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精编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1027237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饶舌左顾右盼水泄不通B晓谕怡然自得束手无策C筹办养尊处优无济于事D冥顽家喻户晓相题并论2 .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溃退(ku)寒噤憎恶()无动于衷B惊骇(hi)绥靖拂晓(f)正襟危坐C琐屑(xi)震悚脂粉(zh)眼花缭乱D诘问(ji)荒缪疟子(n)触目伤怀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 (1)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2)。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3)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4)。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5)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3 . 选文中有五处空出来的词语,填写顺序正确的一项是A见解了解体会曲解理解B见解了解体会理解曲解C了解见解体会理解曲解D了解见解体会曲解理解4 . 对画线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陶渊明读书主张读书要会意,做不到,退而求其次“不求甚解”。B陶渊明读书主张读书要会意,不容易做到,只好说“不求甚解”。C陶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是合情合理的。D陶渊明所说的“不求甚解”时谦虚地说法。5 . 对文段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B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C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D读书的终极目的并非“会意”,而在于“求甚解”。6 . 下列语言风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平易亲切,条理分明。B观点明确,细腻翔实。C说明条理,平易简约。D记叙平实,娓娓动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灯侯发山周末,小伟回乡下看望父亲。看到小伟回来,父亲的眼角、眉梢,还有皱纹、舒心的笑意都一起弥漫出来。小伟算个孝子,虽然在城里上班,平时没少回家看看,有时忙,回不来,打个电话,或是在微信上视频聊天,这一切都让父亲自豪、欣慰。吃罢晚饭,父亲提出要带小伟到东江钓鱼。晚上钓鱼?黑灯瞎火的能钓到吗?父亲要给自己做鱼吃?还是父亲缺钱花啊?小伟心里打了不少的问号,嘴上还是爽快地答应了。小伟知道,人上了年纪,往往跟小孩子一样,会做出一些看似可笑或是愚蠢的事。他还知道,顺着老人的意思就是最好的孝顺母亲死得早,是父亲一把屎一嘴饭把自己带大的,风里来雨里去,靠捕鱼供自己吃喝,供自己上学。小伟毕业参加工作后,想把父亲带进城,父亲执意不去,说自己在乡下习惯了,小伟也就没再坚持。他心里清楚,最主要的,家里有母亲的影子和味道,父亲舍不得离开。来到江边,天已经完全暗下来,江和天似乎连接到一块儿了,只能听到江水不安分的波涛声。父亲没有拿出鱼竿,没有带鱼饵。小伟以为父亲忘了,正要自责自己没有提醒他,父亲笑了笑,说,孩子,不用鱼竿,照样可以钓鱼。小伟吃惊不小,心说父亲什么时候会徒手逮鱼了?从未见过,也从没有听说过啊。难道是父亲早就有的绝技,今天要露一手给自己瞧?小伟正在胡乱猜,父亲拉着他来到浅水处,让他往水里看。顺着父亲的手势,小伟辨认天,才看清水底下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那是什么?小伟心里疑惑,正要问父亲,父亲说,小伟,那是蛤蟆鱼,也叫老头鱼,学名安康鱼。还有这种鱼?它怎么会发光呢?小伟惊诧不已。他又往水里细看,看到这种鱼头顶上有一根钓竿,这根钓竿不时会发出星星一样的闪光,像一只悬挂明灯的钓鱼竿。父亲说,蛤蟆鱼基本上是吃等食的,平时潜伏不动,以背鳍第一棘的皮瓣为钓饵,诱捕那些趋光的鱼虾类。说到这里,父亲挽起裤脚悄悄下水,探下身子,手猛地一伸,就抓到了那只蛤蟆鱼。小伟呵呵一笑,对父亲说:“爹,这就叫作蝗螂捕蝉,黄雀在后。”这种鱼肉少,吃起来不过瘾。父亲甩手把鱼扔进了江里,然后继续说,咱江边好多渔民都喜欢逮蛤蟆鱼,好逮,不费劲。孩子,人跟这蛤蟆鱼一样,不能太出风头。父亲这是哪里话啊?小伟心里打了个楞。父亲说,你下乡扶贫,你改造危房,你资助贫困大学生,这些都没错,不要传到朋友圈嘛。原来,父亲天天去自己的朋友圈里转,时时关注着自己呢!小伟恍然大悟,心里一下子热乎起来。父亲说,你是单位的一把手,有时不能太招人眼,让人揪住把柄,可就不好喽。小伟说,爹,我是故意那样做的。父亲愣怔了一下。小伟说,我那样做,一是督促自己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二是让大家监督自己,杜绝自己有谋私利的行为;还有一点,就是做一个样子给他们看!爹,无欲则刚,有什么好怕的呢?父亲说,咋不早给我说呢?害得我担惊受怕,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有轮船的汽笛声从江面上飘过来。父亲指着远处的灯塔,自豪地说,小伟,爹希望像你说的,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小伟依偎着父亲,感觉到父亲的身板还是那样的结实,那样的硬朗,那样的温暖。回家的路上没有路灯,黑瞎瞎的,有父亲在身边,小伟走得很踏实,一点也不用担心会迷路。(选自小说选刊2019年第5期,有删节)7 . 请用简洁的语言,将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小伟回乡看望父亲_小伟感到很踏实8 . 小说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9 . 联系上下文,简要赏析文中第5节划线句子。10 . 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1 . 请简要分析“要做灯塔发出的光,不要做蛤蟆鱼身上的光!”这句话的内涵及在文中的作用。三、句子默写12 . 联系学过的课文,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_!”(郦道元三峡)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角声满天秋色里,_。(李贺雁门太守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晏殊浣溪沙)我报路长嗟日暮,_。(李清照 渔家傲)_,惊起沙禽掠岸飞。(欧阳修采桑子)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孟子 滕文公下)四、对比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满井游记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13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2)是日,更定矣(3)东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4)而此地适与余近14 . 选出下列各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项( )A湖中人/鸟声俱绝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C如倩女之酿面/而警餐之始掠也D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15 .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白话文。(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16 . 这两篇写景散文肯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水之感。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期之最_的特点;乙文则表现了满井早春_的特点。17 . 甲、乙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说说你从这两篇文章中分别读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五、诗歌鉴赏18 .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小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注释)风阁龙楼:指古代帝王居所。沈腰潘鬓:沈指南朝诗人沈约,后用沈腰指代人日渐消瘦,潘指西晋诗人潘安,后以潘鬓指代中年白发。庙:宗庙,古代帝王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对两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辛词融梦境与现实为一体,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幅爱国将士驰骋沙场的壮阔场面。B李词上片写故国的繁华景象和曾经生活的安逸美好,下片写亡国之后的悲痛屈辱。C李词连用两个典故,从外貌变化含蓄地写出了亡国后生活的困窘、内心的极度苦。D两首词都运用对比,辛词通过今昔对比打发壮志未酬之情;李词通过理想与现实对比表达亡国之恨。六、语言表达19 . 运用下列成语造句。A正襟危坐:B广袤无垠:C鹤立鸡群:D颔首低眉:七、名著阅读20 .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水浒传 骆驼祥子(2)西游记中,孙悟空曾经三次离开取经团队,请说一下孙悟空第二次离开团队的情节。八、综合性学习21 . 阅读是一个全民性的话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了“我阅读,我受益”的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作为校报记者的你,请根据下面这则新闻报道,为校报拟写一句话新闻。2019年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为培育“多读书,读好书”的风尚,在装粉一新的长春文化广场,长春市举行了2019年“全民阅读”启动仪式。据悉,本次活动的目的是顺应人民群众对阅读生活的新期待,号召进一步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努力改着全社会阅读条件,大力弘扬“多读书,读好书”的社会风尚,让群众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一句话新闻:(2)如果你是此次活动的组织者,请你写一段话来呼吁同学们积极参加本次活动。(不少于60字)(3)在央视朗读者栏目里,牛犇朗读了习近平给新近人党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的信,是献给和他一样有着坚定信仰的人们;演员胡歌朗读哈姆雷特片段,是献给所有在迷雾中砥砺前行的人们。请仿照前面的示例,根据下面的格式写一句话。我读,(作者)的,是献给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水是一个高妙的化zhung( )师,几笔点染,山的丰姿便越然眼前。那种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的感觉,有时甚至更胜一踌。名山往往助长浮zo( ),而只有这些平平常常的众山,就真正让你的心沉静,让你宠辱皆忘。22 . 据拼音写汉字。化zhung( )师浮zo( )23 . 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改为;改为24 . 用一个合适的成语替换横线上的文字:25 . 划线句中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请改正:改为九、作文26 . 父母养育了你,老师教育了你,朋友帮助了你,大自然启迪了你这人,这事,这景,不仅令你心生感动,而且还会影响着你,改变着你。请以“感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50的文章。要求:填上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如“父亲”“老师”“月季花”;要有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卷面整洁,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对比阅读1、五、诗歌鉴赏1、六、语言表达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2、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