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上传人:青山 文档编号:1103283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声的世界,第一节 科学探究: 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我们生活在声音的海洋里。,流水潺潺,海浪彭湃,琴声悠悠,流水潺潺,海浪彭湃,琴声悠悠,电锯“吱吱”,飞机轰鸣,汽车鸣笛,电锯“吱吱”,飞机轰鸣,汽车鸣笛,在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大家听见了如此多不同类型的声音,有什么疑惑呢? 如果有疑惑,我们便开始了科学探究的重要一步提出问题.,流水潺潺,海浪彭湃,琴声悠悠,电锯“吱吱”,飞机轰鸣,汽车鸣笛,提出问题:,声音是如何产生的?,一起感受:,1.抖动纸张,让其发声。 2.拨动伸出桌面少许的直尺,让其发声。 3.感受自己说话时的发声。,感受现象:,1.纸张发声时在振动; 2.直尺发声时在振动; 3.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合理猜想:,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试验一: 我们敲击音叉使其发声,用一个乒乓球去靠近正在发声的音叉进行观察,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现象: 1.敲击音叉,音叉产生了声音. 2.把乒乓球缓慢移近并接触音叉,音叉将悬吊的乒乓球弹开.,分析:正在发声的音叉可以弹起乒乓球, 说明正在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分析与论证:,试验二: 我们在鼓面上放一些塑料粒,接下来用力敲击鼓面,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 观看试验,分析与论证:,现象: 1.敲击鼓面, 鼓发声了. 2.鼓面上的塑料粒在跳动. 分析:塑料粒在跳动,说明了鼓面在振动.,试验三: 扬声器发声时,我们观察放在扬声器纸盆上的泡沫小球的情况。,分析与论证:,现象: 1.扬声器在接通电源后发声了. 2.正在发声的扬声器上的泡沫小球在跳动. 分析:泡沫小球在跳动在跳动,说明了扬 声器在振动.,试验结果: 1.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发声的鼓也在振动. 3.发声的扬声器在振动.,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思考:,用锤子敲锣,锣就发声,如果用手掌按住锣面,声音消失,试解释这一现象。,你能列举一些发声的例子吗?,小常识:,一些动物如何发声的: 大多数鸟:腹部的鸣膜振动发出的。 蜜蜂: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叫声”。 蟋蟀:也是翅膀振动发出的“叫声”。,一些乐器如何发声的: 二胡:靠弓与弦之间的摩擦产生振动而发声。 笛子:靠管内的空气振动而发声。,我们可以听到身边同学的讲话,可以听到美妙动听的音乐,还可以听到蟋蟀的“叫声”,那么我们不仅要问: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呢?,试验四: 玻璃罩中放一个小电铃,接通电源,我们听铃声;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走,我们再听铃声有什么变化? 观看试验,进过分析论证,试验说明: 声音可以在 _ 中传播,但不能在_中传播.,空气,真空,思考: 我们通过刚才的试验知道了气体可以传播声音,那么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吗?,感受: 1.大家把耳朵贴在桌子表面上听轻叩桌子的声音,继续轻叩,使耳朵离开桌面再听听看.,2.钓鱼的时候,岸上的人为什么不能大声说话?,通过我们亲身的感受,可以知道: 声音_ (可以/不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可以,声音_ (可以/不可以)在液体中传播.,可以,小结: 声音可以在_、_、_中传 播,不能在_中传播。 所以,声音的传播是需要_的。,气体,固体,液体,真空,介质,思考: 2005年3月,某地小报上报道“一宇航员在太空中远远的看到星体爆炸,感到其声震耳欲聋”。这篇报道真实吗?为什么?,总结:,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 _停止,_也停止。,2.物体如何发声 1)人 2)鸟 3)蜜蜂、蟋蟀 4)二胡、提琴 5)笛子,3.声音的传播 声音可以在_、_、_中传 播,不能在_中传播。,一些动物如何发声的: 大多数鸟:腹部的鸣膜振动发出的。 蜜蜂: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叫声”。 蟋蟀:也是翅膀振动发出的“叫声”。,一些乐器如何发声的: 二胡:靠弓与弦之间的摩擦产生振动而发声。 笛子:靠管内的空气振动而发声。,回顾:,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 _停止,_也停止。,2.物体如何发声 1)人 2)鸟 3)蜜蜂、蟋蟀 4)二胡、提琴 5)笛子,3.声音的传播 声音可以在_、_、_中传 播,不能在_中传播。,三、声音的传播速度,请大家猜想一下声音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时,在哪种介质中传播得最快,哪种又最慢呢?,请看课本第40页表3-1,1、声速:,声音传播的快慢叫声速。,声 速,2、切记: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比在液体中传播快,在液体中传播又比在气体中快。即: V空气 V液体 V固体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思考: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水管的一端, 乙同学在另一端敲击一下管子,你认为 甲同学可能会听到几次敲击声,为什么?,四、回声,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又返回来的一种现象。,试着算一算,障碍物至少和声源相距多少m,回声和原声才可以区分开?,思考题:利用回声可以测海底的深度,判断海中物体的存在,请想一想利用回声测海底的深度需要先知道什么?然后怎样计算?,答: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v,从发出声音到接收回声所用的时间t。海水深度S的计算公式为,与水波相似,音叉振动使得它周围的空气也像水似的,产生波动,并向四周传播,五、人耳如何接收声音,课堂练习,1小宇在观看龙舟赛时,他听到的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_而产生的,并经过_传人他的耳朵 2古代人们在旷野中常用“伏地听声”的办法判断有无马群到来,这是应用了 _的知识。,振动,空气,固体也可以传播声音,3.关于声音传播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大理石中最大; B在水中最大; C在空气中最大; D在真空中最大,A,4.在图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 ,B,5.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如果计时员听到 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比看到枪冒 烟就开始计时的成绩 ( ) A少记294s B多出0294s C少记0294s D无法计算,C,6.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 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 现象说明_;如图乙所示,敲 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 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甲,乙,发声体在振动,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