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精编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026410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这句话的主语是“母亲”。B“千钧一发、垂涎三尺、人声鼎沸、怒发冲冠”,这几个成语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C“今天,无偿献血成为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中心医院献血点,五名三、四十岁的公安干警各献出了300毫升鲜血。”这个句子顿号使用无误。D“拙作、舍弟、寒舍、见教、小儿、愚兄”,这些都是常见的谦辞。2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据说这棵古槐已经有一千年的历史了,盘虬卧龙般的枝干,茂盛的枝叶,让人叹服生命力的伟大。B经历了在沙漠里整整四天的苦苦挣扎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一片水源。这对于他来说,真是仙露琼浆啊。C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D我说深圳,是位勇于探险、搏击风浪的青年;是位血气方刚、无所畏惧的勇士;是位气宇轩昂、顶天立地的英雄。3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铭”是指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B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C登幽州台歌这首曲风格明朗刚健,视野开阔,诗人的自我形象鲜亮感人;语言富有感染力,展现出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D“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告诉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4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喧哗(xun)融化(lng)目眩神迷(xun)B驿道(y)犹豫(y)五彩斑斓(ln)C矗立(ch)远眺(tio)徘徊不前(hu)D蘸水(zhn)硕大(shu)无病呻吟(yn)5 . 下列病句中,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删去“让”字)B精神颜值,是衡量一个人内心善良或靓丽的数值。精神颜值的高低代表了一个人心灵美的程度,相对外表颜值高只是一时而言,精神颜值则可以永葆青春。(在“内心善良或靓丽”前加“是否”)C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把“深受喜爱”移到“读者”的前面)D“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中小学生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删去“的原因”)二、字词书写6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迁 x(_)滑 xing(_) zhu(_)子三、现代文阅读阅读文章,回答问题。萌 芽在院子里乘凉,老是看见邻家的一个小男孩吃葡萄时把葡萄核埋在一个装满土的花盆里。起先,我并不在意,看久了,便问:“你怎么老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我想种出葡萄来。”他头都不抬 。“可种葡萄是用葡萄藤插栽呀,你这样种不出来的。”“知道。”“那你干吗还这样?”我好奇了。“种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吗?我想创造奇迹。”孩子抬起头,眼里贮满希望。过后, 总看见男孩精心地为他种下的葡萄浇水,然后就蹲在花盆前发呆,眼中尽是希望,以至于院子里其他小孩叫他去玩,他也不理。显然,他沉浸在他的希望里。男孩的家长几天后才发现男孩的古怪。这天,家里正好酱油用完了,男孩正蹲在门外,他父亲叫他买酱油,连叫了几声,没人应,出去一看,发现男孩呆呆地蹲在花盆前,父亲便说:“你蹲在这里干什么?叫你几声都听不见,你心到哪去了?买酱油去!”说着,便递钱给了孩子。过了很久,男孩还没有把酱油买回来,孩子的父亲慌了,忙走出去。一出门,就见孩子还蹲在门口的花盆前,手里捏着他给的钱。孩子的父亲生气了,过去一把扯着孩子的手,呵斥道:“你怎么搞的?叫你去买酱油,你还死在这里?”孩子的心思还在花盆里,葡萄核栽进去很久了,还没发芽,孩子有些失望了,他说:“我在想,这葡萄怎么不发芽?”孩子的父亲听了,更气了,大声说:“以前就给你说过,你这样做没用,你真是执迷不悟。”说着打了孩子一个耳光,并举起花盆,把它摔碎了。孩子看着满地的泥土与碎片,哭了。男孩毕竟还小,他在沉默了几天后,又恢复了以往的活泼, 又开始和院里的小孩一起玩。一星期后,也在乘凉的时候,我看见院里的一个女孩吃葡萄时也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我想过去告诉她葡萄核长不出葡萄,但还没等我过去,男孩也看见了,男孩走了过去,跟女孩说:“你怎么老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我想种出葡萄来。”“种葡萄 要用葡萄藤插栽,你这样种不出的。”“知道。”“那你干吗还这样?”“种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吗?我想创造奇迹。”女孩抬起头,眼里贮满了希望。男孩说:“真的,你这样做没用,我以前也这样做过,没用的。”“种下去要每天浇水,你知道吗?”男孩点点头,张开嘴,还想说些什么,但什么也没说就跑回屋子。几天后,女孩的花盆里居然长出嫩嫩的葡萄藤来,女孩开心极了。我看见她把院子里的小孩都叫去看,她叫了男孩,但男孩没去,男孩在一群孩子围着花盆时,一个人躲在一边流泪了。我看见男孩流泪,走过去,我说:“你怎么在这里流泪?”男孩说:“葡萄藤是女孩的父亲插下去的,我看见了。”男孩又说:“她父亲真好。”说着,男孩呜呜地哭了。7 . 这篇文章写了两件事,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件事的内容。第一件事:_第二件事:_8 . 这篇文章的题目含义丰富,引人 深思。作者为什么要以“萌芽”为题呢?谈谈你的理解。_9 . 阅读下面的语句, 试着回答问题。男孩点点头,张开嘴,还想说些什么,但什么也没说就跑回屋子。假如你是这个男孩,此时还想说些什么呢?写在下面。男孩说:“葡萄藤是女孩的父亲插下去的,我看见 了。”男孩又说:“她父亲真好。”说着,男孩呜呜地哭了。男孩为什么要称赞女孩的父亲“真好”?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下面题目。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之一。地球总水量约为_亿立方公里,但如此多的水中淡水只占_%,而且其中的_%被封闭在冰川、大气、地层中。20世纪以来,全球人口增长了3倍,经济增长了20倍,用水量增长了10倍。同时,由于生产和生活废水急增,而且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更加重了水资源匮乏这一全球性的危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97年把水资源定义为“可资利用或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即应当能够为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用途而得以利用的水源。”而中国自然资源将水资源定义为“能为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的,在水循环过程中产生的地表、地下径流和由它们存留在陆地上可再生的水体”。我国水资源总量约2.8万亿立方米,但人均占有量只排在世界第121位,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此外,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南多而北少。重经济发展而轻环境保护又导致许多地区出现严重的水体污染,因此,水资源问题也成了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10 . 请简要列出全球水资源危机产生的若干原因。11 . 第一段划线句用了数字进行说明,请分析其作用。12 . 请概括出目前我国水资源的三个特点。四、文言文阅读甲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乙 游大林寺序白居易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至。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乃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13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其岸势犬牙差互(像狗牙一样)B不可久居(居住)C时节绝晚(季节)D既而周览屋壁(不久,一会儿)14 . 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朗读节奏。(划三处)历 东 西 二 林 抵 化 城 憩 峰 顶 宿 大 林 寺 。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大林穷远,人迹罕至。16 . (1)甲文中,描写小石潭的清澈主要用了_的手法,柳宗元游览完后对小石潭的感受是“_,_”,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2)乙文中,白居易游大林寺后流露出_之情。五、句子默写17 . (题文)默写填空。(1)_,志在千里。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2)风声一何盛,_!(刘桢赠从弟其二)(3)“临沧海”化用_(人名)步出夏门行中的“_,_”。六、诗歌鉴赏18 . 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清溪行(唐)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注)此诗是李白被“赐金放还”离开京城后游池州时所作。新安江:在浙江境内流入钱塘江,以清澈闻名。本诗主要表现了清溪的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特点的?尾联的景物描写有何用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名著阅读19 . 名著阅读海伦凯勒是_国作家、教育家,“两弹”元勋邓稼先是一篇_(体裁),回忆我的母亲作者是_,小巷深处选自_。八、作文20 . 命题作文题目:最美不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多于900字;(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文言文阅读1、五、句子默写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