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1027319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调研测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积累运用 (共4题;共12分)1. (1分) (2018八上廉江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fi hng_的轻云。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ji z_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还没等观众从yn hu lio lun_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这个物理学家h yn yu s_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2. (5分) (2019七上天台月考) 古诗文名句填空。 (1) 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 (2)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 胡马依北风,_。(行行重行行) (4) 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 观沧海中借大海抒发气吐山河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_,_。(6) 天净沙秋思中与“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7)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 (8) 人们常引用曹操龟虽寿中的诗句“_,_”来比喻人虽然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3. (1分) (2018八下宁波期中)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 志怪者也_怒而飞_请循其本_选贤与能_4. (5分) (2019八上宣州期中) 在全球掀起的共享浪潮下,自行车也成为共享的交通工具。我市相继出现ofo(小黄车)、骑呗(小绿车)、摩拜单车(小红车)的“靓丽身影”。这些共享单车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为此,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以“绿色出行,共享方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 为了解某市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活动小组随机发放了100份调查问卷。下面是统计结果,请你仔细分析,写出两条探究结论。(不得出现数字) 某市共享单车使用情况调查表受惠群体性别市民游客合计男431154女37946探究结论1:_。探究结论2:_。(2) 活动中,王同学搜集了下面一段文字,其中有一些问题,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 (A)共享单车,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极大地降低了人们出行的时间成本,最大程度的节约了城市空间,成为环保、健康、高效的绿色出行工具。(B)共享单车的使用方法十分简单:用户只需用手机扫码下载相应共单车的APP,并按照提示完成解锁、付资、注册等流程后,就可以轻松使用单车。骑行结来后,用户可将单车停放在不妨碍交通的公共停车区域,关锁即完成一次骑行。(C)这种无须太多消费的环保的出行方式,一出现就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受到了好评!(A)句画线句成分残缺,请给出修改意见:_(B)句画线句语序不当应将“_”和“_”互换位置。(C)画线句存在搭配不当的语病,应修改为:_。(3) 在使用共享单车时,小凡同学认为:自己经付过钱了,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别人管不看。作为他的好朋友,请你对他进行劝说。 二、 阅读理解 (共5题;共63分)5. (10分) (2019金华模拟) 下面这段文字出自红星照耀中国,阅读后回答问题。 路上一共三百六十八天,有二百三十五天用在白天行军上,十八天用在夜间行军上。息下来的一百天一一其中有许多天打遭遇战有五十六天在四川西北,因此总长五千英里的路上只休息了四十四天,平均每走一百一十四英里休息一次。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即近二十四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1) 选段中的统计数据属于红军的哪次军事行动? (2) 路上红军遭遇了诸多“险峻”,请结合作品内容,举两例具体说明。 6. (2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一百美元暑假终于到了,约翰迫不及待地往家乡赶,他要去看望奶奶。奶奶是德国人,爷爷是美国人,他们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了大半辈子。奶奶不懂英语,只会说德语,除了爷爷和家人,她不愿意跟别人交流。更糟糕的是,她患有白内障,视力非常差。去年,爷爷去世了,奶奶不愿意离开他们共同生活的地方。约翰不知道,孤单的奶奶该如何生活。给爷爷办完丧事,约翰父母临走时给奶奶留下了一个可以异地取款的存折和100美元现金。看到孙子,奶奶非常高兴,她挎上菜篮子就说:“我去买你最爱吃的鳕鱼。”然后,她去了窗台,约翰看到窗台上放了一大把钱,有零有整,奶奶把钱全部拿在手上就出去了。“钱怎么能放在窗台上呢?只要窗子一开,路人随手就能拿走。”约翰想,等奶奶回来,他就让奶奶把钱放到电视柜子上面。奶奶说:“没必要,我这一年还没丢过钱呢。”但她还是采纳了孙子的建议。第二天,奶奶买了东西回来,还是顺手把钱丢在了窗台上,约翰再次帮她收拾好了。第三天,奶奶依然如故。约翰知道这是习惯使然,他再次从窗台上拿起奶奶买东西找回的钱放到了电视柜子上,并顺便把那些钱整理了一下。在整理的时候,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奶奶的钱增加了!他记得第一次整理的时候是368美元,可现在3天过去了,奶奶买了不少东西,钱数却变成了405美元。难道奶奶口袋里还有钱?可他明明看到,奶奶每次出去都是从窗台或电视柜子上把钱全部拿走,回来后再全部丢在窗台上,她身上应该不会有钱,增加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晚上,约翰接到了爸爸的电话。爸爸说,他前几天查了奶奶的账户,发现奶奶从没取过他们存的钱。奶奶手里只有他们走时留下的100美元现金,这一年来她是怎么生活的呢?约翰知道,小镇上的生活标准每月最低也得1000美元,就算奶奶再节约,也不可能100美元用一年啊!约翰把爸爸的疑问说了一遍,奶奶茫然地看着那沓钱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不会从银行取钱。我也不认识美元,我不知道那是多少。”奶奶不懂英语,不认识美元,约翰是知道的,他不明白的是,奶奶是怎么用钱买东西的。奶奶说:“我每次买东西的时候总是把手里的钱全部给卖东西的人,让他们自己拿钱和找钱,我想别人是不会坑我这个老太太的。”哪有这样买东西的?约翰感到很可笑。他决定跟踪奶奶一次,看她究竟是怎么买东西的。第二天,约翰悄悄地跟在奶奶后面。果然,奶奶买水果时,一下子把钱全部拿出来,让卖水果的人自己拿钱。约翰发现卖水果的人从奶奶手里拿出一张10美元的钞票,却放回了两张5美元,他等于没收奶奶的钱!接下来,他看到的情况都差不多,有不收奶奶钱的,还有多找奶奶钱的约翰的眼睛湿润了。他明白了,这都是小镇上的人们在帮助无依无靠的奶奶!约翰找到了镇长,感谢小镇人一年来对奶奶无声的照顾。镇长说:“以前都是你爷爷跟别人打交道,他去世后,你奶奶开始进入社会生活中。刚开始小镇上的人还感到这个老太太真是奇怪,后来才知道她根本不认识钱,没人愿意欺骗一个不认识钱且完全信任别人的人,于是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其实,不是我们在帮她,而是她在帮我们,小镇上原来也有坑蒙拐骗的现象,自从碰到对人没有丝毫防备的约翰老太太后,这种现象才没有了。我们应该感谢你奶奶才对啊!”(1) 用简洁的语言把本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奶奶”独立生活;( );约翰发现钱增多的秘密;( )。(2) 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3) 文末为什么镇长说“不是我们在帮她,而是她在帮我们”?(4) 试推断:小镇人帮助“奶奶”,为什么采取“无声”的方式?(5) 请从文章情节、写法、内容等方面任选其一对全文写一段不低于30字的赏析。7. (12分) (2018七下金华期中)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小题。 书祸严歌苓我在乘车时读的书是专门挑选出来的。如读者文摘、纽约客都是我乘车时的最佳读物。它们便于携带,内容又多是美国社会的热门话题,读起来立刻使人很投入,还有一点,这些杂志的重点文章的长度一般与我的旅途相仿,这样我可以在下车后将它遗忘在坐椅上,它或许可以使另一位乘客的旅途沉闷得以减缓。从阅读中获得的充实感使旅途无形中缩短了,主观感觉上一定会比自己驾车短许多。尤其是交通不顺畅情形下的驾驶,满腹怒气又无处发泄,那样的一分钟可以长得像半辈子。不过我也因为乘车读书闯过祸。十多年前的一个礼拜日,我爸爸约了几位客人一同晚餐,家里人手不够,便打发我去北京的西单菜市场买两条鱼和半只火腿。我当时正在读卡夫卡的城堡。那是一本须把自己囚于其中方能读出所以然的书。从西单菜场回家的电车上,我已在城堡深处。只听售票员吆喝:”北太平庄啦!”脚先于我的意识,我已蹿出车门,而脑子里仍是城堡的种种迷津。木木呆呆走到家,爸爸开门便问:“东西呢?”我反问:什么东西?爸爸眼睛鼓了起来:咦,等你买的鱼和火腿呀!我嘴一下子张开东西全忘在车上了。我爸爸一副揍也揍不得、骂也骂不出的样子:女儿毕竟成人了,如今回家也算半个客。他几乎捶胸顿足:你让客人吃什么?!他顶好客又顶怕亏待客人。我赶忙认错:我读书读糊涂了。要不,我再跑一趟?当然是来不及再跑一趟的。那时菜场来了鲜鱼,排队至少也要个把钟头。到了美国,正和我先生在恋爱阶段,一天一个女友得了感冒,临时请我代她打一天工。所谓的工是照料一个两岁的小女孩,每小时有五块现款的工钱。小女孩的母亲是一位艺术评论家,当时正在赶写一篇舞蹈评论文章。她匆匆教给我换尿布、喂饭、放卡通片等技术要领,就潜入地下室写作去了。我先生(那时还是交往不久的男朋友)打电话来,说他下班会很晚,可能酒店已关门了。我自告奋勇,说打完工我立刻就去买酒,我知道这瓶酒对他的重要性。他父母一年只在圣诞前夜喝一瓶轩尼诗(一种酒),而他们住在以摩门教为主要宗教的盐湖城,那里的酒比别处贵很多,因此这瓶酒总是由他们的儿子做礼物送给他们。这已经成了他们的家庭传统。我结束了八小时对换尿布和卡通片的经营,拿到四十块钱现款,买了酒并请店员给了它最豪华的节日包装。天擦黑时我已挤在下班人群里走进了地铁。一找到个光线较好的位置,我马上打开随身带的一本英汉字典。那时我在准备考CRE,想出个背字典的愚蠢办法来提高单词量。于是就背得十分忘情,直到发现自己已坐过了两站。下了车总觉得步伐飘然得有点可疑。直走到家门口,才发现两手是空的,才猛然省悟到换了八小时尿布挣来的钱,已去了一半,只好赶去一家超市,把剩的一半工钱拿出来,再买一瓶轩尼诗。从那以后,我每次因乘车读书而误事时,我先生总要提起那两瓶轩尼诗,他为我感到痛惜:换一天的尿布,几乎一文钱也没落下。他对不可理喻的我苦笑:唉,你丢这丢那,不是乘错车,就是下错站,怎么就从来没丢过书呢?倒真是的,我这人吝惜两样东西:一是书,二是稿纸。似乎是个脑筋很老,生活方式也古旧的穷酸书生。一次在华盛顿开往纽约的火车上,我读完了洛丽塔,一时间泪流满面,哽咽不止。一车厢的人都旁观我的抽泣,不知如何是好,一位年轻女士戳戳她的男友,问他可知缘由,那男友耸耸肩,眼珠翻上去望望上苍,表示只有天晓得。那次损失最小,只把一片从加拿大买的牛皮书签丢了。(1) 说一说文章标题“书祸”的妙味。 (2) 在文中,作者写了自己三次因读书而闯下的“祸事”。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 著名评论家雷达这样评价:严歌苓的作品是近年来艺术性最讲究的作品充满了嗅觉、听觉、视觉和高度的敏感。请你从文中找出视觉效果或听觉效果较强的精彩语句并加以赏析。 (4) 严歌苓,1958年11月16日出生于上海,美籍华人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作品以中、英双语创作小说,常被翻译成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严歌苓的小说和剧本曾获多项国际大奖。她用中文写小说,几乎拿下了所有华语文学类的大奖。请你结合本文和以下链接材料,探究作家严歌苓成功给你带来的启示。 【链接材料】每天写作六小时,每隔一天就要游泳1000米。每隔一两年,严歌苓的名字就会出现在畅销书架或者改编的影视作品上。她出书就像交作业一样规律,于是她总会被问:“你怎么能写那么多书?”严歌苓的答案跟她每天的生活一样简单:我当过兵,对自己是有纪律要求的,当你懂得自律,那些困难都不算什么。写完一篇小说以后,严歌苓会不断做减法,第一遍改我会删去很多字,第二遍改又会删去很多字,陆犯焉识我从40多万字的原稿中删掉了10万多字。8. (5分) (2019九上黄埔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 词中“侬”“殊”是什么意思? (2)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9. (16分) (2019七下绍兴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鲁肃传(节选)三国志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及鲁肃过寻阳_即更刮目相待_肃意尚轻蒙_遂往诣蒙_(2)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今 东 西 虽 为 一 家 而 关 羽 实 熊 虎 也 计 安 可 不 豫 定?(3) 两篇文章都以“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为结尾,有何作用?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 两篇文章都写到了鲁肃与吕蒙见面时的情形,资治通鉴与三国志哪部作品的描述比较详细?列举一例,加以说明。 三、 写作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6杭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答:“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鹊答:“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 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请根据以上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到800字的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4题;共12分)1-1、2-1、2-2、2-3、2-4、2-5、2-6、2-7、2-8、3-1、4-1、4-2、4-3、二、 阅读理解 (共5题;共63分)5-1、5-2、6-1、6-2、6-3、6-4、6-5、7-1、7-2、7-3、7-4、8-1、8-2、9-1、9-2、9-3、9-4、三、 写作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