲依然每晚都揭开锅盖看一眼。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午,母亲在打盹,听到屋里有响声,睁开眼。儿子正打着赤膊一门心思地擦着一辆新单车。父亲斜着眼看他,他装着不知道。母亲万分高兴,跑到厨房打了一大碗溏心鸡蛋。李卓吃着鸡蛋,母亲在一边说:“这次你爸的病一直不见好,今天你把他驮到医院看一下吧!”李卓不作声,站在单车旁,低头摸着崭新的龙头。父亲不愿意,母亲硬把他推到单车边,架了上去。李卓在前面使劲蹬车。父亲紧紧地拽着座凳下的立杆。父子俩你不理我,我不理你。走了一程,父亲手一松,就从单车上掉下来了。李卓两条长腿支挺了车,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我不走了。”父亲说,“你这辆车是哪里弄来的?借的?偷的?抢的?”“关你什么事!”“我是你爹!”“起来!”父亲没动。“不起来拉倒!”李卓按了一把车铃,“叮铃铃”跑了!父亲爬起来,拍拍屁股,看见李卓又把单车骑回来了。“我说单车是给人家搬砖挣钱买的,你信不信?”李卓的口气缓和了一些。父亲看了看儿子,脸和胳膊都晒得黑黝黝的。“这还差不多。”他嘟哝了一句,就往单车上坐。儿子伸手拉了他一下:“我要冲了,你抓牢。”父亲犹豫了一下,伸出手环住了儿子的腰。李卓身体一震 , 顿了一下,脚下一蹬,单车就飞跑起来,身后留下了一串清脆的车铃声(1) 小说以“_”为线索,情节生动,请根据故事的情节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故事情节:母亲购买旧车_李卓挣钱买车_(2) 填入第段横线里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 顶着火辣辣的太阳B . 冒着冷丝丝的寒风C . 迎着雾蒙蒙的细雨D . 踩着金灿灿的落叶(3) 文章第段与第段都写了_和_的内容,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_。 (4) 你认为文中的李卓是一个怎样的人? (5) 细读第段,结合划线的词语,说说结尾的妙处。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0. (1分) (2019九下东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在世,总少不了陪伴。这些陪伴。常常来自亲任师长或朋友。有时,某些陪伴还可能来自师生路人或竞争对手,甚至可能来自那毫无生命的物品或境遇十几年来,有没有一种陪伴。已经沉淀在你的心中,使你一想起便觉得温暖可亲,长久永恒请以“最温暖的陪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自选文体。不少于500字。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 (2019吉林) 名著阅读。 (1) 下列作者、作品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施耐庵水浒传B . 司马迁世说新语C . 吴敬梓西游记D . 蒲松龄资治通鉴(2) 下列关于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从不懂事的少年最终成为一名钢铁般战士的故事。B .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写给父母的家信摘编。C . 格列佛游记以主人公格列佛的四次航海冒险经历为线索,揭露并批判了日本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D . 艾青诗选涵盖了诗人艾青各个时期的重要作品,艾青的作品主要描写土地、太阳、火把、黎明等具有象征意味的事物。(3)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那些拉着买卖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丢脸,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慢的走。每一个井台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便和驴马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还有的,因为中了署,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在地上,永不起来。连祥子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选自老舍骆驼祥子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段体现了当时怎样的自然环境特征?语段中写道“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拉”,联系全书,简要回答祥子如此拼命拉车的原因。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1、3-2、3-3、3-4、3-5、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5-1、5-2、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1、6-2、6-3、7-1、7-2、7-3、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8-1、8-2、8-3、8-4、9-1、9-2、9-3、9-4、9-5、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0-1、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11-1、11-2、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